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真假开悟7.......... 平实居士

   日期:2020-07-08     浏览:1490    
真假开悟──真如、如来藏
  与阿赖耶识间之关系(第7期)
  平实居士
  第五节 由还灭门证实阿赖耶识心体常住不灭
  依阿赖耶识心体常住不灭,故有还灭门,亦可证明阿赖耶识心体是常住法。《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云:【若略说阿赖耶识由四种相建立流转,由一种相建立还灭。云何四相建立流转?当知建立所缘转故,建立相应转故,建立互为缘性转故,建立识等俱转转故。云何一相建立还灭?谓由建立杂染转故,及由建立彼还灭故。……】由有阿赖耶识心体故,方有器世间、有根身、内外六尘相分之出现,也才有七转识出现,然后由七转识在三界六尘境界中起遍计性,因此而流转生死。若于依他起性之种种法相,都无遍计所执性,则灭流转相,则出离分段生死;遍计所执相实由依他起相上之不如理作意,误认依他起相诸法为真实常住法,故执蕴我、处我、界我为真实法,导致我见我执不断,是故流转生死。然而遍计所执相之意根及依他起相之离念灵知心等,皆由圆成实相之阿赖耶识心体出生,若无阿赖耶识心体之具足圆满成就世出世间法之圆成实相,则不可能有世间法之依他起相及遍计所执相,亦不可能有阿赖耶识性所显之真如法性,是故当知由有阿赖耶识心体方能建立流转相。若无阿赖耶识心体,尚不能有众生之蕴我、处我、界我等依他起相,何况能有遍计执相?更何况能有真如之显示?则当永无生死流转相,何况能有诸圣之依于生死流转相而证得还灭门出离生死?若有诸圣成就还灭门而出生死者,当知必有阿赖耶识心体存在。诸圣成就还灭门功德而出生死之后,若非断灭者,当知即是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而独存于无余涅槃界中;既有阿赖耶识心体独存于无余涅槃界中不灭,故令无余涅槃界不成断灭空者,当知阿赖耶识心体非是生灭法也。
  若是由有阿赖耶识心体,方能成就流转门及还灭门者,当知流转及还灭,皆因阿赖耶识心体而有,阿赖耶识心体能圆满成就流转门世间法故,亦能圆满成就出世间法之还灭门故;既如是,则知法界万法悉皆依于阿赖耶识心体而有,则知阿赖耶识心体乃是实相心体;实相心体必非生灭法,若是生灭法,尚不能独自现起,尚须依于他法方能现起,何况能生他法?由阿赖耶识心体能出生流转门之现象,亦能显示还灭门之果证,故知阿赖耶识心体是常住法,由此显示阿赖耶识心体具足生显万法之真实性故,故说阿赖耶识心体必定是常住法;由其确属常住法故,说为不生灭心。杨、蔡、莲等人不知此理,谤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成就谤法重罪,岂是有智之人?
  若无阿赖耶识心体之不生灭常住性,与种子生灭流注性,则无众生蕴处界我之流转可得;若无流转可得,即无还灭可得,必成断灭见。由于还灭之后,非是断灭,故于四阿含诸经中, 佛说涅槃不是断灭,而是中道。若还灭之修证完成,进入无余涅槃时,阿赖耶识心体(异熟识)亦如杨、蔡、莲等人所说之成为坏灭者,则无余涅槃即成断灭,二乘法即成戏论。然二乘法从教证与理证上来说,绝非断灭,无余涅槃中实有阿赖耶识改名后之异熟识心体常住不灭故,由此可证阿赖耶识心体非是断灭法。
  又如同论卷五十一, 弥勒尊佛开示云:【又阿赖耶识断灭相者,谓由此识正断灭故,舍二种取;其身虽住,犹如变化。所以者何?当来后有苦因断故,便舍当来后有之取,于现法中一切烦恼因永断故,便舍现法一切杂染所依之取,一切粗重永远离故,唯有命缘暂时得住;由有此故,契经中言:“尔时但受身边际受、命边际受。”广说乃至“即于现法一切所受究竟灭尽。”如是建立杂染根本故,趣入通达修习作意故,建立转依故,当知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
  语译如下:【此外,‘阿赖耶识断灭相’的意思是说,由于这个第八识真正断灭的缘故,所以舍掉了能取与所取,阿赖耶识心体虽住──虽然还在──却犹如变化过了一般,已经不同于以前了(所以改名为异熟识,并未断灭)。为什么如此呢?因为未来世的“后有苦因”已经断灭了的缘故,所以就舍弃了未来世的后有──能取的七转识──对于现行法中的一切“烦恼因”已经永断的缘故;便舍弃了现行法中一切杂染所依的所取的六尘相分,因为一切粗重的烦恼已经永远舍离的缘故;这时候的阿罗汉只剩下过去世所造的命根之缘,而使得命根暂时安住不坏;由于有这个阿赖耶识心体的阿陀那性的缘故,契经中说:“这个时候只受最后身的‘身边际受’,以及受最后的‘命根边际受’。”广说乃至“当时就已经对于现行法中的一切所受再生因究竟灭尽了。”就是这样来建立杂染根本的缘故,趣入通达位的修习作意的缘故,建立转依正理的缘故,当知这就是建立阿赖耶识心体的杂染还灭相。 