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并能依此逐渐趋向于真精进,不再被外界八风与内在情绪之所干扰,心态稳定,再也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进退退,修行从此一路向前,乐何如之?于是欢喜接受,对世尊之信受,更上一层楼! 或有人听闻受持三皈,会有三十六位护法善神,且各有名字,为释提桓因及四天王天之所派遣,心生疑惑,我又看不到,也不知是真是假!然而护法善神只拥护清净三皈者,并且同样不干预因果 admin

2024-09-19

  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师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劝化国王大臣、一切信心乐(yào)功德者,于日日中澡沐尊仪,获大利益,常当顶受欢喜奉行!”《七佛灭罪真言》(三遍)lí  pó lí pó  dì离婆 离婆 帝qiúhēqiú  hēdì求  admin

2021-05-19

  所以当一个人在三皈依的时候,他发了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修,佛道无上誓愿成。在三归依时发四宏誓愿应当要以至诚心而发,不要只是在嘴上虚应故事,随着人家念。当他发了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个大誓愿以后,那么他就可以称作菩萨了。-------《菩萨戒浅释》什么是菩萨?在、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 admin

2020-06-08

  --------受持三皈 admin

2020-06-08

  五戒者:在家之人于三皈时,或受满分戒,五戒俱受:不杀生、不窃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受多分戒:三戒四戒而受。或受少分戒:一戒二戒而受。此五戒者前四为性戒,犯者不唯得戒罪,亦须未来世中受彼性罪果报。若不犯者,能生持戒功德。若不受戒而犯者,虽无戒罪果报,仍须受性罪果报;如恶意杀人者必下地狱受苦,苦尽返生人间,尚须于缘熟之时,意外枉死于被害人手中。 admin

2020-06-08

  --------《三皈正受(三皈五戒十善)之一受持三皈依》 admin

2020-06-08

再来说受菩萨戒,如果你想要受菩萨戒,那么你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第一,先受三皈依,然后发四宏誓愿。发了四宏誓愿以后,你就取得受菩萨戒的资格。那么你还要注意第二件事情:不可以在不是正法的道场受三皈依及受菩萨戒,哪些不是正法的道场?第一个:它是破坏佛法的道场。譬如说他们主张大乘非佛说,如果大乘非佛说,一个人受了菩萨戒(当然是要修学大乘法),然后又说大乘非 admin

2020-02-19

于是大众中就有人建议:“这位出家的师父,我等一路供养他饮食,现在大家断了饮水,他却一点也不忧虑,也该叫他想想办法啊!”这说话的人,原本带着责备的口吻,但没想到这位僧人听完,却一口答应下来,并对众宣示说:“你们欲得水者,先要礼佛,接受三皈五戒,然后我再为你们登崖求水。”大众虽然半信半疑,但眼看别无他法,只得依从他的话,全体向空遥礼 admin

2019-04-29

四皈依不是佛制,是藏传佛教密乘祖师所制,将上师凌驾于佛、法之上,有违佛制三皈依。佛言与祖语有冲突,也绝对依上师,加上藏传佛教密乘有“双修法”,如前会长那样六根不净的汉僧便会利用四皈依,诱惑女弟子双修甚至性侵。反而藏传佛教僧俗大众到现在不再提倡双修法了,而且也禁止比丘僧双修。藏传的归藏传,汉传的归汉传。藏传、汉传都是大乘佛教、一家亲,但亲兄 三摩地

2018-10-29

 而真实的喇嘛教邪说“四皈依”,即在佛教三皈依之上增加一处“皈依上师”,称上师为“三宝总集”,高于三宝中任何一宝。将上师视为绝对真理,信众的言、行、举、止、思维、想象必须对上师保持绝对的尊敬与服从,不能有半点怀疑和违背。修行需依靠上师加持,成就需要上师印证,就这样,喇嘛教利用其“上师”邪说,达成对于信众极 admin

2018-08-10

”由此佛语开示可知,藏密双身法的弘扬者乃是最愚痴者,他们是已经违犯十重戒的邪淫戒,不只是违犯出家戒的淫戒而已,已是一阐提人,善根永断;而且他们依据宗喀巴的法义是极力否定如来藏的,他们跟著宗喀巴弘扬否定如来藏的法义,已是谤菩萨藏的一阐提人,善根永断,成就地狱种性,那是连基本的三皈依戒都失去了,更何况还有菩萨戒体的存在?早已经失去戒体了。既然传法 admin

