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和种智,般若总相智和别相智,也就是《大小品般若经》以及《金刚经》、《心经》所说的般若;而种智就是指第三转法轮时期所说的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的智慧,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唯识学。大乘菩提的入道,首先必须要先修除对于我所的执著;我所的执著修除以后,必须要进一步的断除我见和三缚结;然后经由禅宗的法道来修学,求证自心如来藏;在亲证如来藏以后, 三摩地

2018-07-21

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及别相智即是大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心经》所说之般若,种智即是第三转法轮所说之八识心王一切法,即是唯识学。大乘菩提之入道,则须先除我所之执着;我所执着已除,继断我见及三缚结,然后经由禅宗之法道修学,求证自心如来藏;证如来藏已,进求眼见自他一切有情之佛性,复再进修一切种智;如是菩萨,自能通达二乘菩提,亦能修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心经》里面,不是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讲的却是心而不是讲断灭空)由此可知,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因为把五阴十八界灭尽了以后,还有一个《心经》所讲的心存在。这个道理很多人不知道,而且也忽略了。接下来问题二: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通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否有境界高下可言?我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心经》里面,不是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讲的却是心而不是讲断灭空)由此可知,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因为把五阴十八界灭尽了以后,还有一个《心经》所讲的心存在。这个道理很多人不知道,而且也忽略了。接下来问题二: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通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否有境界高下可言?我 三摩地

2018-07-21

《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大般若经》600卷没时间读,可读《金刚经、心经》以及《维摩诘居士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阿含部里面的《央掘摩罗经》,也是了义的经典,《心经》和《金刚经》一样,也是出自于《大般若经》,还有《大般涅槃经》、《法华经》等等,然后要深入思惟它所讲的意思和道理,思惟透彻后再来体究念佛。体究的过程之中,应该舍离一切的外缘。念佛到这个地步,有的人信心不足,就不 三摩地

2018-07-20

若是众生往生时会为三魂而各处不同处所,那众生就有增减了;这是很典型违背佛于《心经》中说「不增不减」的圣教开示,也公然违背佛于种智经典中说人有八识心王的圣教全然相违。只要对佛菩提道有基本佛法知见的人,都不会弄错此人又说:【在「佛说弥勒菩萨上下生经」中,经言:「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即弥勒净土是天神境界,无法了生死,天福享尽 三摩地

2018-07-20

侯世惠-----禅三明心报告公元一九九九年季春,侨居纽西兰的最后一年,也是皈依三宝学佛第四年,自己在家用功七天七夜,体会到《心经》空相;又从《楞严经》体会客尘,再翻阅《六祖坛经》,自认为悟;“打遍”纽西兰无敌手,诸学佛同参道友、各各莫名其妙。眼见佛友努力用功打坐,冀求妄想不生,希望一念不生时间能延长久一点。以此置功,追求定境尚有少分,与道实不 三摩地

2018-07-20

”又如《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终于能解脱一切有为法的束缚,前后心境判若两人,烦恼减少了,执著减轻了。无贪无厌,无爱无憎,无忧无喜。从前学佛脸像苦瓜,越修越长;现在脸像苹果,越修越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维摩诘经》云:“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 三摩地

2018-07-20

吃素没多久,同修告诉我,说我当兵时的一个苏姓同袍家里,有位台南来的范师兄开讲《心经》,问我要不要去听?我心想;“出家人讲经我都懒得去听,还去听个在家人讲经!”同修说已经答应人家,不去不好意思,只好勉为其难的去听。首日经题结束后,因范师兄未做好宿处的安排,我便邀他住到我家。他看我家空间够大,而原讲经处在地下室不太理想,征得我同修的同意,第二 三摩地

2018-07-20

(此段文字省略)记得禅三要解三前,在作蒙山施食时,当唱颂到《心经》的那一刹那,心里非常的清楚明白,对《心经》里所说的一切,感到无比的亲切;以前唱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总是把“空”当作没有;那么这个色身死了,一切都没有了,好可怕!我怎么可以死?《心经》又说:“无生老病死,无有恐怖”,现在总算清楚: 三摩地