】所以,所谓“阿赖耶识断灭相”的意思,不是杨、蔡、莲等人所误会了的“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而是说心体常住,但是祂的执藏分段生死种子的阿赖耶性是可灭的;当佛弟子经由断除我见与我执的修行过程之后,把阿赖耶识心体的阿赖耶性修灭了,就称为阿赖耶识灭,但是灭了阿赖耶性以后心体仍在,只是改个名称叫做异熟识,还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这个第八识心体原有的阿赖耶性可以断灭的现象,就叫做“阿赖耶识断灭相”。所以,不是杨、蔡、莲等人依文解义所误会的“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是可灭的。”
  《密严经》中 佛亦开示说,观行还灭之境界即是如来藏,故知阿赖耶识心体是常住不灭法。有经文为证:【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槃境,亦名法界。】语译如下:【佛说:“金刚藏!如来是常住法,恒住而且不变易,这是修习念佛观行成就者的境界,这境界中的主体就是观行者所亲证的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心体犹如虚空一般,是不可能被坏灭的;由于不可坏灭的缘故所以名为涅槃的境界,又因为万法从祂而生所以名为法界。”】
  如是,此段经文中说,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无余涅槃之境界,又名法界,即已明示:阿赖耶识心体不是生灭法。除非有人硬要诽谤无余涅槃境界是断灭境界。如今杨、蔡、莲等人若要强言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则无余涅槃即成断灭境界,即成谤法毁 佛之大邪见、大恶业。是故,若无如来藏在灭尽“十八界我”之后独存,则无余涅槃即成断灭法,而诸经皆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心体,诸证悟菩萨之正论中亦皆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心体。故说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涅槃,同于涅槃;《密严经》所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故,《楞伽经》中 佛说如来藏名阿赖耶识故。今由此段经文中明说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涅槃境界故,由此证实:阿赖耶识心体不是生灭法,而且是万法之根本,是常住法,是三乘菩提之根本。
  第六节 定性阿罗汉亦已证得第八识心体?
  悟观师(紫莲心海沙弥)被恶知识杨先生所误导,自己无智简别,依杨先生所授与之邪知邪见为归,是故读经阅论时,处处误会经论意旨,然后以别人给他的“邪教导”所得的邪知见来诽谤正法,成就无间地狱业,诚可怜悯。彼阅《成唯识论》卷九之文:【谓二乘位,专求自利,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断烦恼种,证真择灭;无胜堪能,名下劣转。】由于被杨先生所误说误导而误会论意故,举以诃责平实,于其书中唱言:二乘圣人也是亲证第八识心体的人,不是萧老师所说的“二乘圣人未证阿赖耶识心体”。彼作是说:【又佛道次第,乃先证唯识性再证唯识相,如三转之内涵也,故二乘无学亦得解脱智,谓证生空真如也;如声闻十智之无生智,即谓证生空真如,若自言大乘见道是七住位,是证得阿赖耶识,亦得无生忍,则明言出处,经论未曾见有如是说也,经论皆言大乘见道乃初地菩萨亲证真如。阿赖耶识乃生灭之法,云何无生?真如方是真正无生也;如此方符三乘经论,不可轻慢而言阿罗汉在悟得第八阿赖耶识之菩萨面前无说话之余地,彼证生空真如也,而汝(编案:此汝字乃紫莲心海对他的根本上师平实老师的称呼)尚以为阿赖耶识乃因地真如也,如何与汝对话?唯今之计,当先舍邪见,仔细探讨诸经论所说真如义理,方晓真如乃指凡夫至佛地皆是真正如常也。若是佛地方有真如,则是本无今有;若凡夫没有,佛地方有,则非平等也,诸学子盍不共深思之?】(紫莲心海沙弥著《辩唯识性相》页73、74)
  关于唯识性与唯识相之义理,关于见道究竟是第七住?抑或是紫莲沙弥所自高自抬之初地?以及真如是否本有?是否为依阿赖耶识心体而显之识性?别有正觉同修会中台南共修处老学员所组成之法义辨正组,梓行《辨唯识性相、假如来藏》二书而作辨正,拙著《灯影》中亦已辨正完毕,已显示紫莲沙弥之不懂唯识性相、不懂真如;此处且略,置而不论,此处单就定性二乘罗汉是否已证第八识心体一事而作辨正。
