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22)----大风无言作

   日期:2022-09-13     浏览:861    
②相见道犹断二障分别随眠,非仅有真见道可断随眠
然执著于“见道就是入地”的琅琊阁,依于异生性未断故,大胆的一错再错,他说:“真见道时,已同时断除分别烦恼障和分别所知障种子(异生性障种子),不是在相见道时慢慢断除。相见道没有断除二障种子功能,只是效法真见道,学习熟悉其中的内容。”[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真见道时,断异生性障种子,指的就是分别烦恼、所知障种子,当二真见道(我空智、法空智)现在前时,这二障的种子必不成就—净除、断除的意思。”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与《成唯识论》的矛盾(1)〉:【《成唯识论》说,“前面说,诸相见道,在世第一法位后,无间地生起及断分别二障种子,其实不是如此的,它只是依真见道之内容而假立的;因为在真见道证非安立谛后,才能依之起安立谛的;分别二障种子在真见道时已经断除了。”】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与《成唯识论》的矛盾(2)〉:【在“真见道”位已经断除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不是萧导师所说,要经过多少“劫”到达“相见道”位才彻底断除。】琅琊阁说:【真见道时已断除异生性障,不可能会退转,若会退转,表示最初所谓的“见道”是假的,没有会退转的真见道。】琅琊阁说:【真见道的第一刹那称为“无间道”,断除分别烦恼、所知障种子。相见道无法断除分别烦恼障、所知障种子。】又说:【而且“证悟之后”(真见道后),分别烦恼障与分别所知障种子(即异生性障)已断除(见前第五之说明),并非尚未修除。】琅琊阁说:【说明:上面所引的《成唯识论》及《述记》段落说:“二障中分别起”,即分别烦恼障(分别我执)与分别所知障(分别法执),其随眠(种子),是属于见所断种子,初地真见道之无间道时,第一次断除。】琅琊阁说:【说明:1.《成唯识论》延用《阿毘达磨俱舍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的“四道”名相与概念,见道前,加行道(加行位)至世第一法时,一刹那无间进入见道(通达位)。】又说:【断除随眠或种子,出生无分别智(生空智、法空智)—“惑灭智生”,在真见道已经完成,后来的相见道没有这些功能,它只是模仿、学习真见道,让说法方便的智慧更加深细而已。】误解多到“琳琅满目”,只能显示他连依文解义的能力都没有,将来伊于胡底?佛说可悲悯者。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辨正:《成唯识论》已如前引,说明了“相见道”之“非安立谛”三品心的成就分别能断除“软品、中品、一切”“所知障”之“分别随眠”。然琅琊阁、张志成还是这样无厘头地说“相见道没有断除二障种子功能”;等同于他自我宣示世间唯有他一人可以完全不理会《成唯识论》本文,即使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白纸黑字写出来的事实,只要他不予认同,就等于是“白写”!即使圣玄奘菩萨复生于此世,持卷到他面前为他指出这一段是这样写也没用,因为只有他说的才能算数!一个退转于正法而心外求法的外道可以傲慢至此,真是难以想象。(是自大自我催眠过了头?)
