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厘清密宗与密教 .......... 范正新

   日期:2020-07-08     浏览:1225    
厘清密宗与密教
  《华严经》〈入法界品〉卷六十八:“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若有众生,暂与我语,则离贪欲,得菩萨无碍音声三昧;若有众生,暂执我手,则离贪欲,得菩萨遍往一切佛刹三昧;若有众生,暂升我座,则离贪欲,得菩萨解脱光明三昧;若有众生,暂观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寂静庄严三昧;若有众生,见我频申,则离贪欲,得菩萨摧伏外道三昧;若有众生,见我目瞬,则离贪欲,得菩萨佛境界光明三昧;若有众生,抱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摄一切众生恒不舍离三昧;若有众生,唼我唇吻,则离贪欲,得菩萨增长一切众生福德藏三昧;凡有众生,亲近于我,一切皆得住离贪际;入菩萨一切智地现前无碍解脱。”
  以上经文所说的是 婆须蜜多尊者,至少是八地菩萨摩诃萨── 佛之真子。八地圣位菩萨是为不动地──不为烦恼所动;譬如说,若是正在专心听善知识开示时,正好听到家中有火警或是家人出了意外,请问此时还能继续听闻开示?或是正在听闻开示时,别人告知签中乐透头彩,这时是否能再若无其事的继续听闻开示?因为八地菩萨于相于土自在,可以意生身方便善巧度一切有缘众生,亲证法界实相──第八识──真心──阿赖耶识。在以方便善巧度众时,以此方法,目的是为了度那些贪欲粗重的众生,绝不是故犯邪淫戒。因为《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佛子!有十不可悔戒,应受应持:一、不杀人,乃至二十八天、诸佛菩萨。二、不盗,乃至草叶。三、不淫,乃至非人。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五、不说出家、在家菩萨罪过。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若破十戒,不可悔过,入波罗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失发心住乃至二住,三位、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贤圣果者,无有是处。”
  固然 释迦世尊往昔无量劫前的菩萨位中,曾以此法度一个女众证得阿罗汉果,可是我们如果没有达到:一、所度的对象有明心见性的因缘,且她除了对与你做这件事有兴趣之外,其它的事情统统没兴趣。二、你本身已经是菩萨摩诃萨,已经断了贪欲而且已证得意生身。若是达到这证量,则可以以此方便善巧度众。如其不然,则绝对不可以,以免犯戒以及令宗门断绝。
  在此必须辨证《无行经》中所云:“贪欲即是道,瞋恚亦如是。”这是说由性行为其实也可以悟道,如果在这行为中就不能悟道的话,那就表示真如佛性不是不生不灭的,不是遍一切界的;这是已经明心见性且证境不退失的人所必须思惟的,但不可以拿这句经文作借口,以之遂行贪欲。《无行经》紧接著云:“复不得断,断成增上慢。复不得随,随之将人向恶道。”这也是明心见性之后所要思惟的,意思是:如果断了贪欲,认为自己了不得了、断欲了、是圣人了,就成增上慢了。身为在家众,有配偶而不能行离欲行:在因缘还没有来的时候根本就不憧憬;因缘来的时候,该做就做、不起烦恼;已经过去了,完全不回忆、不留恋。但如果知道这段经文就大行贪欲,结果必定就会“将人向恶道”!怎么说呢?因为贪著的心就会越来越重,贪著心若是越来越重,感情的执著就越来越深,最后彼此就难分难舍,这就是束缚的根源,是故经文说“不得随”。
  三界没有所谓“果上修行”这样的法门,凡事都必须按部就班:远离生死心。生死心从那里来?生死心从贪著五欲──色、声、香、味、触,名声、财物、权势、眷属而来,从我见与我执而来。世间人贪著于财物,钱财不会嫌多,愈多愈好。菩萨也是不会嫌钱财多,所不同的是:菩萨希望钱财多,是为了能利乐众生。凡夫希望钱财多,是为了积聚,掌控在手里,甚至有很多人希望有进无出。其实,钱财要有进有出,不可以只进不出,是故菩萨求财是多多益善,而所求来的钱财是用来布施──用来弘法利生,不是为了积聚。一般众生对于五欲最大的执著仍在淫欲,《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以正性命。”欲界世间如果没有淫欲就没有有情众生,而众生在世间之所以轮回的最大根源就是淫欲。淫欲的断除很难,不能苛求一般学禅的人断除,因为这是三果向时才能断除,三果满足时才能贪、瞋之心俱断,是故“在欲除欲”不容易!须知:参禅之人应当心心念念为了求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如果对于淫欲的执著很强烈的话,就没有办法专心参禅,所以应当远离淫欲。因为欲之关系,使两两有情互相贪爱,如此一来就种下了未来生继续再执著求取、追求那个境界里面,便具足了后有的种子,所以《楞严经》卷6云:“不断贪欲,求出轮回无有是处。”禅子参禅目的是要求取解脱──离开生死轮回,同时也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轮回。是故对于欲应当要有如此的态度:未来的时候不憧憬;而因缘已到,必须履行义务时,就坦然去做,不必因不能离欲而起烦恼;而此事已经过去了则绝不留恋、不回忆,如此才不致阻碍参禅!