2018-07-20

第四天,解三后,晚上放蒙山回向时,唱诵到《心经》与《三皈依》,终于可以体会《心经》的真实义,心想:“出家以来,不知诵过多少遍《心经》,早晚课不知唱诵过多少遍《三皈依》,今日终于可真的了解。”破参后,回到常住,把《维摩诘经》重读一遍,读至会心处,便开怀大笑,原来诸大阿罗汉遇到维摩诘大士,个个像是哑羊僧,其道理何在?今日终于体会得去,从今不疑 三摩地

2018-07-20

到五点钟,进行解三仪式,唱香赞、诵《心经》;以前看别人的见道报告里,大部分破参的人,都会在这里嚎啕大哭,主要是因为过去被妄心骗得团团转而不自知,如今破参,喜极而泣。我想:“我又不是今天才破参,应该不会有激动的情绪。”没想到,真的诵到《心经》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流下一行行清泪;妄心情识不但为自己的无明,也为还没有被印证的同参流泪;又想到自己犹 三摩地

2018-07-20

”二话不说,马上把《心经》的每句一一比对,确认无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形无色、无味无相、不在虚空而在身中。心中疑惑也有了初步的结果,但亲教师有特别交代:有无开悟,必须等禅三主三和尚印证才算。由于自己的“争胜心”使然,最后一次禅一当天找亲教师小参,想告知上述的情况,但亲教师以课业已结束,不宜再小参为由而婉拒,要我带著它上 三摩地

2018-07-20

导师还说要我们求观世音菩萨帮我们开智慧,要发大愿,所以每次我跪在佛前看著观世音菩萨的圣像求开智慧;发大愿时,就哭给观世音菩萨听,求观世音菩萨让我有悟的因缘,否则单靠我自己,哪能悟呢?回到工作岗位,开始忙碌的生活,也继续的参究;因为我会利用中午吃饱后,在公司的仓库里经行,我在想:“导师讲能看是妄,能听是妄,能闻是妄,能知是妄,色身是妄,现在说话 三摩地

2018-07-20

照著导师的教导,洗得○○,注意○○……刹时!啊!我知道了!是祂!肯定是祂!○○!○○……没错!就是祂!如此亲切、如此清楚,从来不离妄心这个我,没错!○○和○○里都有祂……再细细体会去……于是才知道:《心经》里为何不称“观世音”菩萨,为何却称“观自在”菩萨,祂原来就“自在” 三摩地

2018-07-20

逛了半天下来,身体累了,回家洗个澡,没事坐在书桌前就拿起《心经》来读;当我读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时,我恍然大悟了!真所谓“日用而不知”啊!正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就开始读导师著作《公案拈提》系列的书,并做笔记,也检核自己所悟的:对?不对?学了这个法门后, 三摩地

2018-07-20

公元二○○一年的四月,一位同事热心的送给我在林口体育馆开讲《心经》的全程入场券。为了此一,我特地腾出四天的时间,全程谛听。但四天下来,却始终觉得(所说的法)与道不契,难道世尊辛苦奔走破斥外道之微妙正理就只是如此吗?还是我根器太差,无法领会其弦外之音?四天的就在怅然若失的心情中结束。随著漫漫人潮步出林口体育馆时,见到二位师姊在拥挤的人群中发结缘书,我 三摩地

2018-07-20

最感叹的是,读《金刚经》、《心经》时,读了十几年,现在终于不觉得陌生了。亦在较空旷的地方,试著经行一段路,试著体验……〔此段体验内容省略不载〕,修行之路亦如是,若无善知识明眼人来依止,就如同此题之结果一样,终致掉入万丈深渊而万劫不复。以前学气功时有一句话:“道在屎尿间”,想,此句可能是来自禅师公案,气功老师解释为:“不论 三摩地

2018-07-20

一个二岁半的孩子,怎能表情姿态庄重而又肃穆的五体投地、虔诚礼佛?怎么会有白颜色的大象站在窗前看她?听到持咒的音声,不识字的她又怎能音韵奇准无比?大悲咒和《心经》读诵起来,也是轻而易举;我开始思索:“人真的有前世的记忆吗?……”及长,孩子陆陆续续问了些“实在连听都没听过的问题”,为了满足嘟嘟的问题,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我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0   11   下一页»   共210条/11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