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这在《六祖坛经》中已经很清楚地说明过了。[13] 真的不可能因为断妄念而生起真正般若智慧的;而是要用这个有思想、有妄想的觉知心,去寻找另一个本来就在、本来就没有妄想的离念心,这样才是禅。[13]非唯今时,古代就已经常常有错悟者堕入静坐时候的离念灵知中。临济宗大慧宗杲禅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禅师,中国佛教一千年来的宗门正法只存在于大慧宗 | admin 2018-12-27 |
|
再读《六祖坛经》及六祖在民间流传的故事,觉得六祖开悟是靠《金刚经》,我也不知道开悟是什么意思,就知道肯定是好东西。于是我就选定《金刚经》、《楞严经》作为自己永远相伴的好书了。这两本书改变了我对佛教的看法,觉得佛教经典真是博大精深的宇宙人生哲学,犹如大海般深不可测,与一般寺庙上香磕头的香客信徒完全是两回事。虽然我仍然读之不甚了解,但总觉得暗合自己的心 | admin 2018-11-10 |
|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当六祖证悟明心的时候,不禁连续说了五个“何期”来赞叹如来藏。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因为六祖在那个时候,已经体会到如来藏心的清净性、不生灭性、无动摇性、本自具足无量的功德体性;而且是世间万法的根 | admin 2018-08-21 |
|
诸地的现观证境,都是借着世间法上的因缘来增进的,全部都不离世间法;所以《六祖坛经》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世间法中往往可以促使我们某一种子现起而增益一切种智;我们就要借着这个因缘去整理、去体会,最后也许几个月、几年,我们就可以满足当地心,而跳进上一地了,那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一个因缘了。所以说,善知识不一定用什么身分来 | admin 2018-08-15 |
|
以意识之一念不生,说万法不起自然寂灭者,乃是将灭止生之法,宗门最有名祖师所讲的《六祖坛经》中早就破斥过了,大德却还是落在其中,显然大德并非以宗门祖师的开示作依止,只是拿这句话作幌子罢了!大德以为灭除对万法之攀缘、灭除语言文字念头,就能止息后有五阴之出生,就是证得寂灭之法;却不知此意识之一念不生正是产生后有五阴之根源,正是我见之体,仍然是四住地烦恼中 | admin 2018-08-08 |
|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当六祖证悟明心的时候,不禁连续说了五个“何期”来赞叹如来藏。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因为六祖在那个时候,已经体会到如来藏心的清净性、不生灭性、无动摇性、本自具足无量的功德体性;而且是世间万法的根 | admin 2018-08-07 |
|
萧平实将示现禅宗公案等同于大乘般若智慧的说法,与《六祖坛经》的说法相互吻合。《六祖坛经》卷1: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显然本心与般若并立,代表着识本心就是证般若,也符合五祖弘忍所说的禅宗名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道理。因此,《阿含经》有禅宗公案,确实表征着佛陀已说大乘般若的文献证据。上面的文字也充分显示:萧平实对于阿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时的首座神秀,却传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南方蛮子慧能。当时神秀半夜在墙上写了一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神秀这个偈子,显示出他只是在生灭无常的色阴以及虚妄的六识上来用心,他时时注意自己,不要被外境所迷而生起贪、嗔等等烦恼。五祖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一首偈,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坛经》)(从上段话移至这里)那不仅是宗门如此,经教中也有如此的记载。譬如《维摩诘经》有这样说:【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六祖坛经》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因此福、慧二者不可徧修!那么,应如何修慧呢?简单讲,首先应亲近善知识、闻法阅经建立知见。所谓善知识是指过去现在诸佛、三藏十二部经、大乘菩萨僧。另须请阅善知识著作解说佛法之书籍,以了解根本佛法,譬如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四圣谛、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你们读过《六祖坛经》,还记不记得这一段?结果六祖答覆说:涅槃不禁制一切法,涅槃不制伏一切法。可是很多人读了《六祖坛经》还是不懂。大师们在解释六祖这一段话时,大家都听不懂,那不是听法者的过失,是因为讲的人自己也不懂,所以讲不清楚。但我告诉你:如来藏本身就住涅槃中,可是无妨继续流注种子,让你五阴七识心继续运作,所以如来藏这个涅槃并不禁制一切诸法,不制伏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正如《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一首偈,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坛经》)那不仅是宗门如此,经教中也有如此的记载,譬如《维摩诘经》有这样说:【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维摩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六祖坛经》当中,记载了曾有一位僧人,举了当时一位卧轮禅师的他的所诵的偈,他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这位卧轮禅师修的是“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这是离念、无念的事一心。可是六祖惠能大师听了,就知道这位卧轮禅师还没有明心开悟,便告诉僧人,如果依卧轮禅师所诵的去修行,必定更加系缚,难以明心证真。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六祖坛经》卷一)。这个意思是说,佛法的修证还是以能够开悟明心、眼见佛性最重要,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禅定解脱的境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解脱是要靠智慧去断除烦恼,才能解脱生死轮回之痛苦,而不是靠四禅八定把烦恼给暂时降伏,不让它起现行就可以说得解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禅定即使修到了四禅八定都具足了,在舍寿以后却仍然必须在三界当中流转,没有办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先来看《六祖坛经》卷一: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当五祖知道六祖已经悟得本性以后,他就对惠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知道有真心存在,也不能知道祂的种种体性的话,那么你学任何法,对于佛法、佛菩提道来讲都没有好处!那么到底什么是本心呢?我们再来说,禅宗的祖师也就是《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洞山悟本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六祖坛经》里面有记载,除了六祖依于《金刚经》而开悟之外,悟道之后写了《证道歌》的永嘉玄觉禅师,他在《证道歌》里面,提到自己所证的一样是如来藏,一样是六祖在《六祖坛经》所交付给他的们,提醒他们的、吩咐他们的、嘱咐他们的那个,所谓自性能够含藏万法—名含藏识—那一个第八识。那这一个第八识在《金刚经》里面,或许有位菩萨会说:《金刚经》它是大乘空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时的首座神秀,却传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南方蛮子慧能。当时神秀半夜在墙上写了一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神秀这个偈子,显示出他只是在生灭无常的色阴以及虚妄的六识上来用心,他时时注意自己,不要被外境所迷而生起贪、瞋等等烦恼。五祖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诸地的现观证境,都是借着世间法上的因缘来增进的,全部都不离世间法;所以《六祖坛经》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世间法中往往可以促使我们某一种子现起而增益一切种智;我们就要借着这个因缘去整理、去体会,最后也许几个月、几年,我们就可以满足当地心,而跳进上一地了,那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一个因缘了。所以说,善知识不一定用什么身分来呈现的;譬如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说如来藏具足无漏无为性与具足无漏有为性,这个无漏无为跟无漏有为,我们其实可以《六祖坛经》慧能祖师他那个自性偈,就是开悟的时候所说的自性偈,来这样子的一个相对照。因于五祖三更袈裟裹住,为他讲说《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时候,六祖大悟之下,他说了一个自性偈,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来念一下: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什么样的归依才是真正的归依呢?在《六祖坛经》里面,六祖慧能大师告诉我们:善知识!要先发四宏誓愿。接下来就要受无相的三归依戒,这个无相的三归依戒,才是真正的三归依。那什么是无相的三归依戒呢?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那什么是觉,什么是正,什么是净呢?大家想想看,就是归依我们的自心如来藏嘛!我们自已的自心如来藏,从本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