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导师
第二节:《证道歌》与般若中观之关系
讲记:现在请直接转进第二节来,我们要直接来谈:永嘉玄觉大师所作的《证道歌》和般若中观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题目呢?是因为我们台南讲堂的义工菩萨们,观察到当今的全球佛教,把般若中观跟如来藏的唯识种智,切割成两个或三个互不相干的法,将如来藏这个法说成和般若中观无关,也使得如来藏看来和一切种智的唯识增上慧学无关;如此一来,使得本来完整而互有关联不可分割的佛法,就因此而变成支离破碎了。另外一点,特别是因为看见那些人基于见取见而作出这样胡乱的切割,使整体佛法成为几个互不相关的法义,必然会对佛法产生很重大的负面影响,使后代佛弟子在实修时无法亲证,所以他们订出这个题目要我来讲,应该赞叹他们有先见之明。
既然要谈《证道歌》和般若中观的关系,当然得要谈到《证道歌》与如来藏间的关系,才能谈到般若中观与如来藏之间的关系,因为《证道歌》中所说的证道,是否以如来藏为证道的目标,是这个题目的大前提;我们当然必须先弄清楚永嘉玄觉的证道,是否以如来藏作为实证的内容。而般若中道的观行──中观──是否与如来藏有关?也是佛法中很重要的题目;当代大师们久修佛法到老,竟然都是错修错证,原因就在于不了解中观与如来藏不可分割的关联性,才会有今天老而有名之际,同修会开始弘法以后,却有进退维谷的窘境发生在他们身上。因为,般若中观的修证,事实上是依如来藏本来中道性的现观为基石,才有般若中观之修证可言。而“中观”的定义就是“中道的观行”,中道的观行究竟是以哪一个法(哪一个心)的中道性来作为观行的目标呢?这是一个被当代大师及学佛人普遍忽略的问题,却是修学大乘佛法者的根本问题,是大到不可丝毫忽略的大问题,当然也更不容有人加以随意切割而支离破碎。
而《证道歌》中所写的就是要说明:中国禅宗的证道是以什么修证作为证道之目标呢?其实,都是以如来藏的亲证而现观如来藏的真如体性,作为证真如,作为般若的证道;然后才会有如来藏心依本有的真如性而恒处中道的事实,可以被证悟的菩萨们来观行而成就中道观──中观。所以,如来藏与般若中观之间的关系,我们当然要为大家说明;然后再来探究《证道歌》与如来藏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就知道《证道歌》和般若中观之间有什么关联了。从这个地方深入了解如来藏、般若中观、《证道歌》三者互相之间的关联,就知道自己在佛菩提道中起步的时候,该以证得什么法为目标,该如何修证才能进入佛法内门来广修六度万行,今世就可以脱离无量劫以来都在凡夫位中广修外门六度万行,而始终进不了佛法内门的窘境了。
【讲义文稿】所谓中观,即是中道之观行;中道之观行,乃依如来藏之中道性而作观行;若离如来藏之中道性而言中观者,必堕断灭见之意识想象所得之戏论性中观:堕于戏论而自以为已知。
讲记:首先来讲般若的中观,般若(法界实相的智慧)必定是中道观,中道观必然是般若。所谓的中观,就是讲中道的观行。中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落于任一边!有大法师说“中庸之道就是中道”,但是其实两者差异很大;因为,孔老夫子是世间圣人,他所说的都是在世间法上讲中庸之道,是在世间法中如何避开过于偏激而产生的过失,所以他的中庸之道只是世间法里的中道。佛法所讲的中道是函盖世间与出世间的中道,不落在世间法的一边,但也不会落在出世间法的一边,却同时双具世间与出世间法的。必须是全面函盖出世间法与世间法,但不会落于其中的一边,才是佛菩提中的世出世间法的中道。这是只有在大乘法中才有的,二乘法中没有真正的中道,因为这是三贤位中已经实证心真如的菩萨才能拥有的实相般若智慧,不共二乘圣人;而实证心真如的人就是亲证如来藏的人,外于如来藏时就没有任何真如法性可以观察了。所以,中道就是函盖三界万法(也就是函盖一切有为法、一切无为法)来做观行,先观察如来藏处于一切法中永远是中道性,然后才观察一切法都摄归如来藏时也都同样是中道,这样的中道观行才是真正实证中观的人,不是单靠意识思惟所得的假中观──不是和凡夫一样以意识为中心的假中观!所以,中观的义理大家必须要先了解──中观就是中道的观行;凡是落入不净的一边就不是中观,凡是落入不垢的一边也不是中观,同时落在两边的也不是中观。而且,不论是落在其中一边,或者不落在其中一边而远离了两边中的一边,也都不是真正的中道观行。这不是以意识境界的思惟了知来决定远离二边而自认为已离二边,就可以当作是已离两边的。
