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近波罗蜜多、大波罗蜜多
第二大阿僧祇劫——近波罗蜜多,第三大阿僧祇劫——大波罗蜜多。
以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菩萨行品第3〉1的经文,是解说菩萨行的第二大阿僧祇劫及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大略修行次第,于下逐段列举并语译之。
经文: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能断三障色烦恼缚;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断诸缠盖,常化众生,修佛知见,成无上觉;住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语译如下:
【复次,依证真如而且通达的见地而信入,已有无生法忍的菩萨,是说: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这三个位阶的菩萨们修完第三发光地应证的所有功德时,能断除烦恼障、业障、报障层面的色法烦恼系缚;在这三地心中,要修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要修习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还得具足四宏誓愿,断除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等五盖的系缚而具足四禅八定,并且必须常常教化众生,进修佛法知见,将来成为无上正等正觉;常住于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这三地心是菩萨摩诃萨从初次发起无生法忍之心而到达一切智的各种修行的根本,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初入欢喜地中,已能确定自己舍寿后不会有中阴身生起,平时也都有初禅身乐自娱,而不思欲界中的男女细滑触及香美饮食、悦耳音声……等,于佛道次第已经了然于心。于初地满心位证得犹如镜像的现观,所见六尘悉皆是自心如来之所现像。二地满心位已能自己改变内相分,自行决定何时要改变任何部分的三界爱习气种子,证得犹如光影的现观。三地心中已可改变他人的内相分,但不许作,以免舍寿后下坠地狱;于第三地发光地的修行圆满了,此时具足四禅、四空定、四无量心、五神通,能证灭尽定而不证。于三地满心位证得色阴尽的境界,从此时开始,于无月无星乌云密布的暗夜、密室中,虽无灯光照明,目光所见室中及山野皆如同白昼,已不受色阴所限制,不再被色尘境界明暗所局限2。此时入定光明无量,也能以三昧乐意生身来往十方世界,为有缘人说法而度众生,身在此地而能观听意识在他方世界利乐有情的说法音声犹如谷响。
经文:复次,顺忍菩萨,谓: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能断三障心烦恼缚,能于一身遍往十方亿佛刹土,现不可说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语译如下:
【复次,随顺于无生法忍的菩萨,是说: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能够断除烦恼障、业障、报障方面的心烦恼系缚,当他修完这三地应修应证的一切法而成为现前地满心位时,能够于此一身之中化现诸多意生身,普遍前往十方亿佛的清净国土中,示现不可具足说明的神通变化,利乐广大众生。】
第四地菩萨依无生法忍创观安立谛四圣谛,智慧光明炽盛犹如猛焰;满心位所见三界一切有情都由自心如来所生,故于十方三界中处处受生,悉如水中月一般无二,证得如水中月现观。五地依无生法忍重观安立谛四圣谛,使世俗谛智与第一义谛智交互融合于真如智中,并依此五地无生法忍而精修引发静虑、安住静虑、办事静虑,增益三昧乐意生身之功德;若于三地满心仍未发起意生身者,至五地满心位亦得发起,变化意生身于诸世界广度有缘人,证得变化所成现观。六地心中以无生法忍创观因缘法,至六地满心位,断尽缘觉所未能断之习气种子,此地满心位之现观为似有非有的现观,遍见自己所化现之化身于十方世界利乐有情时,都是似有而非有,不真亦不假;此时亦证得受阴尽境界,请详《楞严经讲记》所说,此不赘述。
经文:复次,无生忍菩萨,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能断三障色心习气,而能示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一切众生。
语译如下:
【复次,依本来无生之法而得忍的菩萨,是说: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能断除烦恼障、业障、报障方面之色法、心法的习气,而能示现不可思议的无数无量意生身,随于各种类有情的因缘而饶益一切众生。】