  紫莲心海沙弥严重误会论意,执言取义,但见“阿罗汉证生空真如”一语,不解其义,随即又依文解义便作是说,坚决主张定性阿罗汉亦已亲证第八识如来藏,此乃严重误会《成唯识论》真义以后之邪说。由是缘故,故说悟观师──紫莲心海沙弥──之文字障极为严重,执言取义之习性极为深重,般若实智妙慧亦尚未发起,故造如是诽谤根本大法阿赖耶识如来藏之重罪,难以挽救;皆坐当年不肯自参自悟,而从他人探听密意所致也!兹就定性声闻罗汉是否已证第八识心体一事,辨正如下:
  一、先举教证以释经论实意,次依理证而作辨正:
  1.《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九云:【“此如来藏甚深微妙,所说圣谛亦复深妙,难见难了不可分别,非思量境,一切世间所不能信,唯有如来应正等觉之所能知。若于无量烦恼所缠如来之藏不疑惑者,于出一切烦恼之藏如来法身亦无疑惑。……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世尊!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
  准《楞伽经》中 佛语所说:“此阿梨耶识名如来藏。”再凭此经所说“声闻缘觉未曾亲见如来藏,亦未曾证得如来藏”之圣教,三凭前来所举证“真如乃是第八识心体之真实性”等圣教,请问汝紫莲心海沙弥:“汝云何可言阿罗汉已证第八识如来藏?汝云何可言阿罗汉已证生空真如?”当知《成论》所说“阿罗汉证生空真如”之说者别有其义,汝既是平实之学生,从余受得阿赖耶识心体之证悟,余忝为汝之根本上师,汝却不从余问义,便随杨先生等恶知识语而依文解义、而信受之、而谤真如所依理体之阿赖耶识,成就谤法重罪,何不信受助汝证悟之根本上师?却反信受师兄弟之杨先生?如此心行,非愚即慢,除此无别可辩者也。只因身著僧衣故,便于根本上师助汝证悟如来藏之后即对根本上师生起慢心,非是有智之人也,更非久学菩萨之心行也,此非初机新学菩萨而何?此非定性声闻凡夫心性甫从二乘回心大乘者,尚有何理可言?
  又真如既是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实性,汝书第七十五页中亦言:“真者谓真如,乃‘心体本相’如如不动”,亦已明说真如即是第八识心体之如如不动本性所显心相,当知真如即是第八识之实性;是故真如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其理体,非有实法;自己已经说出如是真理,却又自己否定自己同于我说之真理,已成自语颠倒,岂非颠倒见者?颠倒见者如何能指导他人?又如何能指责他人、指责助汝证悟之根本上师?无是理也!今此经文中明说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非声闻缘觉所能亲证,唯有修学佛菩提智之菩萨从佛修学,方能证之;汝紫莲心海沙弥是否还要诽谤此经是伪经?是故平实称说“二乘阿罗汉虽证生空真如,不证第八识。”是如实语,乃是依教证圣言量而实语者,非是扭曲事实以谤阿罗汉也!此意容后理证之处再行略释。
  2.《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九:【“如来藏者如我所解:纵为客尘烦恼所染,犹是不可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世尊!刹那刹那善不善心,客尘烦恼所不能染,何以故?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由有烦恼、有随染心,随烦恼染,难解难了;唯佛世尊为眼、为智、为法根本、为尊、为导、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语译如下:【“如来藏者,诚如我所证解的:纵使如来藏已经是被客心的七转识的烦恼法尘所染污,祂仍然还是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为什么呢?世尊!刹那刹那不善的七转识心,以及七识客心所属的烦恼法尘都不能染污祂的自体性,为什么呢?因为烦恼不能触及到阿赖耶识心体,阿赖耶识心体也不触及烦恼。为什么说不触及这些烦恼法尘而能够成为被七转识所污染的心体呢?世尊!由于有七识心体的烦恼,由于有这个随同烦恼客心同在的第八识心体,所以清净心体中的种子被染污了,这个道理难以了解、难以了知;只有 佛世尊您是法眼、是智者、是一切法的根本、是一切众中尊、是一切众生导首、是正法所依之主,只有您如实知见──具足了知、透彻观见。”】由此经文中所说,已经可以证实,这是大乘佛菩提智中方有之胜法,非是二乘菩提解脱道中所有之法也。是故声闻缘觉确实未证第八识阿赖耶、异熟识心体;是故成论中说阿罗汉证生空真如者,别有其义,非汝紫莲心海沙弥所知也!
