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着,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着。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着,就会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华严时的教法显示了佛法的大富大贵,并不是像二乘佛法那样子将灭止生,那样的贫穷的佛法;也显示出世尊从无量劫以来修行所累积不可思议的这些大福德,佛陀实为三界中福德与智慧皆具足的教主,是阿罗汉们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在《涅槃经》上说到,佛陀的出世就像阳光升起,它能够赶走了整夜的黑暗;所以,佛陀此时演说《华严经》,就像是太阳刚刚升起,大地还是黑暗一片,天边微微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菩提道和解脱道为什么称之为甘露法门呢?这是藉譬喻来说明这两门的殊胜;譬如甘露琼浆是欲界中最好的食物,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则是三界中最最殊胜的修行法门,也是佛法中最最殊胜的修行法门,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也是无上,所以藉甘露的名称来显示它的殊胜,所以在佛教中,说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是佛法中的二大甘露法门。这两个法门可以让人断除分段生死而出离三界轮回,也可以让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中阿含经》卷7第30经《象迹喻经》)语译如下:【这个时候尊者舍梨子告诉诸比丘:诸位贤达!如果有无量善法,那一切善法都是由四圣谛所含摄,都摄入四圣谛之中,这意思是说四圣谛于三界一切法中最为第一;有什么原因而这样说呢?是因为四圣谛摄受三界中一切善法的缘故。诸位贤达!犹如各种畜类的脚迹,以大象的脚迹最为第一,为什么呢?因为那大象的脚迹是畜类中最广大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虽然明心见性的功德受用很大,但是开悟明心之七住菩萨及眼见佛性之十住菩萨,只能降伏三界中之烦恼粗重业道、降伏粗相续之果报;是故若菩萨真见道——证得心体阿赖耶识之后,尚未完全远离异生性者,乃是正常事也;因此悟后仍当以戒为归,谨慎守持。若不严持戒律、谨言慎行,不能特意留心,未能远离异生性之现行者,则难免因私心起瞋而谤善知识所弘,舍寿之后难免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你喜欢当世间法的达人,就会在六道里不断地轮回,不断地生死,根本无法出离三界。如果你发愿当出世间法的二乘达人,我们也随喜,虽然你在世的时候能够利益极少数有情,可是随着你的舍寿入无余涅槃,不在三界现身意,永远也无法再利益广大的众生了。如果你发愿当世出世间法的达人,后学在此赞叹,因为世间多了一个能够利益广大众生的菩萨,是为众生所谓的真善知识,众生有福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这其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是专门教导众生如何断除烦恼,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则是法界实相根源的证知,也就是众生生命的实相——真如与佛性的亲证,以及亲证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这种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在简单说过佛法的意涵以后,我们再来说说:什么叫作甘露呢?所谓甘露,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此段中明说:一切众生沉沦生死,在三界中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器世间、有根身、外五尘、内六尘、七转识,无不是从本来自性清净的实相心如来藏所生起的,无不是以这如来藏作为根本依方得现起,因此离开如来藏及如来藏所生阴界入,即没有所谓的一切法。因为七转识不了知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而产生了无明,进一步对依他起性的六识心及意识心相应的诸法,产生了遍计执性,误认依他而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为什么我们要谈三界六道呢?因为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阿赖耶识 如来藏 ---阿赖耶识-如来藏---三界六道境业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不入涅槃,所以逐渐的慢慢的转入二地修戒波罗蜜,因为得念力的缘故,所以逐渐的依大乘般若而能知三界九地的境界。三界九地就是,从欲界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那因为念力的缘故,所以菩萨依大乘般若能够知三界九地的境界,能够知道、思欲修证九地的境界。因为以念力而与定相应,因为以念力跟定根相应的缘故,因为依信、进、念力而修禅定,所以以修禅定的缘故,慢慢的渐次修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经中说天道分三界,凡二十八重,总称三界二十八天,有地居、空居之别,下劣上胜,寿量逐级倍增。