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诸佛说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是七十四。诸佛等观诸有情类,赞善毁恶而无爱憎,是七十五。诸佛所为先观后作,轨范具足,令识善净,是七十六。诸佛相好,一切有情无能观尽,是七十七。诸佛顶骨坚实,是七十八。诸佛颜容常少不老,好巡旧处,是七十九。诸佛手足及胸臆前皆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绮画色类朱丹,是第八十。是名诸佛八十随好。】 (原标题:八十种随形 三摩地

2018-07-21

而且无垢识已经是纯善性的心,断除一切不善种子,当然是「唯善性摄」,所以一定会藉五别境心所法来与善十一心所法相应。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诸佛法性身,本觉自然智;是真胜义谛,唯佛方证知。」既言清净智(大圆镜智)光明,又言唯佛方证知,可见不是等觉位所证的境界,当然不同于等觉菩萨的异熟识唯与五遍行心所法相应,而必定会再与别境五、善十一相应,此亦 三摩地

2018-07-21

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于我身上、于他身上,盛行谄曲,邪见颠倒,及生净行、不净行,诸恶不善;愿共有缘,令发菩提之心。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五者大愿∶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说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是七十四。诸佛等观诸有情类,赞善毁恶而无爱憎,是七十五。诸佛所为先观后作,轨范具足,令识善净,是七十六。诸佛相好,一切有情无能观尽,是七十七。诸佛顶骨坚实,是七十八。诸佛颜容常少不老,好巡旧处,是七十九。诸佛手足及胸臆前皆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绮画色类朱丹,是第八十。是名诸佛八十随好。】  (原标题:佛的 三摩地

2018-07-21

民之不善。咎在我身。愿丧吾命惠民雨泽。日日哀恸犹至孝之子遭圣父之丧矣。精诚达远。即有各佛五百人来之其国界。王闻心喜悦若无身。奉迎稽首。请归正殿。皇后太子靡不肃虔。最味法服供足所乏。五体投地稽首叩头。涕泣而日。吾心秽行浊。不合三尊四恩之教。苦酷人民。罪当伐己流被下劣。枯旱累载。黎庶饥谨怨痛伤情。愿除民灾以祸罪我。诸各佛曰。尔为仁君。慈恻仁惠。德齐帝释 三摩地

2018-07-21

第二点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非恶不善道”。什么叫做非恶不善道呢?它基本上就是把一些无记法来修行,当作是修学佛法,当作是参禅,或者当作是成佛之道。举例来讲,譬如来讲有的人说:以插花这个花道就代表说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成佛之道。其实他错了!它不是恶法所以说“非恶”,可是对于成佛的这过程来讲,它并不是所要修所要证的,所以它不是真正的成佛 admin

2018-07-21

第二点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非恶不善道。什么叫作非恶不善道呢?它基本上就是把一些无记法来修行,当作是修学佛法,当作是参禅,或者当作是成佛之道。举例来讲,譬如来讲有的人说:以插花这个花道就代表说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成佛之道。其实他错了!它不是恶法所以说非恶,可是对于成佛的这过程来讲,它并不是所要修所要证的,所以它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它顶多是世间法而已,世 三摩地

2018-07-21

〖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复戒者名日迮隘:虽有恶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复戒者名曰清凉;遮烦恼热,不令得入,是故名凉。又复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无上道,是故名上。又复戒者名学;学调伏心智慧诸根,是故名学。善男子!或时有人具足一戒,所谓波罗提木叉戒;或具二戒,加定共戒;或具三戒,加无漏戒:或具四戒,加摄根戒:或具五 三摩地

2018-07-21

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恶不善业行,即是聚集未来世再受三恶道五蕴之种子;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善业行而执有为福德善报,则是聚集后世三善道五蕴种子。此二业行,皆名聚集轮回苦种,是名苦集圣谛。修道之人若未解了定中定外能知之心剎那生灭,复未了知作主之心剎那异缘、念念无常,将此二心内执为我;复以此二妄心无形无相,矫辩为无我空性,不信善知识语,恒执不舍,亦是苦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现在先来说明一下:四正勤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一个法呢?四正勤就是说: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精勤修习,也就是说,于已生恶令断除,精勤修习;另外一个就是,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故,精勤修习,也就是说对于还没有生起的这个恶法,要想办法遏止让它不生起,精勤修习,让这个恶法不会生起,令它能够断除,令它不生起;第三个是,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精勤修习,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必须要说:跟著瞎说的人走,你的知见不正确:你一定落到怀疑东、怀疑西、怀疑三宝,虽然你心里面还是希望呢能够往生哪里或是怎样,可是你因造不善因,因此修学上就会很辛苦,所以八难之中“佛前佛后难”就是这个。可是我们这样看,末法中难道没有真教导吗?你看看中华电子佛典,它一样可以在你电脑中取得以前的大藏经,它并不是说没有,人人都可以阅读。以前说大 三摩地

2018-07-21

先所造作身口意业诸不善行。当得清净。不受未来诸恶果报。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三根本重罪。如果初发心菩萨,对人说,你何必学戒律呢?应当快点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经典。这样先前所造作的身口意三业就可以清静了,不会受到罪报。这样说的话就是初发心菩萨犯了第三种根本重罪。(戒律是佛法根基,戒定慧三学中的第一条。释伽牟尼佛临终咐嘱:以戒为师。什么人劝人不必理 三摩地

2018-07-21

四正勤——又名四正断,亦名四意端,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精勤修习。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故,精勤修习。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精勤修习。于已生善法,为令增长故,精勤修习。一心正意勤修,故名正勤;能除懈怠,故名正断;发于意处,又名意端。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为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又名勤如意足)、心如意足(又名念如意足)、思 三摩地

2018-07-21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说道:“心中若无不善,西方去此非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求生难到”。虽是禅门的经论,却与念佛门相应。三福净业第二部份:“受持三皈,俱足众戒,不犯威仪”。1、受持三皈:三皈依之前应先了解何谓三宝?三宝有何功德?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经上说三宝功德,有一首偈:“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以上所录皆是实相念佛的境界。若佛子悟明心性后,见佛无身根相貌,无一相可得,而随顺众生持名念佛者,便可道:&ld 三摩地

2018-07-20

下品下生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 admin

2018-07-20

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释迦牟尼的前身啊!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只要对父母作了少许的不善,就一定会得到大苦报;如果能对父母作小小的供养,就能获福无量。你们要这么学,应当要殷勤且尽心地奉事孝养父母。」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的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的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说:「 三摩地

2018-07-20

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品〉云:【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综合前面这两段的意思是说:世间一切 三摩地

2018-07-20

当知是人决定能作十不善业道。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着。是名根本。--------------------------------------------------------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节录)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复作六念。一者念诸佛护念我念成就。二者念我戒 admin

2018-07-20

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 admin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