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心经  明心  陀罗尼  中阴身  十八界  意根  十信位 

第四章 略评选择本愿念佛 第五节 评本愿念佛之“证”

   日期:2024-07-23    
第四章 略评选择本愿念佛 第五节 评本愿念佛之证  
释迦世尊于《观无量寿佛经》中说:凡生西方,有九品人。接著次第的开示每一品往生者生前之行持与往生之相, 世尊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往生西方者无有离此九品之相者,纵然是疑者之往生相, 世尊也已交待清楚了。然而,法然与亲鸾却摒弃 佛于经中之语,有其自宗之解。有人问法然:‘极乐有九品之差别,阿弥陀佛所立乎?’法然答:‘极乐九品非弥陀本愿,四十八愿中所无;此是释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恶人同生一处,恶业之辈易起慢心,故显示品位,而言善人生上品,恶人降下品。应速往生,以见其实。’(《法然上人文钞》P.284) 释迦世尊乃是如实语者、不妄语者,如今法然为了维护自立之宗,不惜如此谤佛之所言,《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皆是由 释迦世尊亲口所说, 弥陀世尊因地所发之愿,亦是由 释迦世尊亲口说予阿难尊者、弥勒菩萨及大阿罗汉、大菩萨、十方诸菩萨众所听闻者,法然怎可说九品之说为 世尊之巧言耶?如果不许《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亦是往生极乐净土之教义, 世尊何不一贯的重复说《无量寿经》即可? 世尊所说之净土三经教义必定贯通,仅是广说略说之差别而已,法然之妄举,后人应引以为戒! 
由于选择本愿念佛法门,要规避其他大乘殊胜之行,又要以自立下劣之宗,推为是最上等,因此将 佛所说之修学大乘或二乘法者九品往生之人,评为生于边地者。而以其所谓一向专念、选择本愿念佛者之下劣往生,评为证入无上涅盘之极果。法然说:本愿念佛者,独立不插助也。插助之人者,生于极乐边地。言插助者:以智慧插助、以持戒插助、以道心插助、以慈悲插助也。(《法然上人文钞》P.23)亲鸾亦说:谨显真实证者,则是利他圆满之妙位,无上涅盘之极果也。(《亲鸾,教行信证》P.179)但是法然与亲鸾二人,全然不知不解圣道之内涵,全然不知极乐世界是以圣道之次第,摄受十方诸佛刹之往生,而不舍下劣根性者;亦以圣道之内涵,传授教法于极乐国中人天与菩萨,极乐国土中一切人天与菩萨众,皆要修集福与智诸圣道门之助道法,例如:每日承 弥陀世尊之神力,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并听受经法,以修集福德与智慧;亦需于极乐国土中亲侍 弥陀世尊,听经闻法、思惟佛法、增益道法之胜解,以所胜解之法义除灭诸烦恼,以成就菩萨行,以及进修禅定……等法,方能进至究竟佛地;于净土三经中, 佛语如此明言开示,法然与亲鸾二人,怎可故作不知、虚妄说法?所修福与智圣道门助道法,即是发无上道心,实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智慧,即是三福净业之广修;于此娑婆世界已修、今修、当修,亦是于极乐国土所必修,所以应是最上品与最相应之修持,法然却妄说:发无上道心者、修学大乘般若智慧者是生于极乐边地,亲鸾却妄说其选择本愿念佛等下劣修者往生即证无上涅盘之极果,即是成佛。立此大妄语之言以后,复将此大妄语撰写于书中流通,传与无智之门徒,其罪难可一语道尽焉!  
