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第三个见倒就是指对于因为想倒中种种的错误分别,深入执著而忍可欲乐,产生与建立种种错误的见解,乃至向别人宣说。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知道对于种种境界产生的错误认知,因而生起之想颠倒能够产生想倒、心倒与见倒,当然这其中以见倒最为坚固执著难转;而且因为对于邪见产生喜乐,以为是真实道理,因此势必将会影响他人,使他人受到误导,所以过失是最严重的。从上面的说明也让 | admin 2020-02-21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28集六尘与六入----五欲过患>正国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耽着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因此,如果不能看清五欲其实是引生种种苦的根源,而耽着于五欲,便无法解脱于欲界境界,更何况能生色界、无色界天?如果不能看清楚五阴自己的本质是虚妄不实,仍然贪求于五阴的种种境界,那么解脱道的我见就不能断,便不能成就初果须陀洹;这样都是无法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更遑论能成 | admin 2020-02-21 |
|
佛陀虽然要离开了弟子,化缘已了,但是祂对于弟子们能不能出离三界这件事情,到要舍寿时都还挂念在心。出离生死----离开这个生死的火坑,那要去哪里呢?就是要能够入住于无余涅槃,因为只有无余涅槃的境界里是寂灭的、是无生灭的、是离诸行的,只要有行在就一定有生灭,不能说是寂灭。也因此在无余涅槃的境界中,当然不能有法尘的存在,有法尘的存在就不可能是寂灭;没有法尘的 | admin 2020-02-21 |
|
佛陀说的第三句偈颂,生灭灭已,如何是生灭灭已呢?就是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无明痴、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欲爱,以及一切的烦恼相。因为断了对三界的无明痴,对于三界的欲爱、烦恼能够灭除,一切苦就能够消灭了,而这三界的一切的法相,包括五蕴、六入、十八界,于当中的自我贪爱以及邪执的断除,是必须历缘对境深心体察,不能只是在知见上。当一个人在修学当中,他是以现观、亲证去看 | admin 2020-02-21 |
|
(《杂阿含经》卷11)在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三辑中的语译为:【眼根、眼识、色尘,以及触、受、想、思等心行都犹如幻化、犹如阳光下的地面热炎一样,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尽而朽坏,不曾真实的来到此世、或真实的去到后世。】(《阿含正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62~863。)首先,当我们看到经教中所开示的刹那时顷,尽朽,这个真的是非常令人震撼,因为诸有为法、诸行 | admin 2020-02-21 |
|
换句话说,必须认清楚识阴的全部内容,了知识阴六识所有的自性,特别是要知道意识的全部变相境界,才不会坠入意识心的变相境界中,误将意识心排除在识阴之外,才不会严重误会识阴,严重误会三乘佛法以后,反而诬蔑真善知识是邪魔外道。除了认知六识是有生之法,是二法为缘而出生的生灭法,还得要确认六识心的无常性,其相应一法的无常性,所以《杂阿含经》卷8有云:【云何一切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愿意灭除五阴十八界的全部自己,不让阴界入任何一法的自己继续存在,于是不再出生种种有漏的心行,对于蕴处界每一法都没有贪染执着,就是对自我的贪爱与执着全部灭尽了,不想让自己再有未来世的蕴处界出生于三界中,死时有把握可以做到,这就如同截断多罗树头一般,不再有对自己贪爱执着的心行出现了,这就是解脱。但这一段经文特别强调的是意识,意识是最难断除的,因为意 | admin 2020-02-21 |
|
接下来我们再从三苦的角度来了解识阴是虚妄不实的。众生在世间生存,一定接触六尘而领受六尘的境界,所以一旦识阴出生了,苦就会存在不灭;所以在六尘境界中一定会有苦、乐、忧、喜、舍等五种领受。忧、苦这两种觉受本身就是苦,属于三苦中的苦苦,所以领受苦觉、忧觉时就是识阴的苦,也是识阴的苦苦。那么领受喜、乐觉时又是如何呢?一般人都会认为领受喜、乐是快乐的,不知这 | admin 2020-02-21 |
|
