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在《罪福报应经》中,佛陀告诉阿难说:凡是修作功德,都必须亲身力为,如烧香、拜忏、斋供、诵经、经行,不可以请人代劳,否则即使主法或受供的法师如法咒愿,功德也不具足;好比请别人代为吃饭,自己却不吃,自己怎能饱而不饥饿呢?如果所烧的香、清新洁净,将能得到一切种智,含摄一切法相。佛前燃灯并持续保持光明,最后能得天眼明、宿命明及漏尽明等三达智,而无任何障碍。 | 三摩地 2018-07-23 |
|
真心如来藏不是凡夫眼识乃至到意识这种能了知,而证悟的祖师他能够实证总相的意涵,乃至悟后修行通达,最后成就佛道,一切种智,都是要依于证悟这个真心如来藏,这个第八识菩提心。因为这个第八识菩提心无为无作、无生无灭,并不是误会禅宗的人所了解的;而禅定所实证的意识灵知心所证的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境界,却是有为、有住、有入有出、有生有灭、有执有舍的,乃是有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智慧就是菩萨六度中的般若,须以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为基础,然后亲自现前领受所证金刚心如来藏的体性,因而发起了般若慧的根本智(就是般若总相智),以及后得智(就是般若别相智),乃至一切种智;循序修学,地地增上,在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等无量无数法上修,直到一切种子的智慧修证,断尽变易生死而成就佛道。因为证得如来藏的时候,你就有法身德,这时你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888,a15-b7)接着稍微白话翻译和解释一下,在《大般若经》中,佛陀说:「善现(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最初发心行菩萨道开始修学静虑波罗蜜时,是要以一切种智相应的作意来修学各种禅定的!」这意思是说菩萨修定不是为了得到定境,而是为了将来能获得一切种智,也就是摄受众生累积福德并且得到一切智慧!接着佛陀说:「菩萨摩诃萨眼睛看见色尘以后,也不执取诸相,不执取各种好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增上慧学谓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有二:一者般若空性——如来藏总相智,地前菩萨之胜行智也;二者唯识空性——如来藏别相智、地上菩萨之道种智与究竟佛地之一切种智也。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以四禅八定、无想定、灭尽定为主,衍生之无量三昧为辅。四禅八定者,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合名四禅。初禅境中有觉有观,眼耳身意识俱,鼻舌识不现。二禅以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切在家、出家菩萨则是继续在这些作意下,不断地受生于人间而利乐众生,于转依本识如来藏而生起的三轮空智慧心境下,修习种种财物布施的胜行、无畏施的胜行、正法布施的胜行;对一心作意于有惭、有愧,一心作意于般若实相智慧及一切种智的圆满,但却无妨拥有广大财富,日日处于胜妙于世人的人间五尘境界中而无丝毫的执著,心心念念都是在佛法作意下而造作种种胜行,心中终究没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佛菩提的无上菩提,和二乘菩提不相同,除了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要断除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求证心真如——证得第八识心体的真实法性与如如法性,因此而生起般若的智慧;再从这个基础上进修一切种智,一步一步的迈向究竟佛地。大乘菩提可以使人成佛,二乘菩提只能使人成为阿罗汉、辟支佛,所以不是无上,所以有局限,所以不叫无上菩提,因此无上菩提一定是说佛菩提智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此唯识行所修证者,其实仍是依七住位所证得的唯识性为根本,进修胜妙细密之一切种智及修除习气种子…等,名为唯识行。开始唯识行之人,才是修道位的圣者。五者究竟位。谓具足果地智及果地断,究竟无余,故名究竟位,即是唯识果也。从上面的述说便可大概了知成佛之道之过程阶段。第三位的胜解行位涵盖的范围很广,初从明心亲证如来藏之七住位开始,末至初地之入地心皆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这自度度他的过程中,亲证如来藏般若波罗蜜实相智慧,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无所得性,以而消除无明习气,而转变阿赖耶识成佛地的无垢识,在这过程中,以转依如来藏之无所得体性为方便圆满成就我们的佛土,也成就众生也能够明心见性,一起圆满一切智智(一切种智)而成就佛道。最后,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的开示,作为精进摄正法的指导,也作为这一节的总结:《大般若波 | 三摩地 2018-07-23 |
