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同样的,因为对众生一律平等的关系,所以佛陀也不会选择判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在真实的佛教的世界观里面,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完完全全都是我们自作自受。那佛陀所作的,往往都是在悲愍众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走的状况之下,尽量想办法,按照我们所能理解的方式教导我们,让我们能够避免下到三恶道,比方说是避免下地狱。当然,如果我们因为福德很大上了天堂,佛陀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现在世界中邪师多、明师少,邪师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分、供养,就会努力地灌输弟子一种观念,目的是让弟子不敢检查师父的证量,他们要弟子认为:只要是外表现出家相的人就叫作法师,就应该要恭敬礼敬、承事修学,绝对不允许有一丝的怀疑。他们也绝对不会告诉弟子,在佛经中世尊对于出家人的规定,完全不是因为穿了袈裟说这个人是出家人,也不是因为他受了声闻的戒律,而是要以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光目女非常地痛苦,所以她就发了一个大愿,她怎么说呢?她说:从现在开始经历百千万劫之中,所有世界、应有世界(应有世界:我们用今天话也可以说,她所知道的世界,乃至许许多多的世界,应该有的世界),在这百千万劫之中,所有地狱众生,以及三恶道一切的众生,她都让他们能够誓愿救拔,让他们都能够解脱;乃至这些人都能够脱离地狱,最后都成就佛果。那成就佛果以后,跟 | admin 2020-02-18 |
![]() |
譬如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一只马来看这个世界,就会有所不同;像马----马是看不到自己正前方的影像的,因为马牠看不见在牠两眼中间所投射出去的这块区域,马的眼睛位于头部的两侧,所以对于左右牠有宽广的视野,可是却看不见自己两眼中间的正前方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在走路的时候,常常会低着头、侧着头看旁边的原因。那如果是小鸟呢?小鸟的眼睛至少可以看到5种光谱的地带,与我们人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我们在经典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天人或者其他世界的大菩萨来到这个世界,在听佛陀开示的时候,常常会用四个字,叫作目不暂舍。也就是说能够听到佛陀说法,那内心的欢喜跟踊跃,整个就形容在外表,所以当看到佛陀说法的时候,眼睛看着佛陀,连一刹那的眼神要离开佛陀的这样的念都没有,这样的动作都不起行。为什么?因为佛法难值难遇,能够听到佛陀讲这样的出世间法,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就有人教人家念佛,要一门深入,然后一句佛号念到底,打死都不要放下,这样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他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标而有的这样的一门深入。同样的道理,也有的人会说,要以念咒的方式,一生这样一直地念下去。另外也有人会说:假如你抱定要参禅,就要一生一直地参下去,绝对不再改变。也有人说:一门深入是要你一生只要依止一个老师,这样老实地 | admin 2020-02-18 |
![]() |
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 | admin 2020-02-18 |
![]() |
这些一神教的上帝,尚不能了知二乘菩提的法道,尚不能亲证二乘菩提的解脱境界,尚不能超出欲界天的境界,尚不能证得色界定,尚不能获得往生色界天的异熟果,尚不能脱离分段生死,尚不能了知阿罗汉之解脱境界,更不能知菩萨所证的般若境界,有什么能力创造世界万物、有情呢?上帝若来人间,菩萨一样用这样子的法义为他宣说,应该要让上帝归依佛教三宝。再说,上帝所创造(姑且认 | admin 2020-02-18 |
![]() |
不应当认为,自己已经是希望净业往生净土----往生阿弥陀佛的世界,就可以说,那我对于这个法就不需要亲近,这样说法是不对的。忆佛、念佛、拜佛,种种祈求佛,就应当向佛的无量法门来力行、来修学。烦恼应当断除,法门还是要修!不能说:我遮止了自己的烦恼,那我只会一个法门,这样一个法门就可以通达许许多多的殊胜法。实际上并非是如此。我们看普贤菩萨,他有说十大愿王,所 | admin 2020-02-18 |
![]() |
即便是佛菩提,我们将来希望能够明心见性,也是需要从解脱好好的紥稳基础,要从断三缚结开始,因为这个是娑婆众生的特性;也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一定在学佛的时候,一定要紥稳解脱的基础。解脱的关键就是在于三缚结,那么三缚结呢,其中的关键又在于我见,而什么事情是我见?什么东西是我见真正的内涵呢?我在这里先告诉大家,我见的内涵,通常它的意义,不是不执着所 | admin 2020-02-18 |