  名声是绝大多数的人所难以舍离的!追求名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世间有地位、让人恭敬;世人有钱有势之后便求名声。所以做学问之人追求立言、立德,当官的追求立功、立德,其目的就是追求名垂千古。这个追求名垂千古、流芳万世的心就是生死心。请问名声是谁得?是五阴得。所以为了摧邪显正、利益众生,而不得不写书时,最好是用笔名,不要用真名;即使真名也是假,因为名声是五阴得的嘛!譬如说有一位大名声的名师著作等身,写了很多著作(姑且不去评论其著作是否误导众生),国际知名;那这个名声是谁得的?是这名大师的五阴得,与真我不相干,留芳千古、名垂万世,也是这个五阴得。可是到了来世,大师是大师,真我是真我,来生的是另一个五阴,所以名声是假的。
  求取名声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今生他人的恭敬利养。有了名声之后,利养、财物紧接著就来了,这个也是生死心,因为追求名声就是为了这五阴的受用,是故求名是生死心;等而下之求权势,这更是生死心,求权势的目的是什么?为的就是支配众生、支配眷属,所以是生死心。又譬如与大家共修,心心念念就在注意共修的人数是否多了?还是少了?若是共修的人数多就心里欢喜,若是人数减少时就闷闷不乐,这个就是眷属欲,而这心态也是生死心。
  对于名声、财富、权势、眷属的贪著,都是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源──生死心。所以对于这些五欲都不能贪著,应当一步一步的去现观,有这些贪著就要慢慢的淡薄、乃至断除。如何修除这些贪著呢?又如何去除生死心呢?有两个步骤:第一、在不受打扰、安闲寂静之时思惟:这些五欲(色、声、香、味、触)、名声、财物、权势、眷属都是无常的;第二、再思惟:我们为什么会去贪著这五欲?其次,在第一步骤中的方法有两个次第:一、安静时,二、历缘对境之中以无常观来对应:这些东西都因为一期生死而有──因为这一生的五阴而有,如果将来舍报──这个五阴坏了,这些东西就全部都不再属于我。以无常观、因缘假合之观念来对应,经过一些时日必能渐渐的去除掉此生死心,去除这些贪著心后,则贪恋生死的心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强烈,贪著世间的烦恼便会渐渐减少,出离生死的心就随之渐增,也就比较不会忘失话头,可以常常在禅法上用功。
  好不容易能够亲证实相──明心,若是犯了此十重戒,别说是不入三恶道、七次人天往返而出三界,就算是修到十地──法云地,也必下堕无间地狱,再从头开始参禅、修道;如此严重的果报 婆须蜜多尊者不可能不知道。而以此方法接引众生是“先以欲钩牵,令得入佛智。”八地圣位菩萨于相于土自在,以此善巧方便度众,是以意生身度之,绝不因而起贪欲,这才是真正的密教;而密宗不是密教,他们是双身修法与异性弟子间之秘密,这那里是秘密教!这些外道已无密可言,却大言不惭的夸称是果地修行,他们是喇嘛教,绝对不是佛教!