|
能够安住于一切法无生的现观智慧,生起道种智,分证解脱果与佛菩提果,乃至满证解脱果与佛菩提果,证一切种智,叫作无生法忍。也就是说,地上菩萨所修证的道种智以及一切种智就是无生法忍。以上简单介绍忍辱波罗蜜的四种忍。《景德传灯录》卷3达摩大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景德传灯录》卷3)诸 | 三摩地 2018-07-23 |
|
能够安住于一切法无生的现观智慧,生起道种智,分证解脱果与佛菩提果,乃至满证解脱果与佛菩提果,证一切种智,叫作无生法忍。也就是说,地上菩萨所修证的道种智以及一切种智就是无生法忍。以上简单介绍忍辱波罗蜜的四种忍。《景德传灯录》卷3达摩大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景德传灯录》卷3)诸 | 三摩地 2018-07-23 |
|
能够安住于一切法无生的现观智慧,生起道种智,分证解脱果与佛菩提果,乃至满证解脱果与佛菩提果,证一切种智,叫作无生法忍。也就是说,地上菩萨所修证的道种智以及一切种智就是无生法忍。以上简单介绍忍辱波罗蜜的四种忍。《景德传灯录》卷3达摩大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景德传灯录》卷3)诸 | 三摩地 2018-07-23 |
|
虽然觉得自己在人间很孤独而没有知音,但是心中的喜是永远都不会消失掉的;因为他有般若的智慧,而般若的智慧并不足以使他达到极喜地,还必须有一切种智分证的智慧,才能到达极喜地。可是极喜地的一切种智是要从如来藏所含藏种子的观行实证而来的;离开如来藏种子观行的实证,就不能得到种智,就进不了极喜地。可是这种子观行的智慧,得要有基础;亲证如来藏。若是连如来藏在哪 | 三摩地 2018-07-23 |
|
得一切种智。五眼具足。成就佛道故。 -----微信公众号《真如与佛性》2016-04-27(原标题:菩萨戒之八种殊胜)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何是金刚三昧?从事于如来藏的修证,证得而不退转时就是证得金刚三昧;这是最浅的金刚三昧,金刚三昧是在实相上说的;从如来藏的转依而往上进修,修证相见道位的种种别相智慧,也是金刚三昧;再往上进修,修一切种智,也是金刚三昧。金刚三昧的范围很广,但金刚三昧都是在实相上修的。从实相上面修,还得要在虚相上面修;什么叫虚相?就是修电光三昧。也有人解释电光三昧,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若无见地而得到禅定,都是不可能成佛的,一定要有一切种智的智慧来得到禅定才能成佛。若没有见地而获得禅定,为什么就没有见道所得的定戒?这可以从现象上看得出来:佛世有许多外道得四禅,证得四空定的也很多,可是他们都很傲慢,出定而在人间境界中时,慢心、瞋心都很重,动不动就骂人,轻视众生。像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有见道相应的定共戒显现,所以他们不得见道相应的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四者,地上菩萨亦多在通达五明利众的方面用心,身处于各行各业当中,以无生法忍智配合五明善巧,这样于两大无量数劫的过程中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资粮,最后成就佛地一切种智的两足尊。故诸大菩萨多示现在家相,以此自利利他之菩萨行来摄受众生、摄受佛土。 (原标题:诸大菩萨为何大多示现在家相,而不示现声闻出家相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简单地说,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探究实相法界,证知宇宙万有及一切生命的本源,继续进修以后才会有一切种智,才能成佛。然而,既是要修学成就佛道,表示全部佛道的内涵都必须亲证,必须经过闻、思、修、证的过程,去亲身经历及履践全部的内容。也就是,除了生起闻、思、修三慧之外,更需要有果证,发起证信与证慧,具足了一切法道的功德与受用;再经长劫无私、无我地以佛法道来救度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木头有智慧吗?一般的人会念到一段话叫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过这个说法,值得推敲再来说明,因为无情它没有心识,它怎么有办法生起,了别诸法的智慧呢?何况是可以如同大圆镜智,然后一切种智具足!这样的的智慧,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主要是说,你要有那种智慧必须要来理解的话,必须要有心识来含受;没有心识,那到底是谁有这个智慧?木头有这个智慧,那木头的智慧应该就能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能够这样子来布施的人,在他舍寿以后,于未来世受身时,就会得到智慧明了心,而不会有愚痴狂乱心;而在未来成佛时,会因此得到一切种智心,这就是心施会得到的果报。那什么是第六种布施呢?第六种布施是床座施。这是说:如果看见父母、师长以及佛门四众时,能够亲手安置座椅,让他们可以安隐舒适地说法或是休息,乃至把自己的座椅恭敬地礼让给这些福田来坐。能够像这样布施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