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admin

2018-08-07

确定真的有人往生净土之后,便可以深信而发愿往生,并且努力修集三福净业而求往生。一般无信无福的劣慧众生,想要以此界一般众生的果报身亲见彼佛国净土,那可不行!福德因缘果报不符故,因此无法相应,因为这些众生所相应的乃此五浊不净秽恶世界,生此秽土尚不知出离者,不应有清净报故。十方虚空中的无数国土中,必然有无数净土与秽土,这个法界的事实,不会因为众生的不信而 admin

2018-08-05

以致使末学因为不如法的布施而得罪了所有的家人,也因为这样的布施是背离了三福净业的基础,所以本身已非佛教中的布施。但是,因为身边没有真正的善知识摄受,所以末学在雷区中徘徊了好几年,搞得自己跟家人遍体鳞伤。平实导师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三章第三节所讲的三福净业中,有这样的开示: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分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着钱赚不多,如何布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嗔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在归命三宝、供养三宝之后,接下来应该要广结善缘,修三福净业,并且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道、行三种布施以及菩萨六度等等。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的重要性。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 三摩地

2018-07-23

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外,《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世尊为了报答母亲因为生祂而往生的恩德,亲自到忉利天宫来为母亲以及诸大众开示地藏菩萨过去世孝亲的因缘,以及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而念佛人在他精进用功了一段时间以后,当他已经要进入到体究念佛之前,除了前面提到要有信、愿的资粮之外,在行的资粮的部分,他在事行上面也累积了三福净业的资粮,并且他在功夫上面有用心的精进。也就是说他要有应该有的定力,而且这个定力已经达到某一个阶段,他就需要转折,但是他想要进一步来体究念佛的时候,他需要有更深入的定力,那就是要有其他的资粮,尤其在定的知见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问题是,学净土法门的人都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时,应当要修学三福净业。也就是,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来请问一下说,这位某甲他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乃至说,他唸佛的境界为什么可以这样殊胜?为什么?因为他有他基本的世间福,他随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回头说,这一类人是为了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去唸佛、去唸《阿弥陀经》的;假如他没有这个愿望,你觉得他课诵、唸佛会持久吗?或者是说,假如求生西方世界的愿已经有了,那你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去随善知识熏习,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譬如说,法藏比丘当时为什么要发那个愿?或者是说,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而这种种庄严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乃至说,极乐世 三摩地

2018-07-23

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外,《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世尊为了报答母亲因为生祂而往生的恩德,亲自到忉利天宫来为母亲以及诸大众开示地藏菩萨过去世孝亲的因缘,以及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外,《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世尊为了报答母亲因为生祂而往生的恩德,亲自到忉利天宫来为母亲以及诸大众开示地藏菩萨过去世孝亲的因缘,以及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外,《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世尊为了报答母亲因为生祂而往生的恩德,亲自到忉利天宫来为母亲以及诸大众开示地藏菩萨过去世孝亲的因缘,以及因果报应的道理,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往生西方,也不是自己什么都不做,还是要累积足够的三福净业。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佛特别强调: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往生西方的福德因缘,除了自己一心的诵念、欲乐愿生彼国之外,还要再加上三福净业。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3集佛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正伟老师(原标题: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三摩地

2018-07-22

想要能够初分通此经,当然先要依照世尊祂老人家的开示,要先在六度中去广修福业,在六度万行中把三福净业一一具足;然后才能进一步亲证本来就是清净的祂,也就是第八识或是如来藏。这样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净土法门。当然,你可以用念佛法门作为基础,进而更转深入,加上其他福慧的配合成办。为什么呢?你正在以念佛法门为基础用功转而更深细的时候,也许哪一天你会突然觉得,这个 三摩地

2018-07-22

而想要能够初分通此经,当然是要依照世尊祂老人家的开示,要先在六度中去广修福业,在六度万行中把三福净业具足;然后才能亲证本来就是清净的祂,也就是第八识或是如来藏。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9集学佛者如何课诵?>正钧老师 (原标题:为什么一经通不能百经通?) 三摩地

2018-07-22

可问题是,学净土法门的人都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时,应当要修学三福净业,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请问某甲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念佛的境界为什么这样殊胜?因为他有基本的世间福,随他修学的分际,譬如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乃至慈心不杀、修十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回头说,这一类人是为了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去念佛、去念《阿弥陀经》的;假如他没有这个愿望,你觉得他课诵、念佛会持久吗?或者是说,假如求生西方世界的愿已经有了,那你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去随善知识熏习,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譬如说,法藏比丘当时为什么要发那个愿?或者是说,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而这种种庄严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乃至说,极乐世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净土三经中,《观无量寿佛经》也明白的这样子告诉我们,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呢,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则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也是诸菩萨清净自己将来佛国净土的无漏修因,所以称为净业。三福净业也是把孝养父母列 三摩地

2018-07-22

(2)平实导师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1篇第3章第3节第1目事行之一:三福净业中,曾经针对类似的问题,作过开示,谨节录供您参考:厨房里如果不小心滴了一滴甜的东西,蚂蚁来了,你要如何处理?先敲敲桌面警告它,或吹口气将它吹开,聪明的就会走了,还有赶了好多次都赶不走的,你就擦掉它,因为你并不想杀它。所以最重要的是注意心地,不要自己死守在不杀二字里面,不知变通。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86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