有许多人很聪明,用意识思惟,认为自己已经不落在两边了,认为般若中观就只是意识观念中的一个鉴觉而已,就认为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而没有法界实质的常住;但是法界绝不空幻、绝不虚妄,法界是指一切法的功能差别,是说一切法的种子。界就是种子,因为一切法的功能差别本来全都不离中道,要能够现观一切法都不离中道,才是证得真正的中观,绝不是以意识为中心的中道,绝不是用意识思惟或想象就能实证中道的。那你要如何能够现观一切法不离中道呢?先得要亲证如来藏。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亲证这个第八识心体时,你就可以现观一切法与如来藏永远是和合运作著,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如来藏,永远不一不异于一切法;由亲证如来藏才能做的这个观行而亲证中道,有这个中道的观行,才算是中观的亲证者。而世俗谛的缘起性空,只是针对现象界之所生法(蕴处界)等有情身心所做的观行,来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藉缘而生之法,其性无常故空,所观察的对象都属于蕴处界等所生法而含摄于现象界诸法中,不曾涉及法界实相──蕴处界根源的观察;而缘起性空的蕴处界,全都是从法界实相的如来藏心中出生,如来藏与祂所生的蕴处界则是非一亦非异的关系。能如此现前观察时,才可名为中道的观行,简称为中观。
所以,中观的真正内容必须要先了解,要能现前观察蕴处界确实从如来藏中出生,也要能现观被生的蕴处界等万法与如来藏非一亦非异,不落于一、异二边,不落于断、常二边,不落于善恶、美丑、垢净、来去、生灭等无量无数的二边之中;这不能只是用意识心去思惟,就认为已经证得了中观,因为必定与真正的中观距离遥远。所以中观的实证,是以亲证如来藏为前提的;若不能证得如来藏,就没有中观的实证可说。关于中道的观行,一定是依如来藏的中道性来做观行,所以如果离开如来藏的中道性来讲中观,就一定会落入生灭性的意识想象所得的戏论性中观里面,但意识却未曾觉察到那只是意识戏论的中观;其实仍然是落入意识戏论之中,而自以为已经知道中观、已经亲证中观。
我这些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在放眼观察全球佛教,凡是讲中观的人,一百人之中有九十九人离不开意识思惟所得的戏论性中观。因此,中道的观行,必须以亲证如来藏为根本、为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证得如来藏,就不可能亲自现观一切法中的中道性。现在中观的意思明白了,我们再来看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和如来藏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永嘉玄觉大师可以说是中国禅宗证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了《证道歌》,又被六祖大师印证了,当然《证道歌》确实有它的代表性。
【讲义文稿】譬如永嘉玄觉大师之《证道歌》中明说:“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既说大乘佛法中所说之摩尼宝珠乃是如来藏,又说五眼、五力皆从此如来藏得,而如来藏即是第八识: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故说禅宗所说亲证般若中道之观行对象,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也。理证如是,教证亦如是:般若系诸经所说者皆依如来藏(非心心、无心相心、无住心、不念心)之中道性而说中道之亲证,故知中道之观行,实以如来藏之中道性作为观行之目标也;由此可证: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以亲证如来藏作为实证中道观之法门,完全契合教证。
