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章〉直译
〈五心章〉是 窥基大师所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中之一章,五心者即是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和等流心,是将意识觉知心分为前后五位来作说明。所谓率尔心,乃指初心率尔忽堕于所缘境中,故亦名率尔堕心。寻求心即是于初心之所堕境,思寻推求欲了知是何境。决定心则是于第二心寻求已,决断印定确定是某境。再依于前第三决定心并所缘境而生起善、或不善、或无记心,名染净心。等流心者,是由前第四染净心所引生,性善、或不善、或无记,等同前心,相续如流,谓之等流心。 窥基大师于此〈五心章〉中将心之生起与相续,做了一番深入的解析;末学读毕,深感受益匪浅;亦相信不论读者所具知见多寡,只要能细读此文一遍,必有收获。是故尝试将其文直译(于其文原意,丝毫不作一分增减),令更易读易懂,并介绍给大众,庶几而能延续 窥基大师之菩萨心意。
在此须先说明,译文中括号内之附注及文后之附注文,皆是末学所加,旨在解释说明,并不是〈五心章〉之原文。又因原文颇长,是故于此不作附录,读者可自行查阅(注一)。现将译文列于下:
率尔等五心,大略以十二门来分别说明:一、列名,二、辨相,三、八识有无,四、刹那多少,五、乱不乱生,六、诸心对辨,七、初后广略,八、诸位阙具,九、三性所收,十、缘生总别,十一、何量所摄,十二、问答聊简。
一、列名:五心名为(一)率尔心,(二)寻求心,(三)决定心,(四)染净心,(五)等流心。《瑜伽师地论》第一卷〈五识身相应地〉云:“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是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亦尔。”由于率尔、寻求、决定此初三心、性类相同(注二),是故《瑜伽师地论》文中但说三心,实际上应兼后二心,而有五心。
二、辨相:如眼识,初心率尔忽堕于境,名率尔堕心。同时生起之意识,亦名率尔堕心,此因先前意识并未缘此境,同样是初心率尔忽堕于境。故《瑜伽师地论》第三卷云:“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若是有欲等生时,则是寻求等心所含摄。又《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第七十六卷决择分皆说:“五识同时必定有一分别意识,俱时而转。”所以意识与眼识俱生,都可以名为率尔心,是初心率尔堕境的缘故。此率尔心,既然是初缘而起,是则未能了知所缘为何境?是善还是恶?于是为能了知故,次起寻求心;此心是与欲心所同时而起,同转缘于所希望境。既寻求已,识知先前所缘境后,继起决定心,印定胜解前所缘之境。既决定所识境界之差别后,再取其“于怨住恶,于亲住善,于中住舍”中之正行、或邪行、或俱非之因相,而生起染净心。继而由此意识染净心为先导引生眼识,此眼识为顺前意识染净心而起,故具有与彼相同的善染性,名等流心。如眼识生,耳、鼻、舌、身识生亦同。
三、八识有无:《瑜伽师地论》第一卷但说六识有此五心,并未说及第七、八两识。又间断识方具有此五心,非是恒相续识。然而第七识于未转依位时,心行微细,任运而转,且缘境恒定,是故唯有后三心(注三);并且可以于一刹那中,即具足三心。第八识则不同,于界初生位时,有率尔心,此因有色界与无色界,其境有宽狭不同的缘故。又第八识可具有决定、染净、等流三心,这是因为此心之所缘境有新旧之分,或前后心相望的缘故(注四)。因第八识无欲心所相应俱起,故无寻求心。第七识之所以无率尔、寻求二心,这是因为于界虽是初生起,但其所缘境仍是恒定一类。然而第七识于初转依位时,可名率尔心,亦即是决定、染净之心,第二念后则是等流心。是故以二念之义和合而说,即有四心。或可说因初念中之第二时,方起净识,则此初念即是此第七识之四心(注五)。其中之等流心,乃是由前心所引生,又今初转成之净识则堕于净境,故有率尔心。以上乃是依于经论,来说明前六识与七、八两识所具诸心之道理。理而言之,第六识具有五心,前五识以因果位合说,可有五心,于因位但有四心。当第六意识寻求心起,于所见闻仍还未明了之时,此“五随意转”之五识,亦应是寻求心,这是因为心中含有希望的缘故。若此心不是寻求心,则应非是率尔等五心所摄,那么一念之中当率尔心已起,决定心未生时,此“五随意转”之心若非是寻求心,便成为大过失矣。