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第023集 无作四圣谛(三)

   日期:2021-04-21     浏览:1019    
正光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主题名为“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的《胜鬘经讲记》来加以说明。今天继续上一集的子题“无作四圣谛”。
  上一集已说明第一个重点的第一个部分,那就是声闻人观察自他有情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虚妄,因而成就初果乃至四果,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独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也就是说,声闻仅证得有作四圣谛的下品涅槃法。
  接下来谈第二个部分,缘觉证得有作四圣谛的中品涅槃法,他自己观察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也就是无作四圣谛,是为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根本,可是他并没有亲证,并于成就四果的证量而舍寿时如同声闻的阿罗汉一样,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在佛世的圣弟子们,听闻 佛的音声法教而成为声闻初果乃至四果时,也会遵从 世尊的开示去观察因缘法而成为缘觉。也就是在佛世,有一部分的圣弟子们不仅可以成就声闻菩提,而且也可以成就缘觉菩提,与无佛时代自己观察因缘法而成为独觉完全不一样。
  然而,“缘觉观察因缘法,一定要先观察十因缘以后,再来观察十二因缘,才能成就缘觉菩提。”(注:“缘觉观察因缘法,必然先观察十因缘之后,再来观察十二因缘,才能成就缘觉菩提。”——屏幕字卡内容。)为什么?因为先观察十因缘,就会发现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这个“识”是一切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根本。然后以这个识为基础,来观察十二因缘的每一个有支,都是可灭之法;如是观察以后,成就初果乃至四果,知道自己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独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
  所以缘觉听闻 佛在《杂阿含经》卷12的开示以后,于空闲、树下等寂静的地方,开始思惟、观察十因缘;从后面的老死的纯大苦恼聚集开始往上逆推,因为出生的缘故,使得老死出现了,所以老死的原由是由于生的缘故;接着用前面所思惟的方法来观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推究的结果,六入处的原由是由于名色而有的缘故。接着再思惟:“什么法有的缘故,使得名与色出现了?”思惟的结果,是因为有一个识的存在,才会有名与色的出现;缘于这个识,才会有名与色的出生及存在。
  从上面说明可知,观察十因缘的结果,知道有一个识的存在,祂是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根本,不仅不能离开这个识而有,而且再也不能往前推究而超过这个识了;于是往下顺推,来观察自己所推究的结果是否正确?于是缘识有名色,乃至缘生有老死;于是种种的大苦恼就聚集起来了。“缘觉于十因缘往上逆推、往下顺推的结果,是因为有了‘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才会有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以及种种苦的出现。”(注:“缘觉往上逆推、往下顺推的结果,是因为有了‘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才会有蕴处界及诸法等法及种种苦的出现。”——屏幕字卡内容。)可见这个识,是蕴处界及诸法等法及种种苦的根本,不能离开这个识而有。
  观察十因缘以后,再来观察十二因缘,来证明蕴处界及诸法等法及种种苦都是可灭之法;于是从后面往上逆推,是因为“出生”灭除的缘故,“老死”也就跟着灭除了;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的道理也是一样。缘于“行”灭除的缘故,“无明”也就跟着灭了;无明灭除的缘故,识阴的行也就跟着灭除了;识阴的行灭除的缘故,后世的识阴六识也就跟着灭除了;乃至于生灭除了,老死也就跟着灭除了,于是种种的大苦聚也就跟着灭除了。由此可知:“缘觉思惟十二因缘的一一有支,那都是无常败坏而且是可灭之法,没有任何一个有支是真实的。”(注:“缘觉思惟推究十二因缘的一一有支,那都是无常败坏而且是可灭之法,没有任何一个有支是真实的。”——屏幕字卡内容。)从缘觉观察十因缘、十二因缘的结果,可以得到下面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若不是缘觉自己推究十因缘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无余涅槃的本际,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当他证得四果及舍寿时,因内无恐怖、因外无恐怖,愿意自我消失——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剩下的仅有这个识存在,独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又缘觉观察十二因缘的识,那是识阴六识,与其他的十一个有支都是可灭之法;由于识阴六识有无明的缘故,于是有情造作了种种的善恶业,导致于有了未来世的名色出现,乃至于有老病死等纯大苦聚出现,因而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这也是缘觉要先思惟十因缘以后,再来思惟十二因缘的最主要原因,否则仅思惟十二因缘,结果而没有推究到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也就是无余涅槃的本际,当他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以后,成为一切皆无的断灭空了。
