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后学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与管理工作,指导农事生产过程中,不免叫人杀生(防治病虫),农业乃人之生存基本行业,蜎飞蠕动,土中空中水中,无处不存,相互共生,生态平衡,现代农业生产不论无公害栽培,还是防网隔离栽培,也难免杀害虫命,田间操作,举手投足,伤命无数,从慈悲而言,不忍为之,从世间法言,如不为之则可能无收,或别人也不允许。如何避免不杀生或不间接杀生,后学敬请师兄赐教!
答:菩萨要在五浊恶世弘法度众,有些事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为所处不是纯一清净的世界,就必定会有共业之杂染,有不得不然的恶缘,这也是众生的业力使然。不说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可能造成的杀生,即使一般人于日常生活中的开车、走路、清理环境,又有谁能保证完全不伤及生命?可是,可以因为可能会伤及生命便不乘车出门、不清理环境了吗?若如此,则是拘泥于戒相,被戒相所束缚,一切将无所能为,更不要说要弘法度众、行菩萨道利益众生了。
从事农业生产也是一样的道理,重点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来处理。过程中若是以“教人杀生”的心态为之,就不对了,因为本意即是在杀生。但若是以防治、避免虫害、为供应众生必要之饮食而为之,则无杀生之本意,甚而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作,如此则可!
有一则典故:
有一次 佛陀外出回到精舍,要沐浴盥洗,请阿难先去清理浴缸,结果阿难回报说浴缸里有很多虫子,清理恐会杀生而不敢清理!佛告阿难说:“我是要你清理,不是要你杀生啊!”阿难随即意会,于是清理浴缸,其意在此。
再以菩萨戒的观点来说,杀生固然是重戒,但却是在“根本、方便、成已”皆具足的情况下才是最重罪,否则皆是轻垢罪。而且,杀人与杀畜生,罪的轻重也有所不同,杀人为重,杀畜生为轻;因为人乃是道器的缘故,故恶心杀人将断众生进修功德法的因缘,此性罪不轻而成最重罪。因此,菩萨戒中的每个戒都有轻有重,也都要看根本、方便、成已三事,才能判断有罪无罪、罪责轻重;当中也有诸多差别,很难一语概括,所以才有所谓的“开、遮、持、犯”之教诫。基本上,只要没有根本罪,也就是没有犯意、没有动机,即使所杀是人而犯杀戒,也是轻垢罪。若是为种植及预防病虫害而锄田及喷药,本意并无杀生之意,则杀业之根本罪不成立;于是所为之方便及成已,即非杀生;纵使锄田及喷药时有所伤损而有杀罪,已经是另一罪而非杀生之罪,因为并无故杀之意,无根本罪。
此时再探究种植及预防病虫害是何根本罪,若种植及预防病虫害二事并无根本罪时,则锄田种植及喷药等事即是无罪,无犯意故,事所必然故;此时纵使种植及喷药过程中有少量伤损,亦无违犯菩萨戒可言。也就是说,持戒应秉持菩萨戒的“精神”来持守,才是如法持守戒律;而不是拘泥于戒相,拘泥戒相反而容易被戒相所束缚,导致无法持戒而不得不放弃。
当然,若能以无害众生的方式来从事农事,当会更为圆满。但若真的无法避免,则应选用伤害最轻的方式为之,选在害虫大量繁殖之前喷药预防;而且,若能于施作之前数日,于施作处诚心告知诸众生,将于何日施作某农事,请该处众生先行离开,则有缘的众生自能感应得到而离开。这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尽到告知的责任;但对于那些没有离开而受到伤害的众生,就跟牠们结了小的恶缘,此时佛弟子当藉此恶因缘而发起悲愿,愿意在道业上精进用功而能实证增上,未来世碰上了此等有情时,虽然此世所结之恶因缘现行,但是却成为菩萨摄受众生成就佛土之逆增上缘,藉此逆增上缘再以佛法度化进入佛法的实证行列,菩萨就能这样不离世间这些烦恼而行菩萨道。
再者,曾有位务农的师兄,每当要喷洒农药前数日,便会在田边焚香跟佛菩萨禀白,也顺便昭告田里的众生,请其早日离开而免误伤生命。这样的作法,您也可以参考!
