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此外亦列举多篇学人从各不同宗教进入正觉学法之不同过程,以及发觉诸方道场邪见之内容与过程,最终得于正觉精进禅中悟入的实况,足供末法精进学人借鉴,以彼鉴己而生信心,得以投入了义正法中修学及实证。凡此,皆足以证明不唯明心所证之第七住位般若智慧及解脱功德仍可实证,乃至第十住位的实证与当场发起如幻观之实证,于末法时代的今天皆仍有可能。平实导师序时于二○二一 admin

2020-03-17

什么叫邪见呢?邪见的意思就是说,也是想要求解脱,也是想要在大乘法中求证实相,可是在寻求的过程里面,就偏差了、偏斜了;因为会偏差会偏斜,就是不能完全信受佛所说的这些阿含里面所说的道理,以及中观般若、乘方广唯识这整个里面的,从头到尾贯穿的这个法的根本理体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这个道理。那不能信受,又接触到了不如理的思惟揣测的这些法,自己就相信了以后,去 admin

2020-03-12

二〇〇〇年九月开始学佛,二〇〇年十一月剃度出家。从学佛伊始,无论是长经抑或短经,只要读熟,皆能自然背诵下来。刚学佛读颂经文,不会修定时,就有粗浅的禅定境界出现。偶尔外出活动时,由于心念专一于背诵经文,旁无他顾,也能发起禅定境界和觉受。且多次在清醒的情况下回到自己的过去世,见到自己过去世的各种身世以及生活环境。法师学佛仅数月之后,就自然对禅宗深有兴 admin

2020-03-12

”如果这不是断灭空,那又是甚么有字天书啊?然而,佛菩萨的慈悲安排,不舍众生的导师再度出世弘扬正法,居然让弟子可以亲证什么是真正的“此经”,让弟子可以一窥无余涅槃的本际,更印证世尊乘经典所云不假,完全如实!如果没有大善知识出世,则正法几乎泯灭;而愚痴如我者,又岂能找到诸方大师皆遍寻不著因而否定的自心如来呢? 而说到公案上的文字, admin

2020-03-03

(《优婆塞戒经》卷6)每个人的色身是不坚固的,百年后就会坏掉;所以要用这个不坚固的色身,拿来当作工具,去换取未来大无量数劫后的坚固法身,乃至在这一世就要先换得第八识法身。也就是说,我们要用这个色身当作道器,修习六度波罗蜜,熏习第一义谛知见,锻炼动中定力以及参禅功夫,来寻找生命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优婆塞戒经》卷6接着又开示说:以不坚财易于坚财。( admin

2020-02-21

因此他就赶快去找这位天子(找他私底下来谈),看看他可不可以就到人世间的这地方去投胎?可是被这位天子拒绝了,他的理由是:他只想修学这个殊胜的出家之法,最后能够修证学到解脱法,不要再流转在界。因此在这个情况下,帝释不得已就答应他说:这样好了,你放心去投胎好了,你想出家的事情,只要你去投胎,我这边会替你安排。因此,这位天子后来就投胎变成这位大臣的儿子。 admin

2020-02-21

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卖身供养宝的果报。从前有一对贫穷的夫妇,这位先生叫作罽夷罗,他工作得非常辛苦,却有一餐没一餐的,总没办法让自己可以得到温饱。有一天,他看到他去帮佣的那一户人家的长者到寺院去供养宝的时候,他心里面不禁有了一些感触。后来回到家以后,休息时他就开始感叹!这时候,情绪一上来就不禁落下泪来。刚好他太太的手就放在那里,一滴泪水就滴到了这 admin

2020-02-21

就算是你有精进禅定,六度中少了能够安忍这一度,你就要受到恶报;受到恶报还不能够保证自己来世是不是可以继续得到人身,甚至还要担心自己会到恶道中最残酷的地狱道去。所以应当去想:世间上所说的一些果报,跟这相比实在是太轻微了,所以应当要能够安忍。甚至有人他因为杀人,但是他心里面,他却想个念头:反正我杀人就是一命赔一命嘛!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这个人我是一定 admin

2020-02-21

但我因为过去生还有这样如是地精进布施,所以我可以管辖这么大的区域,蔓延周延有一千里,这都是我所管辖的区域;然而我受到这种丑陋的报应,就是很后悔没有听您的话,而且我现在开始担心,将来我舍报以后会不会到地狱道去?我目前有很多的钱财珍宝,我想请同学您顾念我们过去生、前世修学的情谊,帮我来起建塔庙、供养宝。然后安世高就对他这位大蟒蛇同学来说法,最后这蛇不 admin