  复次,开悟明心不能说出来吗?有一种很奇怪又狡辩的方便妄语:“说自己开悟的人就是没有悟,师父我从来就没有说我有悟。”这是方便大妄语。真正证悟没有说不出口的,也可以在一言半句中就说出真心的所在,只是谨遵 佛教诫!不敢明说而已。《大宝积经》卷110:“诸比丘从今以往,于不信前勿说此经;求经过者慎勿示之。于尼干部众诸外道中亦勿说之。不恭敬渴请,亦勿为说。若违我教,亏损法事,此人则为亏损如来。” 佛在《大宝积经》中说本心时明白、确定教诫:不可以向外道及一般人说,即使是佛弟子来求,如果他不是恭敬渴请,也不可以为他解释,何况明说?如果冒然明讲,那就是“亏损如来”。亏损如来是重罪,即使是圣 弥勒菩萨摩诃萨也不敢明说,真如佛性是 佛世尊无上甚深密意之故。这是为了保护众生、保护信慧都未具足的学人,以免明闻之后谤法,所以是不可以明说的,而不是有什么秘密说不出来。
  喇嘛教则是以欲界最粗重的贪欲──男女为其中心思想,正与解脱道大大的背道而驰;解脱尚且不可得,更遑论能亲证第八识真心──阿赖耶识,却大言不惭的名之为“无上瑜伽”,这就是时轮金刚最后阶段的父续与母续──喜金刚。在别的派别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黑噜嘎、吓噜嘎、大乐光明、俱生大乐、无上瑜伽等。这都是西藏密宗喇嘛教的男女两性双身合修法,是移植自印度教里的密法,是密宗金刚上师与异性弟子间永远的秘密。男性称为勇父,代表“方便”,其法若以男性为中心、为传法者,即称父续;女性称为空行母、明妃、佛母,代表“智慧”;有时是父续母续合并,这种时轮金刚是配合其荒谬的理论而建立的。最后阶段进入时轮金刚秘密灌顶后,就是上师与异性弟子真刀实枪上阵合修。此理论及修法,可称之为“雌雄等至”──到达时之一心不乱,名之为“等至”,这就是喇嘛教的“佛教禅定”。
  这哪里是等至?等至是说初禅定境中不与语言、名、相等相应,或是二禅以上不触内外五尘的定境,这种中的一心不乱连等持都算不上,何况是等至!?这是欲界粗重的贪欲,与禅定无关也与佛法无关,不能称为禅定的等至。但是密宗行者却认定:若能以上师所教、所传的技巧,保持乐受于身上持久不退且能遍身,就称为证得俱生大乐、正遍知觉,如此称为“即身成佛”──六即佛中的究竟佛。若像他们所夸称的,那绝大部分的妈妈们是不是都已成佛了?大都已经成就正遍知觉(乐触遍身知觉)。这种邪知邪见却又冠上极高尚的好名词──“无上瑜伽”(瑜伽本义是解脱智慧之境界)。这种“无上瑜伽”,又名之为胜乐金刚,因为密宗有这种独特的快速“成佛”法门,所以名之为“金刚法门”;此种“成佛”法门,其实是头上安头,而竟夸言高于真正无上的成佛法门──大乘,而称为“金刚乘”,真是离谱。
  而他们所谓的迁识法:则是观想自己的明点(密宗认为明点是本心)及观想头上有空行母;再将头上空行母之性器官观想得很清楚,名之为观想莲花(女人性器官名为莲花、铃,男人性器官名为金刚杵、金刚)。舍报时观想自身中脉里的明点,将海底轮(生殖器)的明点提升上来,红白明点会合提升,自顶门梵穴出,射入空行母的莲花而入子宫,由她把密宗行者的明点真心带到空行净土而解脱生死。如此的邪淫妄想竟可称为佛法,混到佛教中来,却有很多愚痴众生深信且奉行,妄想这样可以迁移本识到净土去(若欲详知密宗的邪知邪见,请阅读 平实居士所著《狂密与真密》一共四辑,其中对密宗匪夷所思的邪知邪见有详尽的叙述)。
  上述略述密宗只是外道──喇嘛教绝对不是佛教;切勿以为:不受戒就没有恶果报,《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众受学品〉:“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虽不受佛戒,但如果犯邪淫罪,一样有性罪,还是要受地狱大苦的,不会因不受佛戒、没有戒罪,就以为可以不受恶果报。
  复次,不可以一天到晚只注意佛弟子是不是犯戒,如果佛弟子因一时不注意而犯轻垢罪,就指摘其不是,就大肆喧嚷:某某人犯戒,如何如何的不该……。可是请问这些不反省、检讨自己的人:你们连受戒都不肯、不敢,何有资格数说佛弟子犯戒呢?
