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涅槃(连载21)----平实导师

   日期:2020-07-09     浏览:862    
大乘涅槃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在第五住位修得未到地定,并修学如何实证般若的静虑方法之后,在第六住位圆满转入加行位中,勤修加行而证得真如时,现观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实、如如法性,名为证真如;此时对一切法广作观察而证实,除第八识以外并无一法可有真实及如如之法性,若能心得决定而不退转,即是亲证此一涅槃,名为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如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智慧境界,菩萨始从第七住位,末至妙觉位,同皆实证而受持之,虽功德受用各自有别,但皆是证真如之贤圣。于此真见道后即进入第七住后之相见道位中,继续深入观察第八识真如法性之各种别相,并随善知识修学而求通达真如法性之各种别相,直到具足现观七种性自性而得通达见道位之人无我、法无我;此是第七住位起,直到十回向位满心前所修智慧,皆名为相见道位。若对真如法性之各种别相具足观察而得通达时,其他入地前应该具备之条件亦已具足,即是大乘见道之通达位。在此之前,可以观察自己进入初地之条件是否已经具足圆满,针对不足之处、不圆满处,加以修学补足,方得入地;否则即不得称为通达位,仍非已入初地之菩萨。
  大乘菩萨进入初地之前,有三件事情必须完成。第一件事情是无生法忍智慧,也就是具足真见道与相见道的功德,成就初地无生法忍的第一分,方能成为初地之入地心而进修初地应有的全部无生法忍。第二件事情是具足第一大阿僧祇劫所应修集的广大福德,是依内门广修六度波罗蜜多,利乐广大有情而累积成就的广大福德。第三件事情是“永伏性障如阿罗汉”,就是必须完成二乘涅槃的修证,自知舍寿时可以不再生起中阴身,然后依十大愿的增上意乐,起惑润生继续行菩萨道,而其心地无贪于三界境界,犹如阿罗汉无异;若犹未证阿罗汉果之菩萨,至少应证得七品三果功德中的最上品,舍寿时若欲入无余涅槃者,可以中般涅槃——就是在中阴境界立即取无余涅槃,不必等待第七天中阴身将坏之时才入涅槃。这就是在相见道的最后阶位中,应该作大乘四圣谛四行十六品心的观行及九品心观行,是入地前所应作的加行之道,由此证得阿罗汉果然后起惑润生成顶级三果人。此时务必自我检验,以免大妄语业:是否“梵行已立”而发起不退的圆满初禅?是否对二乘解脱道“所作已办”而得断灭中阴身生起的种子?
  入地前具足这三件功德了,可以在佛像之前具备各种供养,然后呼请诸佛菩萨作证,依勇猛心发起十无尽愿而成就了增上意乐,若此十大愿之增上意乐真正清净了,即得入地;若人间仍有地上菩萨住世,应当邀请前来,在佛前正式发愿时为自己作证。此时方名真佛子,成为初地入地心之圣位菩萨,《华严经》中称之为“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住佛种性;能修诸行,不断三宝,善能守护菩萨种族”。1《楞严经》中称之为“成佛子住”,这时才是真正的佛子,不论其色身示现为佛弟子或外道之相貌。从此以后都是行不退之菩萨,虽然尚未到达念不退之八地阶段,但已超越信不退、位不退而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具足信种性、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而有圣种性了,名为大乘见道的通达位,即是初地的入地心。停留在入地心之时劫或是短促或为长久,皆依其所证此三条件是否圆满与稳固,亦视其十大愿之增上意乐是否清净而定。此后随时可以进入修道位,成为初地的住地心,不再是三贤位中的真见道位或相见道位,也不再是入地心的见道通达位了。
  然后依十度波罗蜜多继续进修,具足修证诸地无生法忍;于第七地满心位前,必须断尽烦恼障所摄一切习气种子,由七地满心位之无生法忍及断尽习气种子的缘故,从此可以念念入灭尽定。此时已经完成色阴尽、受阴尽、想阴尽的境界了,再由 佛陀授与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而得转入第八地中,仍须延续第七地前所修,继续修断过恒河沙数无始无明上烦恼。到十地满心位圆满菩萨地所应修习之无量法,转入等觉地中,行阴已尽;继续修集更广大之福德,百劫之中专修广大福德,所谓“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身处”,广作外财、内财布施。以如是百劫所修广大福德,方能使三十二种大人相得以具足及圆满,成为一生补处妙觉菩萨;于所追随之佛示现入灭之后,受生于兜率陀天继续为诸菩萨说法,等待人间示现成佛之因缘成熟时,下生人间示现八相成道,达成识阴尽的境界,使无记性的行阴、识阴异熟习气种子断尽;此时五阴习气种子全部断尽,发起一切种智而圆满大圆镜等四智,成就无住处涅槃。此时检视入地前所证二乘解脱道的有余、无余涅槃,七地满心时对烦恼障习气种子的灭尽,以及大乘佛菩提道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确认具足这四种涅槃时方得成佛。