其从上至下,名目如下表所列:界天名身长寿命无色界四空定非想非非想天 80000大劫无所有处天 60000大劫识无边处天 40000大劫空无边处天 20000大劫色界四禅色究竟天16000由旬16000大劫善现天8000由旬8000大劫善见天4000由旬4000大劫无热天2000由旬2000大劫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诸贤!如何是正志呢?是说圣想到所观察的三界苦就是三界苦时,知道熏习是怎样熏习的、知道息灭是怎样息灭的;想到所观察的灭苦之道而知道怎样就是灭苦之道时,这时或者观察原本所作的身口意行,或者学习回想以前种种身口意行,或者看见了种种身口意行引生未来的灾患,或者看见了涅槃境界止息一切苦,或者没有执着的忆念与观察、善净心得到解脱时,在这中间,心观察、普遍的观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二乘人五阴十八界皆灭,愿意将自我消灭,不在三界现身意而入无余涅槃,没有任何一法存在,仅剩下无余涅槃的本际,处于极寂静的境界。究竟谁证涅槃?根本没有人证涅槃!可是佛方便说,阿罗汉证涅槃。可是菩萨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后,现前观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本际,而且是不断烦恼证涅槃,更不是阿罗汉所能了知的境界。此外,还有许多二乘人所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思路:根据经论,从器世间的成住坏空(这部分对现状的描述,可以参考十方论坛有过的一个帖子,对照了现代天文物理所观于佛经的描述,非常一致,推断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须弥山的所指;这里就会涉及到神通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辨析佛教对神通的态度;关于器世间的描述和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可以引申出佛教的世界观,这部分可以参考甘愿做菩萨系列的内容),引申一切唯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解脱道是讲二乘的行者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菩提道讲的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常常听禅师说:烦恼既菩提。那么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和菩提道有什么联系呢?佛门之内,说菩提者,意谓觉悟——觉悟一切有情无我。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中说: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总不会希望,去修学去探讨生命实相的内容,结果都是错误的,都不符合实相;如果不符合实相,又如何顺于解脱呢?要能够解脱于三界,成就佛道,一定是符合法界的实相,一定是具有知识性、智能性;如果没有智能、知识,那如何能够顺于解脱,如何能够成就佛道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开示说,祂自己有六个法,没有厌足,其中第五个是将护众生没有厌足。也就是说,佛陀对于保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于小乘经典中,就已经明说有三乘法,所谓的三乘法并非是少数的凡夫法师以为菩萨因缘就是不断地于三界中出生,不舍于三界,不舍于众生,这样继续方便度化众生就是菩萨法道,而其并无有别于二乘菩提之法,如是观念就是外道印顺凡夫以为的「无有真实的菩萨法」可说,这样的错谬!以为离开了「不断地出生于三界」,这样就是大乘佛法,以为如是之外,无有其它诸法可说可道,以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以三教来说,是从《阿含经》开始,即是第一时教;《阿含经》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二乘的解脱道,让众生了解断见思惑烦恼可以出离三界,舍寿可以入涅盘;同时,《阿含经》也说,二乘入涅盘不是所有的法都灭掉,佛说灭掉十八界进入无余涅盘中,还有一个「实际」不灭;这个「实际」是各个众生从无始以来本来就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涅盘则是依祂的不生不灭而施设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权教是方便权巧之教义,譬如佛地的境界甚深难证,众生难以了知及实证,所以方便开出快速解脱的教理,就是二乘教的解脱道;利根人可以在一世中就证得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痛苦;这本是佛的方便权巧而从大乘圆教中施设出来的教法,称为权教。但因为印顺私心中认为阿罗汉的证境同于佛陀,所以他不认同声闻法是权教的说法,他认为声闻法解脱道是究竟教。真实的法教(实教)则是佛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古来证悟之道便不是断除烦恼之道,这在理上没有淆讹之处,证悟的道理还是衔接上大乘法义,以大乘所说的实际,这第一义谛,这实际理地,这真正的真如缘起,这二乘人所不知道的也无法亲证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来作真正的缘起,只有这个无有生灭的永恒实际,藉由其支持三界诸法体现的功能体性,所以三界诸法皆可说是其功能体性的体现,所以诸蕴的实际相可说是如来藏相,即使以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