讲记:我们先来看永嘉大师的《证道歌》里面怎么说。其中有一段说:“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先为大家做个语译,永嘉大师说:“摩尼宝珠──也就是众生各自所有的如来藏──竟然大众都不认识祂!”世间的明珠能够映现出种种影像,而佛法中说的摩尼宝珠能够变生万法,就好像如来藏能够出生有为法、显示无为法一样,这个人人都有的“摩尼宝珠则是能够依我们的业种要求而变生种种我们受报时所需要的意境,也就是说如来藏能够变生我们的意根、五根、六尘与六识,然后就辗转出生了一切法;因此,永嘉大师说的摩尼珠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如来藏,“这个摩尼珠能显现种种清净自性、界、缘”,问题是这个摩尼宝珠,你要怎么样才能证得呢?“要从亲证如来藏之中才能证得。”
诸位能坐在这听经闻法,可是你知道吗?如果你没有这颗人人都有的自家宝贝──如来藏(摩尼珠),你根本没办法坐在这听经闻法,所以你自己的如来藏就是你的摩尼宝珠啊!不但如此显现出无漏有为法来,祂在人间万法中也能够显现你的无为法性,你的一切作为与智慧也都是靠祂在背后支持才能显示出来。因此,想要证得这个真理,都得要从如来藏的亲证来下手;证得如来藏宝珠以后,在如来藏中,你可以把这些功德全部都收在自己怀中,所以说“如来藏里亲收得”。“亲”,表示不是用思惟或想象而得到的,是可以亲自找得到、证实祂、体验祂、运用祂,因为永嘉大师也说“这个如来藏显现出有六种神用”,我们实证以后也证明永嘉大师的说法没有丝毫的夸大。
为什么祂显现出六种神用?因为大家的六尘、六根、六识都从祂出生,祂出生了你的六根、六尘、六识而使你可以不断地运作,那就表示祂有六种性用了。知道是哪六种性用吗?就是能见之性、能闻之性,能嗅、能尝、能觉乃至能知之性,这就是祂藉六根、六尘、六识而出生的六种神用啊!可是祂只有这六种神用吗?不只!永嘉大师这句话只是概略而说,其实祂出生了你的意根,使你能处处作主、时时作主,但意根是由祂所生的,仍然要摄归于如来藏啊!除此而外,如来藏还有祂自己的许多功德性,不断现行、不断在运作著,只是没有证悟之前不知道而已啊!
接下来“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永嘉大师绝对是通教与通宗的,绝对不是只有通宗而已。这个圆相永远的光明,不断地在显现;只是还没有开悟之前老是弄
不清楚,就问别人说:“在哪里?在哪里?”就在这啊!如来藏藉缘而生一切色法,所以祂有色法的功能,故说祂有“色”;如来藏若不入胎而住,就不会有你们这一世的身体;祂有变生宇宙间四大物质的功能,所以祂当然也有执持色法的功能;可是祂本身不是物质,犹如虚空,所以又名“非色”;因此永嘉大师说这颗摩尼宝珠“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其实也是靠如来藏才能做得到,如果没有如来藏,就没有办法清净五眼,也没有办法证得五力;这是什么道理呢?亲证了如来藏以后就能够知道,现在还不用著急。
所以没有证悟的人,包括一神教的教主都一样,都是难可测量如来藏这个实相,所以任何一个人乃至一神教的教主,都不敢说他真的读懂《真实如来藏》啊!如果一神教的教主来到我面前,他也没有说话的余地,因为还不懂如来藏的境界而在心中产生了惶恐嘛!因此说如来藏真的是“难可测”。可是要找祂,得要缘于镜子的影像去找到镜子;但是一般人总是落在镜中的影像里,见来见去总是看见镜里的影像,总是看不到镜子而很容易看见镜中影像的形色,所以说“镜里看形见不难”。从镜子里面去找如来藏,其实也是非常容易的事;重点是说,正在寻找如来藏的人,他有没有正知正见?他的福德因缘具足不具足?他见道的缘熟了没有?问题都出在这。所以我们才要施设两年半的基础课程,把大众以前所学的错误知见一一改变回来。如果没有这两年半的课程重新建立正知见,想要找祂,就像要从水中的月影去捞那天上的真月一样。所以永嘉大师说:“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从水中去捞月亮,怎么可能捞得到呢?不过我却要把他颠倒过来说:“要捉得天上的月亮,可以去水里面捞,一定可以捞得到。”禅师向来都是这样!一个禅师这样说,另外一个禅师一定与他颠倒说,因为两个都对,但却不可以沿用别人说的,要从自己的见地中来说才可以啊!可是第三个禅师说法又把他们都推翻了,所说的跟他们又不一样;但是三个人都对,这才是真正的禅。这看来好像是很玄,但是悟了就都不玄而成为义学了,以后就能通达教门的成佛之道了。这样学禅、参禅,总有一天一定会找到如来藏,就能通禅宗公案,般若智慧就生起了,开始读懂般若诸经了,未来一定不会再像悟前一样地凄凄惨惨啦!一定是快快乐乐的,因为你怎么说都对啊!所以我说,开悟以前若是把法说错了,他悟后也可以把以前说错的法圆过来;当他圆过来时,悟前所说的错误的法义又变正确了。同样一句话,某禅师说:“错了!”另外一个禅师却说:“对了!”而两位说的都正确,不会如同凡夫在语言文字表面看到的好像是互相有矛盾。特别是大乘法的般若,一定是如此;如果不能这样,他那个开悟一定是错误的。就算佛陀来了,也一样是这么说。就《证道歌》来说,证得“祂”——大乘法中所说的“摩尼宝珠”——也就是如来藏,就能通达种种佛法,所以说“如来藏里亲收得”。