又染净心未生时,许可决定意识多时存在,则“五随意转”,此时之五识若非是决定心,复是何心?至于第四染净心,因位五识则无此心,因为无势力可由自之前心引导生起,果位中势力胜故,方具有染净心。有义:“八地以上,五识自在,前后心相引,亦可成染净心。既许七、八两识,前能引后而为染净心,五识有何不可?故知五识于因位中,亦可具有五心。”总结言之,前六识具有五心,七、八两识各具四心。此中另有一义:“五识唯有率尔、等流二心,其余寻求等心,皆是‘五随意转’而随生者,因为等流心是许可乱生的(注六)。”今此,且依前述之显胜法说为正说,须知若有余义,皆准依照此看法。又《瑜伽师地论》言“初三心中,初是五识,二是意识”,又言“染净是意识,等流方是五识”者,是依于一念之中,没有杂容他识他境而说的。何况有什么原因不许可,于寻求中仍未明了之时,可以数数寻求呢?又《成唯识论》亦云:“得自在位,任运决定不假寻求,时五识身理必相续。”故知五识具有五心,并未违背《瑜伽师地论》,于理而言,亦属殊胜。
四、刹那多少(注七):五识率尔心,唯有一刹那。《瑜伽师地论》第三卷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是故五识率尔心,必定唯一刹那。于寻求中还未明了时,所复起之五识即是寻求心,故知五识身无多率尔心。有时说五识身有寻伺者,乃指有广多之寻求;若说无寻伺者,实际上仍然有寻求,这是因为与欲心所俱起的缘故。又诸多之处所说“五识无有决定、寻求心”,是依于无有深广之行相而说之为无,事实上,五识身并非没有微细之行相。复次,无论独头意识还是五俱意识,其率尔心位,亦是唯一刹那。《瑜伽师地论》第一卷说“前三心,初是五识,二是意识”,第三卷亦说“意有率尔”,虽然此二所说似乎相违,但因为次第二心必定是意识,故于最初之一念中,略而不说意识亦有率尔心;况且,既然在文中不列“唯”字,而写成“二唯意识”,可知并未遮除“意有率尔”之道理。有一说云:既许意识能多相续,则说率尔心亦可通多念而起,应该亦无有过失。在此仍以前解为善。这是因为初心率尔堕境,后心即应非是率尔心。决定心则可有多刹那,此因寻求后仍未了知,或虽已了知但还未起染净心时,可以有多刹那存在。又如入定之中闻声起意,为寻求了知即便出定,此必须有许多刹那。在已得自在位中,皆得任运决定,故知决定心亦可多念相续生起。染净之心也是如此,可多念相续,此是依于五识等流心比较难生起的缘故(注八)。若依于意识等流心来说,则染净心唯是一念,因为次第二念即是等流心也。至于等流心,大略有二种说法,于意识等流心,皆同意可相续生无妨;于五识等流心,一云:“五识唯一念生,五识等流心亦不相续。”如前之所引言说(注九);二云:“五识等流心许相续生,因为说一刹那者,唯指率尔心。《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亦说‘六识相望成等无间’,是故五识等流心许相续起。又《成唯识论》亦言:‘如热地狱、戏忘天等,理必相续。’”故今正义(注十),应是率尔多唯一念,余四则多相续,或并通多念。
五、乱不乱生:先说明不乱生,后再说明乱生。不乱生中,分列三门述说,(一)自他俱不乱,(二)他乱自不乱,(三)自乱心不乱(注十一)。
(一)自他俱不乱:《瑜伽师地论》第三卷云:“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若不散乱,必定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由此寻求决定二意识,分别境界及为因故,染净法生。此所引故,从此无间眼等识中,染净法生,然此不由自分别力,无分别故唯由引生,故得染净。”(注十二)即是自他俱不乱。
(二)他乱自不乱:谓有他识,于五心中之两心中间生起,而自识五心仍前后次第生起,无有杂乱。如眼观色起率尔心,必有寻求心接续初心而起,是故《瑜伽师地论》说:“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又说:“定中闻声,若有希望,后时方出。”希望即是寻求心,故五识率尔心后,必定生起寻求心。有人说言“有五识率尔心后,不起寻求心”者,此说不然,违教悖理故。《瑜伽师地论》又云:“寻求无间,或时散乱,或余五识,随一识生。”故知寻求心后,或入余识他心,或起自识决定心,虽起其余识心于中间隔乱,但因他境非是上胜,不能引导眼识脱离原境;是故,于此隔乱他识经久而不生时,即还复入眼识决定心。当此决定继起之时,或还先起寻求心为引,或是不起寻求而即起决定心。再以此决定心为因,若无异缘导致他识来夺,则自识染净心起;若有他识来夺,自识染净心则不生,直到他识灭已,自心方能入于染净位。于当将入染净位时,或先还复入决定心以作引导,或即直接生起染净心。因为许可多念相续,是故次念以下,皆准照此理而可知晓,不再别作说明。同理,于染净心后,若无他缘,则自识等流心起;若有他缘导致识隔乱而入,则自识染净心后,等流心不生,待他识灭后,自识等流心方起。如此,眼、意二识恒相续转,经相当时皆缘原境,乃至从未转趣缘于所余境界,是名他乱自不乱。