  第二个结论,由于缘觉自己思惟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存在,显然他的智慧比声闻好;因为声闻听闻 佛的音声法教,相信 佛的开示,相信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因而成就初果乃至四果,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所以“声闻所证的涅槃法,是下品的涅槃法。”(注:“声闻所证得的涅槃法,是下品的涅槃法。”——屏幕字卡内容。)缘觉虽然也是听闻 佛的音声法教,但是他自己观察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存在,知道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不仅显示缘觉的智慧比声闻好,而且当缘觉证得四果证量及舍寿时,也是因内无恐怖、因外无恐怖,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独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由于缘觉的智慧比声闻好,“他所证的涅槃法,是中品的涅槃法。”(注:“缘觉所证的涅槃法,是中品的涅槃法。”——屏幕字卡内容。)不同于声闻所证的下品涅槃法。
  第三个结论,不论是声闻还是缘觉,他们都没有亲证无作四圣谛的法界实相;他们所能观察的,都不离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有作四圣谛,都不离现象界而有。他们所断的烦恼,只是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烦恼现行而已,所证的涅槃只有两种,那就是无余依涅槃、有余依涅槃;所以二乘人于证得四果的证量及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当中消失不见了,独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再也没有二乘的四果人出现于世。
  接下来谈第三个部分,菩萨透过五十二个阶位去修行,去明心见性,去断除两种生死;于未断除两种生死之前仍未究竟证得无作四圣谛,“所以菩萨所证的涅槃法,是上品的涅槃法。”(注:“菩萨所证的涅槃法,是上品的涅槃法。”——屏幕字卡内容。)唯有菩萨究竟断除两种生死而成佛,才是究竟证得无作四圣谛。又菩萨修行有五十二个阶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五十二个阶位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现行与习气以及变易生死,最后才能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所谓的十信位,就是新学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初的十种阶位,是菩萨刚开始熏习佛法正知见,因而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力的十种阶位。”(注:“十信位,就是新学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初的十种阶位,是菩萨刚开始熏习佛法正知见,因而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力的十种阶位。”——屏幕字卡内容。)如果新学菩萨没有去听闻及闻熏佛法,永远无法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永远无法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力具足圆满,也不会于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更不会穷尽三大无量数劫精进地修行而成就佛道;因此十信位对新学菩萨而言,乃是入佛菩提道,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如是经历一个大劫,乃至于一万个大劫,才能发菩提心,才能转入十住位的初住位,开始在外门行菩萨的六度万行。
  “所谓的十住位,就是十种习种性的阶位。”(注:“十住位,就是十种习种性的阶位。”——屏幕字卡内容。)习种性的意思有两种:一者,表示熏习的意思;代表新学菩萨正式开始行菩萨的六度万行,开始熏习佛的种种法、种种行谊等等。二者,表示习气的意思;代表新学菩萨往昔多生多劫以来,所培植的种种习气仍然很重,所以菩萨在十住位开始行菩萨的六度万行而熏习种种佛法等等,难免会有种种的贪、瞋、痴现行而表现于外。菩萨了知这个道理以后,在初住位开始行布施度,努力为众生付出来培养菩萨的菩萨性;在二住位持菩萨戒,乃至于经历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去圆满菩萨应有的福德与定力的见道资粮。由于菩萨有了福德与定力来庄严,才能遇到真善知识教导而进入般若度,乃至具足参禅的正知见而得以参禅,并于因缘成熟时得以一念慧相应,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无作四圣谛;发起了根本无分别智,现观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有作四圣谛,都是无作四圣谛藉缘而出生的法,本来就是无作四圣谛的一部分。所以菩萨不仅现观两种四圣谛同时同处配合运作,而且转依了无作四圣谛的功德,成为真实义菩萨;迥异二乘人仅能现观有作四圣谛,而不能现观无作四圣谛之所在。又菩萨明心了以后,以根本无分别智为基础,努力去修行,一一去圆满八住、九住、十住所应具备的定力、福德与智慧资粮,于第十住位快圆满时,得以眼见佛性而成就如幻观,因而圆满第十住位的功德,发起了内遣有情假缘智,因而转入十行位中继续修行。
