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的体性,乃至无明的真实性,都是此第八识如来藏本具的成佛之性,对于幻化的五阴身以及如来藏本身自体所展现的空性之功德,都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之法身功德相分;一旦亲证 | 三摩地 2019-06-25 |
|
既然如此,一再地狡辩说童子迦叶是男性而非女性,一再地狡辩说鸠摩罗是童子而非童女,一再地狡辩说童女是姓氏而非身分表徵之称呼,其实已无意义,何不回归该经中所说的本识法的实证,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及无余涅槃中的本际智慧,来得更有意义? 若能亲证本识心的所在,即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厕身于菩萨僧数之中,未来之世必将成佛无疑;若能确信佛陀所说本识实存不灭的正 | 三摩地 2019-06-25 |
|
因为法乐无穷,怎么会想到说要到处去攀缘,觉得去攀缘真的是没意思,因为讲来讲去都是三界中的事,对佛菩提道来讲实在没有营养,它无法增长你的佛菩提道;所以懂得寂然,才是真懂佛法的人。——平实导师法语 凡夫俗子最怕无聊、最怕寂寞;真正学佛之人喜欢无聊,喜欢寂寞。无聊者,意为拥有许多空闲时间,不知如何自处,是故觉得无聊。真正佛子怕有聊—&md | admin 2019-06-19 |
|
假使末那能在业果上面作主,三界中就不可能会有三恶道的有情了!然而三恶道有情实际上是存在的,他们虽然欣羡人类,但是却舍不掉三恶道身,末那再怎么作主也是没有用的,舍报后仍然会继续现起三恶道身,如是实现业果。如果末那识在业果呈现的部分可以作主,祂岂肯令恶业现前?可是我们都可以现见,恶业异熟果是时时出现的,可见业果的现前不是末那识在作主的。就拿人间的有情为 | admin 2019-06-19 |
|
佛有讲三界,你证得四空定,就是对于身根不再执著;对于身根完全不再执著,又证得四禅,然后证得四空定,那你死后就可以到无色界去;在无色界当中就没有五根,完全处于精神状态。再来说,欲界有五尘,那色界呢?色界因为没有鼻舌二根,没有鼻舌二根的原因是,因为色界当中没有香尘、没有味尘;因为没有香尘、味尘,所以你就不需要有鼻舌二根了。但是,在色界的天人他有浮尘根的 | admin 2019-06-19 |
|
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 | admin 2019-06-19 |
|
柔软似水,性若金刚,无关玉兔金乌;会得永离六尘境,又何妨见闻觉知?9、汝州啐啄离念了了是灵知,觉犹在壳,内外不知!啐啄同时无得失,啐啄同时,尔我不知!棒折方知灯影处,会得此注,始见先师!落草相见三界外,衲僧难邈,举世独尊!10、逍遥永寂念念攀缘,心心永寂;诸方难觏伊,此物何太奇!昨日有人恁么道,四两千金偏中正,清风匝地有何极!为大众,探骊珠,借问和尚 | admin 2019-05-05 |
|
佛法的威神力是要让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而成佛的方法,那些所谓的密宗大修行者、大神通人乃至神明、神仙、上帝、梵天,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跟佛比?连跟阿罗汉、菩萨都不能比,何况是佛?佛是三界至尊,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三界之外就没有法了;有人不知道,以为他修行是要到三界外去住;这是布袋戏看太多了,以为觉知心自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rd | admin 2019-05-01 |
|
而这样的有情,在欲界的世间,也是“其类充塞”,只是没被发掘出来罢了!以上所说的,都是三界六道中的欲界十二类众生类,都有各自不同的颠倒想而作为代表事例。 (本文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正知见参考:无情不能成佛的佛经原文依据http://www.sanmodi.cn/club/show-5261.html为何说“ | admin 2019-04-29 |
|
这意思是说,众生想要解脱,想要出离于轮回三界六道生死的种种身心大苦,真的很不容易,想要得度真的是很困难。因为一切凡夫众生一直都在漫漫无明长夜当中,由于没有办法觉察到无明的本质与内容,所以不断地执著五阴身心,执著有念灵知、离念灵知的觉知心;因此,一念无明烦恼障的我见始终断不了,更何况能打破无始无明所知障,而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实相心的一实境界、真如法性? | admin 2019-04-24 |
|
《心经密意》第一章第三节另外一个部份就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和一念无明有什么不同?一念无明的现行,会使得众生轮回三界生死。无始无明的存在,并不妨碍众生出离三界,所以阿罗汉把“一念无明的现行”断尽了以后,就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了,可是他的无始无明却仍然还没有打破,更不要说断尽了;但是他却照样能够出离分段生死—不再受生于三界中轮回生死。无始 | admin 2019-04-24 |
