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佛法的所有的内容,我们所说的三乘菩提的内容,是一切人都可以来修学;也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一同来修学,一同来实证。可是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来具足自己的福德因缘?如何具足我们的慧力、定力,让因缘成熟而能够来实证真正的菩提?所以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有那个决心,有那个毅力,想要来培植我们的福德,来让我们的因缘能够具足成熟!如果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自古以来人们寻求各种解脱之道,却都无功而返,直到佛陀出现于世,人类从此才有了解脱痛苦的正确答案,但是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就能取证涅磐,以为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能解脱生死,实际上佛法分为三乘菩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之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正知见,无法了知三乘菩提之异同;对于三乘菩提之共道与不共道懵无所知,因此导致久修佛法而不能突破、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可谓彼彼皆是;更有穷尽毕生精力用功修行,而毫无进展,于己遂生小根劣器想,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境界更是不敢奢望;只能私下怨叹自己慧根浅狭、福德未具、业障深重;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不是思想,不是哲学、玄学,而是可以实证的法界实相;所以千万不要去作佛学上的研究,别落入文字、名相之中去作经典文字的训诂及考证,否则终究只能成为佛学专家而不是实证者,那就变成佛学思想家而不可能有所实证,依旧只是三乘菩提中的凡夫;当人间出现了实证的菩萨僧时,这位佛学专家就只能处处被菩萨僧辨正而无法正当的提出法义辨正来回应。当一个学佛人进入佛学研究的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令急求解脱出三界者,令其先证解脱果——二乘菩提;证解脱果已,方信佛语真实无虚、佛法真实可证,乃敢回心大乘,修学别教之佛菩提果——无生法忍一切种智,以慈悯及智慧善巧故,佛于唯一佛乘,一分为三,遂有三乘菩提之异同,然实唯一佛乘,无二无三;如此方是《法华经》终教之真实义。《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二:【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白佛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121集由三乘菩提架构得到的正确结论(上)》正元老师开示 (原标题:佛陀才是究竟的解脱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时候菩萨继续不断地法布施,继续不断地摧邪显正,继续救护众生走向三乘菩提,并将一切功德回向自己能够亲证一切种智。菩萨于十回向位后,转入十地。这时候菩萨发起了圣性,也成为佛的儿子。请问各位菩萨:你们愿不愿意当佛的儿子?当然愿意嘛!有谁不愿意当佛的儿子!既然想要当佛的儿子,那就要在佛菩提中荷担如来家业,并且不断地付出;如是经过一大无量数劫后,了智慧、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的四圣谛,并非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其实四圣谛是贯通三乘菩提的;只是大乘依实相法的如来藏心体为中心,依实相般若而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四圣谛,并且进一步修学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道;二乘则是只依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说四圣谛,纯依世俗法的蕴处界来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摄入四圣谛中,因为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二》第19集<福德资粮概说>张正圜老师(原标题:慈心不杀对修道的影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5集佛是不孝顺父母的吗?>正源老师(原标题:佛为什么要孝养父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9-10集<受持三归之行(一、二)>正礼老师(原标题:受三归依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6-08集<三资粮之...>正礼老师(原标题:三资粮之信、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14-15集<具足众戒之行><勿入极乐边地胎生>正礼老师(原标题: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譬如在佛法中亲证了三乘菩提之一或全部,乃至只是大乘菩提中完成四加行的观行者,都有功德在身。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中云: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T24,no.1488,p.1051,c7-8)。也就是说,四加行初步的暖法已经获得,已能了知所取的六尘是缘起性空,就已经是功德田了。始从获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20集<佛法中的孝道>余正伟老师(原标题:三福净业之孝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只有符合三乘菩提法义的佛法才是真正的法宝,所以弘扬原始佛法涅槃本际的解脱道法义,以及弘扬方广诸经所说如来藏妙法的弘法者,才是佛门的僧宝,才是真福田;否定涅槃本际、否定一切种智根源的如来藏者,虽然身现出家相,仍然是破法者,都不是福田,连贫穷田都算不上。在不否定法义的前提下,大乘僧宝有两个层次:第一身、口、意行清净,持戒不犯,不贪钱财名声;第二是已经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这样的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想要求明心见性,却不需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吧!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于苛求父母,或者父母的钱财,像这样的人,说是要来学佛,求明心见性,想要求解脱,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的事啊!因为人伦的基础尚且都无法作好,何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二》第19集<福德资粮概说>张正圜主讲(原标题:奉侍师长的重要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譬如在佛法中亲证了三乘菩提之一或全部,乃至只是大乘菩提中完成四加行的观行者,都有功德在身。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中云: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T24,no.1488,p.1051,c7-8)。也就是说,四加行初步的暖法已经获得,已能了知所取的六尘是缘起性空,就已经是功德田了。始从获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2集佛为什么要度众生?>正源老师主讲(原标题:庄严净土是怎么来的?)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