另外,遇到这样情形的菩萨,也应该要常常于佛前忏悔、回向,也应该常参加大悲忏等法会,忏悔自己的业障,并可将修学正法的功德回向给这些众生,希望这些众生能早日脱离畜生道,早日修学佛法,迈向佛道。因为忏悔、回向乃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二,常行此二善净法,对于自己的道业与戒行都有莫大的帮助。有关杀戒及其他相关戒律的法义,平实导师于《优婆塞戒经讲记》(共八辑)有甚为详细的开示,祈请于戒精进的学子至各大实体书局或者网路书局请购阅读。
-----------------------------------------------------
问二、学佛人的福报问题:现代人求名求利不择手段,虚名确实可以带来现实利益,学佛人往世福德不具者,今世为求佛法,自甘寂寞,自守清净,除了一些不该为的求财机会外,求正财之机会也少有之,在家居士福慧皆具者,才不失为弘法之典范也(易摄受众生),后学知之,无兴趣追逐世间利益,浪费时光,而现实确实需要一定的资财供养眷属基本生活之需,供养三宝护法弘法之用等,如何处之?
答:首先,因缘果报难以了知,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知之。修行人这一世是否能有福德因缘修学了义究竟正法,要看过去世是否曾经努力布施,是否曾与正法结过善缘乃至护持正法,是否曾经抵制正法、诽谤正法等,相关的因缘与障难甚为复杂,难以一概而论。一般而言,若这一世能有因缘修学了义究竟正法,能够安住于正法中修学,福德通常不会过于贫乏,因为菩萨必有可爱的异熟果报。若是福德仍不具足者,还须为生活、为三餐奔忙而无闲暇,这种人不容易有因缘修学了义究竟正法;即使有因缘也不容易安住,因为世间法中能让他烦恼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无暇修学佛法,亦即其事障较多而阻碍修学正法。因此,能安住于正法中修学者,其基本的、生活上所需的资财通常不至于匮乏。若还有生活上面的困苦,学人当思:吾等往世必定在布施度方面所作缺乏,此世能够有因缘学习正法,必是往世与善知识结过善缘,但是自己累世修福的部分仍有匮乏,所以此世应当更为努力的在布施众生、利益有情,乃至护持正法上面努力。以此逆向操作的方式,期能快速在此世以后,就能远离贫穷匮乏的业行,古德有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有智的学佛人,当以此来检视自己的处境与行为,以智慧来面对环境及转变自己的命运。
再者,一般的在家学佛人,尤其是菩萨道的行者,还是得兼顾家中的生活、照顾一家老小,因此确实需要一定的收入作为基本生活之需而长养道器;因此,虽然是心向解脱、心求佛道,但因并未出家专心修行,故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这还是必要的。但学佛人对于钱财的基本心态是够用就好,菩萨虽不会刻意排斥钱财,但也不会为了贪图享受或为了累积财富而不择手段获取不当钱财。
大德您虽然无兴趣追逐世间利益,但是基本的生活条件仍然应该要先满足,才能进一步修学正法;否则,冒然辞去工作或提早退休,若父母亲或配偶都不是学佛人,则易引起他们的瞋恼之心,甚至会怪罪正法,未来要接引他们入佛门可就难了;而您自身的学佛过程也一定不会顺利,会因为家里成员的阻挠而有诸多障碍产生,仍然不能于正法中得安住。而且,世间法的工巧历练也是菩萨道必须要修集的资粮,因此当以长远观点来看成佛之道。
另外,若是辞去工作或提早退休来专修,也不必然能保证修行一定因此得力、功夫一定增长;反之,有固定工作的人,也不必然会因为工作而影响其修行。因为修行是一条长远的路,如您提到的,必须“福慧皆具”,不只在家居士必须福慧皆具,出家菩萨亦是要福慧皆具;尤其是佛菩提道的修证,许多的因缘是必须在世间法当中去成就,因此有句话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虽然处于世间杂染法中,却能够依此缘之激励而能够对于解脱与智慧的增上有助益,端看您以什么角度来面对。所以,若是工作性质不是与恶律仪有关,因此不会影响修行,并不一定要因修行而辞去工作或提早退休,尤其是家中成员若不是也在修学佛法时更是如此,因此摄受家人趣向解脱及佛道的成就,也是菩萨应该要做的事情。
事实上,如果有正确的知见,再加上有上求佛道的坚定心志,即使平日有工作,乃至工作忙碌,照样可以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夫,照样可以护持三宝、护持正法;而且在动中所成就的功夫不怕喧闹,能够骑声盖色而净念相继,这才是将来参禅所需的基本功夫。当然,若您家中未来生活的所需都已安排妥当、不虞匮乏,家中成员也都乐于配合您的修行,您也可以辞去工作或提早退休而一心专修。此中各类情况甚多,企望努力精进于佛道者,当以智慧为先导来衡量自己的状况,选择应有的作法,用长远心配合勇猛心的精进方式正确有智的修道。