|
凡此四种住地烦恼,皆能障碍学人取证二乘菩提之解脱果,令人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名四住地;必定令人常住如是四种境界而常住于三界中轮回生死故。前一是见道所断惑,但得明心,不唯能断见一处住地惑,亦能现前证知法界之实相,因此同时打破无始无明。若作二乘菩提之观行,现观觉知心我、思量心我虚妄不实者,唯能断我见,亦名断见一处住地,但不能了知法界之真实体性,不能了知 | admin 2019-04-24 |
|
什么有呢?就是在四空定中已经除去了种种粗细念之后,所剩下的一念不生的极微细觉知心,这个极微细的定中觉知心就是无色界有;由于执着这个觉知心我,不肯自我舍弃,不肯自我灭除掉,所以不能进入涅盘,不能出离三界生死;如果是真正有智能的人,听善知识开示这个道理而能信受奉行,便可以断除「有爱」,成为慧解脱者,舍寿时便可以不再贪着自己,便可以进入无余涅盘。这四种住 | admin 2019-04-24 |
|
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不管哪一种法界,祂的根源都是第八识,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了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实体性,就是第八识心的体性;所以一切法界的根源,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那就是住在无始无明境界中的人;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心的人,就是证得法界体性智的人。阿罗汉不明白法界的真实相,不明白法界的根源 | admin 2019-04-24 |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一)可见,佛教中认为,无明是一切贪瞋痴等烦恼、因为烦恼所造身口意业,以及因为烦恼业而受报在三界出生、受苦等种种杂染法的根本原因。那什么是无明呢?我们来举因缘法为例,佛陀在《缘起经》中对于弟子有这样的开示:【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 | admin 2019-04-24 |
|
我们修学禅定,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了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这受、想、行、识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心——能知能觉的意识心以及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二个心还在就是有,这也还是三界之中的有。修行人已经没有欲爱、色爱,但是能知的清净的心还在,还是三界有,所以称为“有爱”。也就是说,对无色界的 | admin 2019-04-24 |
|
因为二乘菩提所断的见惑与思惑全都是由于三缚结及三界爱而引生的层次低下的烦恼,而无始无明却是二乘圣人所不能知的实相中的微细迷惑,相对于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粗下烦恼,就称微细的无始无明所知障为上烦恼。所知障与烦恼障呢,那就是成佛的两种障碍。一念无明烦恼障会障碍学人出离三界生死。这个障碍为什么叫作烦恼障呢?因为这是三界中世俗法中的蕴处界执着的烦恼,阿罗汉的修 | admin 2019-04-24 |
|
那么“一处”呢?这“一处”就是指三界里面的任何一处──欲界、色界或者是无色界。只要凡夫众生存在三界里面的任何一处,就会有这四种烦恼住在众生的觉知心中,因此这种种恶见就称为“见一处住地烦恼”。接下来介绍“欲界爱的住地烦恼”。什么是“欲界爱的住地烦恼”呢?对于世间人来说,五欲:财、色、食、名、睡,就是他 | admin 2019-04-24 |
|
阿罗汉、辟支佛二乘的解脱道修行人,断四住地烦恼的时间是蛮快的,只要他们断了我见,这个精进用功的修道人就可以在一生乃至四生,断尽四住地烦恼而出三界。如果是懈怠的断我见的二乘修行人,他最慢七次人天往返,也可以出三界;或是证得二果,薄贪瞋痴的二乘修行人,他只要天上、人间一往还,也可以出三界;甚至证得断五下分结的三果人,他甚至可以不用回到人间,直接在天界取 | admin 2019-04-24 |
|
也就是说,六识一直都只能在三界中的六尘上运作,不能离开三界缘起缘灭的生死法,所以说六识都是虚妄心,不是常住法。《增壹阿含经》卷29,佛说:“以依六入便有六识身。”意思是说:因为依于六入,那么就有六识的功能性出生。六识的功能又称为六识身,就是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以及意识身,总共有六识身,正是识阴所摄的六识。识阴六识是心法,不 | admin 2019-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