弥勒大士于《瑜伽师地论》卷64宣说:“烦恼者,亦略有二种:谓‘缠’及‘随眠’。”[《大正藏》册30,页656,上23。]《瑜伽师地论》卷58说:
现行现起烦恼名“缠”;即此种子未断未害,名曰“随眠”,亦名“麁重”。又,不觉位名曰“随眠”,若在觉位说名为“缠”。[《大正藏》册30,页623,上22-24。]

这意思是:
种子已经生现行而现起了烦恼,称为“缠”;如果这烦恼种子尚未断除、尚未损害,就称为“随眠”,也称为“粗重”。又,在不觉位(在不能觉知烦恼现起的分位)称为“随眠”,如果是在能觉察的清醒位,说名为“缠”。
因此,如果是还没有断除的烦恼种子,就还是“随眠”、“粗重”;换言之,如果只有降伏烦恼,还是不究竟的。所以必须依所证真如,于相见道中观修非安立谛三品心,于“诸事”—一切有情、一切法中,作真如别相的观行,亲证三品心,断除分别随眠,得安住深细的现观,再依相见道之安立谛十六心、九心,断除大乘四圣谛之见道所应断的三界分别随眠;此即如来于《楞严经》卷10所宣示:“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当知入地虽得“永害”分别随眠,舍异生性,得获圣性,然俱生我执、法执的随眠尚未“永害”。
即以所知障所含摄之第六识俱生身见(属微细烦恼现行障)来说,要到第四地菩萨位观修四圣谛法时,发起观行大乘出世间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此时已有无生法忍道种智增上慧、增上戒、增上心(三地满心时应证得四禅、四空定、四无量心、五神通故),方得真正断尽第六识的俱生身见。[《成唯识论》卷9:“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第七识俱执我见等,与无漏道性相违故,八地以去方永不行,七地已来犹得现起,与余烦恼为依持故。此麁彼细,伏有前后,故此但与第六相应。”《大正藏》册31,页53,上6-18。]因此,“永害”烦恼障的种子随眠并非易事,须至入地后修道之“断道”—通世间、出世间之“断道”,方能永害、断除“俱生”二障(然入地时,必有俱生之一分断除,才得以灭尽大乘所摄凡夫异生性,获得圣性)。
③相见道安立谛十六心、九心断一百一十二种分别随眠
相见道的安立谛(大乘四圣谛)不离真如,能缘的觉知心、所缘的蕴处界诸法皆不离真如,观行成就十六心;以“苦圣谛”为例,有以下四种心。一、“苦法智忍(又名“苦法忍”)”:观察所缘的“三界苦谛真如”—现观一切诸苦都是依此第八识真如心所变生之法而说、不离真如,如是正断三界见苦圣谛所应断烦恼障的二十八种分别随眠。二、“苦法智(又名“苦法忍智”)”:谓由成就“苦法智忍”,能安忍缘于苦境地之观行结果以及所断之分别随眠,如是心中都无怀疑而无间断地观察前面所证的真如境地,依前所断的烦恼而得证入解脱智。三、“苦类智忍”:此谓依于“苦法智”之无间,解脱于三界生死的无漏智慧出生,于此“苦法忍(苦法智忍)”及“苦法忍智(苦法智)”可比量推及于一切有情、一切诸法,故经教说于实证苦谛后所得的圣法,都是同一流类,这在说明对于此“苦类智”之安忍,可广及一切有情、一切诸法的缘故。四、“苦类智”:谓由安住“苦法智忍”而心心无间,于是有大乘“苦法智”之无漏智无间出生,然后方有“苦类智忍”的生起,再经由详审谛察而决定印可“苦类智忍”,因此而有了“苦类智”。
如“苦谛遍知”,见道之“集谛、灭谛、道谛”所应断又各有二十八“烦恼障之分别随眠”亦须同样断除;如是一一圣谛各有二十八个见道所应断的烦恼障分别随眠,四圣谛即须断除总共一百一十二个见道所应断的烦恼障分别随眠,此即《成唯识论》后文所说“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同样阐明依“真见道”所证的根本无分别智心心“无间”,来观此解脱见分谛理,“断‘见所断’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相见道’”(圣玄奘菩萨怕有人还来误会这是真见道,故再说一次“名‘相见道’”)。
此二十八数之由来,是因为欲界中有十种烦恼应断,色界、无色界各有九种烦恼应断(因为色界、无色界无瞋,扣除此二者),故得二十八数。详细说明如次:欲界所摄见道苦谛等所应断的烦恼有十—五种见性烦恼、五种非见性烦恼,如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卷58开示:
如先所说烦恼杂染义,当知此烦恼由五种相建立差别……云何“自性差别”?略有十种,“见性烦恼”五种差别,“非见性”者亦有五种,总此十种,名为“烦恼自性差别”。见性五者,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非见性五者,谓贪、恚、慢、无明、疑。[《大正藏》册30,页621,上26-中6。]

这意思是:
什么是烦恼的“自性差别”?此略说有十种,其中“见性烦恼”有五种差别,“非见性烦恼”也有五种差别,总计这十种,名为“烦恼自性差别”。所谓“见性烦恼”五种差别,就是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非见性烦恼”五种差别,则是贪、恚、慢、无明、疑。
由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来说明“十自性差别烦恼”。前五种烦恼—“贪、瞋、痴、慢、疑”即“非见性烦恼”,意谓其体性非单纯属见解上、知见上之颠倒而引生的烦恼;第六根本烦恼“恶见”则细分为五种“见性烦恼”(又称五利使),即其体性乃是由于见解上、知见上之颠倒而相应引生的烦恼—“萨迦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如是共有十种烦恼,再依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皆有这些烦恼,便将十乘上三,即成三十数烦恼,然因色界与无色界皆无瞋,即由三十再减去二,得二十八数;此可例证窥基菩萨于《成唯识论述记》卷9说:“二十八随眠者,欲界苦下(有)十,上二界(色界、无色界)除嗔各(有)九。”[《大正藏》册43,页571,上2-3。又如圣无著菩萨于《显扬圣教论》卷17〈成现观品第8〉说:“色、无色界见苦谛等所断(烦恼)各有九种,谓各除‘瞋’。”《大正藏》册31,页562,中4-5。]再由圣谛有四而一一圣谛有此二十八烦恼应观应断故,二十八数乘上四,即得一百一十二种烦恼,此即相见道安立谛之见道所应断烦恼障分别随眠之数。然琅琊阁、张志成却毁谤圣教说“相见道无法断除分别烦恼障、所知障种子”[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相见道没有断除二障种子功能”,全然违背《成唯识论》所说。若琅琊阁犹然强辩“真见道已断,相见道特别重说,再断除一次”,然此岂非是将大乘佛菩提道当儿戏?当知圣玄奘菩萨已说“真见道‘不别缘’故”、“别‘总’建立,名‘相见道’”,真见道与相见道所缘不同,即观行不同、所证不同、所断不同,如何“再断一次”?又,真见道断而不断,说断何为?
当知,相见道非安立谛三品心断除了所知障中见所断之分别随眠,以及安立谛十六品心断除了烦恼障中见所断之分别随眠,二障的分别随眠在相见道中都有部分断除,乃至二障的分别随眠于入地前全部皆能降伏。琅琊阁却认为“真见道时,已同时断除分别烦恼障和分别所知障种子(异生性障种子)”,全然抵触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阐述“相见道”的正理,可以证明他是乱说一气,借以诋毁正觉。
琅琊阁又说:【真见道时已断除异生性障,不可能会退转,若会退转,表示最初所谓的“见道”是假的,没有会退转的真见道。】[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然此说法错误,当知即使是满足真见道而开始相见道的修学,也尚未超越凡夫异生性,这大乘见道位的异生性仍然宽广,既然尚有可能“入诸恶趣”,如何说“真见道时已断除异生性障”?如何说真见道“不可能会退转”?琅琊阁乱栽赃毁谤的如来圣教《菩萨璎珞本业经》中,已说“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的菩萨仍然可能会退转,须值遇诸佛菩萨、善知识护念,才得入七住位而不退!
如今张志成、琅琊阁这些退转者不将真善知识当作是善知识,由此恶因缘的缘故,便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第3〉所说:“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大正藏》册24,页1014,下10-13。]琅琊阁、张志成以及其身边的拥护者,于佛所说都可视若无睹,乃至处处针对如来所说刻意反驳,甚至呛言;这真的是不在“住位”中,甚至也不在“信位”中,犹如经说已“退入外道”,因为毁谤佛经即造作五逆之一—出佛身血,与佛法绝缘。
④相见道后得智生起久时,仍在见道位;只真见道如何入地?
