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第122集 修道正因

   日期:2021-04-21     浏览:1578    
正益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修道正因”。在佛法上,我们知道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要非常久,而且要证悟佛菩提,就是代表要有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知道一切诸法所有的一切的原理;所以,如来以亲证了无上正等正觉,而说实际上一切有一个根本因,这根本因就是如来藏妙法,这个法就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第八识。
  所以,八识从一开始,包括从安世高来到中国,他算是非常早的一位译师了,他从东汉桓帝的时候就来到中国,他又开始翻译阿含部的一部经典,这部经典就已经告诉我们,实际上有一个识是入胎的,那时候的名色就是五阴,他翻译叫作名字。因为大家并不是很清楚名色五阴之外的识是什么?其实在印度的时候《奥义书》里面就已经去谈到,谈到什么呢?就是说除了六识以外,还有一个末那意根,也就是说以前就知道有七个识。但是世间上有些人,他并不清楚这道理,他反而就退回去只有六个识,实际上这是连印度的这些哲学家或是哲学思想都不如。
  实际上佛法当然不是思想,因为佛法就是要亲证一切的法是经过如来藏出生之后才现起的,包括我们现在所看到一切世间的种种显色以及光暗——以及光明、黑暗种种,以及颜色的变化种种——这些都是如来藏变化给我们的。所以这些经过科学家来证明发现说,同样的颜色在不一样的场合里面——实际上我们眼睛没有坏——可是看到却是不一样的颜色,明暗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藏就根据七转识的心所“想”来变化而成,这就是因为人的众同分然后变化的;至于其他生物呢?其他种类的族群,有可能有不一样的一个变化性。所以,包括说颜色、明暗种种都是如来藏所变现的,这就是内相分跟实际上的尘相(在外面的外相分)是不同的,这是科学家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也符合佛法的一个正理。
  从修道来说,既然有这个根本心如来藏,那祂到底是什么?一切都跟祂的关系又是什么?所以在佛经有说到祂是一切的诸法的一个根本。也就是说,一切诸法来自于种子变现成为现行的法;这个根本就有一个根本因,然后你才有办法将储藏的这个种子因把它变生现法;而成为现法之后,要时时能够保持存在,因此要依种种来为缘,其中最重要的缘,当然就是如来藏不断地流注、不断流注,然后在过程中一切众生不断地造业,造业的话就会将这样的习气,或是造这现行种种——这些烦恼、业种种种——这些的过程中,再把种子不断地回熏,回熏到这个种子,让这八识田中有更多的种种因应未来世的果报,乃至于现在的心识的流注。
  所以说,学佛的话知道说,如果这一切都虚妄的如佛所说,那是不是自己应当作一个抉择来亲近善知识,然后随顺善知识的教导,接受善知识的说明,然后相信佛法它就是要去修除七转识的杂染,然后来亲证这一个本来的心地。所以这方面是非常难以信受的,因为要找如来藏的过程非常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善根就可以来成就。善知识也不应当随意来说这个法,为什么?因为有的人他会毁谤,所以毁谤了以后,他就下堕三恶道;实际上,毁谤如来藏、毁谤菩萨藏这样的法,就是直接变成一阐提,就是变成没有善根的众生了。
  我们从佛法来看就应该先去了解说,如果世间的一般宗教,到底他们要相信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那佛法为什么不是宗教?因为一般的宗教,它主张有个主宰,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祂出生的,所以祂本身没有一个平等因,就是一出来就是一个不平等的根本因。既然这个不平等因的主宰,祂出生一切万法,出生一切众生,那祂为什么不把众生出生得好一点?祂创造这个一切万事万物的时候,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瑕疵?