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段期间除每天忆佛、拜佛之外,也助印《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并买佛号录音带到处结缘。一年之后忆佛之念更坚实、更稳固,就自行转为看话头。刚开始无法看住,话头一直掉,自己怀疑是否方法错误?就打电话请教恩师,经恩师慈悲的一一说明:看话头是要看住话之前头,在这句话还没出现之前,就看住它,如同这句话刚刚要浮出水平面之前,就在水平面上看住它,且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心经》名句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稳坐自心如来藏,试看天下谁能敌?其次我们明白,冤亲债主也是有情众生,也有如来藏和第七识末那识,所以有一定认知能力,而且和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否则它为什么找你不去找别人?既然是有情众生,我们就应当有慈悲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想它也够可怜的,连个人身都没混上,怎么能听闻佛法?好容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诵经: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心经》一遍,就地一拜。四、无相忆念拜佛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视各自情况确定)五、发愿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开经偈》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胡跪叉手,以至诚心诵《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叫作大修行人?大修行人出现在世间应该要做什么?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并不清楚佛法,也不知道真心和妄心的区别,可是他非常出名,是大师,这些人被世间认为是大修行人,他们认为的心属于六识妄心,所说的道理都不合乎《心经》真正的密意。众生没法相信真心的体性和意识心如此不同,真心没有见闻觉知,但祂有祂的觉知性,祂的觉知性是没有证悟的人所不能了解的,只能够相信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既然这空不异于色,那到底这空是不是色?结果《心经》又说空中无色。那一想那空应该不是色,可是为什么说不异呢?为什么又说空即是色?所以应该知道这里有密意,是在显示如来一代实教的真正之理;可是因为祂很单纯,难以信受,所以才会有人转入小乘法,但是他也不敢毁谤。还会有很多人犹豫:我要不要相信这样的法?这样的法是不是属于外道所说的神我?那所说的梵我为什么会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这个法很困难,真心祂不用修,所以真心也没有清净、也没有染污可言,所以《心经》叫作不垢不净,就是这个真的心。对于这个真实心是空,又有人误会:既然是空的话就不是真的,所以最后就空无。可是他又自我矛盾,说佛法中不是讲空无,不是讲断灭,他不知道自己前面已经在讲类似的意思。这些人喜欢把一个法串一个法,然后兜起来,就认为是佛法,所以他们的佛法都是破碎的。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经就是《心经》,也就是无量无边的经。因为每一部经都是在讲同一部经,就是此经,也就是在讲每一个人都有的如来藏;只是每一部经所叙述的内涵,有着深广差别的不同罢了。为什么说真正的一经通——见到此经的人,他是不敢说他通于百经的呢?他只敢说:我是可以用这样一经通的基础,然后一世又一世地的继续修学下去,希望早日可以究竟通达经中的深妙义理。他也会跟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现在我们来说说看说,当你是这一种情况,你终日这样努力精进的课诵,难道你不想了解说经典中的真正意涵吗?譬如说《心经》,假如不加上标点的话,那就只有短短的两百多个字,是不是?但是这却是时下的学人课诵之中所必须的项目。可是假如我问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课诵《心经》?然后,你为什么又可以这样一天又一天的持续课诵下去?为什么?假如不是佛在过去无量世不辞辛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证得禅定境界的人,纵使禅定证量再高,也不是禅师啊!法界中只有一个法是符合前面所引中文殊师利菩萨所说、禅师所证而应该有的认知,就是《金刚经》以及《心经》所说的金刚心如来藏,只有祂才是真正自始至终不取三界三世一切法;因为祂六入不会,对于三界世间六尘万法,都不会生起一丝众生心想的心行法相。只有亲证这个金刚心如来藏之后,生起中道实相般若智慧的禅师,才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到底应该要怎么去理解呢?我们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金刚经》跟《心经》,它们都是所谓的般若系列的经典。这类型的经典,要能够正确的解释的话,有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的清净本心。如果没有找到清净本心的话,任凭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释,不管我们说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不执著,那都不是这个所讲的意思。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者看到《心经》上面写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看到这些呢,往往也都会用刚才我们给大家看到的,类似像刚才的诗词歌赋那样子的一个境界,来去理解、来去解释《金刚经》或者《心经》。