永嘉大师又说:“净五眼、得五力,都是从这个如来藏才能够证得。”可是佛却又在经典里面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所以,禅宗所说的亲证般若,般若经的中道所观行的对象,其实都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禅宗所悟的这个心体。理证上确实是这样,因为禅宗的证悟就叫作理证。理证上是如此,教证上面来讲也还是如此啊!按般若系诸经里面所说的,还是依无住心如来藏来讲中道的观行。中道讲的就是如来藏的中道性,观察如来藏中道性的修行就是中观。所以《般若经》又讲到“菩萨心、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不念心”,如果般若经所讲的般若、所讲的中道性,不是在讲第八识心,那又为什么要讲这么多个心的名称出来呢?所以菩萨心、非心心、不念心等几个名相被我们提出来讲之前,就从来没有人讲这个心──没有人说要观照著这几个名词所说的心,其实这几个不同名称的心都是同一个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
所以,由这就可以知道,如来藏就是中道观行的目标──如来藏才是中观的根本,所以永嘉大师证道的内涵,一样是以如来藏做为实证中道观之目标,因此他的《证道歌》完全契合教理上的证量。而学佛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一定要建立起来:所实证的佛法以及所修学的佛法,不可像印顺法师一样任意加以切割。佛法中主要有三个部分,就是解脱道、般若及唯识学上的一切种智;这三个法,不能够切割分开。这三个法其实是一体的,只是有广狭深浅的差别、层次粗细的不同;但因为甚深难解,所以才要把它分类来说明,就是为了让众生容易了解与亲证。所以分为三转法轮来为众生解释:解脱道、般若中观、唯识种智,但其实是一体三面而不能切割的。可是这几十年来的佛教界,在印顺法师的邪思下,已经把完整的佛法割裂成三个不相干的法;这样的作法,不但没有弘法的功德,反而成功地造就了把佛法加以切割而成为互不相干之破碎法的破法行为。对这个事实,大家一定要记住,不应让任何人再造作这种大恶业。解脱、般若以及种智,本来都是一体的,不是三个法,都是依万法本源的如来藏而分析出来以方便说法的;这三个法本是同一个法,只是为不同根器的人而分开来说明。我们这先不细说,后面还会有专章说这三法的场合,那时再来讲。
【讲义文稿】又永嘉大师此偈中说:“镜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可见大乘见道并非从缘起性空之观行而得,谓缘起性空之观行对象为“镜里形、水中月”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无常幻有之法故。镜里形及水中月之蕴、处、界等法缘起性空,皆是从如来藏中出生之法故;镜外形及空中月,方是真实法;欲求实形及真月者,当以镜里形及水中月为线索,寻觅镜里形之根源,寻觅水中月之根源;是故并非以镜里形及水中月而观行缘起性空者,可名为实相般若之见道也。
讲记:接下来回到《证道歌》。永嘉大师这篇偈里面有二句话说:“镜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由这两句话,可见大乘佛法的见道不是从缘起性空的观行来获得的,而缘起性空所观行的对象就是“镜里形、水中月”,是讲蕴处界等一切法缘起性空,只是二乘法。蕴处界就像镜里形、水中月,都是缘起性空;只有天上的明月才是真月,圆明而能映照的才是真正的形,镜中的影像是假形,那是藉因缘而显现出来的。又镜里形、水中月是一切法缘起性空,它所观行的对象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而这些法都是无常幻有的法,没有一个是真实不坏、真实常住的法。所以如镜里形、水中月的蕴处界等法,都是藉缘而从如来藏出生的法,都不是真实自在的法,这就叫作缘起性空;依能生蕴处界的如来藏识,来观察所生的蕴处界缘起性空,这才是阿含中讲的真正缘起性空观。