如前已说,窥基菩萨于《成唯识论述记》卷10记载:“以见道位体性稍宽,乃至相见道(之)后得智起位久时,犹名见道。”这“见道位体性稍宽”之“宽”就代表所须修学的时间很长,必须至于圣位断除凡夫异生性而后止,所以特地说明“后得智起位久时,犹名见道”,即相见道从来没有几个“刹那”即可满足成就的时候,这才是窥基大师的意思,也是圣玄奘菩萨的意思(除非是圣位菩萨再来,如玄奘菩萨再于此世证悟,就是入圣位)。
实叉难陀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说发起增上清净意乐,方得超凡夫地,入圣位初地心:“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十地品第26〉:“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离世间趣,入出世道,得菩萨法,住菩萨处,入三世平等,于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相应故。”《大正藏》册10,页181,上21-26。]入地才是真正“超凡夫地”。又如佛驮跋陀罗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译为“过凡夫地”[《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十地品第22〉:“菩萨发如是心,实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姓尊贵,无可讥嫌;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在诸菩萨数,等入三世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欢喜地,以不动法故。”《大正藏》册9,页544,下18-23。],又如尸罗达摩所译的《佛说十地经》说为“超异生地”。[《佛说十地经》卷1〈菩萨极喜地第1〉:“菩萨发心大悲为先导,慧智增上方便善巧之所摄受,意乐及与增上意乐常所辅持,佛力无量以坚持力及以智力,善择决定无碍智现前,随顺无师自然妙智,能受一切佛法慧智,教授诲示,极于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始发此心,即是菩萨超异生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种族尊贵无可讥嫌,已离世趣入出世道,住于菩萨本法性中,已善安住于菩萨处,随顺三世平等之法,绍如来种,决定趣向正等菩提。唯诸佛子!菩萨住于如是等法,名已善住极喜地中,以不动故。”《大正藏》册10,页538,上15-26。]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卷39开示说:“若诸菩萨已证增上清净意乐,如已获得,超诸恶趣。”[《瑜伽师地论》卷39〈施品第9〉,《大正藏》册30,页508,上25-27。]此“增上清净意乐”是入地的最后要件,如《华严经》所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十地品第22〉,《大正藏》册9。亦可自行恭读实叉难陀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十地品第26〉,《大正藏》册10。]。“超诸恶趣”,即是入地时才断尽了凡夫异生性。以上经论证明了《成唯识论述记》所说“见道位体性稍宽”,以及“后得智起位久时,犹名见道”的真实情况,要跨越这“宽”度所须花费的时间是从入第七住位不退开始,经历一大阿僧祇劫时间的三十分之二十四的修学,终于圆满第十回向位功德而入圣位时,才得脱离凡夫异生性,“超诸恶趣”,即此说为“宽”。
琅琊阁、张志成曾引用窥基菩萨误解的真见道阶位来攻击师父,然窥基菩萨并未说过“真见道是初地”,也没有说过“相见道是几刹那可完成”,反而明确地说“相见道(之)后得智起位久时,犹名见道”—“相见道的后得智已经发起很久了,还是在见道位中修学”。然琅琊阁却刻意隐匿窥基菩萨所说,反而颠倒黑白说“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在初地”,他更说:“真见道,是在加行位修至十回向位世第一法时无间证入的;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刹那算)完成相见道,入初地(极喜地);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在初地。”[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他又再说:【从“真见道”和“相见道”的时间差距来说:“真见道”证真如后,很快(用刹那来说)就完成“相见道”,不需要等多少“劫”。】[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2)〉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073]
如此皆严重违背了窥基菩萨所说的“久时”之意,也违背了“见道位体性稍宽”的道理。在此举一譬喻,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被老师教说“先有种子长大,再开花,然后结成果实”,结果有一位小孩却当场说“‘种子、花、果实’都是一起长大的,没有先后的事情”;然而其他小朋友就算再笨,也知道这小孩在乱讲,都只会惊讶地看著他。琅琊阁若非和这故事中的小孩一样颠倒,如何能将本来就有且修学次第分明的两种见道混同为一?如何琅琊阁还可以“横柴夯入灶”地说两种见道都“在初地”?
圣玄奘菩萨已于《成唯识论》明确说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善达法界入地”,须两种见道—“真见道”与“相见道”都圆满后,才可有因缘“通达入地”,且此“真见道”与“相见道”又有次第修学的关系;因此,琅琊阁的“两种见道都是入地”之主张确实是谬误。即使逻辑再怎么不通,也该知道在“真见道圆满后、相见道未圆满前”,是不能说为“通达入地”,更何况琅琊阁尖锐主张说“真见道就是入地”呢?
相见道的修学在于成就非安立谛三品心的现观、安立谛十六品心(依止观说九品心)的现观,此皆先须了解非安立谛与安立谛的内涵,并且实际观行,且皆须一再地闻、思、修,令闻慧、思慧、修慧皆能实际成就,以至于三品心、十六品心之现观圆满,实证之智慧具足发起,这绝非刹那短时间可得成就;且观张志成、琅琊阁等人“横空出世”弘法以来,已经二年有余,连真见道的功德仍未能证,而且相见道后半的安立谛观行成就而证阿罗汉果也未能证,竟然奢言“真见道、相见道的通达,都可以在几个刹那之间就一时具足”,岂非痴人说梦?而琅琊阁、张志成又如何可以刹那计数来成满相见道呢?
