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她听佛说法后受三皈依回去,后来她第七个孩子也往生了,可是她这时就并不难过了。因为她已经证得了初果,可观察出五阴十八界的虚妄,并且她也开悟明心找到第八识如来藏。当我们找到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我们可以现观:当我们的意识心正在伤心难过的时候,第八识如来藏祂却从来都不会伤心难过。而我们自己的意识、五阴身心会毁坏死亡,可是第八识如来藏永远都不生不灭。每个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回到家我把文蛤们装到大碗里,对它们说:你们已经被放到了超市,被人吃掉是迟早的事,所幸的是在被吃掉之前你们遇到了我,让我给你们做三皈依吧,愿你们永离恶道,增长福慧,归命三宝,早证菩提。接着给它们做了三皈依,然后到地藏菩萨像前,如实禀告,祈请菩萨超拔它们。老公如愿以偿,看到他的满足,心里升起一股不能释怀的情绪。第二天在自家的佛堂早课,拜佛时,那股情绪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略释酤酒戒之内容:由于酤酒戒非是遮戒(遮止犯性罪之戒),因酤酒过失,能让众生于饮酒后自已心智,致意识模糊,无法正常思考及如理判断是非善恶,而随顺末那识之习气烦恼现行,而酒后乱性,易造身口恶业,如同制造贩卖鸦片毒品一般迷乱人性心志,是故酤酒业(含酿酒)即是性罪,无论此酤酒之人是否有受三皈五戒或菩萨戒,皆有性罪,造此恶业者,亦于未来舍报后,依所造业之轻重大小多寡之差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双方几经谈判最後达成数项协议,帝释承认犯下偷盗戒,愿归还阿修罗女,并赠送天上甘露;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成为佛弟子,此战终得圆满落幕。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即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蚀的威力;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见到大火烧塔,灭火而使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作为往生净土的三福净业,此十善业道与受持三皈五戒,乃是一切净土行人应该广修之福德。5十善业道是五乘共法《十善业道经》说: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十善业道要根本而得成就。《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也说十善业道是人天声闻独觉菩萨及一切佛法成就的净因,如彼经说: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想要永不入三恶道,就要修学三皈五戒,否则,很容易就掉到三恶道去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03集三界六道与解脱果>正礼老师 (原标题:出生在三界六道的业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在人呢,如果要永不入三恶道,还要修三皈五戒,如果不修三皈五戒,很容易就掉到三恶道去了。如果要在人间实证解脱果,首先就要能够断除三缚结,所以在解脱果的初果须陀洹(声闻解脱果:初果须陀洹--断三缚结,二果斯陀含--薄贪瞋痴,三果阿那含--离欲界爱,四果阿罗汉--断三界爱),他所要断除的就是所谓的三缚结。那什么叫作三缚结呢?三缚结就是第一个断我见、第二个断戒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在人呢,如果要永不入三恶道,还要修三皈五戒,如果不修三皈五戒,很容易就掉到三恶道去了。-----《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3集三界六道与解脱果----解脱就是灭尽三界我与我所》正礼老师开示 (原标题:三界六道分别相应什么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皈依后有36位神、受五戒后有25位护戒神日夜24小时护持我们,但是请各位网友注意,这些龙天善神们是来和护戒的,不是护持我们个人的,因此,只要我们犯戒或修持外道,这些善神们就会立刻离开。三皈依后36个善神的护持责任和分工:(一)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二)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痛。(三)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陀罗(善月),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当一个人在三皈依的时候,他发了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修,佛道无上誓愿成。在三归依时发四宏誓愿应当要以至诚心而发,不要只是在嘴上虚应故事,随着人家念。当他发了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个大誓愿以后,那么他就可以称作菩萨了。(二)菩萨的种类(另述)(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二、菩萨戒简介简单的说完菩萨,再来说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位做早、晚课以后诵三皈依,那三皈依是怎么讲的?还记得吗?为什么供养三宝的福德这么大?因为是无上福田。佛是无上福田,妙法也是无上福田,菩萨僧也是无上福田;世间最高的大福田你都种了,来世当然福德广大。