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个境界又称作念佛三昧。所以在前面观想念佛的第九观里面,我们说:悟明真如眼见佛性,称之为念佛三昧。也就是说念佛三昧就是实相念佛。念佛人到了这个地步,就能够真实的了知净土宗的祖师们说:一句佛号概括事理;天台宗的祖师说:理事不二;禅宗的祖师说:大地无非清净身、溪声即是广长舌;密宗的祖师说:声字实相;法相唯识宗的祖师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些道理,实 三摩地

2018-07-20

这就是《楞严经》所述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念佛三昧)。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叙述祂修圆通法门时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 三摩地

2018-07-20

极乐世界环境清净,非常适合修学禅定三昧,所以去那里修学禅定三昧很迅速,而且在极乐世界,可以经由弥陀世尊的慈悲愿力加持,使我们本心里面的功能显现,三明六通等功能可以不断的显现运作,能显现运作以后,我们回到娑婆时,就有这个能力,就不再退失,不再有隔阴之迷,所以悟后往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第五、上品上生人,或者极乐世界的初地以上菩萨,常常可以见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法门的殊胜,龙树菩萨在其所造《大智度论》中便有这样的开示:念佛三昧,能除种种一切烦恼,以及先世的罪业。其余的三昧,有的能除淫欲,却不能除嗔恨。有的能除嗔恨,不能除淫欲。有的能除愚痴,而不能除淫欲及嗔恨。有的虽能同时除去贪嗔痴三毒,却不能除掉过去世的罪业。而此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以及先世罪业。其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善根,能够度脱众生。如果有 三摩地

2018-07-20

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 三摩地

2018-07-20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念佛法门的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不杂他行、他念,念佛念到心无杂念,只有佛号的一心,这是事一心。其实念佛法门不管是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或是无相念佛,这三种念佛都可以念到一心不乱的事一心。像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唸、默唸佛号的方法,不停地唱唸,到达只有佛号而无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系念着佛的名号,这就是事一心。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 三摩地

2018-07-20

正因为单纯不攀缘,所以许多同修来共修一年或两年就能够成就无相念佛的净念相继这门功夫,而转入体究念佛;乃至因为第一义谛真如三昧知见深细,而得转依修学。因此前方便的戒、善知识的具足、远离三心等,就确实是不会让修行人虚耗生命、金钱;而依于究竟了义第一义谛,就能快速进入菩萨庄严地的修学。所以,欲界定的证得、轻安的发起,乃至断我见的成就,都只是依于证得实相心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个法门也和一行三昧一样,需要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才能观像念佛,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修学任何一种念佛法门,都要先知道有什么前提,然后能够成就某一个境界、某一个法门。绝对不能够断章取义。断章取义而想要成就一切佛法,遥不可得。据《大宝积经》这一段话说:在那个时候,有一位出家人,他很会画像,所以在白迭(白迭就是用很细的羊毛所织成的一张大的布料, 三摩地

2018-07-20

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上品下生极乐世界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深解第一义谛真理,经三小劫。经三小劫,得 三摩地

2018-07-20

可是佛说,最后经过无量劫以后,他还是要从自己的这样的三昧之乐远离;其实那样的三昧并没有真正的乐,只是二乘人执取,最后还是要归于菩萨道来。所以我们这样总括来看,极乐世界它的清净的五欲也可以让我们继续来受用,对于许多的菩萨,他不愿再继续在娑婆世界受苦,所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放弃你目前生活上的五欲,五欲的受用只要它是清净的,只要它不远离佛道,这样菩萨的受用都 三摩地