  3.《大乘楞伽经》云:【“自慧分别苦乐受者,或得灭定、或得四禅,或复善入诸谛解脱,便妄生于得解脱想,而实未舍未转如来藏中藏识之名。若无藏识,七识则灭,何以故?因彼及所缘而得生故;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惟了人无我性,于蕴界处取于自相及共相故。”】
  此段经文中 佛说:【“从自身五蕴十八界等法上之分别观行苦乐受无常的人,或者证得灭尽定、或者证得第四禅,或者另外有人善于从四圣谛中观行而证得解脱,便虚妄的生起了“获得解脱”之想法,然而这样的解脱,其实尚未真正的舍弃藏识之名,尚未真正的转变藏识之名字。 如果没有藏识的话,七识就会灭失而成为断灭境界,为什么呢?这是说,七识心王其实因为有藏识及藏识所缘的器世间、五根身才能出生的缘故;但是藏识这个妙法,不是一切外道及二乘法中所有修行人所知道的境界;因为他们只能从世俗谛的法中,去了知五蕴、十八界法等‘人无我’的法性,他们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摄取自己的蕴处界相,以及摄取他人共于自己的‘蕴处界共相’而证得解脱,不曾摄取实相心第八识的缘故。”】
  此经文中之 佛意极明:二乘圣人只在蕴处界上现观人无我,不曾在蕴处界的根源──第八识心体──上面取证及现观,所以不知外法非实有,所以不证法无我。由此教证,可知二乘圣人不曾证得第八识心体,所修证者唯是世俗谛故;世俗谛者谓依世俗法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而作蕴处界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之观行,以此而断我见与我执故,不须以亲证第八识实相心体作为证道之内涵故。
  4.《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佛言:“大慧!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何以故?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语译如下:【佛说:“大慧!这个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的种种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人,都无法分别了知,为什么呢?由于如来藏心体是清净相,但是因为有客心七识相应的烦恼法尘染污了祂内含的种子,所以有污垢杂染不净。”】既然 佛说阿赖耶识如来藏的境界,是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分别了知的,怎有可能阿罗汉已经亲证此第八识心体呢?你紫莲心海沙弥究竟读不读经典?读了经典以后究竟懂不懂经典中的意思?读懂了经典以后究竟信不信经典中的 佛语?为什么还要故意说出和 佛所说的话相反的谤法语言来呢?
  5.非唯楞伽等经如是说,乃至《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如是说,譬如卷九有云:【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因缘相作不相舍离,不一不异如水与波;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生七识。’七识不言从赖耶生,但由自心执取境相分别而生。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此段经文中, 佛已明说:阿赖耶识如来藏的境界,愚法声闻及辟支佛都不能知;菩萨虽悟,若未入地,犹不能通达,往往产生误会,犹今时杨、蔡二人及汝紫莲心海沙弥,都从余受学而后证得如来藏,然而未能通达,今乃因初时之疑心而造此谤法及谤贤圣之大恶业。由此现成事例,故知 佛说“唯有住地菩萨方能‘通达’如来藏”之语,诚正不虚也!所以证得以后未必就能通达,还得要有大善知识摄受!还要自己性障微薄、肯受大善知识摄受!何况未证得第八识的阿罗汉,岂有可能通达?还说什么能证八地的生空真如?今且以此经文,试问紫莲心海沙弥:“如果阿罗汉已经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为何还不能了知心体所显真如法性之行相?”宁有此理?