这里面还有因果:于三宝身上种福田,是种功德田,也是种报恩田,是世间最好的福田,怎能没有最好的果报呢?我们又怎能不种呢?所以护持正法而成就了自己的无上福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戒者:在家之人于三皈时,或受满分戒,五戒俱受:不杀生、不窃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受多分戒:三戒四戒而受。或受少分戒:一戒二戒而受。此五戒者前四为性戒,犯者不唯得戒罪,亦须未来世中受彼性罪果报。若不犯者,能生持戒功德。若不受戒而犯者,虽无戒罪果报,仍须受性罪果报;如恶意杀人者必下地狱受苦,苦尽返生人间,尚须于缘熟之时,意外枉死于被害人手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是奉事外道,又因为看见外道在世间法上的有为功德,就深信外道所奉事的日月天子、五星、诸宿(诸宿就是二十八宿),以这些天神、灾星作为皈依的对象,这位优婆塞就不能称为坚固的如法住,就是说他的三皈依戒没有具足,心仍然犹豫不定,不能坚固的如法安住于佛法中。如果优婆塞自己不去做五恶之业(就是自己不毁破不杀盗淫妄酗酒等五戒),但是却教别人去做,那么这位优婆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曲说:“若受三皈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皈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扳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皈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皈受持五戒,是名满分”。《大智度论》第十三卷说:“是五戒有五种受,名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分行优婆塞,五断淫优婆塞。一分行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当一个人在三皈依的时候,他发了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修,佛道无上誓愿成。当他发了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个大誓愿以后,那么他就可以称作菩萨了。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只是表义上的菩萨,也就是假名菩萨,真正的菩萨他一定要证得菩提,也就是证得佛菩提。但是证菩提,有多分证与少分证的差别,所以在佛菩提道当中,有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有关八关斋戒问答:(以下节录自学佛答问)(一)问:请问在家居士是否可以自己面对佛像进行八关斋戒?答:经上有明文记载,自己可以在佛前受八关斋戒、求受五戒、三皈,这是可以的。(二)问:来自中国上海,回去后想在家持八关斋戒,请问是否可持,有无任何仪规?答:八关斋戒有仪规,但是自己可以在佛菩萨形像之前自己受持,不必每天请法师来主持仪式。因为八关斋戒的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称一拜)我___(姓名),今日于___(僧人名)僧前求受三皈八关戒斋,祈请___(僧人名)师为我作证明师。(三拜)师答:我于汝等所请,今日为汝等作三皈八关戒斋证明师。三皈仪规:求戒者跪念:我___(姓名)今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尽形寿不皈依一切外道天、人。注:三称三拜我____(姓名)今日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注:一称一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来客笑答:「我虽然破酒戒,尚守四戒,天神卫护,自然鬼神不敢有所侵犯!」主人闻言,立刻请问三皈五戒的含义,来客欢喜地为他一一说明,并告诉主人,舍卫国中有佛住世,可以前去亲近供养并求受三皈五戒。于是,主人收拾行李,当天就动身启程,这一路走来实在不轻松,眼见天色不早,但一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不远处孤伶伶的一户人家,主人决定叩门请求收容。门咦地一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在布施给有苦众生时,为什么要先接引众生来受持三皈呢?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这些有苦众生,能够破除世间种种的痛苦和烦恼,享受无上寂灭的法乐。所谓破除诸苦,无非就是三苦和八苦,而八苦是佛弟子们所耳熟能详的,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但三苦则比较少人知道。三苦就是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的意思是说,譬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身体,感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皈和五戒是一回事吗?1、什么是三皈依?答: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2、什么是五戒?答: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3、三皈依和受五戒是一回事吗?答:三皈依是三皈依,五戒是五戒,不是一回事。有人认为:皈依,就是要进入一个很严格的戒律范围中,担心自己毕竟是在家人守不了清规戒律,就怕皈依,不敢皈依。其实:皈依不是受戒,皈依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