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在〈羼提波罗蜜品〉有讲到:【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瞋恚。】《优婆塞戒经》卷七要提醒菩萨们的是,虽然这是佛在羼提波罗蜜,在忍于众生对于自己不合理的对待,譬如众生的恶口行、恶身行,辱骂我、打骂我这样恶身行,如何能够出生对这些众生不如理事行的这样子一个决定性的一个忍辱度的所需要修行的?你 admin

2020-02-19

再来说受菩萨戒,如果你想要受菩萨戒,那么你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第一,先受皈依,然后发四宏誓愿。发了四宏誓愿以后,你就取得受菩萨戒的资格。那么你还要注意第二件事情:不可以在不是正法的道场受皈依及受菩萨戒,哪些不是正法的道场?第一个:它是破坏佛法的道场。譬如说他们主张大乘非佛说,如果大乘非佛说,一个人受了菩萨戒(当然是要修学大乘法),然后又说大乘非 admin

2020-02-19

但是,如果您还是想要当个在家菩萨,就得要有心理准备:譬如像平实导师弘法二十多年来,努力地讲经说法、着书立说、弘法护教、续佛慧命,为了救护众生远离邪说、邪见,不惜得罪诸方大师,以无比的智慧和勇气矗立正法幢,显示唯一佛乘如来藏正理,不眠不休、无怨无悔;乃至有少数弟子忘恩负义,前后发动次法难,诽毁平实导师所弘扬的宗门正法,一再地打击,都无法动摇平实导师 admin

2020-02-19

如果工巧明好的话,纵使因为心性直爽而常常被人骗去钱财,那也无所谓,顶多骗上回、五回,大不了十回,也会学乖;但是这种人的工巧明大多很好,工巧明好的人,善于了知世间事,这种人在道种智的修证上面会比较迅速,道业也比较容易成就。当然,这不是一世、两世就能修得来的,必须要靠菩萨一世又一世在平常事中去为宝做事、为众生奔忙,能够这样努力的付出,就能学到很多世 admin

2020-02-19

乘菩提之菩萨正行单元,内容主要是以平实导师所写的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为主轴,宣示菩萨戒的精神,详细地说明:在家菩萨修学佛法应该以菩萨六度为正行。现在我们就从第辑第74页,继续为大家说明:菩萨的世间乐与出世间乐。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 admin

2020-02-19

个为法,是从受戒本身的目的来作思惟,因为受戒就是为了要求证乘菩提诸法。我们要去观察诸佛传授给我们的法,包括戒、定、慧学,都是清净无染的佛法,能够让我们得到现在世与未来世的利益,可以让我们逐渐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而受戒是成就乘菩提的基础,以最基本的五戒来说,它可以让我们保住人身,而能够生生世世有修行与提升的机会;而菩萨戒则可以让我们在佛菩提 admin

2020-02-19

我们来看看经文: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那我们先来解释一下。首先第一件事情就看到世间人,有得到他的利益好处的时候,不管菩萨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可以心生远离,已经不再缠缚于这世间法的利益,都应该为众生感到欢喜、为他庆贺;而不是心里面生起种种轻蔑,乃至于嫉妒怀恨或是种种不随喜的这种心情。第 admin

2020-02-19

如果菩萨在生活上产生这样障碍,就不容易可以持续这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而且在这部经里面又有提到:于诸众生,起嫉妬心;见他得利,心生恼热;见他失利,其心欢喜。所以这样的话,果报在势力上你就会减损,你的威德就会减损等等。因为一切的众生,他所作的就是过去的因以及结今世的果。那菩萨在于世间一样是如此,如果我们心和众生并没有共同心,并没有想要同事、利行,而 admin

2020-02-19

在佛的本生故事里面,我们还可以整理出来一个法则:在佛身边与佛越亲近,能够被佛所度的这一些大弟子们,都已经在过去生当中,不只一二四五生与佛结缘,而且是在无量生当中都已经跟佛结下甚深甚深的善缘。有的时候我们看佛的本生故事,甚至会在想:怎么这些故事里面,始终出现的都是同一批人?这一批人呢,他们在佛成佛的时候,就成为佛身边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而且好 admin

2020-02-19

然后我们再根据经文来说,菩萨捆缚自己的有四种行,这种就是说对于菩萨他是让自己受到生死的结缚;也就是你断除我见,已经透过结缚了,这样断除了。那到底有哪四个法?经典说:一者,轻慢他人;第二个,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方便来追求;第个,散乱自己的用心,如同走在危难的地方;第四个,对于眷属一心来贪着。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轻慢他人。轻慢他人就是无非是说,自己的 admin