(三)自乱心不乱:如眼,先观一大众色,于是率尔、寻求二心必定相续生起,若于决定心尚未生起之时,有一上好像色现前,则眼识遂转缘于此所余像色,乃复生起率尔心及寻求心,或并生决定心,或染净心等。如是见像色已,却返观原来之大众色,因先已见故,不起率尔心,或却起寻求心,以引生决定心,或因寻求可多刹那故,而即起决定心。下从决定至染净心,或由染净至等流心之情况,皆准照此理,而可了知。或者,从初心至决定心生已,复观见火色,乃于火色之上起率尔心等,既见火已,随多少心后,却返观原大众色,方始生起染净心。染净心后,或观云色,随其多少起率尔心等已,再返观原大众色而起等流心。如此皆准照前之说法,是名自乱心不乱。上来已说明不乱,以下将说明乱者,于此亦分为二类,(1)他乱自亦乱,(2)自乱心亦乱。
(1)他乱自亦乱:如眼识生,缘一像色起率尔、寻求心已,别有声音至,乃复起缘声之率尔、寻求等心。此时,前所缘像遂放光明,此像光既是新境,即先起缘前一像色之寻求心,后复起缘此像光之率尔、寻求、决定心。此时复别有香气正现前嗅,乃复起鼻识率尔等心。又正值像光变色,遂先起缘前一像色之决定心,后复起缘此变色像光之率尔至染净心。此时复值上味正现前尝,遂起舌识,起舌识多少心已,却观此像光有变化,或大或小,乃从染净心后,复起率尔、寻求、决定心。如是乃至复触妙触,起身识率尔等心已,却观像光,于此之时,此光正离质变现异彩,遂又复起眼识率尔等或二、或三、或至四心。此即名之为乱。若从率尔心,依于次第接连而起至等流心,即名不乱。如上眼识如此,余识例然。
(2)自乱心亦乱:准照前他乱自亦乱之说明。例如眼识生,缘一像色起率尔、寻求心已,另有一像色现前,却起率尔心之时,前像放光,遂复起率尔、寻求等心,如是乃至于、或不至于等流心生。此自乱心亦乱与前他乱自亦乱之不同之处,唯在于自他境界有所差别而已,其余之作法皆同。
六、诸心对辨:如眼识率尔心,亦得与余识率尔心并列而起,乃至等流心亦复如是。《瑜伽师地论》等皆说“八识一时得俱起故”,可知亦有眼识率尔心得与耳识寻求等四心俱起,眼识寻求心得与耳识决定等三、染净等二、乃至等流一心俱起。亦有眼识率尔心、耳识寻求心、鼻识决定心、舌识染净心、身识等流心于一念中俱起,理无遮故。如眼识生乃至身识等,皆类此可知。有一说认为前所述不得成立,但此说既非正义,故不于此说明之。
七、初后广略:或有率尔、寻求心较多,而等流心较少的情况,这是因为所现境界,初时较多,后时则较少的缘故(注十三)。或者有率尔、寻求心较少,但等流心较多的情况,此是由于等流心是前染净心,或更前之染净心的势力所引生,而率尔等心所缘之境,则是别别现前而遇的缘故(注十四)。中间三心,大多是说意识心,故于此不辨明其相对多少。若在果位,则所有心皆得随应俱起而无过失;既然许可,因位中之五识可有五心俱起,则果位中之随应五心,亦应皆得同时并有,且多少不定。
八、诸位阙具:此率尔等五心,唯是依于因位之中新遇一境未能了知故,次第别别生起而说。若所遇唯是旧境,则但有决定、染净、等流三心,或唯有染净、等流二心,或唯有等流心。亦可因一念不相续故,但唯有染净心,或唯有决定心。又无“唯寻求不起率尔”,此因若可寻求,必定有境先不明了,故知定有率尔心。又五识之中无“唯率尔心而无寻求心”,此是《瑜伽师地论》所说,但指五识而言,非指其它所余识。《成唯识论》说:“八地以去,乃至成佛,任运决定,不假寻求。”故知八地以上,但有四心。又三乘通论:无漏具五,有寻求故。即是依于诸刹那义之不同,而分别名之,乃说有寻求心,此并非是“前有率尔后起寻求”之寻求心。初转依位之五心,则如前已说明。
九、三性所收:《瑜伽师地论》说:“初三心是无记,第四、五通三性。”此是依于因位之中,容无其它杂乱之境,及五识中有一识与第六意识俱,连续生起而说。又于因位,若所缘之境界既强且胜,则所起诸识可间杂并生五心,故皆通三性所摄;若于无漏位及得自在位,则一切心多是善性。
