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心经  明心  陀罗尼  中阴身  十八界  意根  十信位 

第四章 略评选择本愿念佛 第六节 回应杨仁山居士之阐教声明

   日期:2024-07-23    
第四章 略评选择本愿念佛 第六节 回应杨仁山居士之阐教声明  
杨仁山居士,名文会(西元1837~1912),于清朝末叶创设金陵刻经处,并自日本搜购久已散佚之经典疏论,由刻经处刻印流通,使得佛之教法得以因为经典之流存而不至于提早步入末法之毁坏。由于杨仁山居士透过日本友人寻找散佚之经论,因而有因缘看到日本净土宗与净土真宗之教旨,以其深入经教之背景与实事求是之科学精神,对于净土真宗之主张与经意不合处,以真心论道之精神,不避、也不忌讳与日本友人之情谊,可能毁于一旦,仍然振笔疾书与之书信辨正。其护持法教之所行,与恩师 平实居士今日不计毁誉而摧邪显正之行,可说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遥相辉映;观其对真宗教旨之评论,句句直捣错谬之立论,毫不受情谊之系缚,此乃是今人所应学习与赞叹之处。兹摘录杨仁山居士十点阐教声明,以申其襟怀,藉以明示教界人士,当如是学之,才不枉为佛之弟子。  
一、报佛恩故: 释迦如来说法度生,流传经教,普应群机。净土真宗,断章取义,直欲举三藏教典而尽废之,岂不孤负佛恩哉?  
二、彰佛本愿故: 弥陀因地发四十八愿,摄受无遗。贵宗单取一愿以为真实,则余愿非真实矣!既非真实, 弥陀何必发此等愿也。盖 佛之本愿,愿愿真实,互摄互融;取一愿为宗可也,判余愿非真实,不可也。  
三、光显教道故:如来教法,三界独尊,一切异教所不能及。良以出世妙法,极尽精微,无有能过之者;今若将深经妙论弃而不学,则异教道理,驾于佛门之上,聪明才智之士,将视佛法如弁髦,视异道为拱璧矣!  
四、令法久住故:佛灭度后二千九百余年,现当末法之初,实证者虽觉罕见,而信解观行者不乏其人;若除称佛名号外,一概遮尽,是行末法万年后之道也,岂非将 释迦遗教促短七千余年哉!  
五、普被三根故:十念往生,大经观经皆(说是)属下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方生中上。今废菩提心及诸行,是专摄下辈而不摄中上矣;根有利钝,不可一概而论也。  
六、令僧和合故:在家出家,同为 释迦弟子,同遵 释迦遗教,随根授法,各有专修,互不相违;若是一非余,则于大法中别辟一门,不得谓之和合矣。  
七、提奖后学故:初学佛者,心志勇锐;教导无方,不进则退;若舍佛法不学,而学世法,虽有他力之信,亦恐为俗习所染,岂能与 弥陀清净光明相接耶?必于净土三经内深究其义,知念佛一门为圆顿教中超胜之法,时有进境,方能增长信心也。  
八、融摄十方故:净土一门,为十方诸佛所共赞,十方菩萨所愿往;下至凡夫,上至等觉,皆在其内。盖凡夫心体与诸佛法身无二无别,若执凡境与圣境判若天渊者,则不能生净土。以佛眼所见,是假名凡夫,是故生一佛土,即生十方诸佛国土,岂世俗情见所能思议哉!  
九、贯通三世故:一念念佛,全念是佛;佛无古今,念亦无古今;说自说他,方便施设,执之成对待法,不执即绝待法。绝待之法,一念融三世,新佛即旧佛,全自成他,全他及自,如平等真法界矣。  
十、究竟成佛故:世出世法,不出因果二字,无因得果,不应道理。菩提心者,佛果之因也;大经三辈往生,皆以菩提心为本;接钝根人,虽未能令其速发菩提心,亦当示以发心之相。盖发心有二种,凡位以四宏愿为发心,至信满时,发真实菩提心,即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以初住之心教凡夫发,似觉甚难;然发四宏愿,即菩提之因也;往生净土仗此因,究竟成佛亦仗此因,是以可劝而不可舍也。(《杨仁山居士遗著》P.320~321)  
净土真宗又名一向宗,就是主张以 弥陀世尊之第十八愿为摄受众生往生极乐之本愿,因此只要专称 阿弥陀佛名号,不必再发菩提心,不必再修任何六度波罗蜜之行,以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而废诸精进上修一切行,因此说一向。然而如此懈怠之徒所立之宗,废诸圣道门所应修之菩萨行,而鼓励一向宗之出家众结婚行淫生子,家人同住寺中,过世俗之五伦生活,以满足其世俗之五欲,并扭曲佛意自我安慰为:只要安立其心于一念之信,即此一念之信,便能得到佛地之无漏果德。  
譬如净土真宗第十号教条云:真俗之名,有重重之义,本宗假以安心门为真谛,以伦常门为俗谛。本宗既开许畜妻,不能无五伦,既有五伦,不能不履其道,是为俗谛。凡夫之罪虽大,较诸愿力,不啻沧海一粟,所以不问啖肉畜妻也。众生之善为有漏,弥陀之报土为无漏,有漏之善,不可以生于无漏土。(《杨仁山居士遗著》P.331,真宗教旨第十条)杨仁山居士评论云:……岂所扫者是出世行,而不扫者是世间行乎。夫世间行长生死业,而出世行逆生死流,孰正孰反,必有能辨之者。(《杨仁山居士遗著》P. 332)净土真宗既要享用 佛之三十二大人相与八十种随行好之出世功德,又不舍世俗之啖肉畜妻五欲之行,更妄言以其一念之信所安之心为无漏之真谛。  