我身既然,有情亦尔,自我及他皆无恃怙,是故归依真实三宝。何以故?以常住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典说,有人可以帮忙我们世间种种的事情,可是生病、老、死谁能够帮我们忙呢?没有人可以来代替我们的。可是我们就要因为这个缘故,什么缘故呢?因为想要解脱老病死,为了要解脱老病死,这个没有人可以帮忙、没有人可以代替的痛苦,我们应该要归依真实的三宝, | admin 2020-02-21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03集佛法与世法是否矛盾?>蔡正礼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这几个讲次,我们是要跟大家谈五蕴。我们之前约略讲过五蕴,为什么要谈五蕴呢,这里再稍微给大家复习一下。之所以要谈色、受、想、行、识这个五项内容,最主要是希望让大家透过这个五项内容,更精确掌握什么叫作我;如果我们一旦掌握了什么叫作我之后,我们就有机会能够真正的对治烦恼、减轻烦恼,或是到最后究竟解脱于烦恼 | admin 2020-02-21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我们今天将为各位介绍《众经撰杂譬喻》卷上之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标题是当观无常以离众苦。经文不长,内容是这样子的:【一切众生贪着世乐不虑无常,不以大患为苦。譬如昔有一人遭事应死,系在牢狱,恐死而逃走。国法若有死囚踰狱走者,即放狂象令蹈杀,于是放狂象令逐此罪囚。囚见象欲至,走入墟井中, | admin 2020-02-21 |
|
今天我们要讲的佛典故事是优婆斯比丘的前世与今生,我们将藉由这个故事,进一步来说明三毒心对于有情三世流转的影响。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个国家叫作罗阅祇国。在这个国家中,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有两个儿子;兄弟两个人都长大了,富有的商人就将家中的事业,交给两个儿子来经营。而当年轻的哥哥到了要结婚的年龄,他喜欢上了那个国家中一位长者家非常漂亮 | admin 2020-02-21 |
|
她出家修行以后,就在戒定慧的这个方向上面精进地来实际上修行,不久之后,莲华女她就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轮回的痛苦了。从以上莲华女悟无常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悟到世间的美貌姿色以及荣华富贵其实它都是无常的,在百年之后,就全部统统变成是一片虚空。由这样子的一个故事,我们再来说明佛所开示的五阴虚妄的道理。所谓的五阴这个阴,五个阴这个阴是阴天的阴。五阴的内容 | admin 2020-02-21 |
|
我身既然,有情亦尔,自我及他皆无恃怙,是故归依真实三宝。何以故?以常住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典说,有人可以帮忙我们世间的种种的事情,可是生病、老、死谁能够帮我们忙呢?没有人可以来代替我们的。可是我们就要因为这个缘故,什么缘故呢?因为想要解脱老病死,为了要解脱老病死,为了要解脱这个没有人可以帮忙、没有人可以代替的痛苦,我们应该要归依真实的三宝,因 | admin 2020-02-21 |
|
这都是众生的一个分别心,来起了爱染而起了烦恼,所以就有男女的淫欲,也就成就了众生不断在三界流转的生死相。大家了解男女的分别从何而来,是否就知道了男女的相遇终归是没有结果的,相爱不能在一起,只好分离,但在一起了又能怎样,最终还是分离。即便是相同的业力当牛做马在一起,或是去欲界天一起当神仙眷属,这样的所谓的好日子又能持续多久,说到底都是业力的牵引,业力 | admin 2020-02-21 |
|
菩萨在布施给有苦众生时,为什么要先接引众生来受持三归呢?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这些有苦众生,能够破除世间种种的痛苦和烦恼,享受无上寂灭的法乐。所谓破除诸苦,无非就是三苦和八苦,而八苦是佛弟子们所耳熟能详的,三苦则比较少人知道。三苦就是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的意思是说,譬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身体,感觉很痛就是苦,痛本身就是苦,所以是苦苦。而所谓坏苦,譬如我 | admin 2020-02-21 |
|
但是七天以后,就有人来禀报国王说:有一个梵志死在市街当中了!国王就说:这四个人为了避免死难,一个人已经死了,其它三个人能够避免吗?所以这个国王他就驾着车到佛陀那里,然后对佛陀说:有梵志四兄弟他们都得到了五神通,也知道他们的命将尽,要避开,可是不知道他们是否有避开?佛陀就告诉大王说:人有四种事没有办法能够离开得了。哪四种事呢?第一种事,就是我们在中阴 | admin 2020-02-21 |
|
我们说解脱道它的精神,就是要让大家认清楚烦恼的根源,让大家知道如何真正地能够降伏烦恼,乃至于究竟地解脱烦恼;所以我们上次曾经说过,我们说解脱道判断的准则有两个,一个是以断我见我执为核心的四圣谛的法义,第二个准则就是用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用这两个准则来判断。今天我们就不妨先用其中一个准则来判断看看。比方说我们以断我见、我执为核心的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