六地满心位证得似有非有的现观,已到受阴尽的境界,觉知心来去无碍,这时已经可以预备离开三界万法的最后联系而开始远行了。转入第七地时就名为远行地,此时三界爱习气种子随眠即将断尽,于三界境界即将究竟远离了,于佛法中可以真的开始远行了,故名远行地。此位菩萨仍有想阴习气种子未断尽,仍住于想阴区宇之中,未能究竟脱离三界爱之习气种子随眠;直到七地满心位,证得念念入灭尽定的境界,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已经断尽,对解脱于三界爱之习气种子随眠已经具足方便善巧,于度化有情也具足方便善巧,因此而得想阴尽境界,满足七地心。此时想阴习气种子灭尽而名为想灭,从此以后眠而无梦,名为无梦无想境界。此位不论是有记业之梦或无记业之梦,悉皆已断;此时烦恼障、业障、报障方面的色法心法一切习气种子随眠已经断尽,能示现不可思议的无数无量意生身,随于各种类有情的因缘而饶益一切众生,可以转入第八地了。当七地菩萨成就想阴尽境界时,已灭除了融通妄想,证得一个现观,就是一切所见都如乾闼婆城——犹如海市蜃楼,都只是自心如来光影之所反映,永远不会再有融通妄想的境界出现了。关于证得想阴尽而灭除融通妄想的境界,请阅《楞严经讲记》中的说明,此处容略。想阴尽时,念念入灭尽定,寂静极寂静,为防此菩萨不慎而入无余涅槃,诸佛一时授手,传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令其不入涅槃,转入第八地中。
第八地是不动地,不再名为近波罗蜜多,已转入第三大阿僧祇劫中开始更加深入行于成佛之道,已进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行道过程,称为大波罗蜜多。这时要修愿波罗蜜多,因此八地菩萨为了帮助众生成佛,应该持续不断地修习愿波罗蜜多;同时在心中不断地观察三界一切无记异熟种子的真实法性,都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如是深细现观以后,对于三界世俗法中的一切事都能明辨而了达,以此缘故,成就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于相于土皆能自在变化。到此时,八地菩萨为了化度有情同成佛道,必须恒常不断地精修慈悲心,发起极大愿心而愿度有情,便因这个缘故而名为愿波罗蜜多。这时以四宏誓愿摄受众生永无终尽,所摄受众生已极广大,由此时开始,距离佛地已经不远了,因此而立名为大波罗蜜多。八地菩萨因为摄受众生演说微妙佛法时辩才无碍,假使有已经亲证真如之菩萨得以听闻,皆得毕竟不退于所闻、所证,因此又立名为真实波罗蜜多。
第九地菩萨是善慧地,应该成就的波罗蜜多名为力波罗蜜多。这个力波罗蜜多,略说有无等波罗蜜多等五十种,广说无量。九地菩萨皆修童子行,出家住于闲静远离之处,以正智深细观行而了达三界一切有情心行之黑业、白业果报,已多分证得处非处智力,是故能为诸菩萨演说不同层次之相应法,令皆各得相应而能帮助各阶位菩萨们实证大乘法的各种深妙义趣,能令诸阶位菩萨安住于三种涅槃,其善慧智力无一有情可比,因此名为力波罗蜜多,成为九地满心菩萨。九地菩萨以正智慧眼照见五蕴空寂之理,普能舍弃身命以利众生,法执之断除更为彻底,以此缘故,力波罗蜜多名为大波罗蜜多。
九地出家菩萨如是成就力波罗蜜多,能行力波罗蜜多,能降伏天魔、摧坏一切外道,具足种种福德、智慧之故,于一切佛法无不一一实修,于一切诸佛境界无不一一证见。如是九地满心菩萨能以神通力:【用一毛端举赡部洲,或四洲界,或大千界,乃至十方无量殑伽沙等世界,还置本处而无所损;或以神力,于虚空中取种种宝施有情类;能于十方无边世界,诸佛说法无不闻持。不见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3以此缘故,成就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圆满四无碍辩而能利乐一切菩萨,于菩萨众中具大威德力、大神通力。
八地至十地菩萨都无三界有记法之一切习气种子随眠,已在七地满心位断尽故;所余应修习的一切法都属于所知障方面,所应修习者都是无记性的种子异熟范畴,目的是为灭尽行阴习气种子;而行阴习气种子并无善恶性可言,都属于无记法。如是修学而期灭尽无记性的异熟种子变异,方能断尽变易生死。
经文: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等无二,为第十一一切智地。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无缘大悲常化众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
语译如下:
【复次,寂灭忍的道理是说,诸佛与菩萨众都是同样依止于这个寂灭忍,在这个金刚喻定中而住于下忍位的人就称为等觉、妙觉菩萨;到达上忍的时候就是成佛了,名为一切智。