⑤三贤位之三十心须一大无数劫成就,十六心须多时观修乃能成就
琅琊阁的认知是相见道安立谛十六品心修学可依这显示的数字“十六”来评估,由于这数字这么小,于是他就无厘头地发明了“以刹那时间计算即可过完相见道”之说,他还反诘说:【因为倘若是劫,那么《成唯识论》用“十六心”等来形容“多劫、无数劫”岂不荒唐?】[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萧导师将相见道的“多刹那”(三心、十六心、九心等)解读为“多劫、无数劫”(从七住至十回向,一大无数劫之23/30),是极度扭曲的解读,因为倘若是劫,那么《成唯识论》用“十六心”等来形容“多劫、无数劫”岂不荒唐?】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若依琅琊阁“‘十六心等’不可是‘多劫、无数劫’,否则就是荒唐”的说法,则世尊于《梵网经》卷下开示的“三十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梵网经》卷下:“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大正藏》册24,页1006,上10-13。]即“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之“三十心”,此也唯有三十数、三十心,是否也不可是“多劫、无数劫”?然修学“三十心”真正需时多久呢?弥勒大士说为“第一无数大劫”[《瑜伽师地论》卷48〈住品第4〉:“谓经第一无数大劫,方乃超过胜解行住,次第证得极欢喜住。”《大正藏》册30,页562,上9-11。],即需时一大阿僧祇劫之久!难道琅琊阁认定“‘三十心’须历时‘一大阿僧祇劫’”的佛菩萨所说也都“荒唐”?这样自说“很快(用刹那来说)就完成‘相见道’”的琅琊阁、张志成,是否应重新检视自己所说是否为“荒唐语”?若“相见道”果真可以如此“很快(用刹那来说)就完成”,张志成是否可以在一生之中完成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的实证?张志成您在提出这主张之后,应该证明给佛教界看看您的主张是否正确,而我们并不要求您在几个刹那之间完成。
又,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
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大正藏》册31,页50,下14-17。]

圣玄奘菩萨写说初地菩萨“不久”证大菩提—成佛,然这个“不久”到底是多久呢?从入地开始直至成佛,需时整整“两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这时间可是“很久”!圣玄奘菩萨为策励学人,令勇猛护持正法的大心菩萨可化长劫为短劫,故说“不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入地已断异生性障及进入“行不退”了,故未来之佛菩提道将一路快速前进而不会退转,故说“不久”)。因此,《成唯识论》这整部论是依圣位菩萨的高度,特地为了利益学人来阐述正理的;阅读此论的学人不当以漫不经心的态度随意依文解义,轻视圣玄奘菩萨的巨论!
⑥成满相见道之证断,方入地获得圣性,断凡夫异生性
大乘菩萨入地时方获得“圣性”,如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9说:“极喜地,初获圣性。”[《大正藏》册31,页51,上22。]菩萨入地时,才是无始劫来第一次获得“圣性”。又,《成唯识论》卷9说:
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必不成就。[《大正藏》册31,页52,中23-24。]

这意思是:
菩萨在见道位圆满时,具足断除二障的见道所应断之分别随眠,得入初地,名得圣性(断尽凡夫异生性)。菩萨在“二真见道”—二个真正的见道都圆满时,此“二真见道”圆满现在前时,令“二障的分别随眠俱断”而“无法成就”。
既然说是“二真见道”,即是说要有两个真正的见道才行,表示一直以来都有人是抱持错误的见道知见,犹如张志成等人一般。此句“菩萨见道现在前时”是说“菩萨在真见道、相见道等两个真正的见道都圆满现在前时”,才“得圣性”;此即可与“极喜地,初获圣性”吻合。当琅琊阁坚持“真见道即入地”时,这句话在他眼中必然成为“菩萨真见道现在前时”就可获得圣性。然真见道只是一种,又非二种;并且真见道所缘的内涵与相见道有别,若相见道所应断除的分别随眠尚未断除,所知障与烦恼障的分别随眠未断,如何说“入真见道”即可免于凡夫异生性障?