法然与亲鸾之虚妄想,以为心中生起一念之信,即可获得 佛之所修、 佛之所证。如果有人对于其所立之宗旨与教义有所怀疑,认为应该遵从 世尊经中所说,发无上道心、修学大乘、持戒修三福净业等;法然与亲鸾却反说此等为插助之人,将生于极乐边地。如果依亲鸾所说,彼等下劣人往生极乐时即证无上涅盘之极果,则曾修三福净业,日课佛号数万遍之念佛人,更应往生后即刻成佛,那么此时极乐世界应已有无量数佛;然而经中 佛说 阿弥陀如来般涅盘后,二恒河沙阿僧只之余,初夜 阿弥陀如来正法灭已,观世因菩萨即于后夜安乐世界成佛;本愿念佛法门之下劣人反于观世音菩萨之前成佛,此理说得通否?岂可不顾经中 佛语而自说自话、自立果证?纵然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者,所得果位也只是在初地以上, 佛未曾说有人往生即刻证得无上涅盘者,行者应当仔细于净土三经中,以正知正见领受 佛语,勿受他人违经所说之妄语所误导,方是智者。  
其净土真宗之教义第九号说:信心从他力而发,名他力信心,佛力为他力,明信佛智为信心。祖师曰:归命之心,非从我生,从佛敕生,故名他力信心。自力之徒修杂行杂修,他力之徒不修之。自力之信有九品,所生之土亦有九品,经曰胎生。他力之信,一相无别,所生之土,亦一无量光明土,经曰化生。(《杨仁山居士遗著》P.331,真宗教旨第九条)杨仁山居士评曰: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发此三心者,仍系自力也。若云从他力生,他力普遍平等,而众生有信不信,岂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全仗他力,则十方众生皆应一时同生西方,目前何有四生六道流转受苦耶?能领佛敕者,自心也,故仍从自心生。……九品之中,上品上生者,立刻见佛,得忍受记,以下诸品均无胎生之事。大经所说之胎生,以疑惑无智所感,与上品之超越,中品之纯笃,大相悬殊矣!(《杨仁山居士遗著》P.331)  
夫十信之行,是菩萨之根本,《仁王经》中 佛说: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十信心)为圣胎也。菩萨望于 佛之不舍众生, 佛为度化众生而发愿、行诸菩萨行,随所调伏之众生而取国土;欲报 佛恩,应深心于佛法生不坏信。此信心之养成,必由自力之所发,不断精进修持而长养,蒙 佛力(他力)之加持而成就;净土真宗之亲鸾却妄言仅凭 佛力(他力),并排斥修学诸菩萨行,即可依所谓他力而生净土。  
修诸菩萨行乃是趣向成佛之道之因,十方诸佛无一不是经由累劫修菩萨万行而成就佛果、而成就唯心净土,并随所化众生化现净土或秽土,云何可说修菩萨行之行者往生极乐为胎生?而不修诸菩萨行,仅凭下劣之一念信者,就想要超越应修证之过程而往生一相无别之无量光明土(隐藏之义乃说往生即超证大涅盘)?法然亦说:我立净土宗之元意,为显示凡夫往生报土也。……若不别开宗门,何显凡夫生报土一义乎!(《法然上人文钞》P.198~199)如此说法,误解修道次第与误解经中 佛语到极点也!  
极乐净土乃是 弥陀世尊为其本愿所愿度化十方来生心悦清净之众生,为彼等众生而取而化现之净土,为彼等众生依报之土。 世尊于《菩萨璎珞本业经》中说:‘土’名一切贤圣所居之处,是故一切众生贤圣,各自居果报之土。若凡夫众生:住五阴中为正报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报之土。 弥陀世尊所化极乐净土之国土清净相、国土众宝庄严相,乃是生于极乐者之依报土相;而生于极乐者多是莲华化生,乃至生于边地者亦是化生,经中 佛说胎生者,乃是解说:生于边地者不得自在,而受宫殿之自内境界所束缚,五百年中不能出离边地宫殿,因此而说为胎生;实者极乐世界无有世间男女欲之恶,其名亦无,何有胎生之实乎?莲华化生者,托质极乐莲花而生是实,然而何时能花开而离开莲苞?得以在极乐世界自由活动、听经、闻法、修定,得依其所生品位而各有不同。一旦得能离开莲苞以后,就能如《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 佛所说:其诸菩萨阿罗汉,各自行道:中有在地讲经者,中有在地诵经者,中有在地说经者,中有在地口受经者,中有在地听经者,中有在地念经者,中有在地思道者,中有在地坐禅一心者,中有在地经行者。中有在虚空中讲经者,中有在虚空中诵经者,中有在虚空中说经者,中有在虚空中口受经者,中有在虚空中听经者,中有在虚空中念经者,中有在虚空中思念道者,中有在虚空中坐禅一心者,中有在虚空中经行者;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则得须陀洹道;中有未得斯陀含道者,则得斯陀含道;中有未得阿那含道者,则得阿那含道;中有未得阿罗汉道者,则得阿罗汉道;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菩萨者,则得阿惟越致菩萨。菩萨阿罗汉各自说经行道,皆悉得道,莫不欢喜踊跃者。  