而且祂创造一切诸法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让这器世间——就是环境,能够让人很顺利的知道应当如何来调伏,或是改变自己恶念来转化自己不善的念头?明明祂可以创造的,那祂为什么不作?对于这样懈怠乃至于说放纵祂所创造的众生,这样我们来称为这个主宰,实际上这样主宰当然是有亏职守的;而且这样主宰到底知不知道人生或是一切众生的痛苦?祂有没有悲愍心呢?祂还继续创造了恶道,恶道让众生下堕种种……。也就是说,这些的理论它本身是自我矛盾的,我们只能说外教或是外道这种外于本心去谈种种的法,它基于一个不平等因,一切的众生就是要在祂的创造之下,然后也不知道要作什么,最后只能够相信祂;完全是在一个迷信,不是一个正信的理路上来走自己的信仰。
  而佛法不是这样,佛法说实际上没有这样的主宰存在。一切的众生都是实际上由过去生的业力,然后他可以扭转这些的话呢,就是靠自己的愿力来行这个佛道,最后他会亲证这个最高无上的成佛的佛菩提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他会证得每一位众生都有个平等因,而且达到极致——成就佛果。所以,如来在示现这些诸法的时候,(悉达多太子)祂出家、祂去静坐、祂去苦行,就是把所有的修学都把它用在祂的修行方式上,然后告诉我们这些修行是错误的。为什么有人要静坐?因为他觉得世间的人,他都一直在动、一直在喧闹,所以他们要静坐,认为这样就可以背离世间,实际上这样还不是真正的。然后再有的人,他认为世间上的人都是在行乐,不管是五欲之乐或种种之乐,然后就要改变,因此他们就行苦行;可是 如来经过六年苦行,祂也是发现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不能导致真正的开悟。所以,静坐和苦行,如来已经在这过程中示现给一切众生,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法。
  所以,真正的法必须要能知道哪些的见解是错误的,所以有身见、边见等等的五利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身见。因为意识心,大家会认为有这个心很好,祂应该是一直常住不会坏的,乃至于要死的时候还是想:“我应该会继续保有着意识心,只是很多东西我都会失去了。”要等到他去投胎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一切的东西都不见了,与他所想的不一样了。所以修道的正因,必须要从知道三界的有为法它都是有生必灭,不会有三界有为法它是常住的。而这不可思议的如来藏第八识,祂就是在能够变现这三界诸法,所以我们才要看说,那应当怎么样去找到祂;因为佛法不离世间觉,既然能够出生世间种种法,有智慧的菩萨还是可以找得到。所以,菩萨要靠这六度波罗蜜的修学,不断地知道正确的道理,不断地将自己好的习气不断地展现出来。
  所以,《华严经》有说菩萨有十种习气,当然我们这地方是说好的习气。菩萨他有善根的习气,他知道要不断地积累善根、福德资粮,不断地改变自己不好的心性,让不好的心性可以剔除。菩萨有见佛的习气,他想要看到佛(不是世间上所说“我就是佛”这样的随意乱说),菩萨是真正想要看到真正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一切种智圆满、如来十力具足的佛;不是世间的人,他自称他也是佛,实际上他连如来的十力,你请他当场解释,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他们并不清楚佛法,他们只知道说有佛这样的框架或是幌子,把它当成幌子拿来欺骗人,他觉得就可以受人供养;这样如来是经过亲证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样来看,菩萨有许许多多习气,还有在清净土受生的习气,菩萨会想要受生到清净的世界,因为清净世界可以让自己的心可以继续修学。然而菩萨还有大愿的习气,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愿意有行菩萨行的习气,菩萨行愿于世间,依着菩萨的悲愿而到不清净的世界上去,所以这也是菩萨的习气;虽然在不清净的世界,就宛如我们目前的世界,我们目前的世界是属于 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因为 释迦牟尼佛有说正法五百年,然后像法一千年,末法时期一万年,我们现在离开 释迦牟尼佛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所以这已经是进入了末法时期了;在这个最后九千年,菩萨就因为这样的习气,然后可以安住,因为虽然世间一切都很痛苦,可是菩萨在这过程中,他不会犹豫,他因为有一个“愿”来支撑。他也有波罗蜜的习气,所以六度波罗蜜他一样修持,将来入地以后,他来修持十波罗蜜。所以,菩萨靠着这样在佛菩提上的不断地增长的习气,最后不断地在这个世间成就诸法,最后会成佛。
