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就会来护念持五戒者,所以人间持五戒者,四天王天的善神都乐意来守护。如果受到这个善神守护的话,就能够远离鬼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往昔杀了对方的生命,而成为杀者;于未来因缘成熟时,成为被杀者,来偿还对方的生命,使得杀与被杀的事情不断地发生、不断地重演着,以及角色不断地互换,冤冤相报何时才能了呢?佛完全了知杀与被杀的前因后果,以及前因与后果之间发展的关系;所以,佛为众生制戒,不论是五戒、十戒、声闻戒或者菩萨戒,以不杀害有情生命为优先,因为杀生乃是不善行,有违慈悲心,所以佛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人长寿,没有疾病,身体强壮,这是由前世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中得来的。有人相貌端正,颜色妙好,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们见到他︵她︶的姿容没有不欢喜的,对他百看不厌,这是由前世的忍辱中得来的。有人修行做事从不懈怠,也喜欢从事有福德的事情,这是由精进心中修来的。有人行为举止安详,心思细密,谨言慎行,似乎出于自然,这是由前世禅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时,庵婆婆梨女信心清净,譬如净洁白毡易为受色,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堕恶道,成就无畏,而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再三,唯愿如来听我于中为优婆夷,自今已后,尽寿不杀、不盗、不邪婬、不欺、不饮酒。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佛陀遇到初次前来学佛的众生,不论对方是男众与女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个不杀之业就有五种思,十善业道各有五思,所以就有五十思,这个决定思就是修心五十。有了修心五十,加以确实履践完成的具心五十,便成就了一个大人相的百福德,所以说:修心五十、具心五十,名为百种福德。经由平实导师的开示,我们就知道百福是说我们在修三十二相业时,行十善业的一一业,都要配合著十种思惟;每一个善业都有这十种思惟(十乘以十为百),也就是三十二相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修持戒法,也是有福的喔!不用讲得太复杂,单单说五戒之中的不杀、不盗。某甲过去世持不杀之戒法,今世感得身体健康、寿命长久;过去世持不盗之戒法,今世感得所有的财物能够自在受用,不为他人之所侵夺,这当然也是一种福报。除了自我受用之外,假如这一分的威德是够大的,可以为人化解偷盗乃至伤害的因果的话,那这也有一分他受用的。若就其性质而言,这个部分,与前面所说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修持戒法,也是有福的喔!不用讲得太复杂,单单说五戒之中的不杀、不盗。某甲过去世持不杀之戒法,今世感得身体健康、寿命长久;过去世持不盗之戒法,今世感得所有的财物能够自在受用,不为他人之所侵夺,这当然也是一种福报。除了自我受用之外,假如这一分的威德是够大的,可以为人化解偷盗乃至伤害的因果的话,那这也有一分他受用的。若就其性质而言,这个部分,与前面所说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在归命三宝、供养三宝之后,接下来应该要广结善缘,修三福净业,并且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道、行三种布施以及菩萨六度等等。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的重要性。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 | 三摩地 2018-07-22 |
|
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言:不杀不瞋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得之财物无丧失之虞;行者言语清净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过失,并且不淫不痴,则为众生所倾慕生信,进而生求法之心,于焉佛法之弘传日广。《大智度论》卷十四亦从持戒的角度来说,有如是说明:檀有三种:一者财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别别解脱的意思是说:单于杀业得解脱而在来世得长寿,所以单受一个不杀戒,于杀业得解脱。或者单受一个大妄语戒而使来世免入地狱,或者单受一个不饮酒戒而使来世拥有世智聪明,解脱于世间智的愚痴;乃至具受五戒、十善戒,得生一欲界天、色界天,而得解脱于人间生死、欲界天生死,所以名为别别解脱。意思是:受一个戒就有一种解脱。譬如单受大妄语戒,就解脱于大妄语罪之外:单 | 三摩地 2018-07-22 |
|
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言:不杀不瞋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得之财物无丧失之虞;行者言语清净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过失,并且不淫不痴,则为众生所倾慕生信,进而生求法之心,于焉佛法之弘传日广。《大智度论》卷十四亦从持戒的角度来说,有如是说明:檀有三种:一者财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言:不杀不瞋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得之财物无丧失之虞;行者言语清净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过失,并且不淫不痴,则为众生所倾慕生信,进而生求法之心,于焉佛法之弘传日广。《大智度论》卷十四亦从持戒的角度来说,有如是说明:檀有三种:一者财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无量世中常坏憍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无量世中诃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讲记佛开示说:善男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戒亦有不杀不盗,义戒亦有不杀不盗至不饮酒,亦复如是。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得名第一义戒,唯名世戒。是故我当受于义戒。】讲记罪有二种:一者戒罪,二者性罪。但是戒罪的性质又分成两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性重是说这一个罪如果犯了,是牵涉到心性上的严重瑕疵、缺陷,所以叫作性重。第二种是佛所遮止,无关乎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教五戒里面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菩萨戒更进一步,在十重戒里面,戒不能卖酒,所以卖酒本身就是罪恶;酒虽然本身不是罪恶,但是卖酒本身是罪恶,因为卖酒会坏了众生的心性,让众生堕落,所以菩萨是不能卖酒的,菩萨卖酒比喝酒的过失还大。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喝酒会引生哪些罪恶呢?在经典里面,有说了哪一些东西呢?喝酒会促使烦恼业障的现行,我们喝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以称为性罪;而持守不犯这四种性罪,那么就称为性戒。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戒法,都是一定要持守这四个基本重戒的。而饮酒呢,基本上是没有性罪;但是因为喝了酒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八关斋戒它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就是前五戒以外,再加上不非时食(这也就是称为斋,也就是一般人我们俗称的「过午不食」。)此外,再加上不坐卧高广大床,以及远离作倡伎乐跟香花涂身;也就是说,我们哪天如果受八关斋戒,就不能去听一些伎乐,也不能涂一些粉及喷香水。至于出家众的戒,有沙弥跟沙弥尼戒──这是针对还没有成年的小沙弥跟小沙弥尼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为什么五戒十善是一个福呢?这里跟大家讲五戒的内容:五戒可以得人身,为什么五戒会得人身呢?因为他能够持不杀、盗、淫、妄、酒,这些对象都是在人间的一个基本,因为不侵犯到别人,所以这个戒可以让我们能够再降生到人间。至于十善就更进一步,那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从十戒里面再把它细分,譬如身三、口四、意三,身就是杀、盗、淫,这个都是身所造的,这三个恶业我们不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教五戒里面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菩萨戒更进一步,在十重戒里面,戒不能卖酒,所以卖酒本身就是罪恶;酒虽然本身不是罪恶,但是卖酒本身是罪恶,因为卖酒会坏了众生的心性,让众生堕落,所以菩萨是不能卖酒的,菩萨卖酒比喝酒的过失还大。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喝酒会引生哪些罪恶呢?在经典里面,有说了哪一些东西呢?喝酒会促使烦恼业障的现行,我们喝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告诉鬼子母:如果你能够受三归五戒,尽形寿不杀生,我就让你的最小的儿子出来。鬼子母秉持佛的教诲,实时受三归五戒;受戒已,佛就让鬼子母最小的儿子出来。这时佛告诉鬼子母:你应该要好好持戒,你往昔在迦叶佛时,是羯腻王的第七个女儿,当时作了很大的功德,由于不持戒的缘故,因此投胎为鬼形。从上面佛典故事告诉大众,鬼子母在迦叶佛时,作了很大的功德,可是不持戒的关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