十、缘生总别:既然许可一识得以引生六识相续无间,亦应许可多识能引生一识相续无间。是故多率尔引生一识寻求心起,乃至广说一染净心引生多识等流心生,如是之义,决定合理;此因,容许于一念之中,可由多识心引导生起一识一心的缘故。由斯义理,吾人可知,诸识一念得具五心。此“所缘境有新旧之分,能引生心之识则有或一、或多之别”中道理,非常微细,有智读者,应仔细思量。
十一、何量所摄:因位中之五识,或许有四心,或许有二心,或许有五心。皆唯是现量,且唯缘现世境。果位中之五识,其所有四心亦唯是现量,通缘三世境。有义:亦缘非世之境。第七识于因位时,容许有三心,皆非量摄,其所缘之本质境及影像皆唯是现在世,而心之行相则可于非世境转(注十五)。于果位时则有四心,亦皆唯现量,并通缘三世及非世境。第八识之四心,于因位、果位皆唯是现量,在因位唯缘现在,在果位通缘三世及非世境。第六意识,于定位之五心皆唯现量,且通缘三世及非世境;若在散位及独头位之五心,则通比、非量,亦通缘三世及非世境。此意识心之行相亦可作世非世解。瑜伽师地论所说“意识散乱,率尔堕心缘过去”者,是约五识后之散乱意识而说,这是因为此意识心多分缘过去境的缘故。至于五俱意识之所有五心,为何量所摄?有义:“唯是现量,为作印证了解所缘境故。陈那菩萨《集量论》亦说:‘五识俱意是现量故,设五俱时缘十八界,亦现量摄,随五现尘,明了取故。’”有义:“不定,三性所摄尚且不同,何况说是现量。《集量论》并未说五俱之意‘唯’是现量,岂可比度判别而坚执认定‘五俱意识唯是现量’?是故,既然许可有五俱意识,则此说‘定唯现量’,于理不可成立。”故知,五俱意识通现、比及非三量所摄,亦通缘三世及非世境。若缘一境时,则与五识中之一识俱起之意识率尔、等流心,必定唯是现量;不与五识俱起之中间三心,则通比、非量,这是因为以刹那来论,此三心所缘实是过去境。《瑜伽师地论》言“五识无间,所生意识寻求、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者,这是依于分位之三世及究竟之事绪,而说为“现在”(注十六)。是故,《瑜伽师地论》自言“若此即缘彼境生”(注十七)。实际上染净心亦是如此,因为三心之性是相同的,故《瑜伽师地论》中,略过染净心,而偏说寻求、决定二心。
十二、问答聊简:问一:何故立此五心非增非减?答:依据极多分,决定有五心,依据极小分,则有一心,故不立五心即非圆满。问二:此五心通无漏否?答:五心皆通无漏。定中闻声时之五心即通无漏,此是因为定中无漏心有希望的缘故,或者说是定中寻伺亦通无漏的缘故;假设说定中寻伺不通无漏,但因寻伺必与欲俱故,则此寻求心,理应亦通无漏。问三:五心通三界耶?答:通。无理能遮故。因为,一一心中皆可缘三界,且三界中诸心,亦可依八识之个别类者,随其所应而俱起。问四:何故须要辨明如是五心?答:为令学子能够了知心之分位,而可入于法无我唯识相的缘故。问五:闻缘经教之时,须要几个字,方能具有此五心?答:且依此地之文字来说,如果是一个字即能诠表而可成为“名”者,则但闻一字即可具足五心。譬如闻“佛”之一字,二字者如闻“菩萨”,三字者如闻“慈氏佛”,四字者如闻“能寂如来”,五字者如闻“诸恶者莫作”,如是等类乃至无量。闻缘而能了解,即是具有五心,不须特别限定应闻几个字时,五心方得具有。若是所说之理事,还未究竟完整地来入于耳,则此五心不能具足,若是全部皆已闻了,方是具足五心。也就是随所说之名句,不论字之多少,一旦说竟,而且意解圆满,即说是具足五心。又于此时,有随意识所引之五识生起,则此生起之五识心,亦是随彼意识心之分位所摄,如此之说并不违理。是故总结而言,前六识皆具五心,第七、八识唯具四心,此说深为允当。
附注:
一、窥基大师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五心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册,诸宗部二,第1861号。(CBETA,T43, no.1861, p. 0255c18 ~ p.0258b13)
网址:http://w3.cbeta.org/result/normal/T45/1861_001.htm。
二、此三心皆是无记性。
三、因位第七识,缘境恒定,故无率尔,不起欲心所,故无寻求。
四、第八识,依于所缘境之新旧差别,而说是率尔心与决定心;依于前后心之同性相望,而说是染净心和等流心。
五、原文为“或第二时更起净识,初念即是此之四心”。此处所言之四心,其次第应是等流、率尔、决定、染净心。等流心为未转依位时之前心所引生,后于初转依时,净识初成,堕于净境,即是率尔心,亦是此决定心、染净心。四心皆在一念之中,故言“初念即是此之四心”。
六、乱不乱义,请阅第五乱不乱生门,即可知晓。
