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太虚大师作词的《三宝歌》,就是在叙述众生真的是需要依靠佛才能离开生死之苦,其中赞叹佛的内容为: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太虚大师《三宝歌》)上面大略说明器世间形成的道理,相信诸位观众,就可以有 | admin 2020-02-21 |
![]() |
什么叫作四邪命食?第一个叫作仰口食,第二个叫作维口食,第三个叫作方口食,第四个就叫作下口食。那仰口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观星望斗[dǒu],来帮人家推断生死,帮人家卜卦,帮人家算命,帮人家改运,这个就叫作仰口食。在仰口食这个部分,用安太岁的方式帮人家改运,乃至于用这个安太岁的方式,引度佛弟子进到佛门的寺庙,其实还是非常的多。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寺庙, | admin 2020-02-21 |
![]() |
还有许多人认为,要祭拜这些鬼神,一定都是要杀猪、宰羊,用鸡鸭鱼肉等三牲五礼来祭拜,这样这些鬼神才会欢喜,自己才会得福;要不然的话,鬼神他们可能会不高兴,甚至会生气而降祸给自己的。关于这个疑问,世尊有教导我们正确的道理。佛陀说:【若说杀生祀祠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不见世人种伊兰子生栴檀树、断众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由我来为各位菩萨讲解断三缚结。为什么要讲断三缚结?因为只要你能够了解三缚结的内涵,你就可以自己判断什么人可以依止?什么人不可以依止?同时也知道,声闻菩提的路应该怎么走?断三缚结,主要分成三个部分说,第一个部分是三缚结的内涵,第二个部分是三界中的我见,第三个部分是如何断三缚结。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部分三缚结的内涵。什么是三缚结?三缚结其实就是三种烦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不是有众生修习十业道,若不是这些十业道种子缘熟了,虚空中就不会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出现。例如我们这个银河系广大世界的出现,就是这个银河系中所有众生的共业因缘成熟了,所以就在虚空中出现了这个世界,然后我们这些共业有情就陆陆续续生到这里来,该受苦的受苦,该受乐的受乐,因此因缘果报就历历分明显现。譬如在《佛地经论》卷六中的开示:【如器世间,随有情业增上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戒法是以利益佛子成就为目的,也是遵循三界因果律而制定出来的;因此依之确实修行,一定是可以成就修学的目标。例如在世间法上,工厂制造各种产品,如果能够确实遵循由许多专家所共同制定出来的法规或作业准则,那就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相对地,我们在购买产品时,大家也会留意这个产品是否符合某种法规或认证标章,如果吻合,那消费者就能够相信其质量而放心购买。因此,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这个往生者生前诽谤正法、严重曲解正法,而以外道法取代正法的话,他造就的业属于三界中最严重的无间地狱恶业,死前会有恶境现前,承受极大的痛苦,痛到受不了了就昏迷过去,等到有意识觉知心重新生起的时候,已经是在无间地狱中承受无量痛苦的色身了;这种状况不会经过中阴身的阶段,也没有死亡的时候四大肢解的痛苦,这种舍寿的过程称之为化生。如果这个往生者,由于生前 | admin 2020-02-21 |
![]() |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专联考的分发规则有两个条件,一个就 | admin 2020-02-21 |
![]() |
倘若二乘圣人如实按照佛陀所说的解脱道法要修学,而将三界的我见、我执、贪爱烦恼都断除了,后有的五蕴不再出生了,但因为法身界祂是不可毁灭,因为祂就是涅槃本际,祂所含藏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种子功能,一样的还归于这个法身界,一样的不可毁灭,这个部分也是二乘人证得无余涅槃所不知道的,因为他们没有实证涅槃本际。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把自我灭了,不会再出生了,可是 | admin 2020-02-21 |
![]() |
所说的世间有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五阴世间又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包括了人、天、鬼道、畜生道、阿修罗、地狱道等三界六道有情;器世间指的就是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处所,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天。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 | admin 2020-02-21 |
![]() |
只是不知善恶境界现前时,是依照什么顺序?是按从小到大所造善恶像录像带一样依次回放,还是按生前善恶哪个业力大,与六道中那一道相应时就去投生?又假设此人念佛求生净土,依照极恶之人十念必生的弥陀大愿,是否可以判断:念佛之净业大于此人生前所造之恶业?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转变地狱报为净土受生报?答随业飘流受生者,有三种缘因而生变化:一为随业,二为随重,三为随念 | admin 2020-02-21 |
![]() |
在佛教里,能够了解生命真实意义的人有三种,他们是二乘人、菩萨与佛。二乘人是指声闻人与缘觉人,他们以修学小乘、中乘佛法为主;菩萨以修学大乘佛法为主,菩萨所证知的境界与智慧,两方面都高过于二乘修行人;佛则是究竟圆满者,完全了知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具有无上的智慧与能力,能够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与自在天魔,并且永无止尽地兴起大慈悲力救护无量无数的受苦众生 | admin 2020-02-21 |
![]() |
这意思是说,世尊住于法界实际、涅槃实际中,但是却又能同时有色阴、受想行识阴住持于人间,宣说三乘菩提深妙的佛法来利乐众生。这个道理是众生所不能理解的,不但如此,连二乘圣人也不能理解。因为这是诸佛世间出世间的大智慧,只有菩萨们追随世尊修学以后才能确实理解。而文殊师利菩萨游戏三界中,早就惯于演戏,所以就配合着世尊的教命,带着央掘魔罗前往十方世界,向释迦世 | admin 2020-02-21 |
![]() |
又譬如二乘的声闻、缘觉,在人间修二乘菩提而证得初果,乃至证得四果,于舍寿时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又譬如菩萨有了这个色身作为道器在人间修行,因而成为菩萨摩诃萨乃至成佛,诸如等等,这都是有情的法身有大种性自性的缘故,才会在世间有四圣六凡的现象出现。又有情要在山河大地的器世间里生活及运作,所以共业有情的法身如来藏,就会事先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出 | admin 2020-02-21 |
![]() |
然后把父母还有小孩一起加起来,因为有相关的人就是这三位,也没办法出生啊,不会因为三个臭皮匠兜一起,然后就可以把真实法要作的事情给出生了,也没办法啊,不可能!所以一切诸法,没有办法自作自生啊,没有这个能力啊!然后就是集中全世界的一切有情,也没办法生啊!因为还是不知道,这些并不是什么宇宙最大的奥秘啊,但是也可以说是啊。因为连这个法为什么会出现,谁生它的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探究各种无法正确解释生命现象的说法,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正确的八识论之核心知见,也缺乏因缘果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正知见;因此形成种种对于生死现象的不同说法,让一般大众产生混淆与无所适从。因为知见架构错误,以及所作的观察不完整,譬如:以六识论的架构来探讨心识,或只限于欲界的范围来看六道轮回,或以局限在现世因果的观察等,都会造成理解上的偏离, | admin 2020-02-21 |
![]() |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1的记载。佛在舍卫国时,作了这样的开示:恭敬德高望重的老人,会有大利益!从老人那里,可以了解到不曾听闻过的事情而增广见闻;并且可以有好的名称而声名远播,这是有智慧的人,所恭敬赞叹的事情。众比丘听了佛的开示,请问佛说:我们 | admin 2020-02-21 |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开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即使子女每天三餐,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供养父母,这样经过一劫的时间,也无法报答父母一天的养育之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又开示说,:【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 | admin 2020-02-21 |
![]() |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2的记载。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梵天王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梵天王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忉利天主帝释(也就是玉皇大帝)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忉 | admin 2020-02-21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接着佛又开示说:三福净业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贤愚经》卷1佛开示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