比方说,我们先看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一句实在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大名句,大家几乎都耳熟能详。那怎么样去理解跟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我们刚才说,凭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方说,佛菩提道谈的就是菩提两个字,菩提谈的就是《心经》的心;《心经》的心有什么境界呢?《心经》的心,就是不会跟我们一切的境界相应、相应而引生烦恼的那一颗心,叫作真心,这个真心是跟我们的妄心或是跟我们的意识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当我们说所谓的心得自由自在的时候,这个时候这颗心,我们就要按照佛菩提道的道理来分辨一下:祂符不符合《心经》上面讲的心的各种的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道的范围谈到的菩提,里面有菩提这两个字;关于菩提,我们说,我们可以用《心经》上面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些叙述的文字来描述菩提。其实菩提谈的就是,我们在《心经》上面所看到的,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的清净本心。这个本心本来具有的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所具有的境界来讲,是任何我们现在在世间活动里面,任何的一种心识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方面,大家常常诵念的经典里面,有一类的内容因为涉及第一义妙法的开示,例如《金刚经》、《心经》、《法华经》等,因为这些经典里面的法义非常胜妙,如果事先没有在善知识那里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与架构,以及熏闻第一义的正理,那要直接经由读诵经典来正确了解经中的核心法义,是相当困难的。譬如在《心经》里面,除了说明真实心之外,也同时在说明妄心,因此如果没有先建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反过来说,如来藏也不会因为我们菩萨修行了六度法,修行了四摄法来跟众生结善缘,结善法缘而来累积自己的功德、福德;不会因为我们修集这一些清净的种子,而如来藏摄持了这些种子,祂就变得更清净,这就是《心经》所谓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能够满足《心经》所说的这三个要件这一个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当然也是绝对所说的不会违背于《金刚般若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是众生往生时会为三魂而各处不同处所,那众生就有增减了;这是很典型违背佛于《心经》中说「不增不减」的圣教开示,也公然违背佛于种智经典中说人有八识心王的圣教全然相违。只要对佛菩提道有基本佛法知见的人,都不会弄错此人又说:【在「佛说弥勒菩萨上下生经」中,经言:「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即弥勒净土是天神境界,无法了生死,天福享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悲咒》如此,《心经》的《般若波罗蜜多咒》亦复如是,学佛多会背诵的《心经》中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既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的缘故,已证、今证、当证无上正等菩提,那是不是只要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甚至这个金刚心,也就是我们在《金刚经》里面看到了两个字金刚的意思在;并且这个心当然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那个心。正因为这个心的存在,所以才会使得我们的所作的业报,经过了百劫之后还不会消亡,并且是一一忠实的履行所有的业因跟助缘所产生的果报在。这里面的道理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地完备的,它里面所牵涉到的事情远远地超过了我们刚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方面,大家常常诵念的经典里面,有一类的内容因为涉及第一义妙法的开示,例如《金刚经》、《心经》、《法华经》等,因为这些经典里面的法义非常胜妙,如果事先没有在善知识那里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与架构,以及熏闻第一义的正理,要直接经由读诵经典来正确了解经中的核心法义,是相当困难的。譬如在《心经》里面,除了说明真实心之外,也同时在说明妄心,因此如果没有先建立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真实佛法乃是生命的实相之法,应该要向五蕴色身之中去找寻《心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观自在的,本来无念离念的实相心如来藏,那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还不能够实证万法的根源,而妄说证量有多高,说法多么胜妙、多么不可思议,那其实都是说食数宝,那都不是作佛事,因为说者自己还有听者都不能够得到实益。我们常常看到有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