最后,对于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的问题,其实要供养、护持正法的方式很多,并不一定要以钱财的方式为之才算是护持、供养;财布施只是三施其中之一,还有无畏施、法布施等方式也都可以。经典说:【佛子!我常以法施为首,出生长养诸白净法。】1法施亦有甚多种,譬如,于正法团体中帮忙打扫讲堂、整理、搬运书籍,或是帮往生者助念、出外摆书摊、发结缘书接引众生,让众生有因缘能接触正法、修学正法;或者帮忙校对经文、翻译等等的身力、脑力、时间的付出,都算是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乃至自身或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听经闻法,甚至参与讲堂所办的法会、演讲等,也都是护持道场、护持正法。甚至能够破除邪说,对于藏传佛教双身法的揭露,能够让众生远离这些邪淫的恶行,让众生不受邪见、邪教导的戕害,让众生远离邪见、邪教导的恐惧,这也是兼具法施与无畏施的广大布施之一;此一福德更甚于一般的布施,因为破邪显正、救护众生远离邪见乃是兼具财施、无畏施及法施之功德与福德。因此,不一定要以钱财的方式来布施才算是布施,端视大德个人因缘的不同,以己所能配合、付出的方式而定,当然若能既布施钱财,又付出身力脑力时间于正法,则未来的福德功德一定更大、更殊胜。
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3〈34 入法界品〉 (CBETA, T09, no.278, p.738, b3-4)
-------------------------------
问三、时下青年学子诸多沈迷,应如何接引亲近佛法?
答: 沈迷于世间五欲之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而是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也不一定是青年学子才这样,而是大多数人都这样子。就算是现代许多身披佛陀僧伽梨,名声的大法师一类的声闻出家众,也大多难脱沈迷于世间五欲的窠臼,才会公然与喇嘛亲近,暗中修习藏传佛教的男女双身法;这是近百年来佛教界被外道邪见所影响(如藏传佛教六识论双身法邪见),而造成知见错误;也是与每个人过去世熏修佛法的时劫长短,以及所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关,反而与时代背景,或青年与否,或出家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顶多是间接关系。本会的同修就有很多是早发善根的青年学子真参实修的亲近佛法、探究佛法,是故接引众生亲近佛法无须区分年龄对象或时空背景,但应该随缘随力而平等的接引众生亲近佛法。然而什么是佛法呢?是努力于慈善事业救济众生就是佛法吗?如果这样就是佛法,那基督教的救世军更应该是佛法了!还是提倡“心六伦”重整社会秩序就是佛法?那倒不如孔老夫子所提倡的“三纲、五常”还来得实际。那这样子儒家所说的就是佛法了?
可是这些都不是佛法而是世间法,当这些世间法夤缘于佛法而冠上佛法名相时,就成为相似佛法了;佛陀已经开示说,相似佛法的发展,最后必然会导致佛教正法的衰亡。这些相似佛法的发展,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始即已存在,起先是以老庄的清谈无为之学解释佛法;自宋朝以降,由于理学的发展,杂揉道家与儒学来解释佛法,蔚为时尚,更将真正的佛法扭曲殆尽。从唐朝开始,乃至到了宋明以后,以男女双身法为本质的喇嘛教大举入侵(美其名为“藏传佛教”),大力鼓吹不离淫欲而能证菩提,并将其男女行淫的双身修法冠上佛法名相,欺骗善良而无知的广
大众生,形成相似佛法中最恶毒的一支。今世的慈济、法鼓山、佛光山、中台山等各大佛教山头无不承袭自相似佛法的世间思惟,而且或直接或间接的与藏传佛教诸喇嘛们交流互通。而世间思惟本不离识阴六识之范畴,故相似佛法之弘传者必以意识觉知心为基础而落入断、常二见中;若再涉及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双身邪淫法,则必将成就地狱恶业。而 世尊于四悉檀中也处处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世间善法,但是 世尊无论是说世论善法或解脱法、大乘法,都是以有一能出生万法之本体为前提而说,这个出生万法的本体是迥异于六识心的,是不堕三界六尘万法的,祂是万法出生的根源,叫作第八识如来藏,也叫作阿赖耶识、异熟识或无垢识……等名。
有关于了义正法与相似佛法之差异,此处限于篇幅,无法详述,请参阅 平实导师所著之《宗通与说通》、《邪见与佛法》……等书。所以,时下影响众生亲近相似佛法的最主要原因,除了上述各人过去世熏修佛法的善根福德因缘之外,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假名善知识的邪教导,以相似佛法蒙蔽了众生的眼睛而阻隔了众生亲近学习真正佛法的因缘。若要接引众生亲近佛法,这个佛法当然是真正的佛法而非相似佛法,要以这个前提为先;否则光看表相,就容易被相似佛法所欺骗,因此建立正确的知见乃是非常的重要;确立正确知见才能够学习正确的佛法,则应该使自己及诸青年学子建立简择的智慧,不迷信盲从,乃至不看表相、不落入僧衣崇拜,要以佛法的实质内涵正确为前提,以此为先来厘清了义正法与相似佛法之差异,再随缘随力的为众生解说以方便引度,这才是真正的接引众生亲近佛法。
-----------------------------------------
问四、1、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有没有经过中阴身?
