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第一节 西藏的地理环境──美丽却资源有限的雪域

   日期:2018-07-11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1731    
  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面积有250万平方公里,p.60地势高峻、地表崎岖,是全球最高大的高原,约占中国领土的四分之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高度在4000公尺之上,在雪线以上的高峰数以百计,亘古不化,又有“雪域”之称。由于地势高,空气密度及含氧大约只有海平面处的60%左右。
  西藏面积则有12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八分之一。大部分却是永久冰雪带、冰缘寒冻土、寒漠土、石山和高寒草原等,在这些地方,气候严寒,最温暖的月份气温也在摄氏4至6度以下,夜间要结冰,大气降水主要是下雪和冰雹。适宜农林业的土地(海拔4100米以下,最暖月的平均气温高于摄氏15度)极少,仅占西藏总面积的11%。由于地形和土壤等条件的限制,这类地区中能用来发展农业的土地仅占西藏总面积的千分之一,产量也很低。
  此特殊的奇景,美固美矣,但以生活条件来看,这算是极度恶劣的环境,并不是大多数人所能适应的,所以藏族人口向来不多,据史料记载,西元十三世纪清查户口时,西藏人口约为100万,在20世纪前的数百年间,西藏人口几乎处于负增长,但由于物资有限,仍常是难以自给自足的。1991年,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藏族官员扎西朗杰告诉台湾记者,尽管西藏只有二百多万人口,粮食已经无法自给,四分之一的人口要吃汉粮。2
  ─────────────────
  2〈多子多孙未必多福,藏人生育观念丕变〉,《中央日报》,1991年5月29日。
  由于交通不易,长期以来造就了高原上封闭且独特的区域特性。自古以来虽受印度及汉族的影响,但在文化上却自成一格。藏人在面对高原上凶险多变的气候、严苛的生存条件及传统农奴制度的生活方式下,只能选择将生命托付给宗教,期能透过仰信宗教的力量,而使得自己处于缺乏物资的先天条件下,能够离苦得乐,因此西藏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就与宗教息息相关而不可分离。
  但是三乘经典记载著诸佛菩萨之出世,如释迦世尊出世的示现,都是与众生的福德因缘成熟有极大的相关性,尤以大乘佛法之菩萨道修学,更是需要具备深厚的福德资粮庄严及智慧善巧庄严,故大乘佛法盛行的地区大多示现在生活富庶、文化深远之时地。如达摩祖师当初预见“震旦有大乘气象”,遂于梁武帝时代,自天竺来到中国,禅法在汉土即逐渐地萌芽、成长及茁壮,乃至到了唐代以后开始大放光芒,禅风极为鼎盛,开衍出五家七宗,果真是“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玄奘菩萨也同样出生在大唐盛世,再再显示成佛之道的弘传需有福慧两足的庄严条件来配合。藏传“佛教”(简称藏密)虽自诩为究竟佛法,乃至宣称胜妙于大乘佛教,但其本质连修集人天善法的福德资粮等基本条件都尚不具足,更别说是修学大乘佛法了。是以即使往昔已真有大菩萨发大悲心,数度投身于觉囊派弘扬大乘佛教正法,欲救度藏地佛子,无奈仍因该地有情福德资粮及智慧因缘不具,而终究是功败垂成了。p.62
(原标题:第一节 西藏的地理环境──美丽却资源有限的雪域)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