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把见惑断了以后,是有解脱道的见地了,可是性障还没有除掉,三界爱仍然存在;所以,见道之后要发起修道的过程,就是断思惑!断思惑的第一阶段就是对贪、瞋、痴(三界爱)要尽量淡薄,借着断三缚结的见地,观行三界境界的过失,使三界爱淡薄了,那么贪少了、瞋也少了、愚痴也减少了,那就是薄贪、瞋、痴的境界,称为「薄地」,就是二果人。初果是见地、二果是薄地,到了二果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六道众生如何解脱于三界境界呢?首先就要能够断除三缚结,所以在解脱果的初果须陀洹(声闻解脱果:初果须陀洹——断三缚结,二果斯陀含——薄贪瞋痴,三果阿那含——离欲界爱,四果阿罗汉——断三界爱),他所要断除的就是所谓的三缚结。那什么叫作三缚结呢?三缚结就是第一个断我见、第二个断戒禁取见、第三个断疑见,有关于断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做一个比方:如果一念无明是一棵树,则我见就是它的根;而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就是它的树干、枝条与叶片;如果我见不断,则三界爱就不可能断除,因为树根还在,未来春风吹又生,三界爱仍然会继续生长出来,不是真的消失了。前面的节目中,我们已经为各位介绍众生断了我见,成就了声闻初果(也就是须陀洹果),初果的人,他不会再以三界当中的任何一个法,当作是真实 | 三摩地 2018-07-23 |
|
声闻道的(修道位)修行,是重在断(三界爱)现行的行为,而不重视断隐藏的习气种子;所以说,不只初果人、二果人会有依贪、嗔、痴所发起的行为,就算到了三果人,还是会有习气种子的现行;但是这样子的一个习气种子现行的行为,他仅止于习气的现行,不会再往下发展(不会使贪瞋痴完成),因为欲界爱已经断尽的缘故。甚至连四果人有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好像是依贪、依嗔而起的习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为什么三界爱当中,首先要断除的是欲界爱呢?因为欲界爱的内容深广,现前就已经被这个欲界爱所缠缚了,因此三界爱当中,首先要断除的就是欲界爱。初果人虽然已经亲证三界五阴法当中,没有一个法是真实可依靠的,可是由于对于欲界的贪着尚未断除,所以此生结束之后,下一生仍然要出生在欲界天中。因此最钝根的初果人,虽然不会再往生三恶道,可是下一世生在欲界天中,如此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就是说,这三种烦恼魔有函盖了,就是会导致三界生死,它都是由烦恼魔所摄,就是三界爱的贪爱以及愚痴以及瞋恚的烦恼。三界中的贪瞋与无明烦恼,所造作出来的身、口、意业,它都会感召未来世的五阴果报的。纵然说是修定到天界,修定,或者是持戒,或者是修布施,到天界里面去享天福;或者是修了禅定以后,能够实际证得初禅以上的证量,到了色界天去享有较长的寿量;或者说有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乘菩提的修证,都是属于出世间的清净,不落于三界爱染法中;但是只有佛地的清净,能说是究竟清净。因为只要有一分所知障的存在,就不能称为究竟清净。性力派传承的教,或称为、上师,这都是僭越的称号,因为名义不相当,僭越了身分。他们还要随学者立誓:不能违背上师的言教,对上师的尊崇要在三宝之上。如此显而易见的错误,还有大乘汉传佛教的僧人归依为师。想到这里,中国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六道众生如何解脱于三界境界呢?首先就要能够断除三缚结,所以在解脱果的初果须陀洹(声闻解脱果:初果须陀洹——断三缚结,二果斯陀含——薄贪瞋痴,三果阿那含——离欲界爱,四果阿罗汉——断三界爱),他所要断除的就是所谓的三缚结。那什么叫作三缚结呢?三缚结就是第一个断我见、第二个断戒禁取见、第三个断疑见,有关于断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把见惑断了以后,是有解脱道的见地了,可是性障还没有除掉,三界爱仍然存在;所以,见道之后要发起修道的过程,就是断思惑!断思惑的第一阶段就是对贪、瞋、痴(三界爱)要尽量淡薄,藉著断三缚结的见地,观行三界境界的过失,使三界爱淡薄了,那么贪少了、瞋也少了、愚痴也减少了,那就是薄贪、瞋、痴的境界,称为“薄地”,就是二果人。初果是见地、二果是薄地,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他实证了初果以后,断了我见以后,他转依断我见的功德,然后渐渐的远离欲界爱的贪着,慢慢薄弱了;他趣向于解脱于欲界爱,更往解脱于三界爱的功德迈进,这时候他有断我见的薄贪瞋痴的功德,他这样慢慢实证了二果,成为二果人。而这个二果人的实证,也是不分男女老少;在经典当中,也比比皆是这些例子,只要能够断我见而薄贪瞋痴,一样是声闻的二果人。因此,二果的实证是不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要在人间实证解脱果,首先就要能够断除三缚结,所以在解脱果的初果须陀洹(声闻解脱果:初果须陀洹--断三缚结,二果斯陀含--薄贪瞋痴,三果阿那含--离欲界爱,四果阿罗汉--断三界爱),他所要断除的就是所谓的三缚结。那什么叫作三缚结呢?