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当知是人即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恭敬。若未来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信受如是持法比丘所可演说。即是信受十方诸佛所有言说。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爱敬如是持法比丘不惜身命。即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爱念增长寿命。若未来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恭敬供养是持法者。专心系念听其所说不求其短。当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推觅。护念守持如罗睺罗护念禁戒。善男子。未来之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即说偈言本有今无 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 无有是处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文殊师利赞言。善哉诚如圣教。我今始解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性无差别。唯愿如来分别广说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譬 | 三摩地 2018-07-21 |
|
即于佛前而说偈言瞿昙大圣德 愿起演妙法不应如小儿 病者卧床席调御天人师 倚卧双树间下愚凡夫见 当言必涅槃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不见微密藏 犹盲不见道惟有诸菩萨 文殊师利等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射者三世诸世尊 大悲为根本如是大慈悲 今为何所在若无大悲者 是则不名佛佛若必涅槃 是则不名常惟愿无上尊 哀受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心经》是可以让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部经。这部经可以让学人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又譬如人死了,如果不是空性心借着往昔所造的业、无明以及种种因缘,就不会有后来的中阴身以及后来每一世的色身出现,就不会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色身出现。由此可知,因为有空性心借着种种缘,使得诸法可以不断地、重复地出现,所以才说诸法不生不灭;这都是因为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才会有诸法空相不断地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才会有现象界诸法不断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蕴处界及万法都不能自外于真心如来藏存在?这是因为如来藏借着自己本有的体性,借着父母的四大而出生五根身,然后如来藏再借着自己所出生的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而由如来藏变现内六尘;因为有了五根以及无始劫以来就存在的意根去接触内六尘,因而有识阴六识出现,其中前五识就在五尘上分别,意识就在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广分别,因而有众生所了知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接下来谈《心经》下一段: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依所亲证的真心而发起般若智慧到彼岸,最后得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的缘起缘灭;既然蕴处界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缘起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所以,都是从五阴人无我的实证,从十八界来现观,及现观十二处,都是这样的生灭变异的法性,没有一个是恒常存在的,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顾名思义是在说心,包括讲真心、妄心、众生心、菩萨心和佛心。一切世间的有情众生同具真心与妄心,并非只有一种心,而真心与妄心又在时时同步运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解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我们证得法界实相的时候,即能现前观到一个本来就自在的真心——第八识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二节制约行为横跨三世这一切包含身、口、意行的制约行为,其实是由意根的遍计所执性主导的,而这其中更牵涉到意根末那与意识觉知心的交互运作。业习的启动是由意根末那主导而启动,而业种的造作是由意识观察、思惟、造作后,加上意根思心所的同意之后而形成。其实,不管意识如何造业,不管它如何的思惟造作而形成多少的新习气,基本上都是由潜藏于如来藏中的潜意识末那之无始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 | 三摩地 2018-07-21 |
|
论曰:一切最胜故;云何故作是说?谓八识心王乃三界一切法之根本;若无八识心王,则无十方三世之三界万法。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然意识于此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识名为极细心,要皆不离第七识意根。若离第七识意根,意识不得现起,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能起故,以意根为根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法身即是异熟识、无垢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六十九云:【诸法真如、诸佛真如无二无别,法性真如、三世真如不相违逆,过去真如、未来真如不相违逆,未来真如、现在真如不相违逆,现在真如、过去真如不相违逆;三世真如即蕴界处真如,蕴界处真如即染净真如,染净真如即生死涅盘真如,生死涅盘真如即一切法真如。天王当知: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公元二、三世纪的印度,小乘佛法占主导地位,外道也极力攻击佛教,龙树菩萨及其提婆等观察因缘,依佛第二转法轮所说诸经,广造诸论,摧伏外道,兼破部分排斥大乘之小乘人,由此大乘日益复兴。龙树、提婆所弘扬的中观思想遂成为当时大乘的主流,但是龙树、提婆并没有想要建立中观宗。到了五、六世纪佛护论师按照自己对中观的理解,建立了应成派中观见(该派不承认有任何真实法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无常住法连结三世,则该众生的过去(牛)、现在(马)、未来(人)即成毫无关联、各自独立的个体,哪里还谈得上轮回呢?4、《中论》的宗旨中观的根本论著是《中论》,《中论》虽然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名词,却是以指出错误知见的方式来间接地显现第八识所具有的中道体性。《中论》中虽已处处说有空性(如来藏)的存在,但是自古及今部分不明此理之佛教学者,却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二节制约行为横跨三世这一切包含身、口、意行的制约行为,其实是由意根的遍计所执性主导的,而这其中更牵涉到意根末那与意识觉知心的交互运作。业习的启动是由意根末那主导而启动,而业种的造作是由意识观察、思惟、造作后,加上意根思心所的同意之后而形成。其实,不管意识如何造业,不管它如何的思惟造作而形成多少的新习气,基本上都是由潜藏于如来藏中的潜意识末那之无始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三世的性格,以及因果报应,却有一种连贯性;所以有人聪明才智极高,可是一生奋斗的结果还买不到一间公寓住;有人傻憨直心,并无世智辩聪,却是处处得利,享福一生;有人少时出家,专心参禅五、六十年,直到老死仍然落入意识境界而无法证悟;有人壮年才开始修行,亦不出家,但是五、六年后就悟入了,而且能破邪显正,做出别人所不能做的事,不怕得罪大师们,由此可以看出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