  所以修道正因,就是要归依三宝,仰仗于三宝的功德,不断地往前继续来修学;然后知道这一切应当有一个平等因,虽然还没有亲证到自己的自心如来藏,但是应当要知道这一定是存在而无可质疑。我们来看一段经文,《菩萨璎珞本业经》说:【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这样的明心还没有办法产生最后的一个决定,虽然对于圣位菩萨来说,他示现于人间的时候是很快,然后可以经过多剎那他就会决定;但是如果是对于三贤位的菩萨,或是说才刚证悟菩萨,他是很困难的,他必须要直接得到诸佛菩萨、还有善知识的护持,如果没有的话,他就没有办法安住。也就是说,经文这边就说得是非常斩钉截铁啊!所以,为什么说一个人证悟以后还要没有慢心,在证悟前就没有慢心,证悟之后更要没有慢心,要从经典中去抉择,而不是从世间人的谈论中去抉择自己的明心是对或错。
  在中国已经有禅宗的公案,一千多则的公案来告诉我们说哪些是属于明心的公案,这些公案因为都含有明心的密意存在,所以一般人并不是很了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宣称他已经明心了,他应当能够理解这个明心的公案,不应当说他对于公案是完全不懂得;因此,如果不能够作正当解释,像是把赵州禅师“喝茶去”,当成是说因为那时候是喝茶时间,所以喝茶去,这样的话,就是对于明心之法,他也不了解。因为佛法是甚深极甚深,不是世间的可思议法可以达成的;世间的修道不是佛法所说的修道,因为佛法的修不是世间所以为的在作个人心性的调整,然后清心寡欲,然后有人来侮辱我的时候,我不要生气。不!佛法都是依第一义来说,然后从第一义来方便流出二乘菩提。实际上,我们要成佛当然要回到第一义,所以对于真正的见道来说,就要了解这第一义。即使是往生净土上品中生也是要解第一义,如果没有证悟,也不想要接触到大乘第一义谛,实际上他能够出生就是上品下生,这还算是比较好的;如果说他也没什么信心,他最后就是出生在佛国的边地,那这样就很可惜。
  应当来说,不应该排斥第一义谛,或是说认为我应该不会通盘地了解。实际上佛法来说,就是因各种的“义”来安立这阿赖耶识或心,乃至于成佛的无垢识的种种名字;为什么要这样作呢?因为佛法它的面向非常广,所以要能够随着各种义来作安立种种的名字,这就是《成唯识论》所说的:“而随义别立种种名。”(《成唯识论》卷3)意思是说,第八识虽然每一位有情他都有,可是你不可能只说第八识而不说说祂的种种法、种种的体性;那在说明的时候,你为了让众生能够方便来理解这第一义谛,所以你就帮祂取“异熟识”,因为什么?因为祂会有异熟生、异熟死,不是第八识本身有异熟生、异熟死,而是第八识祂能够变现七转识,然后种子有异熟的生死、异熟的生灭种种,应该说种子有异熟的生灭。
  那我们来看对于真见道跟阿赖耶识的亲证到底有关系是什么呢?《成唯识论》这么说:“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3)也就是说,真正能够作谛现观的菩萨,他这样称为真见道;入了真见道,他就是能够证解、能够亲证、能够知道(因为亲证,你才可能胜解)这个阿赖耶识。所以,虽然对于阿赖耶识的种种法不是全然可以知道,但是你知道了祂目前就是你的真心,祂就是一个不坏的心,祂的“真”是因为祂一直会存在;如果从种子来说,它必须要来予以汰换,然后让七转识的种子可以清净,所以它从这一点来说,它未来还要变化是因为从种子,所以没办法说这时候是全然的清净,所以又可以说是“非真”。所以,“真、非真”就看是从哪个角度来作这个显示。到佛地完全无有垢染,所以称无垢识。
  因此在佛法里面,就把找到这第八识阿赖耶识称为明心。因为 玄奘大师也说当祂有种种名,其中就有个“心”,而且为了强调这个,《成唯识论》又说:“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3)再重复强调一次:也就是说,你没有见道前,就是没有证解阿赖耶识;有见道,就是找到了这阿赖耶识,能够证解阿赖耶识,所以不应当有所淆讹。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