佛陀所制之佛戒何其清净,对诸弟子众僧之教诲何其严谨,所传之法义何其广大胜妙,竟有如此附佛法表相之徒,不离杀与淫、不修福与慧,所行皆是不善之行,以贪瞋痴而广植不善之根,却诳言以此不善之根,可生 弥陀无漏报土(实无 弥陀无漏报土可往生,皆是住于自身之果报土与 弥陀之化土),而反说发菩提心者、修学圣道门诸助道法者所修之善为有漏善,蔑指为不得往生于 弥陀之无漏报土。圣道门诸助道法,于七住之前所修之,乃是外门修菩萨行,尚未亲证圣道门之正道—未证自心如来阿赖耶识,其所修之善唯是有漏之善。然而于七住位亲证自心如来之般若现观,得能转依此自心如来之无分别、无所得之根本无分别智以后,所修诸菩萨行兼摄无漏善之行,此乃是净土真宗所有选择本愿念佛者所不知不证,穷极意识心想而仍然不可思议者。  
佛法中之俗谛,也就是世俗谛,指的是二乘所修所证之苦集灭道四圣谛,由于此四圣谛所修证之解脱道观行,不离于世间五阴十八界之世俗境界相,于世间之境界相观行中,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因于遍依世俗境界所见之理与所得之智,如此而说二乘所修证之解脱道为世俗谛。亲鸾却乱作解释,将世俗五伦之法说为出世间法之世俗谛,以符合自己之立场及宗旨。佛法中所说之真谛,也就是大乘第一义谛之理;此理乃是法界真实之理,是十方过去现在未来诸 佛无差别相之理一心,此理一心就是众生本自具足之自心如来阿赖耶、异熟、无垢识,乃至二乘亦不知不觉此理一心,此自心如来是大乘佛法事修与理证之根本所依。  大乘佛菩提道之事修与理证函盖了二乘之解脱道修证,二乘阿罗汉未证得理一心,但信受佛语:有本际、实际,五阴灭后非是空无、非是断灭,阿罗汉才敢舍灭因五阴而现之觉知心自我,而入无余涅盘,解脱道因此得能修证,而不落入外道之断灭见中。然而八地菩萨,亦得能不灭五阴,不舍觉知心之自我而证无余涅盘(依分段生死已断而说),因为二乘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其实无所入,只是灭了十八界我,留下第八识自心如来独存,因此而方便说二乘之解脱道因理一心而得成得证,然而二乘圣人其实并没有证得自心如来。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之解脱道,所证之解脱是究竟解脱,二乘所证之解脱是有余过解脱,所证得之涅盘是少分涅盘,因未断无始无明住地故(未证理一心、所知障未破),因此说大乘所修所证是真正了义之第一义谛;因为是世间出世间之第一义谛故,所以说是真谛。净土真宗以佛法名相乱作解释以符自宗,遮盖及美化其世俗愚痴之所思所见,有智之行者,于一念之思惟间,即可看出破绽,知其非是佛法之理路与行门也。  
极乐净土者,实不离唯心净土之理证;三世诸佛欲取佛土,皆以所发之菩提心,为其所取净土之根本。以所发之菩提心修诸菩萨行,方得趣向成就佛土与成佛之门,因此说:发菩提心方为净土之根本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一参皆要先述明自己已发无上正等正觉之菩提心,接著才向善知识参问如何修学菩萨行、如何实行菩萨行、如何清净菩萨行、如何亲入菩萨行、如何成就菩萨行、如何增广菩萨行,并参问如何能令普贤行速得圆满,由此可知发菩提心之重要,净土真宗怎么可以排斥贬抑呢?  
所谓普贤行,即是 佛所说一切菩萨无不入而修学之六入次第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如《华严经》中所说:住普贤行已,入大愿海;入大愿海已,成就大愿海。以成就大愿海故,心清净;心清净故,身清净;身清净故,身轻利。身清净轻利故,得大神通,无有退转。十方三世诸佛,皆于因地广修五十三阶位之菩萨行、广行普贤行,方得入大愿海,成就所发之取佛国土与成就佛道之大愿。 普贤菩萨更咐嘱:当令众生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已,令听闻、读受普贤十大行愿,以受持此普贤十大行愿之善根力,于临命终时不舍此愿,即得上品往生极乐世界。何等为普贤十大行愿?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此十大行愿,函盖于菩萨六入次第道中,然而首要者乃是发菩提心,如杨仁山居士所言:要劝发菩提心,不可劝舍菩提心。劝发菩提心以后,就要劝修菩萨行,也就是要入普贤十大行愿中,如此才是行者契入净土之正确行门,不可如选择本愿念佛之既荒谬又违教悖理之主张,自误而又误人,却不自知。  
 
 
标签: 经典在线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