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心经  明心  陀罗尼  中阴身  十八界  意根  十信位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40)——张正圜老师

   日期:2024-06-03    
第五则 嫉心所
  “嫉”就是忌妒他人的才德权位、名声富贵等一切美好之事,如《成唯识论》卷6云:“云何为嫉?殉[“殉”:《大正藏》作“徇”,此处依校勘条修订为“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妬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谓嫉妬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嫉相用故。”[《大正藏》册31,页33,中26-下1。] 意思是说,为了追求自己的名位与利益,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却不能忍受别人的荣耀富贵,所以妒忌憎恨就是“嫉”心所的体性;能障碍“不嫉”之善法的生起,心中常怀忧郁愁戚,这就是“嫉”心所的业用。也就是说,有嫉妒心的人只要听到或看见他人的荣盛之事,便深怀忧戚,心中不得安隐。这个“嫉”心所同样也是以瞋恚的一分为体,离开了瞋恚就没有“嫉”的性相作用。
  《百法明门论纂》云:
  嫉者,忌妬也。亡身从物曰殉,如俗说“贪利贪名,命亦不顾”,故曰“亡身殉物”。谓嫉妬之人,闻见他人荣贵,深〔心〕里常怀忧戚,不得安隐,故多方以害之。故曰“女无妍丑,入宫见妬;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此亦瞋一分摄。[《卍续藏》册48,页322,上12-16。]
  人们经常为了种种希求而不惜牺牲生命,譬如有人为了贪求利养或贪求名闻,连性命都可以舍弃而不顾念;但是许多人却往往对于他人的美好境遇,心中不能安忍而生憎恶忌妒,深心中经常怀著忧愁郁闷而不得平和安隐,甚至因此想方设法要破坏其好事及伤害对方。譬如古时女子只要进了帝王的后宫,不论她是美貌或丑陋,都会遭来忌妒怨恨;士人不论是否贤能,只要入了朝廷便遭人嫉妒。有嫉妒心的人,经常为了打击对方而千方百计使出种种计谋,为令对方名誉扫地、利益尽失,甚至不惜玉石俱焚。由此可见嫉妒心之可怕,“妒火中烧”会使人失去理智而造诸恶业,令自己和他人均蒙受极大之伤害,行者宜深深警惕才好。
  《成实论》卷12〈四无量定品 第159〉云:
  喜名嫉妬相违慈心,妬名见他好事心不忍则生嫉恚。行者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大欢喜,如自得利。……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问曰:“云何修喜?”答曰:“行者见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作如是念:我应与众生乐,他今自得则是助我,故应生喜;又见此嫉妬空无所益,不能损他,但反自害。又如经说嫉妬之过,欲离此过故生欢喜。”[《大正藏》册32,页336,中17-页337,上19。]
  “慈悲喜舍”的“喜”就是与嫉妒相违的慈善心,“妒”则是指见到他人有美好之事心中不能安忍而生嫉妒瞋恚。修行善法之人看见一切众生获得增上利益之事都应该生起大欢喜心,犹如是自己获得利益一般。看见众生有殊胜增益的事,心中生起欢喜之心,就好像是自己得增益事一样,这就叫作“喜”。一个修行人如果见到别人有好事就心生嫉妒,则是凡夫粗鄙之相,因此应该修学喜心。要常常这样想:我是菩萨,应该给予众生安乐才对,而现在他自己能得安乐,那就是帮助我,所以我应该生起随喜心才是。又应该去观察,这个“嫉妒心”完全没有利益,不能损害他人,却反而害了自己。经典中又经常解说嫉妒的种种过失,所以为了离开这些过失,对于别人胜利之事应心生欢喜。
  《大智度论》卷28〈释布施随喜心过上 第44〉云:
  复次,随喜名有人作功德,见者心随欢喜,赞言:“善哉!”在无常世界中,为痴暗所蔽,能弘大心建此福德。譬如种种妙香,一人卖、一人买,傍人在边亦得香气,于香无损,二主无失。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边随喜,功德俱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为随喜。以是故菩萨但以随喜心,过于求二乘人上,何况自行。问曰:“菩萨云何能以随喜心过声闻辟支佛人以财布施上?”答曰:“声闻、辟支佛行是布施,菩萨于傍见之,一心念随喜赞言善哉,以此随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度一切众生故,以此为得无量佛法故。