  6.《胜鬘经》〈如来藏章第七〉云:【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此段经文语译如下:【“真正的圣谛,是说甚深的法义,这种法义微细难知,非是世人以意识心思量所能了知的境界;这是大乘法中智者所知的境界,一切世间包括天、人…等众生所不能相信。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大乘圣谛所说的是甚深的如来藏。如来藏这个法,是如来所证的境界,菩萨随从如来而学而证,这不是一切声闻缘觉等圣人所能知道的。如来藏法之境界处,是说圣谛的真义;如来藏之境界处甚为深奥,故说圣谛也是甚深奥的,微细难知,不是靠著思量所能知道的;这是有智慧的菩萨们所知道的境界,一切世间众生所不能信受。”】此段经文明说二乘圣人不知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在,当然也就不可能现观第八识心体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性相,怎有可能证得生空真如?经中圣教如是,汝紫莲心海沙弥!夫复何言?
  7.复次,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于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中亦说:【复次,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方得转灭〔编案:此谓灭阿赖耶性,非灭阿赖耶识心体,详前辨正举证〕。此修善法,若诸异生以缘转识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圣谛现观,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未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耶识。】
  证悟阿赖耶识心体之时,唯得根本智,唯起慧眼;乃至十回向位亦是慧眼所摄,非是法眼,未起初分道种智故。若未满足相见道位观行者,未得发起后得智者,皆未能生起法眼;要待相见道位具足修证以后,方起法眼,方得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境界。通达者名为初地,未通达者名为七住乃至十回向菩萨,唯得慧眼而未得法眼故,未起初分道种智故。由此可知,若欲通达大乘见谛者,必须先得见谛功德,即是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也;见谛之后进修种智…等,发起法眼之后方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也。岂可如紫莲心海沙弥妄想一悟即证佛地真如、一悟即入初地、一悟即想通达?心生如是大慢心,于己于他能有何益?
  悟得阿赖耶识心体时,犹只是慧眼而未发起法眼故;欲得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者必须先起法眼故;欲得法眼者必须先起慧眼故,欲得慧眼者唯有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而现观其识性──真如性相。既如是,当知阿罗汉未证得生空真如也!何以故?若已证生空真如者,彼阿罗汉应有法眼也,并且是八地所有之法眼也。然而法眼者唯有大乘法中之初地入地心以上菩萨方有之,二乘法中绝无法眼也。由是故证:二乘阿罗汉未证第八识心体,当然无力现观生空真如也。
  二、次举理证:一者,真如唯是识性,是第八识心体所显性,故名“识之实性”,诸经诸论中具说分明。识者谓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心体。故说乃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之所显性,是故真如一法唯是显示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实性及清净如如之体性,非是别有一心可名真如,今汝紫莲心海沙弥唯见成论中方便所言“阿罗汉证得生空真如”一句,便执言取义、依文解义,认为阿罗汉已证第八识真如理体,更于书中公开责于汝之根本上师平实,真是文字障所遮之无智愚人也!真如既是第八识心体之真实性,经教分明宣称二乘阿罗汉未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如何能观此真如法性?更言已证八地生空真如?汝紫莲心海沙弥不可胡言乱语也!
  二者,诸经诸论中皆说,阿罗汉只须断尽烦恼障,不须断除所知障,乃至不须打破所知障,只需断除我见后断尽我执,便可成为阿罗汉,不须打破所知障,不须亲证法界实相之第八识心体,更何况是亲证八地生空真如之无生法忍果?二乘罗汉唯依世俗谛而断我见与我执者,乃是烦恼障所摄之法义,纯是二乘菩提;非是大乘菩提所知障所摄之法义,不可同日而语也。亲证第八识所显真如性相,乃是所知障所摄,非是烦恼障所摄;而二乘人不需断除所知障,乃至连打破所知障都不必,唯依蕴处界等法之无常、苦、空、无我而观行,不必亲证如来藏而对如来藏作诸观行,即可证得阿罗汉果位。既然不须断所知障,不须打破所知障,当知二乘圣人未证第八识心体,何况能现观心体所显识性?更何况能证得八地之生空真如?八地之生空真如是八地菩萨之无生法忍果所现观者故,所知障之打破者即是亲证法界实相之第八识心体也!唯除亲证第八识心体,以外无能打破所知障故。是故,阿罗汉回小向 大而入大乘通教中时,虽得名为菩萨圣人,犹非别教圣人也;若回入大乘别教中时,犹未能入第七住位也,未得七住菩萨所证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故,未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故,尚且不能现观七住菩萨所观之真如法性,如何能现观八地菩萨所现观之生空真如?是故二乘罗汉回心而入大乘别教中时,仍须求证第八识心体以后,才能现观七住贤位菩萨之真如性相,始入别教第七住位也。由此可知二乘圣人未证七住位之真如性相也,遑论八地菩萨之生空真如?