此时能具足现观胜义谛,断除了所知障所摄的无明相,就可以名为等觉菩萨(等觉的最后位即是妙觉);若是已经完全住于一相,永无任何有为相了,世间与出世间已经平等无二,就是第十一位的一切智地。这时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同于真实际、等于真如法性,无缘大悲而永远度化众生,乘驾一切智的大车乘来度化三界有情。】
然而初入法云地或住地心的十地菩萨,仍有应该达成的修证内涵,《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4〈辩大乘品第15之4〉:
菩萨摩诃萨住第十法云地时,应圆满十二法。何等十二?一者、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圆满。二者、应圆满随诸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异类音智。三者、应圆满无碍辩说智。四者、应圆满入胎具足。五者、应圆满出生具足。六者、应圆满家族具足。七者、应圆满种姓具足。八者、应圆满眷属具足。九者、应圆满生身具足。十者、应圆满出家具足。十一者、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十二者、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十法云地时,应圆满如是十二法。善现当知!已圆满第十法云地菩萨摩诃萨,与诸如来应言无异。4
圆满了这十二法以后,即应进入等觉位中,由于这个缘故,上引《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菩萨行品第3〉的经文中,将十地菩萨与等觉、妙觉、如来同列为寂灭忍的金刚喻定中,这是从十地满心位所证得的真如境界而说的,但十地法云菩萨应修应证的境界就如同此段经文中所说,亦如《华严经》〈十地品〉中所说,都只是略说,不应认为如是修证即是具足十地满心之所应修。
又,识阴习气种子都是指前六识的存在与运作,恒欲了知六尘境界中的一切法,无有不欲了知之时;转入等觉位以后,则是对五蕴及真如一切法上之法执习气应予修断,故以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身处;如是百劫专修福德,直到最后身菩萨妙觉位一生补处,下来人间明心见道而成佛时,法执全部断尽了,识蕴六识恒欲了知一切法的习气种子方才灭尽。此时的六识心已不再有恒欲了知六尘的法执,说为识阴尽,方是究竟成佛之时。这时便是金刚喻定的上忍成就,圆满具足了寂灭忍;这时才是具足而圆满现观一切法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同于真实际、等于真如法性,名为证得佛地真如,无缘大悲而永远度化众生,乘驾一切智大车乘而来度化三界有情的究竟佛地。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菩萨行品第3〉又说:
善男子!诸众生类一切烦恼——业异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示导;应、化、法身亦不离此。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5
语译如下:
【善男子!所有众生之类的一切烦恼——因业而受生成就异熟果等二十二根,不会超出于三界之外而存在,诸佛都是如此开示训导的;诸佛的应身、化身、法身也同样不会离开三界而可以亲见。若是有人说“于三界之外,还另外有一个更殊胜的众生界”的时候,这就是外道的大有经中所说,而不是法界中真正的事实与佛法。】
经文:
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6
语译如下:
【大王!我时常告诉所有众生:“只要断除三界无明净尽的人,便称之为佛陀。”自性本来清净,名为本觉性,就是诸佛一切智的智慧;由这个本觉性的实有及恒存,才能够作为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同时也是诸佛菩萨修行证道的根本……】
如前第三节举经中所说:“诸菩萨摩诃萨依五忍法以为修行,所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皆有上、中、下三品;于寂灭忍则是只有上、下品,名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伏忍法位中有三品心:下品十住习种性,应修证“内遣有情假缘智”;中品十行性种性,应修证“内遣诸法假缘智”;上品十回向位道种性,应修证“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信忍法位中亦有三品心:下品极喜地,中品离垢地,上品发光地。顺忍法位中亦有三品心:下品焰慧地,中品难胜地,上品现前地。无生忍法位中也有三品心:下品远行地,中品不动地,上品善慧地。最后的寂灭忍法位只有上、下二品心:下品第十法云地,上品第十一等觉、妙觉地,过此即是究竟成佛之时。