那个镜外形和空中月才是实有的法嘛!如果诸位还不知道而想要找出这真实的人体之形以及空中之月,就要藉镜里的人形去找出镜外人的真形,要从水中月的线索去寻觅真实的空中月:那到底“祂”在哪里?所以,并不是以“镜里形和水中月”来观行它们的缘起性空而可以说为佛法,是应该去找到镜里形的根源——镜外的人形,去找出真实的人形在哪里?应该以水中月的线索去找到天空中的明月,那才是真月,水中月只是月影。如果只观察五蕴的缘起性空,那是虚相法,因为缘起性空就是无常法、虚相法,虚相法就不是我们所要的实相!应该从这个虚相法作为藉缘,去探究它背后的实相在哪里?背后的实相就是如来藏,因为缘起性空法就是从如来藏来的,如果没有如来藏出生了蕴处界,就不可能有缘起性空啊!诸位一定要把这个正确知见建立起来,这样诸位路途遥远来听经的艰辛就值回票价了。为什么呢?因为理通以后就能知道:缘起性空是依五阴而来,依十二处、十八界而来,但是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又从如来藏来,所以缘起性空就是依据如来藏而有的嘛!那么现在你就知道二乘菩提的缘起性空是方便法、是虚相法,而大乘法中产生缘起性空的那个如来藏,祂才是实相法。
虚相跟实相弄清楚了,对佛法就能够一步一步建立正确的认知,应有的知见就具备了,再接下去佛道的修行就不会走偏了。你只要一直不忘记今天所听的这些道理,你就会以这个如来藏为中心,去寻找真正大乘佛法的见道目标。能够这样的话,当缘熟的时候──时节因缘到了的时候,不悟也难啦!那时候你就可以很欢喜地说:“我当时没有白来正觉讲堂。”不然,见道的因缘——你的开悟种子——是不会主动先帮你种到你的心田里去的。
【讲义文稿】何以故?如佛所说:依牛有角故说兔无角,故兔无角是虚相法。同理,依蕴处界法而说缘起性空,然而蕴处界虚妄,依之而有的缘起性空法,当知即是依虚相法而衍生之虚妄法,故缘起性空定非实相法;虚相法则不可谓为实相中道、般若中观也。譬如永嘉大师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释云:……。故说应成派中观以缘起性空作为实证般若者,皆成为豁达空禅,亦将永远无法远离取舍,皆是认贼为子者,必流失法财也。
讲记:第二,为什么我们要那样说呢?因为如同楞伽中佛说的:“依牛有角而说兔无角”,这兔无角就是虚相法;同样的道理,以无常的蕴处界诸法而说有缘起性空,但是缘起性空是依蕴处界而有,而蕴处界又是虚妄的,那靠蕴处界而有的缘起性空法,当然是依虚相法而有的虚妄法!所以缘起性空是世间不易的道理,而世间法无常不实,所以缘起性空是虚相法,不是实相法,虚相法当然不可以说它是中道,只有大乘菩提的缘起性空才是真正的实相、真正的中道。缘起性空所证的既是虚相法,当然不能说它是实相般若。那什么是虚相法呢?就是三乘菩提中的二乘菩提,特别是指声闻菩提的缘起性空,因为缘觉菩提还能自己推知十二因缘法背后有个常住的本识;但是阿罗汉们断了我执以后,都会恐慌,因为断了我执以后想到把意识、意根灭了而入涅槃时,剩下来的是不是一无所有呢?结果变成断灭空,那怎么办?赶紧问佛啊!佛就说:“你舍报之后五阴灭尽了、十八界灭尽了,可是还有一个本际啊!还有个实际、有个真如、有个真我,祂还在啊!所以你只要五阴自己死掉而不再入胎受生就好了,就没事了。就让你背后那个如来藏单独存在,这样就是没有我执,就出了三界生死,就入无余涅槃了,不是断灭空。”阿罗汉这么一听,也就安心了:原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是真实,是常住不变。所以缘起性空是依所生法、虚妄法的蕴处界来讲缘起性空,所以阿罗汉的缘起性空不是实相。
可是阿罗汉要探究“缘起性空是从哪里来的?”就好像说“兔无角”这观念是哪里来的?“兔无角”这个观念是从“牛有角”来的呀!如果不是因为牛有角,你怎么会主张说“兔子头上怎么会没有角啊?”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看见有蕴处界,你不会说蕴处界缘起性空。这样我们就可以去探究“蕴处界又从哪里来?”从如来藏来啊!到这,印顺“法师”也不能否定、无法否定。因为他很清楚知道蕴处界是无法出生蕴处界的,他也很聪明,正觉同修会的书一本又一本出版,他都不回应;因为印顺知道:一回应后,马脚就露得愈多啊!所以蕴处界缘起性空观是虚相法,当然不能说它是中道!因为蕴处界缘起性空而入涅槃后,如果又无如来藏存在,那就是断灭;落在断灭一边,怎么会是中道?