  复次,二乘阿罗汉虽断烦恼障之现行,《成唯识论》中方便名为“证得生空真如”,只是显示其解脱果同于八地初心菩萨,同于七地满心菩萨,不等于亦证佛菩提果也。何以故?此谓八地菩萨所证生空真如,主要在说明,八地初心菩萨之解脱果同于阿罗汉,阿罗汉所证之解脱果同于八地初心菩萨;然而八地菩萨尚有大乘法中所修证之一切种智,是诸定性声闻缘觉所不曾知,更何况能证者?一切种智之亲证,要从七住位之亲证阿赖耶识开始,历经三贤位相见道之熏习而得通达,方入初地心中;再历经初地满心位之犹如镜像现观、二地满心位之犹如光影现观、三地满心位之犹如谷响现观、……乃至七地之念念入灭尽定证境,再由 世尊加持而得“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之后,方得进入第八地中;凡此种种证境,皆须亲从初证阿赖耶识心体而打破所知障开始,非诸未证第八识心体之定性声缘所能知之也。定性声缘圣人唯证蕴处界人我虚妄而断我执即可故,不须亲证法界实相心体故,不须打破所知障故,打破所知障者必定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故,唯有证得第八识者方能打破所知障故,经说二乘圣人未打破所知障故。
  是故,成论中说“阿罗汉证生空真如”者,乃是从大乘别教八地菩萨之立场观之,乃是依其大乘别教中所证得之地上菩萨智慧而观之,方便说为证得生空真如,是从八地菩萨之无生法忍智慧立场而观之也,非是说二乘圣人已证第八地菩萨之异熟识心体也,八地初心菩萨之解脱果证境同于阿罗汉故,方便说彼阿罗汉为证得生空真如;八地之大乘实相无生法忍智慧,非诸定性声缘圣人所能知之也,乃至粗浅如七住菩萨所证知之法界实相第八识心体智慧境界,亦非诸二乘阿罗汉、辟支佛所能知之也。汝紫莲心海沙弥若不信者,且去寻觅二乘阿罗汉问问看,看他们有谁能知七住菩萨所证之第八识心体?如果汝今时能在南洋找得到有阿罗汉的话。假使找不到阿罗汉,且去求见泰国的圣僧──僧王──问问看,亦可证实平实之语无讹也。
  以何缘故方便说“阿罗汉已证生空真如”?谓八地菩萨断尽思惑──断除始从初地满地心以来所故意保留之最后一分思惑──藉以润未来世生之最后一分思惑──已于圆成七地满心位时弃舍故;而阿罗汉虽未亲证第八识心体,故不能现观八地菩萨之生空真如,然而同时已断思惑之境界,由是解脱果之同于七地满心位菩萨,同于八地菩萨初心位之解脱果证境,而方便说阿罗汉已证生空真如,其第八识心体所显之真如性相同于八地菩萨故。此乃纯从解脱道而言之,非从大乘佛菩提道说之也。成论真义如是,汝紫莲心海沙弥不懂成论真义,断句取义之后又依文解义、执言取义,便成谬解。谬解时已是不该,又不肯先与根本上师探讨实义,便于书中直接出书流通而公开责于根本上师,岂是为学生者所应为之事?未免太胆大了些!如今由于误会经论意旨故,便直接出书公开否定真如所依之理体──第八识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将三乘菩提之根本心妄谤为生灭法,已成为最严重之 谤法毁 佛重罪,平实其奈汝何!唯有喟然长叹尔。
  三者,若阿罗汉、辟支佛“已证生空真如”一句,意谓为亲证第八识心体而能现观真如性相者,则二乘定性圣人应皆得名为已入菩萨位者,则不应说为“定性二乘”,则此“定性二乘”一词应从佛法中剔除。则佛法中所说回心一事,亦应成谬,所以者何?谓既阿罗汉只须依烦恼障所摄之二乘菩提解脱道法义修行,唯从蕴处界中观行而不必修证大乘法中所说之如来藏,但依蕴处界断我见与我执,便是实义上之“已证生空真如”,便能现观第八识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则二乘圣人皆不须回心大乘,皆不须降尊纡贵而入别教六住位中,便已成为大乘别教之八地菩萨了也。既如是,回心何用?诸二乘圣人之回心复有何义?岂不是虚妄言语?审如是,依汝紫莲心海沙弥之言,则亦不应有《法华经》中之五千阿罗汉不信佛菩提而当众退席也。
  复次,犹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偈:【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此中 佛说钝根小智之定性阿罗汉,绝不回心大乘;恐惧发起大心之后须经多劫方得成佛,又因不知身中自有如来藏本无生死,所以畏惧发愿再来之无量世生死苦恼,所以唯欣寂灭厌尘劳。此经中 佛语,汝紫莲心海未曾读过吗?为何却又举出此经之语句来证明自己的立论?究竟是何居心?