以二种功德,过求声闻、辟支佛人所行布施上。复次,以诸法实相智慧心随喜故,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上。复次,菩萨以随喜心生福德果报,回向供养三世十方诸佛,过声闻、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以少物献上国王,得报甚多;又如吹贝,用气甚少,其音甚大。复次,菩萨以随喜功德,和合无量诸余功德,乃至法灭亦不尽;譬如少水,置大海中,穷劫乃尽;持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亦如是。”问曰:“若诸佛次第有菩萨,菩萨次第有声闻、辟支佛,今言菩萨欲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特?”答曰:“不以声闻、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德比菩萨功德,但以随喜心能胜,何况菩萨自行功德。”[《大正藏》册25,页269,下6-页270,上4。]
  “随喜”就是当有人正在作自利利他诸功德事的时候,看见的人心中随之生起欢喜,赞叹说:“太好了!”世间人对于别人的显荣富贵等好事,泰半心中不是滋味,等而下之者,则因深重之嫉妒瞋恨而费尽心机要破坏打击别人。“嫉”是恶不善法,菩萨当修“喜”心来加以对治,如果能以上文《大智度论》卷28所举述,随喜赞叹别人所作功德,则所获福德及功德不可思量。譬如有人卖香、有人买香,旁边的人亦得闻此妙香,而买者与卖者双方并没有任何损失;就像是这样,当有人正在对众生行于布施时,在一旁看见的人心中随之生起欢喜赞叹,就能得到随喜的福德,而施者与受者并没有任何损失,这样的法相就称为随喜。又譬如以少物贡献给国王,却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或譬如以口吹贝,只要很小的力量,就可以吹出很大的声音;就像是这样,菩萨将随喜的福德与功德,回向自己及一切众生都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并以此随喜及回向的功德来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则由此随喜及回向所得的福德远超过声闻、辟支佛行于布施所得福德。因此而说,菩萨于一切人所作善净之事,皆应随喜赞叹,不生嫉妒。亲证诸法实相的菩萨,其随喜所得功德超越声闻、辟支佛持戒布施等福德,这是因为菩萨亲证诸法实相而能现观三轮体空,并且以一切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以此随喜及回向的福德与功德回向供养无量诸佛;所以说,菩萨以随喜心能胜声闻、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德。
  第六则 悭心所
  “悭”就是吝啬,舍不得将自己所有的财物施予他人,或是吝惜于将自己所懂的法理教导别人,尤其是对于自己所宝爱的财物或所知晓的深妙道理,更是悭吝不舍,如《成唯识论》卷6云:“云何为悭?耽著财法,不能惠 [“惠”:《大正藏》作“慧”,此处依校勘条改为“惠”。] 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谓悭悋者心多鄙澁,畜积财法不能舍故。此即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悭相用故。”[《大正藏》册31,页33,下1-4。] 意思是说,坚固地耽溺执著于自己所拥有的财物与所知的道理,不愿意布施给他人,所以秘藏吝惜就是“悭”心所的体性;能障碍“不悭”之善法的生起,鄙吝蓄积就是“悭”心所的业用。也就是说,悭吝的人心中多吝啬难舍,蓄积著财物而不舍得布施给他人,对于所知的法理也吝于为他人解说。这个“悭”心所就是以贪爱的一分为体,离开了贪爱就没有“悭”的性相与作用。
  《成实论》卷10〈杂烦恼品 第136〉中,举出五种悭吝:
  五悭者,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住处悭者,独我住此,不用余人。家悭者,独我入出此家,不用余人;设有余人,我于中胜。施悭者,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称赞悭者,独称赞我,勿赞余人;设赞余人,亦勿令胜我。法悭者,独我知十二部经义,又知深义秘而不说。[《大正藏》册32,页321,上6-13。]
  第一种是“住处悭”:于自己所居住的处所顾恋系心,希望这个住处只属于自己所有,不容他人同住。