  这里再举说《宗镜录》卷81云:“是以郁头蓝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获非想定,具五神通;时君敬重,就宫供养。郁头蓝弗每来与去,皆乘神通赴宫供养。王因出巡,命其爱女依前旧仪供养郁头蓝弗。王女珍敬接足作礼,郁头蓝弗触女身手,因兹起贪便生欲觉,遂失神通。饭食已讫,矫施异计,语王女言:“我顷来去皆乘神通,国人思敬,莫由见我;我今食竟,意欲步归,令国人咸得见我。王女谓实,送出阁门,步游归山。……”由这里可以看出神通的大忌讳是男女欲,而密宗竟互相吹嘘、互相夸赞;说什么某某人是个大修行者,已证得大神通……,其实这些都是瞎捧,因为修双身法的喇嘛们根本就不可能修成神通,诳语有大神通的目的只是要贪世人的恭敬、利养而已,他们只是贪欲心粗重的外道罢了,那里会是真的有修有证呢!
  《楞严经》卷6:“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心、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所以双身法之修法是邪淫,不是 世尊所传,若说大圣欢喜双身法即是谤佛,谤佛者不善。淫欲是欲界最粗重的贪欲,若欲以此邪淫法门而解脱生死根本不可能,妄想以此法而以空行母带识往生空行“净土”亦是绝对不可能。在这里须说明的是:所说的断淫心是断除其心行,不是说立即要大家断除身行。
  另外,《楞严经》卷八:“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如果违犯了十重戒,一定要在佛前至诚恳切忏悔,虽然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是不通忏悔的,可是根据《梵网经》仍需至心忏悔直到见到好相;虽然要见好相极难。现在是末法时期,宗门正法还在人间,明心开悟仍然可能;但明心开悟并不是如同未悟凡夫意识所想象的──很玄,更不是悟了之后就有神通,眼见佛性之后就可以穿墙入壁,如果说于欲行中将当作是一心不乱,能成究竟佛,那更是荒唐!绝对不可能一悟就能成佛(除非是最后身菩萨),何况这种邪淫的粗重欲贪与开悟了不相干!
  而六祖在《六祖坛经》中的“一悟即至佛地”是方便说,不是究竟说。如果一悟即至佛地,那请问:六祖是不是佛?相信六祖也不敢自称为佛!《楞严经》卷10:“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们自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心行、识种无量无边,怎可以将理上悟明真心当作是事相上修行所断的思惑?如同 世尊绾劫波罗巾成六结,必须逐一慢慢的解结,不能如同变魔术一般的一下子就解开;亦如同大热天要将身所穿的多余衣服脱下一样,必须是一件一件的卸除,不可能一刹那间就完成。同时大家也必要知道:《六祖坛经》虽然称为“经”;可是六祖尚未成佛,他开示语录不可以称之为“经”,菩萨的开示称为“论”,只有 佛世尊金口亲宣才可称为“经”!
  所以:佛法中的密教,是指修行证量上的现观境界,不可为人明说的部分;或是以隐语宣说如来藏的所在,或是隐说菩萨的种种秘密证境,才是真实的密教。但是藏密喇嘛教自称为密教,却只是以外道淫乐艺术的不可告人秘密的保护,不许外人知悉而称为密教,这与佛法中所说的密教真是南辕北辙,不可混为一谭,凡是佛门中真正在修学佛法的人,对此都应有深切的了解,才不会被外道喇嘛教以双身法的秘密教法说为佛法中的密教,以免障碍自己证悟正法的因缘。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