或有上品上生者,甫生西闻法已,即入地上菩萨数,或有中品上生者即入阿罗汉数;或有上品中生者于莲苞中安住一晚,上品下生者于莲苞中一日一夜,才能莲花开敷,离于莲苞中,经过亲近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与听闻 弥陀世尊之法教后,再逐渐修行入菩萨数,如经中 佛所说。中品中生、中品下生者与下品生者亦皆需于莲苞中等待业障消除、心性转变以后,莲花开后而出生者,亦如净土经中 佛所说次第之念经思道、听经行道而修学佛法。而此极乐世界之修行者,皆是共住于此净土相之依报土—此共有之依报土亦是凡圣同居土,同时亦各自住于自己之果报正报之土,依其自身内证之情况而有凡圣同居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之差别,于极乐世界唯有 弥陀世尊自居于真正之净土—也就是常寂光净土,此唯有佛始能见之,是故《仁王经》中亦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净土真宗教条所说九品所生之土亦有九品,不符净土三经 佛说,乃是于佛法不知不解者所妄想之见,于教于理皆不得成。  
因此说,法然所主张凡夫生报土,也仅是生于共业所有之极乐依报土,自身所居者仍是依自身内证而有所差别,非是往生极乐即证与 佛相同之常寂光净土。况且极乐世界仅是 弥陀世尊之化土,法然却说:极乐是无漏真实之胜相,泥洹无为之乐邦也。(《法然上人文钞》P.231)若是无漏真实、泥洹无为,即是指佛地真如所证之大菩提与大涅盘境界。无漏真实者乃指佛地所证四智圆明之大菩提,经由无量数劫之菩萨十度修行,究竟破除了如来藏中所知障之障碍,而生起了大圆镜智与成所作智,具足圆满了上品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佛地时已永舍有漏法种,一切法种皆为纯无漏,且依止于如来地常乐我净之自性法身,永不坏灭、永不变易种子,随所化有情无止无尽故,穷未来际无断无尽,因此而说此大菩提无漏真实。  
佛地之泥洹无为,乃是菩萨位中无量数劫于圣道之修行,断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之覆盖,令自心如来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之清净法界完全显现;又因已离烦恼障故不住生死,为利乐有情穷未来际故不住涅盘,此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所显之清净法界,即是大涅盘。而于极乐世界只有 弥陀世尊得此大菩提与大涅盘;极乐世界中人虽因 弥陀世尊之摄受,暂时没有生死轮回之现象产生,但是并非各各皆已于自心断除分段生死之烦恼障种,虽因 佛之神力故得金色身等殊妙天身,得宿命、天眼、天耳、神足等五神通,于极乐世界之依报土中仍然有为有作。例如:饭食、经行、受读经法、讽诵持说、修习禅定等,乃是不离三界之有为法,怎可将极乐世界诸菩萨住境妄说为是佛地之境界?岂非是妄说往生极乐者即是成佛?此种大妄语之过失,劝请修学净土法门者务必要谨慎,勿重蹈本愿念佛行者之覆辙。  
又,往生至极乐世界者,各各并非一律同时拥有相等之功德,自身于往生前所修之福德,以及在佛菩提道上所修证之智慧,将影响其在极乐世界之果位与功德受用。例如,《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 佛说: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居者,中有在地居者;中有意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则高;中有意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则大;中有意欲令舍宅在虚空中者,舍宅则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在所作为。中有殊不能令其舍宅随意所作为者,所以者何?中有能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慈心精进,益作诸善,德重所能致也。中有不能致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不慈心精进作,善少德小,悉各自然得之。前世宿命所作所为之慈心精进、作诸善行,亦即于菩萨六度、十度诸圣道行上之修持,此乃是选择本愿念佛立宗者所排斥之所谓杂行,亦是其所主张应舍之圣道诸行,专修净土一向称念 阿弥陀佛;然而于极乐世界依报体中之事相上功德受用,却于此而有所差别,更何况是圣道门理上修证之差别呢?极乐世界 弥陀世尊必定不会昧于因缘果报之正理,对于 称念其圣号者就特别优待予以自动升级或增加福德,必定是依往生者在世所修集之福德资粮及慧学等而有所差别;其前世宿命之有所作为,皆执藏于自心如来之种子而不毁坏,其善恶染净程度,对于生到极乐世界者来说,大家皆有他心智的情况下,也是无法遮掩的;所以 弥陀世尊必须依各人不同之高下状况,随分给予九品之适当品位,不许将本愿念佛下劣修学者,妄赐上品上生之品位。选择本愿念佛法门之行者,应该要认清自宗之矛盾处,以及处处违背因果之处,便知本愿念佛法门宗旨,非是 佛本愿之真意也!  
