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没证悟的话就来熏习这样的般若知见吧!因为一切万法都由祂出生,祂是根据你的心性来出生一切诸法的──当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当我们是无可救药的众生的时候,祂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满足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三界中生存,所以呢,祂是无怨无悔的。祂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祂的期望是什么。那如果当我们证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呢?也就是说,你不能光是考虑你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他们的概念是这样子的,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面,是要疾出三界,能够脱离生死轮回来出三界。所以如果以这个眼光来看,的确出家就比较殊胜,因为他连世间事,连孝养父母、照顾子女的事情,乃至照顾社会,对国家社会的种种的贡献之事他都不作的。因为他要疾求涅槃、要出离三界,不管世事,这样子当然出家是最殊胜的,是应该以出家为重的。可是那样子不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佛法最后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是因为阿罗汉具有解脱出三界的智慧,具有外道所没有的漏尽明,也已经完全断尽三界爱的烦恼,而出离三界生死苦;如果是又加修四禅八定、灭尽定,而发起了神通,成为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的话,就能够随时随地舍身而入无余涅盘,也可以了达八万大劫中的生死之事。虽然说大阿罗汉的三明六通,是远远胜过外道的五神通的,但是如果是佛陀的神通力,更可以通达过去、未来无量数劫那么 | admin 2018-07-23 |
|
一般的凡夫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我见、无明、贪爱,不明了一切世间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就会贪着世间的种种境界而无法放舍;再加上无始劫来,所形成的善恶业因、习气,这些无明业习种子,统统都收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当中,所以就产生了不断受生的势力;所以一般有情众生,一定会继续依着所造的善恶业种的差别,而继续不断地出生在三界六道当中。 当一般有情的色身 | admin 2018-07-23 |
|
这是因为有情众生的根本,都同样是不生灭性的如来藏,除非是已经能够实证无余涅槃的阿罗汉,才能够在死后不再出生;至于其他的有情众生,则都无法在今生舍寿的时候,就完全结束,都还是会继续不断地在三界六道当中出生。当然造善业重的,就会往生到人天善道之中;而造恶业重的,就会往生到三恶道去受苦果。而如来藏的异熟性,会依着福田、施心,以及财物的差别不同,而使得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至于修慧呢?佛法要修福修慧,修慧就要观慧有两种,一个就是小乘的解脱道,就是观五阴、十八界的虚妄,就是这篇故事告诉我们的,能够观五阴、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我们就愿意厌离;厌离这个三界,那就能够得证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至于解脱道的慧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它的修法,就是要参禅来悟这个如来藏,知道我们的身心乃至山河大地,简单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中的开示:【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报,唯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乐,虽处尊位,先世福尽还生恶趣受无量苦,谁有智者乐世间乐?】因此,我们都要了解三界人天果报是有享尽的时候,如果不再造新福,没有余福出生在人天之中,就会堕落恶趣之中。而如果能修学佛法正知见,就懂得培植福德是不嫌多的;同时在福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菩萨也证得这样的三昧,为什么还会有生生世世继续在三界利乐有情的事实?而定性声闻人却都是要入无余涅槃的,到底这个差异在哪里?前面说过,菩萨也证得如同二乘人所证的出世间法的三三昧,却又证得另外一个层次的出世间法,称为世出世间法。换句话说,正在世间示现的时候,祂本然就是出世间法,所以称为世出世间法。菩萨证得这个层次的三三昧,却是不共二乘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观见众生贪著五欲爱乐,为三界爱火所烧,无有福德势力,资生空乏,虽求一切乐而五欲乐其性本苦、无有解脱,菩萨心生深切悲悯而行布施,非希求所施对象回报而行之。10、不希异熟施: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自身,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提最胜功德。菩萨所行布施,不希求来世财富具足、身相庄严,及行施之可爱异熟果报,而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是无上福田呢?因为菩萨的种性出胜于——超出而且胜过——一切世间之事,也胜过所有一切三界众生。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八假使财物有时不足,没有办法做广大施,那时应该先施贫穷的人救活生命,等以后有钱了再来种福田;因为穷人的性命都快没了,你要先救命,然后再为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观见众生贪着五欲爱乐,为三界爱火所烧,无有福德势力,资生空乏,虽求一切乐而五欲乐其性本苦、无有解脱,菩萨心生深切悲悯而行布施,非希求所施对象回报而行之。10、不希异熟施: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自身,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提最胜功德。菩萨所行布施,不希求来世财富具足、身相庄严,及行施之可爱异熟果报,而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于这样有智慧的布施,就可以得到两个法上的果报:第一、永远可以离开三界诸有。诸有是指三界中的二十五有,归类而说三界诸有。第二、可以得到正解脱。为什么讲正解脱呢?因为有很多解脱是方便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譬如有人说:“不管别人怎么骂我、欺负我,都不会生气,所以我解脱了。”这是世间法上的解脱。有人说:“我只要一念不生,什么都不看,心都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有智慧的人布施,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求后世的三界有快乐,也不是为了想要获得善名流布在外,纯粹是为了求证菩提、利益众生。有人布施是为了求好名声,古人说:百金买屋,千金买邻。他是千金买屋,万金买名,就是为了成就善名,有智慧的人不这样做。菩萨也不是畏惧恐怖落到三恶道受苦而求人天之乐所以布施,也不是想要使某人的某件事情成功而做布施,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就是祂在无量劫以前的过去生,因为造作罪业而堕到火车地狱中,受极重的苦报;看见同伴及其它所有火车地狱众生,受着极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着大苦恼,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帮助他们免除这种重大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的安隐心,然后就生起了慈悲心,自己就在心中发起了“救度一切众生出离三恶道乃至三界生死苦,求证无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进而就为在火车地狱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发菩提心故名菩萨”。可以见得,能够发起成佛的大菩提心才能够称为是“菩萨”。而在初发菩提心开始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就是说那个大施主,布施给这么一个四百万亿阿僧祇劫世界六趣众生,能够最后得阿罗汉果的功德;最终这么多的众生舍报以后,入无余涅槃,不再现于三界,无法来继续利乐有情,无法能够再将佛法弘传下去,也不能再将他们的解脱法来弘传下去。可是呢,这第五十个人听闻到《法华经》的随喜功德,他会怎么样?因为《法华经》的精髓就是说,佛因为知道说众生皆有如来藏嘛,所以为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四个解脱果当生就可以证得,证了以后去检查自己确实可以出三界生死苦,有些人因此就对难修难证的佛道生起了信心,愿意回心转向大乘。渐渐的再为他们宣说般若实相法,再向他们解说第三转法轮的一切种智可以成佛,众中就会有许多人回小向大、走向成佛之道了。这就是佛陀的方便施设啊!因为这里是五浊恶世,众生心量狭小,信心不够。你若一开始就向他们解说无上佛道,他们听了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认为世间有边的人,他是从三界的器世间来说;认为世间无边的人,他是从虚空无尽来说,但其实都不对。纵使依《华严经》所说的世界海,乃至七金山、香水海之外,纵然已经没有世界了,也不能说无边,也不能说有边,因为有边与无边都只是一种施设。为什么说它是施设?因为:世间有边是从器世间来说的,但是器世间的有边与无边都不是恒常的状态;世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并不一定!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借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我,这是因我见而沦堕三界、不能出离生死苦的原因;这种导致生死轮转的我见也就是见浊的缘由。因为有这种见浊,就会被觉知心意识的觉受所系缚,被觉受所系缚的原因则是因为众生有虚明妄想,认定能受苦乐的觉知心是迥无色法的空性心;这就是虚明妄想的见浊。你们看藏密不都是主张意识觉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