三缚结就是第一个断我见、第二个断戒禁取见、第三个断疑见,有关于断三缚结的内容,我们后面有其他的亲教师,会为各位来解说,所以今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观见众生贪着五欲爱乐,为三界爱火所烧,无有福德势力,资生空乏,虽求一切乐而五欲乐其性本苦、无有解脱,菩萨心生深切悲悯而行布施,非希求所施对象回报而行之。10、不希异熟施: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自身,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提最胜功德。菩萨所行布施,不希求来世财富具足、身相庄严,及行施之可爱异熟果报,而观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观见众生贪着五欲爱乐,为三界爱火所烧,无有福德势力,资生空乏,虽求一切乐而五欲乐其性本苦、无有解脱,菩萨心生深切悲悯而行布施,非希求所施对象回报而行之。10、不希异熟施: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圆满自身,圆满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提最胜功德。菩萨所行布施,不希求来世财富具足圆满、身相庄严圆满,及行施之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观见众生贪着五欲爱乐,为三界爱火所烧,无有福德势力,资生空乏,虽求一切乐而五欲乐其性本苦、无有解脱,菩萨心生深切悲悯而行布施,非希求所施对象回报而行之。10、不希异熟施: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圆满自身,圆满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提最胜功德。菩萨所行布施,不希求来世财富具足圆满、身相庄严圆满,及行施之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整个布施度开始,就是从断除三界爱这边作起,一般我们说布施,都要有三个很重要的重点:一个就是我们布施的心有没有胜?对方就是那个田,被布施的这个田有没有殊胜?再来就是我们布施的物有没有殊胜?都是以这三样——心、田跟物来布施,它的功德跟福德就能够起种种的受用,这样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那布施,我们也不是没有智慧的布施,所以整个布施都是要让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云何说言修无常想离三界爱无明憍慢及无常想。世尊。譬如农夫秋月之时深耕其地能除秽草。是无常想亦复如是。能除一切欲界欲爱色无色爱无明憍慢及无常想。世尊。譬如耕田秋耕为胜。如诸迹中象迹为胜。于诸想中。无常想为胜。世尊。譬如帝王知命将终。恩赦天下狱囚系闭。悉令得脱然后舍命。如来今者亦应如是。度诸众生一切无知无明系闭。皆令解脱。然后乃入于般涅槃。我等今者皆未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菩萨亲证阿赖耶识以后,并且断尽烦恼障的现行与三界爱的习气种子,于八地则改名称为异熟识;乃至断尽所有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所知障的一切随眠,于佛地则改名称为无垢识真如;可是在成佛以后,还是常宝持原有的阿赖耶识心体。这意思就是说,佛地无垢识真如仍然是因地阿赖耶识心体,只因为所含藏的种子有所差别而改变名称,但是不改变心体,所以佛说“乃至成佛也常 | 三摩地 2018-07-21 |
|
譬如,菩萨进入初地以前,已经将三界爱现行加以降伏,也就是最顶级的三果人;还要发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也就是在佛前勇发十种无尽的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无有休息。待发起了十无尽愿,才能转进初地,成为初地菩萨。进入初地以后,开始断除习气种子随眠。于初地满心可以成就慧解脱而不取证,继续留一分思惑润未来生,转入二地、三地。于三地快满心 | admin 2018-07-21 |
|
如果─我们是说如果─阿罗汉不入涅槃的话,由于习气种子仍然在,所以当他在入胎、在出胎之后,他就很有可能因为仍带种子的关系,会现起昔日的贪嗔痴的这些种子还在;这些的种子,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阿罗汉都惧怕着重新受生,务必要在他把三界一切的烦恼现行都降伏的那一生,就急着要入涅槃;避免将来受生之后,再来现起贪嗔痴的心行,又再到三界去轮回!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我们是说如果─阿罗汉不入涅槃的话,由于习气种子仍然在,所以当他在入胎、在出胎之后,他就很有可能因为仍带种子的关系,会现起昔日的贪嗔痴的这些种子还在;这些的种子,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阿罗汉都惧怕着重新受生,务必要在他把三界一切的烦恼现行都降伏的那一生,就急着要入涅槃;避免将来受生之后,再来现起贪嗔痴的心行,又再到三界去轮回!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