  第二种是“家悭”:于施主家顾恋系心,希望只有自己能出入此施主家,不容他人出入往还;假使有其他人进出,自己也是其中最受亲昵及重视的。
  第三种是“施悭”:于利养顾恋系心,希望只有自己能受此布施,不与他人共受;若有他人一同得此布施,则不希望对方所收到的施物多过于自己。
  第四种是“称赞悭”:于称誉赞叹顾恋系心,希望只有自己受此称赞,不要有他人受称赞;若有他人受到称誉赞叹,也不要他所受称赞超胜于自己。
  第五种是“法悭”:于教法顾恋系心,希望只有自己知解十二部经之深妙义理,如果知道深妙义理则秘藏而不愿为人解说。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9〈杂事品 第16〉云:
  云何悭?谓悭有二种:一、财悭,二、法悭。财悭者,谓于诸所有可爱五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障碍遮止令他不得;于自所有可爱资具,不施、不遍施、不随遍施,不舍、不遍舍、不随遍舍,心悋惜性,是名财悭。法悭者,谓所有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或亲教轨范教授教诫,或展转传来诸秘要法,障碍遮止令他不得;于自所有如上诸法,不授与他亦不为说,不施、不遍施、不随遍施,不舍、不遍舍、不随遍舍,心悋惜性,是名法悭。此财、法悭,总名为悭。[《大正藏》册26,页495,中24-下6。]
  此论是将悭分为两种,一为财悭,二为法悭。财悭是指吝惜财物,由于吝惜成性,不能惠施给众生,称为财悭。法悭则是指对所知的法教悭惜,因而不肯教导别人,称为法悭。总而言之,不管是财悭或法悭,都是由于贪爱的缘故,使得心胸狭隘、酸涩,因此不肯慷慨施舍他人。
  众生常因悭贪而成就下堕饿鬼趣的果报,于《六趣轮回经》中如是说:
  若人不乐施,复盗众饮食,堕大瘿鬼中,常啖诸粪秽。若障人布施,于己物生悋,堕针口鬼中,腹大常饥渴。无嗣悭财物,不舍不受用,堕匮乏鬼中,得他享残弃。希望他施惠,自少施生悔,堕下劣鬼中,常食于涎吐。乐闻他过失,加恶语宣传,堕焰口鬼中,长受诸苦恼。好起诸鬪诤,无少慈愍心,堕疲极鬼中,食蜎蠕虫类。恐愶取他财,得已或少施,堕极丑鬼中,他怖获微祀。若人多讌乐,广杀诸物命,自食复与他,后堕罗刹鬼。于供养香花,或嗅或私取,由起少贪心,后作寻香鬼。若人相崇奉,于己有所求,怒色希彼财,后作猛恶鬼。若人于他娶,常乐作媒伐,后怀恶相离,死作步多鬼。若人乐饮酒,过量复颠酗,或持劝他人,后作药叉鬼。于父母师长,所欲相违背,后生药叉宫,勇健多卒暴。彼悭贪过失,常生饿鬼中,苦乐随自因,是故勿复造。[《大正藏》册17,页456,上10-中8。]
  此段经文明白开示:众生由于悭贪而造作种种恶业,故成就种种不可爱之异熟果报;譬如有人非但不乐于行布施,而且还窃盗众生的饮食,死后即堕为“常啖诸粪秽”的“大瘿鬼”;阻止别人布施,对于自己的财物又吝啬不肯布施,死后就堕为“针口鬼”,咽细如针、腹大而常觉饥渴;自己没有子嗣,但却悭吝于财物,不舍得布施给他人,自己也不舍得受用,死后就会成为“匮乏鬼”;希望他人能布施给自己,而自己很少布施,假使偶尔作微少布施后却生起后悔之心,死后就成为“下劣鬼”……。总之由于悭贪的烦恼而造作的恶业因缘,死后常常生到饿鬼道中;因此劝请大众,应努力修除悭贪,慎勿造作饿鬼道之业因,应于一切有情常生慈悯之心、常乐惠施,当知未来世异熟果报之可爱或不可爱,都是随著自己所造之业而定。于布施众生之际,除了能利益他人、使他人得到安乐之外,同时也可以借由惠施,把自己悭贪之心给“布施”出去,如此则是自利利他,今世后世皆得安乐。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中,亦有如是偈云:
  见诸天意,欲得闻法,欲为诸天,宣通正法,不悋法故,如当不说,则为悋法。悋法之罪,世世所生,聋盲瘖哑,诸根闭塞,生于边地,痴騃无智;虽生好处,情顽闇钝,所学不成;学不成故,自致苦恼,为是等故,非为生也。譬如世人,因其前世,布施修善,福德因缘,今生为人,所愿从心,富有财物。贫者求乞,悭心悋惜,不肯施与。悭贪果报,生饿鬼中,常患饥渴,裸形无衣;冬时寒冻,身体破裂;暑时大热,无依荫处;如是苦恼,数千万岁。饿鬼罪毕,生畜生中,食草饮水,痴无所知,或食泥土 [“土”:《大正藏》作“上”,此处依校勘条改为“土”。],污露不净;悭贪罪故,受报如是,悋法之愆,亦如此焉。[《大正藏》册17,页578,下21-页579,上4。]
  此偈说明“悋法”的果报,世世所生都是聋盲喑哑、诸根闭塞,或者生在边地无佛法的地方,愚痴没有智慧;或者虽然生在好的地方,但是却是性情顽劣,智慧暗钝,学任何事都无法成就,由于学不成就的缘故,就招来无量的苦恼。因此说,“法悭”和“财悭”所犯悭贪之罪,果报都是极为严重,值得行者思之再三!(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