对于因缘果报,法然为其恶人凡夫往生报土,而有如下因果之说:凡真如法性之理,非自非他,无修因,无感果。无因果中强论因果之时,既依自修因感果云者,何又依他缘不另感报?……净土门意,发三心称名号,造恶不止,妄念不息,行者自力至弱,然佛愿力强,不被障于恶业,不被染于妄念,称名号必得往生;本愿名号力强,行者自心功力弱也,故云他力往生也。是亦不背因缘果报之义。(《法然上人文钞》P.232)真如法性之理,即是众生各各本自具有之真实心、根本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性,此心具足未来成佛之体性,然而无始劫以来,此心虽然没有我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但却不昧因果的将众生所造之善恶业种一一储存,以备他缘具足或自心种子熏习成满时现行受报;众生迷于此法界之理,而造作了轮回三界六道之业,此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心,被所执藏之三界业果种子染污,而出生七转识之贪爱生死现象,牵绊自性清净心常在三界流转,无法出离。  
但是此心之清净性,并非因修行而得,也非不因修行即可与 佛相同,依此心所现起之善恶果报,都是有因有缘的;若论因缘果报之理,不得离于此心而言因果;但却也不可以犹如法然将此心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理,强说一切果报无修因、无感果。能够往生极乐净土是属于果报之一,要得此往生净土之果报,此众生之自心如来中就要储存著多植善根之因、清净自心粗重烦恼之因、发菩提心之因、修学大乘之因、亲证此自心如来所得之无相智慧之因、回所作诸菩萨行愿生极乐之因等等,因于此自心如来所储存之往生极乐之因,得以 弥陀世尊之慈悲大愿力之缘而相应,如此之自力之因与 佛力他力之缘方是圆满因缘果报之正理;若不具足这些因,只有多分或少分者,就是极乐净土之因不具足者,往生后就得要住在莲苞中一段时间,才能花开见佛。法然所说以真如法性之理来谈因果,才是无因果而强论因果,完全是迷于法界之理者;在选择本愿念佛之行者于造恶不止、妄念不息的情况下,其自心如来所含藏之种子势力全是恶业之因,所谓之发三心、称名号必是于散乱心位中完成,并未具足至诚心、深心之条件,纵然能得 弥陀世尊之摄受,能得下品下生,已是最上之结果了,遑论感生与 佛相同之报土矣!  