  第二节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证真如之关系
  大乘见道有三个位阶:真见道位、相见道位、通达位,始从第七住的真见道位,经过相见道位,最后到通达位而入地,总共历时第一大阿僧祇劫三十分之二十四,时劫极久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第七住真见道位初证,源于实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转依成功,现观如来藏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即是证真如。此时已伏欲界惑而生起未到地定,并缘于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之故,亲见第八识如来藏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复又遍观三界一切法中,别无他法稍能显现真实性与如如性,何况能如第八识一样具足真实性与如如性;如是现观而且心得决定,依未到地定而转依所证如来藏之真如性者,方得名为证真如者。若不能如是观行,别作异想而妄想另有他法具有真如性者,即非证真如者;或如不具未到地定以致未能对所证第八识之真如法性具足信力,是故无法证转般若智慧而仍在名利眷属等世间法上追求者,仍属大乘法中的凡夫,未入第七住位。如是菩萨之第六住位功德尚未满足,是故尚缺未到地定而不能安住于第八识如来藏之真如法性中,仍然企图在其他诸法中别求永远都不可得之真如法性。
  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所证得之真如法性,其内容将在稍后第三篇第二章第一节中略作说明,此处容略,仅说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真如之关系。以下先略说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全称,古德往往简称性净涅槃,亦称本来涅槃、本来清净、本来自性涅槃、本来清净涅槃、自性涅槃、清净涅槃、自性清净涅槃等等;如是种种不同名言所称之涅槃,同属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本质其实即是真如,真如是第八识如来藏运行过程中显示出来之所显性;是由如来藏之真实性与如如性来显示真如法性,现观如来藏之真如法性而能心得决定毫无犹豫者,能证转真如法性,不复贪求名利眷属等世间法,即名证真如。反此,即是未能证得如来藏者,或是证得如来藏而观察其真如法性之后仍有犹豫,心中未得决定者或智慧不能证转而仍追求名利眷属者,皆不是证真如之菩萨,位在凡夫。若究其实,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纯属施设,本质上是依第八识而有真如法性可以现观,而说有真如可证,再依第八识之真如法性而说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说,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实是依于对第八识真如法性的不同面向观察而施设的,以此缘故,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得外于真如法性而观察、而施设、而说可证。本于此理,即说未证真如者,或说已证真如但心中未得决定而不能运转者,其实是仍未实证本来自性涅槃之凡夫菩萨。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显示有四种特性而共同成就了这个涅槃,这四种特性即是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而这四种特性全部缘于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法性而有。欲了解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证真如间之关系,必须先对这二者有所理解。先略说真如法性如下:真如是真实与如如之合称。三界法中只有一个本非三界法而在三界诸法中示现的第八识如来藏是真实存在,而且性如金刚、永不可坏,才是真实法;除此以外别无真实不坏法可得,故说如来藏之体性是真实。五阴世间及五阴生存时所必须之器世间,全都是由第八识如来藏各自生起或共同生起;意谓五阴世间是各自有情之如来藏入于母胎中摄取四大而得生起,山河大地等器世间则是由共业有情之如来藏共同生起,这些世间以及附随之万法中,并无一法是真实不坏之法;只有第八识如来藏是真正不可坏法,名为真实。又第八识能出生各个有情的五阴世间,一切已证真如之菩萨众都能如此现前观察并印证之,显示第八识如来藏不是名言施设之法,故说如来藏有真实性。一切法都由第八识如来藏中出生,生起都依如来藏而运行,不曾也不能一刹那稍离如来藏的支援,自然无有一法可以反而毁坏如来藏阿赖耶识;是故一切实证如来藏之贤圣,遍寻一切法之后仍无一法可用以毁坏如来藏,故说如来藏真实不可坏,性如金刚而名之为金刚心。