2020-02-19

因为要实证无余涅槃,获得究竟的解脱,那是要把世间一切都舍弃的,而且是连正法也要舍弃;因为如果不舍弃一切法,对于界里面的种种事相乃至正法的弘传还有所忧心、有所挂虑的话,这样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的;因为,如果说心中还系念着正法是不是可以永续流传,众生是不是能够获得正教,这样子他心中就所罣碍。所以说修声闻、缘觉的人,他如果说具有声闻的种性、缘觉 admin

2020-02-19

世间宝的这个僧宝,一定要持守他所受的这个戒法,如果他不持守这个戒法,乃至他破坏了归依戒或是五戒,他一样不成为僧宝。所以说一切的戒,譬如说这个僧宝他要去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要受菩萨戒之前,他一定要先去受归依戒。所以没有一个僧宝,他是不受归依戒的,所以一切戒是以归依戒跟五戒作为前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经叫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 admin

2020-02-19

即使我们再从他这一生所示现的,我们也应当知道,娑婆世界是由千大千世界这样的名号所成就的。一个千大千世界,实际上就是一小千世界在陆陆续续这样辗转,变成中千乃至于大千。总共有多少个小世界如我们南阎浮提这一个四大洲呢?总共有一千乘一千乘一千,就十的九次方,就是十亿;十亿是中文,如果是梵语的话会称为百亿,就是百亿个天下。那这意思跟憍陈如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当然有啊! admin

2020-02-19

声闻、缘觉、佛菩提这种菩提,其实并没有定性,而是会因为所遇到的外缘不同而转变的。如果这种菩提有定性的话,那么已经发起声闻菩提或缘觉菩提的二乘人,他们就不可能回心,而在后来发起佛菩提心了。世尊曾经举了一个金矿的譬喻说:譬如金矿的矿石本身,虽然已经有了金性的因,但是还要再加上人工外缘来和合,然后才会有黄金被提炼出来,才算有了黄金的功用。菩萨性也是像这个样子, admin

2020-02-19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诸菩萨要先安住菩萨种性,乃能正发阿耨多罗菩提心。佛陀在《菩萨地持经》的〈种性品〉当中甚至说:非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精进,必不究竟阿耨多罗菩提。这个意思是说,还没有具备菩萨种性的人,虽然有的也能发起菩提心,并且非常精进的修行,但是他终究是没有办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由此可以见得,菩萨种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世尊 admin

2020-02-19

那也就是说,世尊在过去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当中,这一些众生全部都是衪曾经度化的弟子,在世尊成佛的时候,才会一一的前来参加盛会,成为释迦净土的一分子。甚至在《法华经》上,世尊化身无量,在无数的世界当中都在说法,这一些都是释迦世尊的净土。也就是说,每一位菩萨在成佛之前,虽然说他知道一切都是梦幻佛事,五阴十八界没有什么真实常住的法,但是空中有妙有,如露亦如电。如果离开 admin

2020-02-19

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有九品,分为上、中、下品,每一品又分为上、中、下生,有所谓的这个九品生。那么学佛人想要求生极乐,当然是要以求上品上生为目标,不应该只想求得上品下生或者乃至于说中品、下品往生,因为心大所见则大。所谓心大是什么?心大当然就是心量大、心念大,念佛人说大念见大佛,其实这个大念见大佛,它并不是说你念得大声,就能够看见越高广越庄严的佛,不 admin

2020-02-19

 ------《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4集略说各种念佛法门>正源老师 admin

2020-02-19

念佛法门之殊胜----、现世得利。另外念佛法门还有一个殊胜的地方,就是说它是现世得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很多人是用念佛来对治失眠----因为会失眠通常就是因为心太散乱,或者是说心对于世俗的事物太专注了,没办法放松所以会失眠----念佛可以对治失眠,因为可以让你放松。另外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业。我们的身、口、意业,说这个身会造作种的恶业,杀盗 admin

2020-02-19

〔编案:关于这个典故,读者可参阅《长阿含经》卷16,(二四)〈第分坚固经第5〉〕所以从这个小故事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佛陀住世的时候,僧团的比丘是不可以随便展现神通的;只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展现神通。那另外我们从这个小故事里面也可以学到:所谓的神通,当有人说这个比丘的神通是由某一个咒语而来的时候,显然就构成了毁谤那位比丘了。所以,这个表示什么?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