为何法然会以真如法性之理来谈所谓之他力论呢?法然如是说:初言‘他力本愿之实体’者,谓佛密意也,亦是佛智之所照也。凡圣道净土二门,共以真如实相为其体,故前圣道门中所明,无尘法界凡乘齐圆之理,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之性,即是他力实体也,五智中佛智者,即指此理也。……故真如界,佛为平等性众生,开示一心法界理之处,垢障覆深凡夫以自力,自己净体难显照,故诸佛无极慈悲,哀众生迷倒,示现法藏发心,发起超世弘愿,以易行易修之口称,得顿悟顿入之往生,他力之实体爰易显,弘愿之化用忽易成。(《法然上人文钞》P.223~224)从法然之净土宗认知,真如实相非是圣道门与净土门之体。真如实相者:乃是指众生于因地时以禅法或者修净土念佛三昧转而体究念佛,亲证佛地真如之因地心—如来藏阿赖耶识,此心一切有情皆本来具足而有。经由亲证此心所得之根本无分别智,再进修后得无分别智—一切种智,可以智力断除此心所执藏之分段生死烦恼障种与变易生死之所知障随眠,此智力就是所谓的修学圣道门之圣道力。其中再广修自利利他六度、十度波罗蜜等无量福德,广行十无尽愿,最后此心可以离于烦恼与所知二障而圆满究竟佛地果德。此自心如来可因众生所造之善恶业因,而现善恶业报,或现人身、或现天身、或现地狱身、或现畜生身等,然而此自心如来却从不自觉有我、从不作主于任何善恶业报,只是随业而行、随众生心而现,于任何业报中仍然保有其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体性,如此所说才是真如实相。  
真如实相实是净土法门修学者所不知不证者,真如实相是圣道门修学者必须亲证之心,是圣道门所修学之内涵,是圣道门所修学次第之根本依。然而若知净土之真意乃是指自性法身之唯心净土,圣道门所亲证之心即是自性法身、真如实相,以亲证此自性法身所得之智慧进修一切种智,即是成就实报庄严土之智身,如此才可说真如实相是圣道与净土之体。法然仅是以虚妄之想,要以凡夫垢障覆深之心,而得 佛地真如实相之功德体用;以这样的凡夫垢染境界相来比拟佛地真如实相,这样的圣道门与净土门之体,也只能迷惑无知懵懂之佛法门外汉。  
而且,本愿念佛法门之净土门之修学念佛发愿回向往生极乐,并非可以即刻证悟此真如实相;极乐世界亦非是法然所说涅盘无为之乐邦,极乐世界更非是 弥陀世尊之报土, 弥陀世尊之报土(实不可说 佛居果报之土,应说极乐是 弥陀世尊所住之化土)乃是真正之净土—常寂光净土—佛地无垢识境界。往生极乐世界众生之各自所居报土,仍须以其往生前宿习所造之一切善恶业、无漏业为决定因素:住于莲苞中多久,花开以后所证之果位如何,修学多久可得何等果位,皆不离自力修学之因缘果报正理。如今法然却要将 弥陀世尊已得之佛智,虚拟化成为他力本愿之体,只要信此他力本愿者,只要称 弥陀世尊之名就可以得到此体之用,进而一次跃过三大阿僧只劫之修行,便可生于极乐,享有与 弥陀世尊相同之功德果报。如此会是 佛之真正密意吗?有智之人必定无法认同如此荒谬绝伦之说。  
法然更不可说发菩提心修学圣道般若智慧者,与持戒慈悲做诸善行者,是生于极乐世界边地者;修学此诸多菩萨行之人,都正是了知 佛之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与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于此诸智深信不疑;虽然圣道门之善知识难值难遇故难修难证,然而于佛法能生不坏信故,亦知要发菩提心、修集大乘福德资粮,故能如《菩萨璎珞本业经》中 佛所说:佛子!法门者,所谓十信心,是一切行本。是故十信心中,一信心有十品信心,为百法明门。复从是百法明心中……如是增进……百万阿僧只功德一切行,尽入此法门。十信之法为一切菩萨行之根本,依此十信之根本而增进修诸功德,并将此诸功德回向愿生极乐佛国。此等精勤上进修学者,往生极乐世界之品位不离上品,焉可诬蔑为是生边地者?不可妄说不信其选择本愿念佛所立之宗者,就说是疑者之辈。此是恐吓威胁他人相信其所妄说谬法之手段罢了。  
佛所说之生于边地者,乃是倡导人间佛教邪见的法师等,不信 佛所说超出其凡夫心量所能思议者,不信佛说有十方诸佛与诸佛国土,诬说阿弥陀佛是太阳思想崇拜之净化,东方净土是天界之净化,以其凡夫之所思所见,无法信受 佛之不思议智、大乘广智等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虽然如此,却也教授随学者与信徒念佛,作诸法会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如此之暂信暂不信,倘若能够不谤正法,那么就可以是往生极乐世界之边地者,住于自心之疑见境界中,因此到了极乐世界所显现之果报就是要住于边地莲花宫殿中,虽受诸乐如忉利天,但五百岁中皆无智慧、不见佛不闻经法,不得供养三宝修诸善本,此是其苦。  
然而印顺法师等人间佛教倡导者诸师,却同时诽谤正法:不必阿赖耶识,即可成就因果,即可贯串三世之统一,可以无因唯缘而有三世之轮回。他们既然如此,连极乐世界之边地往生也是无望的。印顺法师为并不知道: 弥陀世尊之佛地真如—无垢识—即是由因地之阿赖耶识心所修证而成,断除烦恼所知二障之覆盖,使阿赖耶识心体永舍有漏法种,无漏法种得以生起并增长,此阿赖耶识舍其阿赖耶识性与异熟识性,心体得以成就清净法界之佛地真如。若无阿赖耶识,一切修证都将是断灭法,也将使佛法不异断见外道法,哪还有佛可成?如此而写作《成佛之道》也成多余之事了。既无 阿弥陀佛、无极乐净土,也可以没有娑婆世界,也无众生界;此种诽谤阿赖耶识的事行,成就了谤佛、谤法、谤僧之大过失, 弥陀世尊之悲愿中,已声明不摄受此种谤法人,唯有大悲 释迦世尊慈悲哀愍,摄受其人入于娑婆地狱中思过悔改也!  
