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心经  明心  陀罗尼  中阴身  十八界  意根  十信位 

第088集 再说琅琊阁所认知“错误的真如”知见(三)

   日期:2024-06-14    
正莉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今天要和大家谈谈“再说琅琊阁所认知‘错误的真如’知见”。
  还是要继续地谈一谈,琅琊阁的主张“大乘见道在初地”之过失。前一集之中,琅琊阁的这一位论主引用了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其中的第26到30颂,其第27、28颂讲的是:【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其相云何?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这位论主作了解释说:【“通达位”才是“大乘见道”,这时候才“尔时住唯识”。之前的“加行位”为“非实住唯识”,也就是“未大乘见道”。】然而,这里的加行位,在《成唯识论》之中阐述的,是在说明进入第七住位之前的加行,要先在心中建立一个好像存在的东西,施设其为真实唯识之自性;为什么要这样作?因为在修学增上慧学的这个阶段,还只是“大乘顺决择分”中修学。然而,要能够渐渐地伏除能取、所取,因为此时知道能取、所取空,但于求证法界实相的过程之中,由于仍然未能够实证真如的缘故,而不能够现观万法唯识的实相境界,所以仍然不离开有所得的境界;正是这个缘故,而说不是真正的已经住在唯识性中。
  而这样子的伏除二取,是在真见道位之前就要完成的;另外一个阶段的伏除二取现行的加行,那是入地之前的事。因为一般而言,即便是已经真见道,确定能取、所取非真,然而因为习气性障的缘故,事相上还会落在能取、所取之中;而到通达位之时,因为必须要证“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所以这个阶段的加行,是必须要永伏性障如阿罗汉,那就是伏除二取现行的加行,因为这样子的“离二取相”才说是“尔时住唯识”。但这是入地之前所要作的加行,与真见道位之前所要作的加行,其内涵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真见道之前所要作的加行,是“煖、顶、忍、世第一义”等四加行,见道通达入地前所要作的加行,是以“非安立谛三品心、安立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等,其内涵的层次真的是大不相同的。至于入地时,或者是断尽我执,然后再起惑润生,或者是保留最后一分我执而说是留惑润生,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唯识三十颂》中所说的加行位,一直到通达位,其中真见道位之前的加行与入地之前的加行,两者的内涵层次是不同的。而大乘见道所应断的异生性是极为宽广而难断,绝对不是一世、一劫就能够断尽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真见道后一直到通达位,其时劫是很长久的;这同时就已经指出了:通达位之前的多生、多劫,菩萨一定已先见道了。因此,即便是入地之前仍有其加行的过程,也不应该把它跟真见道位之前的加行画上等号而说这个时候还有加行,所以是“未大乘见道”。
  再者,前一集之中也提到,《唯识三十颂》其中的“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除非这个人是阅读经文上有一些障碍,否则世亲菩萨分明已经说了,菩萨得要先“住见道”,住见道就是已经真见道了,住见道之后又继续一劫又一劫,也就是相见道;这样经过这继续一劫又一劫,才能够于见道如实通达,就说是进入“通达位”。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说明这一段的时候,把大乘见道区分为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难道说您听到这里,还不承认大乘见道有三个分位吗?还是一定要说真见道之前不必有加行位等四种加行,《唯识三十颂》中的加行位说的是入地前的加行?你还要这样执意地一条路走到黑,而说通达位就等于大乘见道,等于住唯识,等于初地吗?