2018-07-20

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护持释迦世尊的而暂时不去极乐,但是在未来的无量世的菩萨道的某个位阶,您还是可以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护佑而得以游历诸佛世界次第受记获得百千三昧!因此我们于此世能够修学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乃至体究念佛,最后达到实相念佛的阶段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上品上生,那就是要能够在于此世舍寿前能够力努力的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最后因缘成熟的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再来看后面的怎么说,后面说:【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这一段,这个上品中生的菩萨,他到了极乐世界听佛说法,经过了一个晚上,花开见佛以后,接下来是没事了?不是!接下来他要开始修行,听佛说法然后思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位僧以后,你就知道你应该要依佛所开示的圣戒而行,所以自然而然会愿意在佛菩萨及善知识----的善知识面前信受佛戒,而不是信受外道的邪戒,譬如有的三昧耶戒、双身法的恶戒,那都是邪戒!而是要信四不坏信、诸佛圣戒,就信受佛戒。可是这时候还要一个很重要的准备资粮,叫什么?就是说虽然他不必胜解第一义谛,可是他要发无上道心,也就是说他要发成佛的 三摩地

2018-07-20

记得萧导师书中亦提到,若发现妄念时,立即拉回到忆佛念而无懊悔,即表示定力有进步(印象中出自「无相念佛」或「念佛三昧修学次第」)5、lc菩萨问:各位大德,末学一直在修准提法,请问如何契入无相念佛?我在念准提咒时,经常检验自己念佛的那一念还在不在,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Nick菩萨答:如果在,请到共修会共修.否则,请读无相念佛一书。()如果已经读过,请就不清楚的地方 三摩地

2018-07-20

4、问: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这本书的第154页第12行,说在拜佛练习时不可穿短裙短裤。可我们内地现在天气炎热,我都是仅穿一条短裤练习拜佛的,请教这有没有关系?是否一定要穿长裤衣服?答:在没有佛像的地方拜佛,只要衣着宽松即可,不一定要穿长裤,但心意仍然必须庄严肃穆;若是团体共修,或是在寺庙、佛堂等处拜佛,即应注意穿着,免得引人非议。5、本人有几个问题请教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是事修上的一行三昧,或者称为一相三昧,就是以决定心不犹豫、不怀疑地专注于一种行门,缘一不乱,离诸邪思,摄心不散而得到正定,这就是一行三昧。最常见的就是念佛法门的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不杂他行、他念,念佛念到心无杂念,只有佛号的一心,这是事一心。其实念佛法门不管是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或是无相念佛,这三种念佛都可以念到一心不乱的事一心。像持名 三摩地

2018-07-20

那么,即使修入初地,还是要佛加持;初地菩萨进入大乘照明三昧,十方诸佛为现一切身而言说,也是佛加持。修到七地断尽一念无明,他准备要取涅槃,但是十方诸佛不怀好意的来了,说你不要取涅槃呀,我给你一个三昧,为你加持,传授这个三昧,胜过你七地之前所得的一切三昧,叫做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七地菩萨一听,说好啊!就学了,学了就中计了,不能入涅槃了,因为不想入涅槃 三摩地

2018-07-20

唐朝怀感大师着《释净土群疑论》卷六云:「得有相念佛三昧,念报化身佛。得无相念佛三昧,念法身佛。」即是此意。(原标题:日常如何修念佛之三身) 三摩地

2018-07-20

一、念佛三昧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修行法门,尤其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念佛法门亦有其次第性。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习时口中持续地念诵某一尊佛(或菩萨)的圣号。随着念佛功夫的深入,不仅口念,同时心听,达到心口合一的阶段。若继续念佛,则会由口念心听转为心念心听。心念心听是心中默念佛号的同时,观照心中佛号之音声,使不间断。若心念心听清楚分明之时,就可 三摩地

2018-07-20

然后无相念佛三昧修学成功了,突然心里面会有一个怀疑,怀疑说我在念佛,那佛祂究竟是什么?我又是什么呢?那这样一个心里面起这样一个疑之后呢,整个人好像东西南北分不清楚,完全就是在这个疑里面、这个困惑当中,那这个就会体究念佛,就是体究念佛。突然有一天一念相应了,他知道我是什么了,知道弥陀是什么了,他很清楚的这样的了知了。这个一念相应就是禅宗的明心开悟,这个境界我们称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