2、明心开悟之人往生时见到的佛,是化身佛?报身佛?
还是法身佛?
3、往生极乐是哪个心去的?
答:1.往生极乐世界是经由中阴身往生的。众生若因缘具足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此世舍报时此世五阴已灭,此时极乐之五阴尚未生起,必藉中阴身方得往生。或由中阴身乘坐莲台,至极乐世界后直接化生极乐五阴色身;或由中阴身入住莲苞,至极乐世界后待缘花开,然后出生极乐五阴身。凡此皆与往生之品位高低有关,然而不管任何品位,皆是经过中阴身往生。
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所述上品上生往生之状况: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而上品中生亦复如是:【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九品中其他诸品亦复如是,于此不再重复举证。由如上经文中可知,行者自见之身正是其中阴身,因为此世五阴已灭,故不可能是此世五阴身;而极乐五阴身亦不可能于此时此地出生,因为娑婆世界非极乐五阴托胎之依报土故。所以极乐五阴之出生,当依于极乐世界之依正二报而生,而非依于娑婆世界而生,故须藉由此世之中阴身,才能托质于莲苞之中而被过度到极乐世界,然后等待花开之时才能灭此中阴而出生于极乐世界中。
2、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所云:【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由此可知,明心开悟之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见之 阿弥陀佛是庄严报身佛,所居之处应是极乐世界的色究竟天宫;而“悟无生法忍”最少是入于初地,此果位正是十方世界,诸庄严报身佛接见菩萨的最低果位。也就是在娑婆世界明心开悟后,发起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虽然未证初地无生法忍,而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 阿弥陀佛之慈悲摄受、开示加持,即能悟入无生法忍,都得以亲近 阿弥陀佛的庄严报身,随之修学道种智,地地进修转进成阿鞞跋致菩萨。若是中品往生,即是出生于方便有余土中,不可能见到 阿弥陀佛的庄严报身,只能见到应身或化身;下品往生则只能见到二大菩萨的化身,或者听闻二大菩萨说法的音声,仍见不到二大菩萨。至于法身佛,属于诸佛的常寂光净土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相见,并非菩萨们所见之。
3、如问一所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既是以中阴身往生,而中阴身是微细的五阴,此五阴亦是依如来藏而生而住,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中阴身当然是八识具足的,所以没有哪一个心去的问题。然而,若要详究这个往生的动力,末那识意根当然是最主要的,如来藏只是被动的与之配合生出中阴,然后藉之往生;往生之后,如来藏亦是被动的与末那识意根配合,成就极乐世界之色身,或随即花开见佛,或化生莲胎。而虽然如此,这一切却也和每一个人如来藏中所含藏的染净业种有密切的关系,更是与此一净土行者信愿行成就的功德力有关,也与 阿弥陀佛摄受净土的慈悲愿力有关,如是自力、他力相应而成。因此行者生前于忆佛念佛功夫上得力,以及自己在求往生极乐时对三福净业资粮的修集努力,亦皆是影响因素,故所修所行念佛法门皆是功不唐捐。此处篇幅有限,欲知相关深入的内涵,欢迎读者请阅 平实导师著《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禅净圆融》等书,或者参考正德老师所著《净土圣道》,当中都有甚为深入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