![]() |
因此也依照着若众生有病,则佛身也有病;若众生无病,则佛身也无病,纯粹是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化现罢了。那佛的法身与报身,就不是此土众生所能见到的,是无病、无生灭的。欲界的天人尚且无病,那么为什么此土的众生会生病呢?因为众生有恶、有烦恼,善心不足而烦恼众多,再配合上这样的肉身。例如,众生需要空气进出身体,也就是呼吸,空气的流动就是风,众生有呼吸所以此土就有 | admin 2020-02-18 |
![]() |
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为(wèi)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等四个悉檀。《大智度论》卷1中龙树菩萨对于四悉檀这样说明:【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一切世间的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灭,众生业力所感的因,加上众缘和合的缘,而成就了今日的世界;当缘散坏时,一切的现象也就随之变化。因此每一个众生因果报偿的过程中,也都不离一切的缘,所谓缘起缘灭,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凡事都是不离缘起之法,所以称为缘生。而因果报偿中,只有因不能生果,只有缘也不能生果,必须因缘和合才能生果。因,是指如来藏中 | admin 2020-02-18 |
![]() |
注6:《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尚为地行罗刹。(《大正藏》册19,页132,上3-7)注7:《注维摩诘经》卷1〈佛国品水第1〉:肇曰:夜叉,秦言轻捷;有三种: | admin 2020-02-18 |
![]() |
无量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还没有超级天文望远镜的时候,佛陀就知道宇宙不是只有这个地球,佛陀就知道宇宙是无量无边的,有无量无数个星球和无量无数个银河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科学越进步就越可以证明佛陀的智慧是真实的。因为佛陀是一切智者,宇宙中所有器世间的真相和智慧只是三界世间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佛陀当然是全都具足了知。我们在学校学过天文学, | admin 2020-02-18 |
![]() |
又譬如《法华经》中,舍利弗尊者怀疑女身垢秽不成法器,如何能得无上菩提?又说:女人身犹有五障,不得作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圣王和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然而当时年仅八岁的龙女,忽然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由此可见,众生皆本具清净智慧德相,人人皆得成佛。因此在佛教中,是无法 | admin 2020-02-18 |
![]() |
《吠陀经》中最古老的一部叫作《梨俱吠陀》,里面提到了宇宙的起源,也是认为有一个造物主,它创造了这个世界。例如,在〈造一切者赞歌〉里面说到:眼睛之父,心意决定;生产原水,创设此二。古老边界,划定之时,上天下地,从此广延。又说到:在天之外,在地之外,诸天之外,非天之外,是何胎藏?水先承受。复有万神,予中显现,即此胎藏,水先承受;诸天神众,于此聚会。在吠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就有人教人家念佛,要一门深入,然后一句佛号念到底,打死都不要放下,这样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他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标而有的这样的一门深入。同样的道理,也有的人会说,要以念咒的方式,一生这样一直地念下去。另外也有人会说:假如你抱定要参禅,就要一生一直地参下去,绝对不再改变。也有人说:一门深入是要你一生只要依止一个老师,这样老实地 | admin 2020-02-18 |
如果那一些植物与果实不按照这一个规则运作,世界就没有办法让有情生命存在;所以,植物的生长以及果实的成熟与烂坏,都是为了有情的存在而变异成熟,由共业有情的如来藏所含种子而变异及成熟、烂坏。----- 学佛释疑(二)【共130集】第119集植物是有情众生吗? | admin 2020-02-06 |
|
反过来说,如果大家都能去恶修善,那么整个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清净,此即是“心净则国土净”。◎《正觉电子报》在般若信箱里答覆问题真是使人心服口服,顶礼三拜。本人常思惟一个问题,《法华经》里有龙女成佛,飞向南方成一新国土,是不是佛就是度众生为业,必须带著烦恼,由烦恼变作山河大地以及众生,在那里度啊,度啊,直到众生度尽。佛与众生是同时存在的,山河大 | admin 2020-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