阿罗汉灭了十八界以后,如来藏依然存在,但祂又不是空无,却无形无色地存在。可是,入涅槃以后不是空无,也不是虚空,剩下如来藏入胎识,既无三界有,也没有落入空无之中,非有非无;所以说,十八界灭尽以后,并不是断灭,这才是中道的涅槃。而印顺“导师”无法说明这些道理,我在这里为大家公开说明:纵然把十八界灭尽后剩下“如”单独存在,剩下“实际”单独存在,十八界灭尽了,如来藏还是没有被灭啊!所以涅槃这个境界非断。但是也非常,因为涅槃若是常,就不可能有蕴处界存在了!也不可能在修行之后灭尽蕴处界了!所以虚相法的缘起性空,绝对不是般若;因为般若不是虚相法,因为般若是依如来藏的亲证而出生的,而如来藏是实相,亲证实相才能称为般若。般若就是世、出世间的智慧,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能从这来证明禅宗的开悟为什么是真实般若的亲证。
藉由永嘉大师所说的“豁达于空义”,落入豁达空中,就是拨无因果。《证道歌》一开宗就这么明白地说:豁达空的人会拨无因果。永嘉大师已经把印顺法师这种人料在前头等著他啦!印顺他们就是豁达空,主张一切法皆空。那么认定一切法空的时候,就没有因果可说了!因为一切法空时,其实就是主张三乘无法,也就是说没有如来藏执持种子;既然业种没有一常住法来执持,那就是空无因果了嘛!因果空了就会生起妄见,认为杀人放火以后不必下地狱,行善、铺路、造桥、救护众生,没有善因善果可生,也没有福报可享,因为没有如来藏执持善恶业的种子嘛!意识不能执持种子,意根也不能执持种子,那么业种要存到哪里去?当然就会拨无因果。也许有人说是存到虚空!可是虚空无法呀!虚空是色边色,是依物质的边际而施设虚空这个名称──物质的外缘没有物质的地方立个名字说是虚空。所以虚空是施设的名言,是说色法边际的色法,所以虚空附属于色法;既是依据于色法而有的法,所以说虚空是色边色。印顺自己也这么讲。所以印顺心中不信有天界与地狱,心中就会拨无因果,才敢公然否定佛所说的大乘经典,谤为非佛说,这就是豁达空心态造成的恶行。若是教禅的人,只讲一切法空,只会教人放下一切、放下烦恼,自己却不肯断我见,也不能教人断我见,认为放下一切烦恼就是证得空性了,就是开悟了,这就是落入豁达空中,他的禅就是豁达空禅,仍是意识境界。
必须依如来藏来说一切法空,才不会变成豁达空。豁达空就是无因无果者,心中不信将来会有因果,于是出家后就敢暗中或公然修习双身法,与女徒弟乱伦起来,那就是拨无因果的人。玄觉大师也说豁达空是拨无因果,因此做为说法度众生的人,落入豁达空以后而拨无因果时,胆子变大而莽荡起来,就敢暗中师徒乱伦了,真是“莽莽荡荡招殃祸”。如果一切都错误的豁达而说成只是一个缘起性空,说涅槃后是空无,就会招来未来世的灾祸,招来种种的灾殃。
而“去有著空”的病,也是这样的道理。去有而著空,是说“五蕴是虚妄的、十二处、十八界、六入都是虚妄,一切都空;你只要认知这一切都是无常空,那就是证空性啦!”这种说法是谁讲的?是印顺法师。但这种空是断灭性的空,是顽空。像虚空一样的顽空,什么都没有,连空性实相心也都不存在;像这样“去有而著空”,正是佛法中的大病,跟豁达空是一样的道理。譬如有个愚人想要逃避溺水淹死,所以他就先跳入火坑里面去烧死了,他认为被火烧死了就是空,空就不会再被水淹死了。同样的道理,现在佛教界的修行人绝大多数人是在“舍妄心,取真理”。但事实上,在大乘法的般若实相智慧中,不必取也不必舍;现在会外大家都一天到晚说:“我这一念心,如果有妄念,就变成妄心,如果没有妄念就是真心。”有很多佛门中的法师这样讲,网站也有很多人这样贴文章,这都是落入取舍之中,不离取舍。有取有舍的都是方法而不是证悟的目标,懂得正确取舍,就可以有方便善巧的思惟法门;若是想要让妄念不生起,得要用方便善巧,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就用数、随、止、观、还、净,这是修正觉知心的方法,是要有取舍的;然而需要用到这些善巧的法门,却只是与觉知心相应的法,不能与涅槃及实相相应。所以,若是要有方便善巧的取舍之法,它就是虚伪的法,不是真实法。如来藏才是真实法,祂是被觉知心证悟的目标,不是法门;证如来藏时,不必在那边很努力的盘腿、打坐修定:证悟如来藏不必跟腿痛对抗。