  如如者,一切有情于三界世间生存之时,必有如来藏在其中暗暗运作不断,有情方能生存于依各自业报而受生之世间;在有情生存期间有种种身口意行,于此三行运作之过程中,如来藏不曾中断地运作著,但在八风吹袭之下,不论是处于称讥毁誉生死荣辱之任何境界中,如来藏永远都是本于如如不动之心性而继续运转不断,是故说祂永远不变异其如如性,即是如如。而此如如性,并非起心动念修行之后方始如此。举凡起心动念努力修行以后方才如如不动者,皆是识阴中事,并非无始劫来本就如如者;是故修行之前并非如如,修行以后有时如如不动而仍然常常动心,不是恒时如如不动,即非真如法性中所说之如如。由于如来藏阿赖耶识自无始劫来即具有如是真实性与如如性,现在此世一生始终也都如是真实而如如,未来无量劫中亦将永远如是真实而如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中恒常如如而真实存在,是故称为真如。
  又,如来藏于三界一切法中运行顺利,三界六道、四圣六凡法界中的一切境界,都不能遮止各各不同有情的如来藏在其中顺利运作,故说如来藏具有无可比拟之真实性;而如来藏依诸有情各各不同之业力,出生各各不同有情之身心以后,祂在三界六道各各有情身心中运作时,绝无任何障难,皆能如实生现各各有情应有的境界相,故于三界一切法中运作之时始终是如如无碍,合此真实与如如之性即名真如。换言之,真如法性是依如来藏之永远真实与永远如如二种特性而建立,是说真如之理体即是第八识如来藏。
  次、略释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意涵如下: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法尔而有,本来自己已在,是自在法,不是由任何一法或任何诸法所生,因此称为本来性。又,能生五阴世间、器世间及有情身心中之万法者,即是万法之本源,如是万法本源之本住法既是能生者,即无可能被他法所生,故是本来性。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有各种自性,祂能出生万法而不等于万法,祂与万法是不一不异之自性,祂是真实而如如之自性,祂有能受持一切业种之自性。祂有时时生起五阴十八界法种运作之自性,能使有情了知各自所住三界不同世间之境界相;若离如来藏,即无三界世间境界相可以领受。祂有执行因果律之自性,祂也圆满蕴含足以使人成佛之自性……等。由于祂有各种自性,不是只有名言施设之法,故说祂是有自性之心体。而这些自性,不是本无今有,是本来就有这些无量自性,故说为本来自性。
  如来藏心体在三界中运行时,显示祂的清净性;当有情受生于欲界中,五阴贪著于欲界种种法时,如来藏对欲界种种染污法并无丝毫贪著,是本性清净。当有情五阴开始修行,精进于佛法三乘菩提之道,因此对欲界法有所厌恶时,他的如来藏心却依旧不动其心,仍然如如不动,不对贪染之法有所厌恶,所以是本性清净。亦因如来藏如是清净自性本非修行以后才转变为如此,而是自无始劫以来本就如此,是故说为本来清净。
  如来藏心体从无始劫来本就无生,即使成佛了,以十力中的宿住随念智力加以观察,可以看见无始劫前之事,仍然无法看见自己的第八识是何时生起的;因为祂是法尔如是本来自己已在的实相心,本性无生。既然本性是无生的心,无生即无灭,名为不生不灭、不生不死;涅者不生,槃者不死,是故如来藏即是涅槃。譬如声闻四果圣者,三界爱已经灭尽,不再有三界爱的心所法现行,死后不受后有,我生已尽,名为入无余涅槃;入无余涅槃后五蕴永尽,不余一丝一毫,则是第八识独存而无六根、六尘、六识的无境界之境界,仍然是其第八识独存而不生不死之状态,是故二乘涅槃实质上是依第八识而施设,《阿含经》中说为本际、实际。然而不回心阿罗汉如是第八识之涅槃不生不死境界,是在他们断尽我执入无余涅槃之前本已存在,不待灭尽五蕴而入无余涅槃时方才显示,举凡一切实证真如之不退菩萨们,在善知识提醒此一事实之后都能如是现观。以此缘故,说菩萨证得如来藏时,即能现观如来藏心体本来涅槃。
  如是,第八识如来藏具有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都是无始劫以前本就如是,不是修行以后方始如是,证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理体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有智之菩萨证得如来藏时,若能如是现观而得决定不疑,即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贤位菩萨。但若继续观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真如之关系时,必然发现这个事实: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真如,都是第八识如来藏所显示出来的自性,本属阿赖耶识的识性;但菩萨观察到这二种识性时,却显示有其先后。