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心经  明心  陀罗尼  中阴身  十八界  意根  十信位 

正觉总持咒(连载37)——张正圜老师

   日期:2023-09-01    
第五节 随烦恼二十概说

  六位心所法中的第五位是随烦恼,又称为随惑,是指依随于根本烦恼而现起的烦恼心所,唯是染污性摄,根据五位百法来说则有二十种,如《成唯识论》卷 6 云:

  诸随烦恼其相云何?颂曰: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沈,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论曰:唯是烦恼分位差别, 等流性故,名随烦恼。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谓忿等十, 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此二十中,小十展转,定不俱起;互相违故,行相麁猛,各为主故。中二一切不善心俱,随应皆得小大俱起;论说大八遍诸染心,展转小中皆容俱起。【《大正藏》册 31,页 33,上 28-页 35,上 6。】

  论中说这二十种随烦恼又可分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等三类,其中,小随烦恼有十个(简称“小十”),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种;由于

  这十个随烦恼的体性彼此相违,而且行相粗重猛烈,各自为主,因此小十必定是各别现起而不会与其他九个同时俱起,所以这十个随烦恼就称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有二个(简称“中二”),即无惭、无愧,此二种遍于一切不善心所,因此随其所相应都可以与小随烦恼及大随烦恼同时现起。大随烦恼有八个(简称“大八”) ,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遍于一切染污心所,因此能与小随烦恼及中随烦恼同时现起。

  这二十个随烦恼跟哪几个识相应呢?《成唯识论》卷 6 开示:“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识中,唯有大八;取舍差别,如上应知。第六识俱,容有一切。小十麁猛,五识中无。中大相通,五识容有。”【《大正藏》册 31,页 35,上 8-11。】 也就是说,这二十个随烦恼都是染污法,与第八识如来藏完全不相应;第七识末那识只与八个大随烦恼相应,不相应于小十及中二;第六识意识与二十个随烦恼全部相应;前五识容与中二及大八相应,但不与粗猛的小十相应。

  以下就十个小随烦恼、二个中随烦恼、八个大随烦恼各别叙述说明之。

  第一目 小随烦恼十

  第一则 忿心所

  “忿”就是遇到违心境时,心中不能安忍而发怒生气,往往会表显于外而脸色不悦、口出恶言,严重暴恶者甚至会毁损物品乃至打杀对方,如《成唯识论》6 云:“云何为忿? 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此即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忿相用故。”【《大正藏》册 31,页 33,中 8-12。】意思是说,依于面对现前没有饶益的违心境界时,心中不能安忍而引发怒气,所以“愤发”就是“忿”心所的体性;能障碍不忿故不能无瞋,常导致面目狰狞、恶口骂詈乃至执持刀仗械斗等恶行的产生,这就是“忿”心所的业用;也就是说,心中怀有忿怒的人,大多数都会发起暴恶的身行口行而由身业口业上表显出来。这个“忿”心所是以瞋恚的一分为体,离开了瞋恚别无“忿”的性相与作用。

  瞋忿是很大的过患,如果面对违心境时心中经常不能安忍而发起忿怒,就会因为串习而导致“忿”的势力增长,一遇到不如意就容易引发瞋怒,瞋怒时又往往会导致恶业的造作,使得未来世须承受相应的不可爱异熟果报;而且对众生怀有忿怒就会与对方结下恶缘,不但今世难以和谐共事,未来世相遇时还会因为种子流注使得彼此不生好感,影响是很深远的,因此说瞋忿的过患甚大,乃至会障碍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实证。如《本事经》卷 1〈一法品〉开示: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若诸有情永断一法,我证彼定得不还果。云何一法?谓是于忿。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由忿染故,数数还来堕诸恶趣受生死苦。若能永断如是一法,我证彼定得不还果,不复还来生此世间。是故我说:若诸有情永断一法,我证彼定得不还果。”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我观诸有情,由忿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忿者,定得不还果,不来生此间。”【《大正藏》册 17,页 665,下 4-15。】

  由经中开示可知,“忿”是染污法,会驱使众生造作三途恶业,修行人若不能断除“忿”心所的现行,决定不能证得解脱果;因此一切学人当善修安忍,断除瞋忿等染污法, 方能与解脱相应,乃至顺利迈向成佛之道!