七、一念有九十刹那。《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又《摩诃僧祇律》卷十七:“须臾者,二十念名一瞬顷,二十瞬顷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一须臾。”故知,一弹指间可有四百念之多,以现今之时间单位来计,一弹指约为一秒,则一刹那的时间即可估算出。又一须臾约为四百弹指,即相当于四百秒。
八、因为因地未得自在位时之五识心,无势力可自行引生等流心,须从前意识染净心为前引,方能生起故曰“难生”。
九、即是第三门“八识有无”文中所说:此中另有一义:“五识唯有率尔、等流二心,其余寻求等心,皆是‘五随意转’而随生者,因为等流心是许可乱生的。”。
十、以第二种说法为正。
十一、自即是自识,他即是他识,乱则谓杂乱。
十二、此段引文,是 窥基大师将《瑜伽师地论》第三卷中之原文,稍作精简而成,读者若能亲读一遍原文,则可更易明了,兹将原文附录于下。
《瑜伽师地论》卷三:“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若不散乱,必定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由此寻求、决定二意识故,分别境界。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又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在五识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由此道理,说眼等识随意识转。”
十三、例如眼识,缘第一境起眼识率尔、寻求心已,至于等流心还未生起时,又遇第二境现前,起第二眼识率尔、寻求心已,至第二等流心未起之时,又遇第三境,起第三眼识率尔、寻求心,乃至于诸多率尔、寻求心起。但于将起等流心时,前所逢诸境,已有一些消失不现,是则不会生起缘此消失境之等流心。故知在这段时间内,率尔、寻求心较多,而等流心较少。
十四、因为境境别遇,故率尔、寻求心亦别别而起。若有一境,是在前一念中别识等流心还未起之际夺境而入,则当缘此境之等流心将生起之时,由于前境强胜,仍然现前而未消失,故可容许同时生起缘前境之别识等流心。以此类推,可知在一段时间内,确实有等流心较多,而率尔、寻求心较少的情况。
十五、此处之“行相”意谓心行之相,即是心识之见分相。此处〈五心章〉之原文为“第七因位,许有三心,皆非量摄,本质境及影像唯现在,行相非世境转”。末学认为文中漏刻了一个“世”字,即“行相非世境转”,应是“行相世非世境转”。因为实际理地,因位第七识必定能缘现世境,原文中不就有言“本质境及影像唯现在”。又因位第七识,于菩萨见道位起,皆得有一分平等性智相应,皆得能缘真如境,既然真如境非属三世境,则知因位第七识心之行相,可于非世境转。《成唯识论》卷五:“此意差别,略有三种,一补特伽罗我见相应,二法我见相应,三平等性智相应……后通一切如来相续,菩萨见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又《成唯识论》卷十:“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第七,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佛地经说‘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庄严论说‘缘诸有情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缘真俗,二智所摄,于理无违。”
十六、〈五心章〉原文为“此依分位事绪究竟,名为现在”。即是依于能缘所缘之究竟真实义理来说,亲所缘缘之相分,于分位三世中,是摄属于现在世。
十七、此段引文采自《瑜伽师地论》卷三:“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唯缘过去境。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或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若此即缘彼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