我当年破参前,是很辛苦跟腿痛对抗的,因为被人教导了错误的禅法;所以早上吃过饭了,进佛堂打坐;坐到中午下来用过斋,活动一下又开始打坐;坐到天暗了,差不多六点钟了,知道天暗了,肚子也饿了,就下来再吃晚饭。这样吃饭打坐、吃饭打坐,每天坐五、六个钟头是小事,稀松平常,我的腿功就是这样练来的;从不能盘腿到可以单盘,从单盘再练到可以双盘,就这样子练。因为被教错了,落在觉知心上苦练,所以要用取舍,要用方便善巧;但是要亲证如来藏,你其实可以不用跟腿痛对抗,不必练腿功,因为开悟不是靠腿,而是靠正知见来参禅。证如来藏以后也不必取、不必舍:不必舍妄心取真心。因为妄心自己可以继续保留著,而真心如来藏本来已经就自己在那里;所以你不必取,祂就已经在了;而妄心自己也不必舍,永远都是如此,这才是实相正法。
有取有舍的就不是实相正法了!最多只是二乘菩提正法。因为实相正法的实证,不必舍妄念、取正念。我们教你作无相念佛的功夫,只是要让你心不散乱,心更细密而容易参禅。其实开悟不是靠禅定,功夫的训练是要让你能够在另外一个方法上把你的精神训练调柔,可以专注在禅法上用功,心够细密了就能够容易悟出来,这也就是说“悟”跟无相念佛的功夫其实无关,可是你却必须要练习它,心细了才容易悟出如来藏。等你悟了,你会相信我的话,说:“哎呀!原来真的跟功夫无关欸。”所以定力不需要多好,重要的是要有“动中的定力”。那么学佛的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不懂得修练动中的修行功夫,只懂得努力静坐,求一念不生,想要把有念的妄心变成无念的“真心”;如果是这样子修行的话,你只要天天做功夫就好了,修行就免了,应该只要打坐就够了。但是,如来藏是本来就清净的,不是修行以后才变清净的。既然是本来就清净的,祂就永远不会变坏嘛!所以,一般学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努力修行以后,结果却成了认贼为子啊!自己的儿子不认,把贼人认作儿子,当然他每天要把你的财物都偷出去──偷你的法财。这都是由于错认妄心作真心所导致。
所以应成派中观主张只有六识,以蕴处界的缘起性空虚相法作为般若实相,后来就不免成为豁达空禅,成为拨无因果的人。所以他们敢否定如来藏,谤说祂不存在;所以他们敢否定极乐世界,说极乐世界不存在;所以他们敢说东方琉璃光如来的世界也不存在,阿弥陀佛不存在,妄说文殊师利不是历史人物,普贤、维摩诘也不是历史人物,又认为观世音菩萨也不是历史人物,都是不存在的。他们胆敢这么讲,就是因为豁达空、拨因果。这些人,你向他们说因果报应,他们心中不信;他们也认为地狱并不存在,那只是圣人施设用来度化众生,但我们认为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应成派中观是以缘生法的蕴处界所产生的缘起性空虚相法,取代了《般若经》中说的实相法。这就是豁达空,所以敢拨无因果。像这样认贼为子,接下来当然就流失一切的法财。
【讲义文稿】亲证如来藏者方能通达般若,由通达般若故,宗、说皆通,故永嘉大师云:“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沙诸佛体皆同。”由于亲证如来藏故,不唯能通宗门,亦可通达教门;所以永嘉大师通宗亦通教。何以故?宗门之证悟端赖如来藏之亲证故,宗门之密意全在如来藏故;教门中所说者,亦皆是以如来藏为中心,而说蕴处界无我,而说如来藏藉蕴处界而生之一切法皆无我;是故亲证如来藏者,若不退转,依此而深入体验者,不但可以通宗,也可通达教门;所以永嘉大师以禅宗法门之证悟故,生起胜妙智慧,宗通亦复说通,是故又说:“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原因即在此也。由上述永嘉玄觉大师所著《证道歌》中种种叙述,都是以如来藏之中道体性作为证悟之目标,可见《证道歌》是亲证般若中观之自证圣境,是以如来藏作为证道之目标。