又,“二真见道”即“真见道”与“相见道”,即“二种真正的见道、二种真实的见道”的意思。[平实导师,《涅槃—解说四种涅槃之实证及内涵》下册,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8年11月15日初版四刷,页224-226。]当“二种真正的见道”都圆满时,这二障—所知障、烦恼障的分别随眠必然无法成就。琅琊阁却断言“真见道”就断尽“见所(应)断的分别烦恼”,相见道只是重提一遍见道?如是重提亦何所用?可是在此宽广的见道位中,圣玄奘菩萨所说的“异生性”—见道所应断的随眠尚须“永害”,即弥勒菩萨所说的“第一无数劫”的修行之中,“往恶趣”之因还在,凡夫异生性尚未过去,如何可说真见道时即入圣位而获得圣性?
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明这凡夫异生性:
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大正藏》册31,页52,中20-21。]

这意思是:
凡夫异生性障,即是二障—所知障和烦恼障—的分别随眠所引起的,即依此障碍的种子随眠而安立异生性之名。
因此,等到分别随眠都断尽—凡夫异生性的现行及习气种子随眠都断除后[平实导师,《涅槃—解说四种涅槃之实证及内涵》下册,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8年11月15日初版四刷,页224-226。],这凡夫异生性才算尽消,方得入地获得圣性。
然执取“真见道即入地”的琅琊阁、张志成,却总以为“真见道”时就可令二障分别随眠断尽,他这么说:“菩萨二种真见道(即生空智与法空智)现前时,分别二障种子同时断除……。”[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与《成唯识论》的矛盾(1)〉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01044]琅琊阁之说违背了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所说—真见道只能断“分别我执”而非“分别法执”的正理;也违背了上述所说的“二种真正的见道”皆圆满时,才能断除这二障分别随眠的道理。又,琅琊阁也并不知道什么是“二真见道”,就随口依文解义,说为“二种‘真见道’”,真见道便由“一”种变成无意义的“二”种了,这使其说法变得更加荒谬。
⑦相见道有真实功能、有证有断,非是模仿真见道之恶说
琅琊阁说:【断除随眠或种子,出生无分别智(生空智、法空智)—“惑灭智生”,在真见道已经完成,后来的相见道没有这些功能,它只是模仿、学习真见道,让说法方便的智慧更加深细而已。】[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 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琅琊阁在〈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与《成唯识论》的矛盾(1)〉又说:【问:真见道时,无间道断分别二障种子,解脱道时证二空真如,既已断惑证理,为何还需假立的相见道?答:因为真见道时,唯证乃能相应,其中无语言、寻思心行,能所双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相见道中,学习真见道中断、证内容,这时需要安立各种名言、概念,来了知非安立谛(真如)以及与其相关的四圣谛等安立谛的内容,然而前提都是要有真见道的亲证非安立谛(故说,真见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既是假立的,为何还要学习?”因为菩萨求一切智智,为欲遍知断二障、证二空理的一切内容,能为度众之方便善巧,所以需要学习。】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01044]

辨正:他说“相见道没有这些断除随眠或种子的功能,只是模仿、学习真见道,让说法方便的智慧更加深细而已”,由此显见张志成、琅琊阁没有真正理解过《成唯识论》的见道,看来他的佛法底子还差很远,而且也有文字障。当知见道位圆满而通达入地时,才能证得“法空真如”,得“法空智”,断除“分别法执”;这中间无任何的通融与淆讹。因为真见道所证的只是“生空真如”,得“生空智”,断“分别我执”,未证“法空真如”,未断“分别法执”。
以“相见道”来说,就是还须继续断除真见道所尚未断尽的见道所应断之二障分别随眠,这是清楚记载于《成唯识论》上的,令人不解为何琅琊阁可以扭曲为“相见道没有这些(断除随眠或种子)功能”。任何人以“分别随眠”去查《成唯识论》,都会马上知道琅琊阁说错了;任何一位国小六年级同学被教导关键字查询的方法后,都能快速破解琅琊阁的谎言,因为从圣教中清楚知道:相见道中的非安立谛三品心之观行断除了所知障的一切分别随眠,相见道中的安立谛十六品心之观行则断除了烦恼障的一百一十二种分别随眠。然而张志成、琅琊阁还是继续视而无睹,自创“琅琊阁相见道模仿说、琅琊阁相见道学习(复习)真见道说、琅琊阁相见道无断除分别随眠说”,如是一意孤行而不愿修正他的说法,这样赌气而不畏因果的人(完全不在意误导众生所引起的大恶业异熟果)如何能是“走向成佛之道”的良伴?拥护他的人当思考:究竟是他一意孤行,还是你一意孤行?