  然而,琅琊阁的这位论主,显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还继续努力地“举证”经论中的内容,来迎合他的主张;但是我却要说他只是“一招出错,满盘皆输”。再来看看他举证的其他经论中的内容,他举证了《成唯识论》中的内容:【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然而,这位论主所引用的这一段文字,却把《成唯识论》中完整的内容切割成一小段又一小段,这个过失我们姑且不谈它。而这一位论主举示了这一段文字之后,除了提示“极喜地就是初地”之外,并未进一步地简略地解释其义理,他的心态可能是说:“这还有什么好解释的?不就明摆在那里吗?”所以他就这样下了结论说:【所有经论的“大乘见道”都在“初地”,《成唯识论》所说的“大乘见道”当然也在“初地”,《成唯识论》从未说“大乘见道在七住”,萧平实公然诽谤《成唯识论》。】(〈增上班读经人:“大乘见道在初地”经文汇编01-24〉,琅琊阁。)
  然而,这一段是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之中,宣说《唯识三十颂》中唯识五位的第四位:修习位;《成唯识论》中说的是:“此十一障,二障所摄”,十一障是“异生性障”一直到“俱生微所知障”等十一种障,说的都是由烦恼障、所知障这二障所摄,然后就接下来说明其内涵;在这里为大家举示《成唯识论》中说明烦恼障的部分,进一步来解释之后,大家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要说,琅琊阁这一位论主是“一招出错,满盘皆输”了。
  《成唯识论》中所说的是:【此十一障,二障所摄: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八地以上,毕竟不行。】(《成唯识论》卷10)前面已经说过,这是在阐述唯识五位中第四位的内容,这表示说,此时这一位菩萨是已经过了菩萨见道通达位了;所以这里的“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就是在说菩萨在见道通达而进入极喜地以后,就可以像阿罗汉一样,烦恼障不再现行了,而叫作“降伏性障如阿罗汉”;可是为了佛菩提道的继续进修,必须要“起惑润生”,或者是“留惑润生”,所以才说:“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菩萨也得要断尽我执,对入地之后的菩萨而言,是要连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也要除去的,才能够进入八地啊!但这时是因为如来所授予的“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之所持,所以才不至于入了无余依涅槃。所以“于极喜地见道初断”这几个字,不能够像琅琊阁的这一位论主,把它读成“于极喜地见道、初断”,然后迎合自己的主张,就说《成唯识论》这一段文字,也在说“大乘见道”当然也在“初地”,真的只能说是叫作荒腔走板。
  而接下来说的所知障部分,其“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仍然是在说菩萨在见道通达而进入极喜地以后的状况,而绝对不应该把它读成“于极喜地见道、初断”,那是会有很大的过失的。这一位琅琊阁的论主,继续又“举证”《成唯识论》中的内涵:【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虽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摄。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成唯识论》卷9)玄奘菩萨再次举示:“菩萨得此二见道”,这仍然说的是“真见道、相见道”,得了这二见道就已经是圆满其功德,这才是“生如来家、住极喜地”,而说是得通达位,而以“真见道、相见道位、通达位”三者合说为“见道”。
  之后,这位论主依然是未进一步简略地解释其义理,直接下了结论而说:【读经人曰:不管是大乘真见道还是大乘相见道,都是初地(以上)的事,不关禅三流水线什么事,非阳台放水能放出什么碗糕。】然后再度置气而说:【凡是令没有初地证量的人自称大乘见道,是令人大妄语(如萧平实),业在大妄语地狱。】(〈增上班读经人:“大乘见道在初地”经文汇编01-24〉,琅琊阁。)前一集之中已经提到,中国古来有那么多禅师证悟,证悟即是见道;所以依据这位论主的结论,是不是也要说这些禅师全部都入地呢?或者是说这么多禅师都大妄语?若是这些禅师都是大妄语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公案流传下来,而为求悟的学人奉为圭臬呢?如此一来,这位论主的说法是对、是错?已经是再清楚不过了。
  那么,置气的话且不再述说,这位论主所“举证”的是《成唯识论》卷第9中的内容,是 玄奘菩萨在述说《唯识三十颂》中,唯识五位的第三位通达位时所作的一小段结论。而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曾经开示过:从初现观一直到究竟现观等六种谛现观,其中的第四现观,正是在开示入地前的非安立谛三品心的加行。所以 玄奘菩萨说:“此真见道位摄彼第四现观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少分。”因为这非安立谛三品心的加行,一定要有真见道的功德为基础,真见道就已经是明心了,若不是已经明心,就无法于“非安立谛三品心”能够有所现观,因为 弥勒菩萨在此所开示的是“谛现观”。弥勒菩萨开示这第四现观时,也提到了这非安立谛三品心的现观亦是见道;而这样子别别相上的现观,即是相见道位。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把大乘见道施设为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三个分位,那不就是与 弥勒菩萨开示的是相契合的吗?而 平实导师在正觉同修会之所开示,与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之中所开示的义理也是相符合的。现在这一位论主所作的结论是,“不管是大乘真见道还是大乘相见道,都是初地(以上)的事”,那么这样子看来,反而是这一位论主所说的,是违背 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义理,是误会《成唯识论》之中所开示的义理;这也再次地显示,这一位论主的主张却反而是完全违背经论中的内容的。
  再者,大乘的真见道、相见道,若“都是初地(以上)的事”,那么显而易见的,初地是进入通达位,就会立刻变成妄语了。为什么呢?因为真见道、相见道都还没有完成啊!三者,初地以上还要再修学真见道位、相见道位的功德,那么唯识五位中的第四位“修习位”,那应该放在何处?那是不是说修习位都要往后安置了?那么,再者佛法中的究竟位是不是也就无法成就呢?那结果是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就要重新订定了。
  在这里还要请大家再思惟一个问题,假如在法义辨正的过程中,某一方面只举出了经论的内容,也不稍加解释,哪怕只是依文解义地说明,有时候出现了一些意气用事的词句,那就更是不知可否了;然后,就直接下了结论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啊!经论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您就可以明白,到底对方的原意在不在于法义辨正;那么,这一方所说的到底是可信不可信,相信您绝对是有智慧可以加以判断的。
  今天暂时说到这里。
  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