  第二则 恨心所

  “恨”就是对于先前让自己生起忿怒的人事物一直念念不忘,在心中深藏怨结,如《成唯识论》卷 6 云:“云何为恨? 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恨相用故。”【《大正藏》册 31,页 33,中 12-15。】 意思是说,所谓“恨”是由于先前在面对违心境时已起了“忿”心所,而在事过境迁后心中还记仇而怀著恶意不愿放舍,所以深结怨仇就是“恨”心所的体性;能障碍不恨故不能发起“无瞋”的善根,常怀烦热苦恼,这就是“恨”

  心所的业用;也就是说,心中结有仇恨的人对于所瞋恨之前境不能含容安忍,所以恒时生起热恼。这个“恨”心所同样也 是以瞋恚的一分为体,离开了瞋恚别无“恨”的相用。

  “忿”与“恨”都是以瞋为体,但是二者在性相上有差别,“忿”是现行当时很猛利,但事情过后就少有残余的势力,而若是在“忿”过后又转生起“恨”者,虽然“恨”的表显不若“忿”之猛利,甚至不一定会表显于外,但是会持续很长时间,乃至有人记仇可以记上一辈子,甚至有的怨结还会延续到未来世,因此说瞋恨的过患极大;然而世间却总有以怀恨为乐的愚痴人,颠倒至极。当我们心中怀著“恨”时,就犹如有一块大石头重重的压在心头,不仅自己精神上受到莫大的折磨,身体也会因为恨意难消而可能产生食欲不振、气不舒畅、热恼烦闷、百病丛生的困境,或许在对方还没受到损恼前自己已经先受伤了,可说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啊!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因为在生死轮回的长河之中, 有缘众生彼此之间总是常相合会,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六亲眷属,所以我们应当时时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勿横结恶缘,则来日相会之时,自能善心相待而和合无诤。反之,如果忿怒发过后还总是恨意不消而常与人结怨,则来世彼此相遇时必定要讨报怨仇,甚至恩怨转剧而互相折磨至毙命者亦非少见。又譬如人面疮的传说,乃肇始于西汉时袁盎与鼂错之典故:由于鼂错被袁盎诬陷而斩腰于东市,因此鼂错死后仍有一股怨恨深植心中,总是一直想找机会报仇,所以堕入鬼道;然而袁盎其后十世为高僧,戒律庄严,因此,堕于鬼道的鼂错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这瞋恨怨结也就持续一千多年仍然未能消除。直到千余年后晚唐时,袁盎转世为悟达国师,深受皇帝器重礼遇而骄慢心生,鼂错才找到报仇的机会。由这个故事可知,“恨”的势力是如何的可怕!因此我们不论遇到任何违心境都不应该生起瞋恨心而与人结怨,若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使对方产生仇怨,就应赶快向对方忏悔,请求原谅,以化解彼此间之怨结;而如果由于别人的过失使自己遭受损伤,则应以宽容的态度原谅对方,不应与之计较, 自能消灾免难,化干戈为玉帛。如 世尊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 394〈净土方便品 第 73〉: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十方界,若见有情更相瞋忿,展转结恨互相损恼,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修安忍,勿相瞋忿结恨相害,诸瞋恨心不顺善法,增长恶法招现衰损。汝等由此瞋恨心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傍生、鬼界受诸剧苦,是故汝等不应容纳瞋恨之心经刹那顷,何况令其多时相续!汝等今者应起慈心,展转相缘作饶益事。”【《大正藏》册 6,页 1041,上 4-12。】

  菩萨当以慈悲心而勤修生忍,不应容许瞋恨心经常现起乃至多时相续,并且随缘随力为众生解说瞋恨的过失与果报及忍辱波罗蜜多的解脱功德,如是则自利利他,使自他今世后世均蒙法益。(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