第六节 诸佛的常乐我净
常、乐、我、净,是诸佛才有的境界,不是菩萨境界,更非声闻缘觉境界。为何说之为常?所知障的随眠,在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已先断除净尽的七地心时,继续进修十度波罗蜜多的最后三度“愿、力、智”三个波罗蜜多以后,无始无明也就是所知障的随眠如果也完全断尽了,那就成佛了。因为如果没有断尽所知障的一切随眠,三界无漏有为法的了别习气是不可能断尽的,他必须继续依止这种无漏有为法的习气才能继续受生于三界中,就是依止“愿波罗蜜多”的修习而受生于三界中继续行道。如果第八识中所有的有为法,所相应的全都是清净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无漏有为法习气相应,这时就表示:第八识含藏的所有种子永远不会再变异改易了,究竟清净了。就好像是提炼黄金:黄金已经提炼到究竟清净的时候,就不用再提炼它,因为永远不会再变化它金体的性质了。
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若想要断尽的话,只有悟后修学一切种智,一直到究竟了知烦恼障的内容时,也就是究竟了知三界法中的有漏习气种子时才能办到;要以这个前提继续在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大波罗蜜多中修行,否则永远都不可能进而断尽所知障的随眠。这时自然会继续进修,最后断尽所知障随眠,到这个时候,作意自动了别无漏有为法的习气也都断尽了,才算是成佛了。
到了佛地时,为什么说这个第八识叫作“常乐我净”?因为烦恼障中的分段生死的烦恼现行,已经在二大阿僧祇劫以前入地时就断尽了,早已具足二乘圣人的有余及无余涅槃。然后起惑润生,或者当时已证顶品三果而留惑润生,转入初地修菩萨道;而其烦恼障所摄的有漏习气种子随眠,也在一大阿僧祇劫前满足七地心时断尽了,然后依止三界无漏有为法习气与八地的大愿而继续受生于三界中。如今又经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所知障的一切随眠断尽了,这时把最后一分无漏有为法习气随眠也断尽了,不会随时想要了别各种六尘境界,如来藏中的种子就永远都不再变异了,就没有变易生死了;这是由于所知障的无明随眠也都全部断尽了,永远不可能再受熏增进了。既然如来藏内含的种子已经永远不再变异了,心体与种子都是常住而不变异的,所以这时的祂叫作佛地真如,名为真常──真正的常,已经超越中道的“非常亦非断”的境界了。
常乐我净才是诸佛境界,是故成佛之时必须断尽五阴习气种子;这些习气种子有三界爱相应之习气种子,也有并非三界爱之无漏有为法了别习气种子。菩萨修到七地满心位,必须将三界爱相关之习气种子断尽;以此缘故,三地满心菩萨必须证得色阴尽境界,六地满心菩萨必须证得受阴尽境界,七地满心菩萨必须证得想阴尽境界。八地以后也一样要修断无记性诸法的习气随眠,所以十地满心菩萨必须证得行阴尽境界,诸佛必须证得识阴尽境界。然而,七地满心前所应断尽的色、受、想阴等习气种子随眠,是有关三界爱微细现行的习气种子;一旦断尽,则佛世所见诸大阿罗汉之微细习气种子的现行状况,将会永远消失不存。
到八地以后则要开始断除非关三界爱之习气种子,所断乃是行阴与识阴之习气种子,纯属无记性的异熟种子等生灭法;此时已无色阴、受阴、想阴之习气种子随眠故,其行阴、识阴于一切法中的运行,纯属无漏有为法的种子,此时都无善恶性而仍然在六识生起之时欲见、欲闻、欲觉、欲知,于诸法好奇之心仍在,非如诸佛都无好奇之心,纯依悲愿而起作意了知三界一切世间有情无情诸法。
必须达到五阴习气种子随眠全部断尽之境界,一切异熟性种子完全不会再有生灭转易之事了,此时所知障所摄过恒河沙数一切上烦恼已经完全灭尽,方能使第八无垢识所含藏一切种子恒常而无变异,从此以后第八识内外俱常而无变异,方能名之为真常。第八识心内外皆常而无变异了,种子永远不变时即是断尽变易生死之佛地境界;此时第八识改名无垢识,所含藏之一切法种都能运用自如了,方能名之为真乐。如是自在运用而无种子生灭了,已非五阴无常、苦、空、无我的境界,而是真我无垢识含藏的一切功能差别全部现行而能大用了,方得名为真我。由如是真我大用的缘故,已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一切种子纯净无杂,方得名为真净。如是常、乐、我、净,才是一切诸佛常住而无变易生死苦的大智慧境界,智慧、福德二俱圆满无缺,十号功德具足圆满了,方是十号具足的诸佛究竟境界。