选择本愿念佛行者,皆妄想其宗所言:只要有一念他力本愿之信,即能心得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横超而出离生死流。信以为真。亲鸾如是说:言‘横超断四流’者:‘横超’者,横者对竖超、竖出;‘超’者对迂对回之言。‘竖超’者:大乘真实之教也。‘竖出’者:大乘权方便之教、二乘三乘迂回之教也。‘横超’者:即愿成就一实圆满之真教真宗是也。亦复有‘横出’:即三辈、九品、定散之教,化土、懈慢、迂回之善也。大愿清净报土,不云品位阶次;一念须臾顷,速疾超证无上正真道,故曰‘横超’也。(《亲鸾,教行信证》P.132~133)  
极乐世界 弥陀世尊,于因地所发之愿,皆未曾说修那一种行门往生极乐国土者,一念顷生至极乐就是证得与 佛同等之大涅盘与大菩提道。 弥陀世尊自性法身于极乐净土所自住之常寂光净土,与 释迦世尊自性法身于此娑婆五浊恶世所自住之常寂光净土并无两样,唯佛与佛能知能见。亲鸾以 弥陀世尊所化现之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化土相,妄想等同于 弥陀世尊自性法身所居之绝对清净报土,因此而说依其宗所行者可以生于极乐清净报土—佛地之常寂光净土—没有九品位阶之分;不必修行圣道之次第,即可超越生死流而证佛果。  
但是得生于极乐国土者,必定含摄于九品位阶之中,没有人能超出九品以上, 释迦世尊所说不违 弥陀世尊之本愿故;已生者承蒙 弥陀世尊愿力与神力摄受,暂时得免于分段生死之现行果报,可得寿命无能限量,如此并非就等于真正证得如阿罗汉之解脱果;如果有人中品往生极乐以后,成阿罗汉而入无余涅盘,则他在极乐国的这一生,仍然是分段生死。倘若有别愿,要回入他方世界或者娑婆世界广度有缘众生者,仍然要再受分段生死之果报。依 弥陀世尊之本愿,此种发大心之菩萨,于极乐国土寿终回入他方世界者,不再入三恶道受果报,可以因此而说,生于极乐国土者,再回入他方世界时必定断了异生性障:已断了引生三恶道之烦恼业行,并且因为通达了自心如来所生一切法之内涵,同时也断了因退转于正法而诽谤正法之业行。纵然是他方佛土之地上菩萨愿生极乐国土者,亦是以上品上生之品位而生,不能超出三辈九品范围;若无他愿者,于极乐国土中究竟至一生补处,也不是成佛,唯除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
大乘之教,从未有如亲鸾所说竖超之法,修学大乘圣道门的方法,唯是理则顿悟,事则渐修,于事修中不能离于理证,于理证后不能离于事修;能够证理者更是不能离于事修。于顿悟自心如来之理的当下,并未有超断三有生死之功德,必得要于证理以后,以证理所得之无我性智慧及所断我见之智慧,于事修过程中历缘对境对治烦恼障、分破所知障;次第而上至七地满心入于八地,才断三有生死流,于解脱果自在,但是此八地菩萨不同于二乘之阿罗汉,阿罗汉灭五阴而取证涅盘,八地菩萨却不灭五阴(也就是不出离三界)而证涅盘,于解脱果自在。所应顿悟之理包含了七住位之真见道,及往后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之相见道及初地之通达智;真见道与相见道,皆是由七住位之顿悟而见理,然皆不能离于渐次而进之事修之功。亲鸾将最后身菩萨一悟即成佛说为是竖超,理亦不成,最后身菩萨仍然历经了无量数劫之理证与事修之过程,非是一般凡夫不经此过程即可一悟即至佛地的。