当知,相见道修学有其次第,安立谛十六心之修学,必定是在真见道亲证真如、相见道非安立谛三品心的实证之后;之所以如此,在于安立谛十六心、九心(依止观说)是依大乘真如来观行三界四圣谛,因此,如果相见道之前的非安立谛三心中,并未透彻真如于各种行相中无相无所得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无法深入“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解深密经》卷3〈分别瑜伽品第6〉:“一切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复七种:一者,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后性;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唯是识性;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五者,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大正藏》册16,页699,下17-25。],则必无法具足此大乘四圣谛的观行,亦必无法彻底断除烦恼障中见道所应断的三界分别我执之深细习气种子随眠(异生性习气种子随眠),也无法降伏分别法执的习气种子随眠,那这个相见道就无法圆满。因此,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清楚说明“非安立谛”满足后,再有“安立谛”的修学与观行—故说“非安立后,起安立故”。
⑧“分别随眠,真已断故”?相见道尚断分别随眠!
圣玄奘菩萨再于《成唯识论》卷9说:
分别随眠,真已断故。[《大正藏》册31,页50,中14。]

疏解论文大意如下:
若以为真见道时即能断尽二障之见所断的一切分别随眠,那又为何有我玄奘所说的相见道观修非安立谛三品心所断的分别随眠,以及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所断的分别随眠呢?因此真见道不是即可入地,仍须修学相见道;真见道只是缘于真如的总相而已,而且这见道所应断的二障分别随眠,于真见道时虽然已经断除一分,却尚未断尽故。
这就是说,分别法执必须要于入地之时方始断除。然坚持“真见道=入地”的琅琊阁看到这“分别随眠,真已断故”,就马上误会成“真见道已断尽所有的分别随眠”,他不再理会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说相见道“除分别我执随眠、断分别法执随眠”。如果琅琊阁是对的,那又为何《成唯识论》在相见道还说有见道所应断的“分别法执随眠”呢?是我们的版本和他不同吗?还是他从来就关闭了他的心灵,也关闭了圣玄奘菩萨为他倾吐的正语呢?
《成唯识论》的“分别随眠,真已断故”,依师父平实导师于《涅槃》的开示[平实导师,《涅槃—解说四种涅槃之实证及内涵》下册,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8年11月15日初版四刷,页301-302。],这是当年圣玄奘菩萨对质疑者的反问;在此,笔者不揣浅陋,依虚拟语气来说:【你们都以为“一悟就是入地”,既然认定“分别随眠”已经在真见道—触证真如时断尽了,那又为何有此处的相见道所说的非安立谛三品心以及安立谛十六心、九心(依止观说)之修证,而断除了相应的“分别随眠”呢?当知,玄奘我在此所说的“相见道”之内涵是同于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所说、同于圣无著菩萨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所说,都含摄在“大乘见道位”中(后文会说明弥勒大士与圣无著菩萨关于见道的阐释),如何可怀疑、否定呢?又,玄奘我在《成唯识论》是依“真如总相、别于真如总相”两方面来分为“真见道、相见道”,因此,“相见道”本来就非仅有缘于真如总相的“真见道”所能含摄,如何可说“相见道”无有断除“分别随眠”的功能呢?乃至说相见道可有可无呢?】
“相见道”之非安立谛三品心以及安立谛十六心之亲证圆满,方断尽见道所应断的二障“分别随眠”,在相见道尚未圆满前“分别法执随眠”还未能断,须相见道圆满后,“法空真如”成就,方断“分别法执随眠”;因此尚且无法说在相见道时就是入地,更何况说相见道之前的真见道即是入地?如本文所示,张志成的见解与《成唯识论》的说法明显抵触、扞格不入,然他又不肯承认这是他依文解义所造成的谬误,那他是否在变相地指责圣玄奘菩萨所写的《成唯识论》是前后“说法不一、自反其言”呢?否则为何他的论述会与《成唯识论》有著这么明显的违背之处?如果不是如此,那又为何要执取自己的见解,全然不肯接受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的教诲?如是择恶固执的人,当知即使圣者复生于今日,对他亦无可奈何。(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