这是说,菩萨证得第八识时,先观察到如来藏的真实、如如法性,名为证真如;然后由这个真如法性的智慧,或在善知识的提示下,或由自己的真如智慧发起,进而观察到如来藏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自性;若离于真如的实证与观察,即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观察,即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证。真如法性的观察所生智慧较为粗浅,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观察所生智慧较为深妙,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自性其实是缘于真如法性才能彰显出来。由此可证,证真如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证基础,若无真如即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可言;若未证真如,即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实质可证。
  复次,悟后对一切境界中之第八识真如,应现观皆是无尽、无灭、无断、不可作证,方名学一切智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39〈巧便学品 第55 之3〉明载:佛言:“善现!如汝所说‘若菩萨摩诃萨为色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受、想、行、识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色离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受、想、行、识离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色灭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受、想、行、识灭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色无生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受、想、行、识无生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色无灭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受、想、行、识无灭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色本来寂静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受、想、行、识本来寂静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色自性涅槃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受、想、行、识自性涅槃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者,善现!于汝意云何?色真如,尽、灭、断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言:“善现!于汝意云何?受、想、行、识真如,尽、灭、断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于真如,如是学,是学一切智智。善现当知!真如无尽、无灭、无断、不可作证,若菩萨摩诃萨于真如如是学,是学一切智智。”2
  这意思是说,凡是在五蕴的生、住、异、灭、得、断、无生、无灭等方面修学,不曾涉及真如的闻熏、修学、实证者,只是在修学声闻法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成佛之法无关。在声闻解脱道的教理与行门上,若是正确修学而得实证,也只能证得解脱果而无法证得佛菩提。若是修学了错误的解脱道,便只能永远当凡夫,不可能证得声闻菩提,四向四果俱皆无分。成佛之道的实修,必须是在第八阿赖耶识所显示的真如法性上面修证;证得真如以后,现观真如的“无尽、无灭、无断”,来反观五蕴的生、住、异、灭、得、断、无生、无灭;并且进而现观真如是本来即已真实而如如,不可经由修行而造作出真如,不可经由修行证得境界而生起真如,故名“不可作证”。如是修、如是证、如是转依真如离一切境界、离一切相的境界而住,名为无真如可造、可作、可得、可证,才是真正在修学一切智智的菩萨摩诃萨,方是真修佛菩提者。若非依真如而修、而证、而转依、而究竟解脱者,都不是实相般若中说的“学一切智智”,即非正确的成佛之道。
