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中阿含经》卷十一)在经典里面就有描述到说,在佛世的这些尊者,事实上他们能够有种种的神变,可是这种神变并不是修行的唯一的一种判定;而是显示一种能力,可是这种能力它展现的是一种佛法的义理。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神通呢?为什么能够上身出火、下身出水的这种神变力呢?那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来藏,而如来藏含藏了一切的功能。譬如说我们的记忆的功能,所以我 | admin 2020-07-06 |
|
那我们看看经文里面,怎么样说这个部分,在《中阿含经》卷58里面说:【复问曰:“贤者拘絺罗!若死及入灭尽定者,有何差别?”尊者大拘絺罗答曰:“死者寿命灭讫,温暖已去,诸根败坏。比丘入灭尽定者,寿不灭讫,暖亦不去,诸根不败坏。死及入灭尽定者,是谓差别。”复问曰:“贤者拘絺罗!若入灭尽定及入无想定者,有何差别?”尊者大拘絺罗答 | admin 2020-06-12 |
|
《中阿含经》卷四十七:「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见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界又名种子,又名功能差别。由十八界法的假合,成就欲界人类之五阴。六识界全体即是识阴。[2]五阴十八界虚妄,是佛法基本常识。六识依根而立名,[2]以前五识和第六识来分述。眼 | admin 2020-06-08 |
|
今举经文供养读者,《中阿含经》卷二十四记载如下:【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 | admin 2020-06-08 |
|
《中阿含经》卷二十四,佛开示慧解脱与俱解脱云:【阿难!第一处(第一种入处)者,有色众生无想无觉,谓无想天。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知灭、知味、知息、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处、计著住彼处耶?答曰:不也!阿难!第二处(第二种入处)者,无色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谓非有想非无想处天;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 | admin 2020-06-08 |
|
’(《中阿含经》)‘此无想心定是有为而所思维。’(《中部阿含经》)无想定,尚有‘念无想界’之一想一念。如经云:‘有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中阿含经》)(网名悲智者所著《悲智破斥邪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悲智他所引的,其实就是我们上一集所引的《中阿含经》的内容,而且我们根据上一 | admin 2020-06-08 |
|
《中阿含经》卷二十四,佛开示慧解脱与俱解脱云:【阿难!第一处(第一种入处)者,有色众生无想无觉,谓无想天。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知灭、知味、知息、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处、计著住彼处耶?答曰:不也!阿难!第二处(第二种入处)者,无色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谓非有想非无想处天;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 | admin 2020-06-08 |
|
】再如《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复次阿难!有七识住及•一处。云何七识住?有色众生若干身、若干想,谓人及欲天,是谓第一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若干身、一想,谓梵天初生不夭寿,是谓第二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谓晃昱天,是谓第三识住。复次何难!有色众生一身、一想,谓遍净天,是谓第四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 | admin 2020-06-08 |
|
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识(《杂阿含经》),以《阿含经》已隐喻这如来藏。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若否定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若无常 | admin 2020-06-08 |
|
另外我们再举《中阿含经》卷12当中,也有一样的教证,因为经文比较长,我们就不在这里举出来,各位观众菩萨们可以请阅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六辑,当中有列出这个经文,而这部经中所说的意思是:一个错说佛法反而诽谤圣人所说法为邪法,或者诽谤真悟之圣人为邪魔的话,这样的情形即是身、口、意都是行于恶业;那圣教说这样的人,死后必将下堕恶处之中受苦。我们看人间往往有这 | admin 2020-04-07 |
|
而在解脱道的阿含圣教中,不是就没有说到业种,像《中阿含经》卷33释迦牟尼佛开示:【众生有四种业、四种秽。云何为四?居士子!杀生者,是众生业种、秽种;不与取、邪婬、妄言者,是众生业种、秽种。】而平实导师很简洁的解释说:种子又叫作界,界又叫作功能差别。《成唯识论》中也说:种子是阿赖耶识中的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所以在唯识经论中就说阿赖耶识也叫作种子识,像《解 | admin 2020-02-21 |
|
但是如何是确实了知真的识阴内涵呢?难道前面所说的还不够吗?要回答您,确实是不够的!《中阿含经》卷7言:【云何知识如真?谓有六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是谓知识如真。】(《中阿含经》卷7)这意思是说,对于识阴如实的了知,是必须了知识阴详细的内容,如前所举经文,识阴不但是指六识心而已,还包括六识身在内,举凡识阴六识的功能差别,都要一一了知,然后观察 | admin 2020-02-21 |
|
解脱的修行,在《中阿含经》中提到有关四念处观,首先要如何透过对自身观察的方法,来进行解脱智慧的修行,进而才能断我见。如来是这么开示佛弟子的:【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于上,分作六段。】(《中阿含经》卷24)六界的六个功能是组成有情生命中,包括物质的色阴与非物质的非色阴(受想行识 | admin 2020-02-21 |
|
我们怎么样来说明波旬为什么会堕落成为魔王?我们从《中阿含经》〈长寿王品〉里面的〈梵天请佛经〉里面,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在这部经典里面,它一开始就描述这个梵天,有一次他就起了一个念头,他认为这个梵天它是常的,梵天是恒的,也就是主张这个色界天的境界它是常恒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佛陀依于祂的他心智通,祂就知道这个梵天起了邪见,世尊就依祂的神通力,就变现 | admin 2020-02-21 |
|
在《阿含经》中常常看见四个字,譬如《中阿含经》说向法次法,又譬如《杂阿含经》说法次法向,都是在说明学正法必须同时趣向法以及次法,两者都要兼顾,也就是说,学正法不能单靠一法,必须同时趣向法以及次法,才能有所成就。什么是法呢?就是三乘菩提正法: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以及佛菩提,函盖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什么是次法?就是次于三乘菩提的法,也就是修学三乘菩提时应该 | admin 2020-02-19 |
|
以下举述世尊在《中阿含经》中的开示作为说明:诸贤!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眼识不得生。诸贤!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诸贤!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阴;若有觉,是觉阴;若有想,是想阴;若有思,是思阴;若有识,是识阴。如是观阴合会。(《中阿含经》卷7第30经《象迹喻经》)白话语译如下:【诸位贤者! | admin 2020-02-18 |
|
又,欲证得无余涅槃者当灭想阴,莫堕想阴所摄的离念灵知之中;当知:若能灭除对想阴(了知)之执著,即能灭除识阴六识而得解脱;兹举述世尊在《中阿含经》中的开示作为说明: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优陀罗罗摩子,彼在众中,数如是说:‘于此生中,观此、觉此,不知痈本,然后具知痈本。’优陀罗罗摩子,无一切知,自称一切知 | admin 2020-02-18 |
|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4)----张正圜老师第七节五阴与五盛阴的差别所谓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而五阴为何会称为五盛阴呢?五阴与五盛阴之间到底有何不同?兹举述佛陀在《中阿含经》的开示作为说明: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毗舍佉优婆夷往诣法乐比丘尼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法乐比丘尼曰:贤圣!欲有所问,听我问耶?法乐比丘尼 | admin 2020-02-18 |
|
《中阿含经》卷四十七:「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见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界又名种子,又名功能差别。由十八界法的假合,成就欲界人类之五阴。六识界全体即是识阴。[2]五阴十八界虚妄,是佛法基本常识。六识依根而立名,[2]以前五识和第六识来分述。眼 | admin 2020-02-18 |
|
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识(《杂阿含经》),以《阿含经》已隐喻这如来藏。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若否定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若无常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