因此极乐国土未曾有如亲鸾所说横超之法,修学净土法门之行者应要了知此中正理。亲鸾将三辈九品譬为化土、懈慢、迂回之善,亦是不解佛语经义、不知净土之圣道修学次第之错误譬喻,上辈与中辈者皆是如实依于圣道次第或解脱道,修学大乘或二乘之行者,乃至下辈亦须发无上道心—也就是菩提心,要发菩提心者,就要于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集十信之行,于信根具足方能成就发起菩提心之善根,此中之行者皆是精进、直趣于佛道者。于《大乘悲分陀利经》中 宝藏如来说:菩萨有四懈怠。何谓为四?一者、立愿于净佛土。二者、愿净意众生中而作佛事。三者、愿逮菩提已,不说声闻辟支佛乘。四者、愿逮菩提已,长寿作佛。是为菩萨四懈怠地。 弥陀世尊因地于 宝藏如来前所发取净意众生、于净佛土成佛之愿,相较于 释迦世尊于因地大悲所立之愿:愿取五浊恶刹造无间业乃至集不善根者而摄度之,虽有不同,然而 宝藏如来尚称取净佛土、摄度净意众生者为懈怠菩萨,亲鸾所立之净土真宗修习选择本愿念佛者,仅依一念之信与称名,就要超证无上菩提、立成佛果,更应是最为懈怠者;最懈怠之亲鸾,反称精进修学大乘趣向佛菩提道得能上品往生者为懈怠,非但理不能成、教证上亦不能成,于真修实证上亦不能成。  
于极乐净土修圣道或者于娑婆修圣道者,皆不应以所谓之横出、横超而解释之,众生各自之自心如来所执藏之有漏有为烦恼习气业种,不因往生极乐净土而刹那转为究竟无漏之清净法种;其自心如来之所知障随眠,不因往生极乐净土而刹那破除、而增长出无漏无为菩提法种。先不论凡夫地,菩萨于十地之菩萨道修行中,要断粗重与微细之烦恼种子与随眠,须历经二大不可数劫或无量数劫方能断除,再经百劫专修福德而具足种种好相,至佛地才能永离一切随眠,十方诸佛皆知此理。因于 弥陀世尊之大愿力,摄受有情众生于极乐国土能得不退转,得生以后若永不离极乐国者,乃至一生补处,于其中间不退转于佛菩提道。倘若有情众生于前生宿命所学之圣道次第,已到七住位以上(指已得佛菩萨或善知识所摄受而不退者,若是退于所亲证之自心如来之见地,则不在此内),发愿往生极乐,到已即得面闻 弥陀世尊说法,闻法后,即刻证得无生法忍,得以领受弥陀世尊之威德力,于极乐净土修学地上大乘圣道而不退转;将异生性障所可能障碍修道而退转之风险,借著往生极乐之因缘而得以消除。然而接续于后者,仍然是要于极乐世界次第的进修佛菩提道;若无回入娑婆利乐有情之别愿,则可于极乐国土修学到一生补处之菩萨位。  
倘若有情众生于得生极乐世界前之修证,尚未入七住位之不退阶位,或于十信位,或于初住位或于六住位,或悟后生疑不信,但不诽谤者,以所修诸大乘功德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国土,得生之后,或者要于莲苞中住一晚(相当于此娑婆世界半劫),或者要于莲苞中住一日一夜(相当于此娑婆世界一劫),才能离于莲苞而花开见佛,或者只见观音、势至大菩萨;之后尚且要修学第一义谛甚深妙法,历经一小劫或三小劫才入住初地。这段相当于娑婆世界无量数劫的期间,也不得超越所应修证之次第,唯得受 弥陀世尊神力摄受,免于异生性障之障碍而退转于圣道之修学乃至轮回三恶道之果报。因此,亲鸾所说净土真宗之横超者,实为痴人梦想之言语,违教悖理之处甚多,不符净土三经之教理,修学净土法门之行者应舍弃之,并速远离为要。  
 
 
 
标签: 经典在线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