  依现象界诸法的蕴处界修行,却将蕴处界诸法全部或局部执为实有者,全都名为凡夫;若认定三界一切蕴处界为实无者,则名愚痴凡夫;以如是等人皆不知真如自性,不知非无非有之中道性故。《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 云: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彼色是无,受、想、行、识亦悉是无。”作此说者,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如佛所说:‘色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作是说者,彼于一切法,即无和合亦无乐欲,随其言说作是知解;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须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佛所说:‘皆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作是说者,彼于一切法即无和合亦无乐欲,随其言说作是知解;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3
  语译如下:
  【复次,须菩提!如果有人说:“那色阴是无常断灭后归于空无,受、想、行、识也全部同样归于空无。”作出这种说法的人,我说他们是心外求法者中的外道,属于愚痴凡夫而不离异生性,是住于邪见分位中的一类愚痴人。复次,须菩提!如果有人说:“犹如佛陀所说:‘色阴没有不坏的自性,死后断灭空无时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本来寂静,就是自性涅槃而不再有生死了。’”作出这种说法的人,他们对于一切法,就没有与诸法和合接触的意愿,也没有与诸法同住的爱乐或,便随著他们自己的言说而作出这样的了知与理解;我说他们是心外求法等一类人中的外道,属于愚痴凡夫而不离异生性,住于邪见分位中的一类愚痴人(被诸大山头共推为佛法导师的释印顺正是此类人)。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受、想、行、识也都如同色阴一样,如佛所说:‘没有常住不坏的自性,死后断灭空无时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本来寂静,就是自性涅槃而不再有生死了。’”作出这种说法的人,他们就没有与诸法和合接触的意愿,也没有与诸法同住的爱乐或,便随著他们自己的言说而作出这样的了知与理解;我说他们是心外求法等一类人中的外道,属于愚痴凡夫而不离异生性,是住于邪见分位中的一类愚痴人(佛教的释印顺正是此类人)。】
  换句话说,不可以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归于断灭时,称说“灭相不灭就是真如、就是佛法的实修”。即使是实证二乘涅槃的慧解脱、俱解脱、三明六通大解脱的诸阿罗汉们,自知“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死后灭尽蕴处界全部以后,也仍然不是断灭空,必定是有常住法恒常不灭而非断灭空,即是真如——第八识不生一切法而离六尘境界独住的绝对寂静、完全无我的境界。若是主张一切法空,灭尽蕴处界一切法以后说“灭相不灭就是真如”,就成为 世尊在上面这一段经文中的圣教所破斥的对象,落入断灭空中而自己施设为如,安慰自己不是断灭空。这是强辞狡辩之说,在他的心中深处还是会转而执著意识,于是便把意识细分一分出来——例如细意识,主张这一分意识是常住的,于是就说直觉即是细意识,说这个细意识是常住不坏法。因此而无法远离意识常住的思想,就从断见外道回堕于常见外道邪见中。这种人,依 世尊的开示,佛说“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不但没有丝毫成佛之道的正见,修证就更不必提了,其实是连声闻解脱道初果人的正知正见都还不具备的愚痴人,虽身披僧衣住在佛门之中,仍然属于“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的佛门外道。由此可知,凡是想要实证成佛之道的佛弟子四众,每一个人都应该先如实理解真如及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间的关系,也要先知道这二法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心而施设、而建立,然后求证佛法时才能走在正路而不会误入岔路,也才会有实证佛菩提的可能。
  第三节 证大乘涅槃前的四加行