  “所谓的十行位,就是十种长养菩萨性具足圆满的阶位。”(注:“十行位,就是十种长养菩萨性具足圆满的阶位。”——屏幕字卡内容。)由于初行位的菩萨,已具有微妙的般若智慧,可以荷担如来家业,出来摧邪显正、出来救护众生,因此心中非常欢喜,一直到第十行位快圆满时,使得自己的菩萨性接近具足圆满的阶位,因而有了一种现观,那就是阳焰观,因而发起了内遣诸法假缘智,得以转入十回向位继续修行。
  “所谓的十回向位,就是十种菩萨不畏惧艰难去摧邪显正、去救护广大众生,以培养自己入地前的阶位。”(注:“十回向位,就是十种菩萨不畏惧艰难去摧邪显正、去救护广大众生,以培养自己入地前的阶位。”——屏幕字卡内容。)能够这样去摧邪显正、去救护众生,未来就可以发起圣性而转入十地修行。由于菩萨成就第十行位阳焰观以后,转入十回向位之初回向位,为了救护一切众生,菩萨继续出来摧邪显正,以此来广度众生走向正道,让众生得以远离众生我的法相,一直到十回向位快圆满时,发起了一种现观,那就是如梦观,也就是发起了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以及有了阿罗汉的证量,得以圆满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而转入十地中继续修行。从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个阶位来看,菩萨所断除的烦恼是见、思二惑,因而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烦恼现行;菩萨所证的涅槃有三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余依涅槃、有余依涅槃。这时候的菩萨,虽然已经断除大乘的异生性,已经有能力入无余涅槃,可是为了无生法忍的道种智,不仅发起了十无尽愿,而且也故意生起了一分思惑润未来生,继续转入十地继续修行。
  “所谓的十地,就是十种修无生法忍道种智的阶位。”(注:“十地,就是十种修无生法忍道种智的阶位。”——屏幕字卡内容。)始从初地对诸法的通达,一直到十地法云地为止。当菩萨有了慧解脱的证量,有能力入无余涅槃而不入,为了无生法忍的道种智,故意生起了一分思惑润未来生,得以转入初地继续修行,名为欢喜地菩萨;如是初地菩萨,按照 世尊所开示的每一个阶位,一一如法地修行,得以次第圆满初地、二地、三地的功德。于三地满心时,菩萨证得色阴尽的功德,而发起了第一种意生身;于六地满心时,证得受阴尽的功德;于七地满心时,证得念念入灭尽定,而有想阴尽的功德。这时候菩萨的心极寂静的缘故,起了涅槃贪,想要入无余涅槃,亲逢 世尊现身及劝慰,传授七地满心菩萨一个三昧,名为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胜过七地满心菩萨以前所修的种种三昧,因此菩萨乐于修学而不入无余涅槃,使得七地满心菩萨得以断尽分段生死的习气种子随眠、以及圆满第二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而转入八地继续修行。又菩萨于八地满心时,得以于相、于土自在,因而发起第二种意生身;于九地满心时,菩萨有了四无碍,那就是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使得菩萨说法无碍,因而有了第三种意生身;于十地快满心时,菩萨放光照耀十方诸佛世界,光从十方诸佛脚下进入;十方诸佛知道有一位十地菩萨即将满心,不仅眉间放光,遥为十地菩萨灌顶,使得十地菩萨大法智云现前,成就行阴尽的功德而成为受职菩萨,得以转入等觉位继续修行,而且诸佛也发动九地以下的菩萨们,皆来围遶十地菩萨,设大供养,于瞻仰十地菩萨时,也蒙佛放光加持而各获得百万诸三摩地。当菩萨圆满十地以后,转入等觉位,于百劫中所取得的色身、钱财等等,不管是内财还是外财,一一布施出去,以此来圆满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于百劫修集福德圆满以后,转入妙觉位,并观察成佛的因缘成熟,下生人间而明心见性,有了识阴尽的功德,因而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从上面说明可知:菩萨经过了五十二阶位的修行而成为等觉、妙觉;在这当中,菩萨亲证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余依涅槃、有余依涅槃,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现行及习气,也断除了极大部分的变易生死,仅剩下极小部分的变易生死犹未断除。菩萨虽然于第七住位证得了无作四圣谛,但没有究竟证得,只是得到根本无分别智而已,还有后得无分别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尚未证得;所以菩萨所证的涅槃是上品的涅槃法,迥异于二乘人所证的下品及中品的涅槃法,犹待最后身菩萨成佛的因缘成熟,而下生人间,于菩提座下明心及见性,断除了最后一分的变易生死,因而证得了无住处涅槃,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如是断除了两种生死,不仅自知、自作证而证得最究竟的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且还成就最究竟的无作四圣谛的功德,那就是胜鬘夫人在经中所开示的:“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说到这里时间已经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