以此缘故,入地之后必须依十度波罗蜜多继续进修,十地之中各有所应修证之无生法忍,故应同时开始断除烦恼障所摄的习气种子;直到第七地满心位,断尽三界爱的习气种子,方能转入第八地,开始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所谓断除三界爱的习气种子,即是有关三界爱诸烦恼中的微细习气功能差别,都应该全部断除。阿罗汉们只是断除三界爱的现行,使自己超越于三界生死,不再受生于三界中,因此而离开了三界生死的痛苦;但这只能断除分段生死而不能断除变易生死,只是断除三界生死的现行而非断除三界爱的习气种子,所以毕陵尚慢、须菩提尚瞋、难陀仍爱亲近女众、迦叶听闻菩萨奏乐而随之起舞、大迦叶常与紫金光比丘尼等五百女众同聚一处……等,都是三界爱的习气种子作祟,因此而使慧解脱、俱解脱大阿罗汉们在因缘会聚时,仍有贪瞋等微细行为出现。虽非实犯,而仍有不恰当的行为出现,但无损于大阿罗汉、菩萨摩诃萨之果证;若欲出离三界生死时,都无障碍,舍寿后必能取无余涅槃。
这些习气种子的断除,是指《楞严经》中所说的色阴尽、受阴尽、想阴尽境界,是已经完全突破色阴区宇、受阴区宇、想阴区宇了。这些都是菩萨入地后必须开始修除的,要在七地满心位前断尽,才能进入八地心中;但这时仍有无漏习气存在,即是《楞严经》中说的行阴区宇、识阴区宇,仍等待菩萨断尽。七地满心菩萨证得念念入灭尽定的不可思议境界,将会警觉诸佛;而诸佛都不会任他直接取无余涅槃,这时将由一位与他因缘最深的佛陀来传授给他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他就不会在七地满心位念念入灭尽定的证境中即时舍寿进入无余涅槃;因为这时他为了将来要成佛的缘故,必须转依于三界法的无漏习气而继续受生于三界中;但三界爱的习气种子已经断尽了,不可能受生于三界中了,所以他改依“愿波罗蜜多”的修习方能继续受生,但已断尽三界爱的习气种子了。
当八地心菩萨继续进修后,要到十地满心位才能突破行阴区宇的限制。接著转入等觉地继续进修后,百劫之中应修的福德圆满而使法执习气断尽后,观察因缘下生人间成佛时,变易生死断尽而使识阴区宇突破,证得识阴尽的境界;此时可以六根互通,一一识、一一心所都可独立运作,六根都可以发起其余诸根的功能差别;此时第八无垢识也可以生起五别境心所法及善十一心所法,这些都非妙觉菩萨之所能想像与猜测,如是方能成为究竟佛。
第七节 具足四种涅槃方能成佛
一生补处菩萨即是妙觉菩萨,下生人间之后,出家修行明心之时大圆镜智生起,眼见佛性时成所作智生起;此时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都同时圆满了,便能圆证无住处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利乐有情永无穷尽,永远不入无余涅槃。
但无余涅槃中其实并无任何一法可得,涅槃本是第八识独存之非境界故;是故世尊依第八识独存之非境界施设阿罗汉灭尽后有时为无余涅槃,依阿罗汉未入无余涅槃时尚有寒热饥渴等苦而施设有余涅槃,也依菩萨所证第八识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而施设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再依佛地所证具足三种涅槃而且断尽习气种子随眠及所知障一切随眠与无漏有为法习气随眠,永远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的非境界,施设究竟解脱的佛地无住处涅槃。总之,具足这四种涅槃时方得成佛,然而成佛时所见涅槃本际之中迥无一法可得,是故世尊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28〈巧方便品第50〉中如是开示:
“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诸色显示涅槃,遮遣受、想、行、识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眼处显示涅槃,遮遣耳、鼻、舌、身、意处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色处显示涅槃,遮遣声、香、味、触、法处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眼界显示涅槃,遮遣耳、鼻、舌、身、意界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色界显示涅槃,遮遣声、香、味、触、法界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眼识界显示涅槃,遮遣耳、鼻、舌、身、意识界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眼触显示涅槃,遮遣耳、鼻、舌、身、意触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显示涅槃,遮遣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地界显示涅槃,遮遣水、火、风、空、识界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无明显示涅槃,遮遣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显示涅槃。”