  大乘法中不共二乘的涅槃有二种,一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为佛地始有之无住处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三贤位中的第七住不退位即有所证,直到妙觉位都是同证此一涅槃;入地时已证二乘的有余、无余涅槃而不取涅槃,回心大乘依十无尽愿发起受生愿,故不取证声闻法中的二种涅槃,故说始从第七住位直到妙觉位,都只证第一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证得大乘第一种涅槃之前,必须有大乘见道前的加行,因为大乘涅槃与二乘涅槃的实证,虽在断除我见、我执、我所执的内涵大约相同,但大乘涅槃的地后实证者,除了二乘涅槃之所证,另有般若相应之法,即是进入第七住位之前先证真如,则应该先作加行才能实证。《成唯识论》中有颂说:【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4意思是说:“还没有证得唯识真如法性的人,在修学增上慧学时,应该先在心中建立一个好像存在的东西,名为真如,假名为真实唯识之自性,然后求证之;但因求证之时仍未实证真如而不能现观万法唯识的实相境界,所以仍然未离开有所得的境界,以此缘故而说不是真的已经住在唯识性中。”这就是说,大乘见道的实证者,在见道前应该先作加行位的修行,先在心中建立真如心真实有的正见而修四种加行,方有可能随后证得真如;故说大乘涅槃在实证前必须先作特定内涵之加行,否则纵使已从善知识处探听而已知密意,仍然无法运转大乘涅槃之功德,等同未证。
  此谓若无法运转所知内涵,虽知实相般若之密意,仍非实证,即非已证转者,即同未得大乘见道的凡夫一样,本质无别。甚至往往因此生大我慢,演变到最后则是成就增上慢,死后堕落三恶道中。是故求证大乘涅槃前,除了必须具备的未到地定等条件外,在实证之前必须先有加行。大乘涅槃具足四种,函盖了二乘涅槃,关于菩萨所证二乘涅槃内涵,其中仍有与二乘圣者共与不共之差别;但大乘涅槃中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无住处涅槃,不共二乘圣者;前者唯诸佛与菩萨有,后者唯佛地始有。本节之中先说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前,应该确实作到的四加行,属于大乘真见道前的加行。后一节中说明相见道位应修的加行,再说明相见道位即将圆满而欲入地前应作的加行,仍属于相见道位的加行;该加行完成时,需配合其他条件方能入地,方属大乘见道的通达位,此时初地入地心的功德已经实证而且能如实运转,名为初地入地心菩萨、证得初地真如。
  证真如是真见道位的菩萨境界,要由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现观祂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方能如实了知证真如之义。除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之外,无别真如可证、可观,如是见道方是真正之大乘见道,故名真见道;相对于其后心中刹那刹那都不生疑(无间等)之多劫继续进修真如法相之各种别相而名为相见道,亦说如是首次证真如时为真见道。真见道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唯一途径,无别他途可证大乘涅槃;乃至未来成就佛地之无住处涅槃,亦是由此真见道位所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得实证;而此因地所证涅槃则要藉真见道之证真如方能得之,但真如是第八识如来藏于一切法中运行时所显示之真实性与如如性,是故真见道之内涵即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现观其真如性,名为证真如,即是证得“一切法真如”。
  于此真见道位之前,必须精修六度波罗蜜多,要把第六住位前所应修的六度修学圆满,方能求证真如而得见道。在真见道位前,虽已圆满六住位应修之六度波罗蜜多,求入真见道位前仍有四加行必须修持;如是四加行,乃以二乘四圣谛观行所断我见为基础,接著应在大乘真见道前对二取皆属如来藏空性之正理有所认知,并须心得决定,方可成为比量观察能取、所取皆属空性如来藏之菩萨,始能名为四加行已经修证完成的菩萨,即是双观“能取所取空”;其后方能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证真如,如是证后方能不退转、不偏空,所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智慧与解脱功德方能运转,名为真如之证转者。若未修此四加行来确定能取心与所取境皆归属于空性心如来藏,或修此四加行而心中未得决定,或修此之时仍未具备深厚未到地定定力以致未能降伏性障者,纵使善知识慈悲助其证得真如,亦将无法运转其真如智慧而成为干慧,不具有真见道之实质,即是对真如法性及其智慧都无法运转者,不能称为证转真如者,即不是大乘教中真实开悟之人。
  ---------------------------------
  注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9,《大正藏》册10,页438,中24-26。
  注2《大正藏》册06,页740,上21-中13。
  注3《大正藏》册08,页855,中15-27。
  注4《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31,页49,上23-24。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