讲记:只有亲证如来藏的人,才能够通达般若;因为通达般若的缘故,所以宗门──禅宗的证悟──可以通,说门(就是教门)也可以通,所以永嘉大师是宗门也通、说门也通,定与慧全部都圆满光明地显现出来。但是却不停滞于空无之中,不停滞于断灭空之中。这个道理不仅仅是我今天一个人单独通达了知,还有同修会中的许多人一样实证了。所以恒沙诸佛所证悟的体,都是一样的;不是只有永嘉可以开悟,只要缘熟了,大家都可以!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中的意思,就是说由于亲证如来藏的缘故,不但能够通达宗门,也可以通达教门,所以永嘉大师不但通宗而且通教──宗说俱通。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宗门的证悟完全要依靠亲证如来藏的缘故啦!而宗门的密意,全部都是如来藏的缘故。宗门如是,教门也一样,而教门就是所有经典里面说的,都是以如来藏为中心来为众生说教,都是以如来藏为中心来说四阿含诸经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我、无常、空;所以第二、三转法轮的般若、唯识系诸经,都以如来藏而说祂所生的蕴处界一切法无我;所以亲证如来藏的人,如果能够安忍而不退转,依他所亲证的如来藏亲自去体验的话,他不但可以通达宗门也可以通达教门。所以永嘉大师因为禅宗法门证悟的缘故,不但生起了胜妙智慧,而且也可以通达宗门、通达教门。所以《证道歌》里面说:“有人问我了解到的、证解到的,是哪一个宗旨呢?我就向他回报说:我是证得大般若的威德之力。”永嘉大师说,证得如来藏时,才能通达大般若的智慧;我在书中说,不证如来藏的人无法生起般若实相的智慧,原因就在这。
永嘉玄觉大师这个说法,有没有虚妄呢?没有!今天我可以帮他证明。今天我能够写这么多书出来,不管我已经写出来多少书,永远都不到我心中所知道的三分之一。已写出来的佛法永远不会超出已知的三分之一,所以写出来的都是很少数;因为写永远比知道的要慢,而知道的永远会跑在前头、愈跑愈远;你知道的会愈来愈多,所写出来的数量距离所知的会愈来愈远;法上的了知与亲证会越来越快,然而写书速度是很慢的。因为我这一世就是从禅宗的开悟开始的,是从禅宗的明心、眼见佛性开始的,然后一步一步就开始通达了。以我自己现成的例子,可以证明永嘉玄觉大师说的“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意思是说,禅宗的所悟就是大般若智慧,就是法界的实相。每一位证悟者的智慧力量,都或多或少可以使人通达宗门和教门,这完全是如实语。而他的摩诃般若智慧力,却是从亲证如来藏而产生的,所以禅宗的开悟明心,就是证如来藏。
从上面永嘉玄觉大师所写《证道歌》中种种的叙述,都是以如来藏的中道体性作为证悟之目标,可以看得出来《证道歌》所说的,就是亲证般若中观的自证胜境。他完全是以如来藏做为证道的目标,所以禅宗祖师所证的中道──禅宗的证道──永嘉大师说就是明心,就是亲证如来藏心。明心就是见道,但是眼见佛性也是见道啊!它是另一个层次、另一个方向的见道;因为如来藏还有另一个面向,是明心者悟后应该进一步修证的。由此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结论:《证道歌》所讲的禅宗开悟境界,就是般若实证的境界,所以《证道歌》叙述的其实就是般若的内涵,而《证道歌》所托、所依凭的,其实也就是亲证如来藏而发起的实相智慧,所以《证道歌》与般若中观的关系,禅宗与般若中观的关系,由这诸位就获得如实的了解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