“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布施波罗蜜多显示涅槃,遮遣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内空显示涅槃,遮遣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真如显示涅槃,遮遣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四念住显示涅槃,遮遣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苦圣谛显示涅槃,遮遣集、灭、道圣谛显示涅槃。”
“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四静虑显示涅槃,遮遣四无量、四无色定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八解脱显示涅槃,遮遣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空解脱门显示涅槃,遮遣无相、无愿解脱门显示涅槃。”
“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极喜地显示涅槃,遮遣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五眼显示涅槃,遮遣六神通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三摩地门显示涅槃,遮遣陀罗尼门显示涅槃。”
“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佛十力显示涅槃,遮遣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无忘失法显示涅槃,遮遣恒住舍性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预流果显示涅槃,遮遣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独觉菩提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一切智显示涅槃,遮遣道相智、一切相智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显示涅槃。佛以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遮遣一切若世间若出世间、若共若不共、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法显示涅槃。”7
换句话说,佛地已于一切法都无所著,不论是三界有、三界有习气种子随眠,三界有异熟无记种子,一切悉断而无所著,是故诸佛十号有名无所著;而此无所著,是必须四种涅槃具足证得方能成办。这个无所著的境界,是修得的结果而不是法门,不该以此作为修行法门而想要实证无所著的境界,否则即是倒果为因。
由本书中所说四种涅槃的实证原理来看,显然阿罗汉并不是佛,但诸佛一定可以称为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所证的二种涅槃,初地菩萨已经具备了;只是因为入地时依十无尽愿增上意乐而起受生愿,所以其第八识不像阿罗汉一样改称为异熟识,仍然如同凡夫一样继续称为阿赖耶识;但若不能坚持到底而想要入涅槃时,初地心以上菩萨都是随时可以断尽思惑而在舍寿时入无余涅槃的;因为初地菩萨都已断尽思惑而起惑润生,并非不能断尽。初地心尚且如是,何况继续进修十度波罗蜜多二大阿僧祇劫的诸佛,焉能未证声闻圣者的二种涅槃?当知诸佛在成佛前的二大阿僧祇劫之前便已是阿罗汉了,何况现在成佛而不能称为阿罗汉?但阿罗汉只知声闻解脱道的二种涅槃,对于三贤菩萨所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则毫无所知,也无法臆测,更何况能知、能证初地心的涅槃?当知更无能臆测佛地无住处涅槃之丝毫,是故诸佛皆得名为阿罗汉,阿罗汉不得名为佛陀。(待续)
-------------------
1《大正藏》册8,页836,下6-25。
2详见《楞严经讲记》,此处容略。
3《大正藏》册7,页925,下1-6。
4《大正藏》册5,页304,中18-下2。
5《大正藏》册8,页836,下25-29。
6《大正藏》册8,页836,下29-页837,上3。
7《大正藏》册6,页682,上17-页683,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