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事实上他们本质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世间的僧宝他可能是还没有解脱,他只是依于三皈依戒,依于他的声闻戒律,所以他成为僧宝,可是对于佛法果位的实修呢?他没有。可是当菩萨他实证了四向五果或是三贤十地的这个果位的时候,事实上他才是真正的僧宝。所以在僧宝里面,真实的僧宝,也就是“僧”--出世间三宝中的僧宝,他的位阶是高于世间的僧宝。那出世间的僧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喜爱念;谓彼天众心生欢喜虽如是言:我等成就三皈依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一、大护,是说由皈依三宝,是说由皈依三宝故获得生。生依内有五,依外有五,合有十种。依内五种是:1、众同分,即生在人中,得丈夫身。2、处所,即生在中国;(有四众处)不生边地。3、依止,即诸根具足。4、无业障,即无五无间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自身修行由信位迈向住位、行位、回向位、地位,于此三皈依,自己由凡夫转变成为习种性菩萨、性种性菩萨、道种性菩萨和圣种性菩萨,进而佛道。让我们一起检点自己的真实状况,发起诚恳心、勇猛心、长远心,由信佛而转入信佛法,共同成就这娑婆世界最亮丽的一抹庄严。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 (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顶礼证明皈依胜义菩萨僧上平下实菩萨《三拜》《长跪合掌念诵》「祈请大德:慈念○○○(自呼己名),为作三皈依证明师;我依大德故,得受三皈,成三宝,由大德慈愍故!」《顶礼一拜》请圣证明香花迎!香花请!○○○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慈光摄照,哀愍下情,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录自〈正觉同修会三皈依文〉)《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4有依行品〉:【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皈依真实义进入的第一步就是要受持三归,就是受三归依戒。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的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的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的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个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校规,这个校规就叫做三归依,就是对于三宝的信受。我们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生言:世尊!若有人能受三皈斋戒,是人当得何等果报?善男子!若人能受三皈依者,当知是人,所得福报不可穷尽。善男子!迦陵伽国有‘七宝’藏,名宾伽罗;其国人民大小男女,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犹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皈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善男子!毗提呵国有‘七宝’藏,名半陆迦,其国人民男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孝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佛云:“师开导人耳目,智慧明达度脱人,令得善合泥洹之道,常当孝慈于佛父母,常当念师恩;常念不绝、即得道疾。”佛言:“天下有佛者 | admin 2018-07-21 |
![]() |
四、戒不同声闻戒包括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菩萨戒包括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梵网经》)等。声闻戒以出离心为基础,菩萨戒以菩提心为基础,故声闻戒与菩萨戒有所不同,譬如《菩萨善戒经》(九卷本)卷一载,佛言:优波离!汝应宣说——声闻戒急,菩萨戒缓;声闻戒塞,菩萨戒开;声闻戒中应说因缘,菩萨戒中则不应说。优波离!菩萨之人随众生心,非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福净业第二部份:“受持三皈,俱足众戒,不犯威仪”。1、受持三皈:三皈依之前应先了解何谓三宝?三宝有何功德?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经上说三宝功德,有一首偈:“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这就是三宝功德。薄伽梵就是佛,不光这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于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修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四章无相念佛之修习方法和次第第一节三皈依及三福净业行者(注九)若尚非正式的佛,应当就近选择正统的佛教寺院,接洽办理三皈依仪式。三皈依仪式很简单,要件是应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比丘或比丘尼见证,并传授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佛所说法、归依贤圣僧及住持佛法之贤圣僧与凡夫僧团,并发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受持三皈、俱足众戒、不犯威仪1、受持三皈三皈依之前应先了解何谓三宝?三宝有何功德?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经上说三宝功德,有一首偈:「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这就是三宝功德。薄伽梵就是佛,不光这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于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修多罗是指佛法:佛所说的佛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孝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佛云:“师开导人耳目,智慧明达度脱人,令得善合泥洹之道,常当孝慈于佛父母,常当念师恩;常念不绝、即得道疾。”佛言:“天下有佛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又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作佛是佛(作即想念)《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三遍)◎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数声)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遍)◎(合掌)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三遍)◎(合掌)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南无启教阿难陀尊者(三遍)(放掌)◎三皈依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自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自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佛子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佛子皆忏悔有情所造诸恶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年半共修期间,新生入学,重新学习;佛学知见有:三皈、五戒、菩萨戒、十法界、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阴、十八界、六度波罗蜜、六度互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等,有系统的灌输正知见。功夫方法有:拜佛、念佛、忆佛、无相念佛、看话头、参禅法门等,逐步锻炼动夫。按照进度、二年半期满,禅三前才会教导学生看话头参禅;这本来是老师体恤学生,知道参禅辛苦,希望有资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四天,解三后,晚上放蒙山回向时,唱诵到《心经》与《三皈依》,终于可以体会《心经》的真实义,心想:“出家以来,不知诵过多少遍《心经》,早晚课不知唱诵过多少遍《三皈依》,今日终于可真的了解。”破参后,回到常住,把《维摩诘经》重读一遍,读至会心处,便开怀大笑,原来诸大阿罗汉遇到维摩诘大士,个个像是哑羊僧,其道理何在?今日终于体会得去,从今不疑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