2018-08-06

可怜众生如同一张白纸,不懂什么是佛法,不懂佛法法义和正确知见,不懂三皈依、四依四不依,不懂佛法以戒为师的戒律,内心缺乏正确的参照,难分正邪,不具慧眼,辨不出谁是邪师谁是真善知识?淫贼陈宝生就你这损色的,在面前,几句话就暴露出野狐狸的尾巴。这其中,这么多人被笼罩诓骗这么多年,密宗的四皈依视上师如佛的确发挥了关键的恶缘,蒙蔽了他们的双眼,麻痹了她们的心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的根本在于三皈依,无三皈依不名为佛子。佛子在受三皈依的时候,明确誓言:皈依佛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若违背此三条任何一条,则破皈依体,则成外道之人,不名为佛子。佛是究竟的觉悟者,法是究竟的解脱道,僧是究竟佛法的行持者。而“老法师”为了统摄所有宗教,则把佛教降低,宣扬佛和上帝等同,菩萨和玛利亚等同等等 三摩地

2018-07-23

有很多受了三皈依的佛教居士在贩卖佛像,并以此为业。」这其中并不冲突,我们当从初发心的动机着眼,不可一概而论,单从表相来判断。《梵网经》中说的乃是「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因为他们若以恶心或者不如法的手段与动机,从佛寺、道场偷出来,在市集中贩卖佛像而营谋私利,菩萨遇到时得要生起慈心、方便救护或者处处教化。若佛弟子推广而发心建造流通佛菩萨形像,让众生得 三摩地

2018-07-23

或许是堪布的,或许不是,说:人家又没强迫你学习,觉得有问题不学就是了,何必这么步步紧逼?把自己修好就行了!好!你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你关起门来就天下太平!但这有两个问题,我也想请教你一下:第一个问题:汉藏两地,都是大乘佛法兴盛之地,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受的会是三皈、五戒、菩萨戒;如果你是出家人,那就是三坛大戒,最后一坛一定是菩萨戒。还记得你受戒时的誓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求开悟乃至见性,非小根小器及诸聪明尚慢者所能得,求者应先除慢,除慢之法莫如三皈五戒,修菩萨六度行,心存谦恭,不轻慢一切人。此外亦需摒除权威崇拜、学术崇拜之心态,深入教典,建立知见。并寻求锻炼参禅功夫之善巧方便法门。功夫已成,信心便足,即是大根器也。已有功夫,应摄取参禅之知见。功夫知见具足,应求善知识指戳,得个入处。如若所遇是真善知识,应虔恭奉 三摩地

2018-07-23

在「五方便」修行阶次之中,「总彰佛体」是首方便,共七个步骤:(一)发四弘誓愿;(二)请十方诸佛为和尚;(三)请三世诸佛菩萨;(四)三皈依;(五)答五能;(六)各称己名,忏悔罪愆;(七)结加趺坐。(大正藏第85册)4.《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宋元照律师撰,其中卷十二载:「夏中方尺之地,悉并有虫,即《念经》云:夏中除大小便,余则加趺而坐,故知护命为重,佛深制之。」(卍续藏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为何受持三皈福报无穷尽?) 三摩地

2018-07-23

诸位做早、晚课以后诵三皈依,那三皈依是怎么讲的?还记得吗?为什么供养三宝的福德这么大?因为是无上福田。佛是无上福田,妙法也是无上福田,菩萨僧也是无上福田;世间最高的大福田你都种了,来世当然福德广大。这里面还有因果:于三宝身上种福田,是种功德田,也是种报恩田,是世间最好的福田,怎能没有最好的果报呢?我们又怎能不种呢?所以护持正法而成就了自己的无上福田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想要受菩萨戒,那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第一,先受三皈依,然后发四宏誓愿。发了四宏誓愿以后,你就取得受菩萨戒的资格。那么你还要注意第二件事情:不可以在不是的道场受三皈依及受菩萨戒,那些不是的道场?第一个它是破坏佛法的道场。譬如说大乘非佛说,如果大乘非佛说,一个人受了菩萨戒,然后说大乘非佛说,那他受菩萨戒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所以你不可以在这种道场受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78条/4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