2020-02-21

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开示:【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者后报、四者无报。】(《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着所造业受报的时间来区分业有四种。在部派佛教的《成实论》中说:【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名为后。】(《成实论》卷8)就是区分业为种:一是这一生造业,现生就感招 admin

2020-02-21

像学佛人熟知的《慈悲昧水忏》,它的作者唐朝晚期的悟达国师,曾经述说这一忏悔法门的缘起。就是悟达在未被封为国师时,法名叫知玄;年少时曾参访丛林,挂单在一间不知名的寺院里,正巧有一位僧人也在这里挂单,但那位僧人得了很重的病,全身长满了疮,散发着很难闻的臭味,所以都没有人想和他来往。知玄住在他的隔壁很同情他的病苦,常常照应他都不躲避。不久那位病僧的病也 admin

2020-02-21

】(《成唯识论》卷8)是说众生之所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生又一生不断在界六道中相续流转,都是由于惑、业、苦这个法,会引发种种业行而滋润未来世生的烦恼,就称为惑。能感生未来世继续存有于界世间的种种业力,就称为业。业力所引生的种种苦果,就称为苦。所以业就是指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势力,由业的势力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因果报应,以及过 admin

2020-02-21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admin

2020-02-21

上一集我们有提到道与业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作和无作的戒罪差别;我们也作了总纲的说明,也就是身业和口四业,既是道也是业;也提到如果只是在意业上面有贪瞋痴,但是没有落实到口业和身业上面,那就只有业而没有道。也提到一切微尘,次第而住,亦念念灭,灭已无住。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这个说法不对,也说明它为什么不对的理由,也说明了戒罪并不破坏世间的真实 admin

2020-02-21

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最后阶段的恶业时的心也是变异的;身业如此,口四业正在说时,心也是一直在变异的;虽然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 admin

2020-02-21

接着我们看这一段经文:【或有说言:身业事,有‘作、无作’,口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口有作无无作者,口勅杀已不应得罪,是故口业亦应有作及以无作;心则不尔,何以故?贤圣之人不得罪故。何因缘故名作、无作?是业堕于恶道故,生于人中寿命短故,所有六入常受苦故;余果相似。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报时在活地狱、黑绳地狱;饿鬼、畜生、人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6)这一段经文很长,我们来说明一下:戒律有个法,就是根本、方便、成已罪。那犯戒中有这个罪,但不一定具足:或有得方便罪,或有得根本、成已罪。这个罪会影响到未来世的果报,所以在这里佛开示说:欲界天这六天当中没有方便罪,只有根本罪、成已罪。譬如偷盗罪,欲界六天的天人他们不可能有窃盗的方便罪,只有根本罪和成已罪。欲界六天的财物各 admin

2020-02-21

总而言之,造作十恶业道,就必定堕入恶道中;恶道恶报完了以后,还有余报等着他。什么是余报呢?我们再看一下经中怎么说呢?【余果则得人中短命,贫穷乏财,妇不贞廉;有所言说人不信受,无有亲厚常被诽谤,耳初不闻善好之言;能令外物四大衰微无有真实,恶风暴雨烂臭败坏;土地不平无有七宝,多有石沙荆棘恶刺;时节转变无有常定,果蓏少实味不具足。】(《优婆塞戒经》卷 admin

2020-02-21

譬如平实导师所著的《识蕴真义》说明了很多断我见的内容与方法,万一哪一个居士读了《识蕴真义》,他很利根,依法观行的结果而断了我见,也断了缚结,那他就是初果圣人了!你有胆就继续诽谤看看吧!要是对他无根诽谤的话,照样得下地狱的。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解说十八地狱是怎么样的状况呢?不知道严重性的人,就不知道戒慎恐惧;如果知道十八地狱的内涵,万一犯了地狱罪,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说:【是十业道,有轻有重:若杀父母及辟支佛,偷宝物,于所生母及罗汉尼作非梵行,妄说坏僧,是名为重。】(《优婆塞戒经》卷6)这十恶业道中,并不是所有的业犯了都得下地狱,其中有的轻、有的重;重的会下地狱,轻的生到饿鬼道或畜生道去,到这个地方去受报。既然有轻有重,当然我们得要先来谈论一下重的部分。如果是杀害父母,就是父亲、母亲,这个是世间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