  如是正理,汝紫莲心海沙弥何曾思之?何曾知之?竟以粗浅知见、竟以已经被人误导后之偏邪知见,不与根本上师先行商讨,便直接出书公开否定根本上师所弘传之三乘菩提根本所依第八识心体,妄谤为生灭法,成就诽谤三乘菩提之最重罪,岂是有智、谦虚之人?非慢非愚而何?亦可谓咎由自取也!岂能怨怪误导于汝之杨先生?只能怪自己心中生慢而又愚痴无智所以被人利用。
  四者,二乘定性阿罗汉所证之生空真如,是依大乘菩萨所观二乘证境而说,非由定性二乘圣人所得智慧境界而说;二乘圣人唯知断烦恼障之内容故,不知打破所知障之内容故,更不知断除所知障之内容与次第故。若谓断尽烦恼障现行之阿罗汉亦是已证第八异熟识者,则应 佛出人间时,唯说四阿含诸经为已足,不须复说第二转之般若,不须复说第三转之唯识系诸经也,四阿含诸经中已具足宣说声闻菩提之蕴处界等观行法故。
  复次,彼二乘圣人若已证第八识心体者,则应已证大乘般若,不应般若经中多说为不知大乘般若者。若人欲知第二转之般若诸经意旨者,唯有亲证第八识心体之后,当场依第八识心体之真实有其自性常存不灭,依第八识心体之真实能生万法之真实性,而观第八识心体在三界六道中运行作为时,对于六尘如如不动、恒离贪染厌憎之清净性,证知第八识心体所显如是真如性相,方能真懂第二转之般若系列经典密意也,方能发起般若实智妙慧也;除此以外,别无了知般若妙慧之路途,别无亲证般若妙慧之法门。既然二乘圣人不知般若妙慧,必须回小向大以修学大乘别教法义,必须证得第八识心体以后方能发起般若妙慧,而大乘经中处处宣示二乘定性圣者不起般若妙慧,而诸凡夫亦因不证第八识心体而不起般若妙慧,而我正觉同修会中人则皆因为证得第八识心体,而能现观真如法性,而能发起般若妙慧(唯除汝等打探密意而知者)当知定性声闻缘觉皆是未证第八识心体之二乘圣者,尚非是大乘别教中之七住贤者,何况能是别教中之八地圣者?既然未证第八识心体,当然无可能现观第八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如性相。既如是,汝紫莲心海沙弥焉可妄称定性阿罗汉已证第八识心体所显之真如性相?无斯理也!
  由此可知,汝是增上慢人,由于身披僧衣年余之故,便敢直接妄认 世尊为亲教师,不知 世尊只是汝之归依师,而从心底绝不承认亲授汝法之根本上师为亲教师,由于执著僧相身分故,便对根本上师依经所说“二乘圣人不证第八识心体”之言,心生不满,便敢大胆否定上师之法。然而汝当深思:平实虽与汝同认 世尊为师,究竟谁是授汝法者?谁是助汝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因缘者?汝完全不念授法之恩,平实从来不曾在意。平实出家已历二千余年,此是第二世现在家身;然而往世多生亲从诸上师学法以来,一直感恩于历世亲授佛法之上师恩,拜以为师,而不妨仍是 世尊之弟子,不曾因为身披僧衣而生慢、而拒绝承认历世之上师为己师,是故世世供养奉侍无慢,至今犹自感念上师之恩;特别是对克勤大师,偶若思之即便泫然,至今如是。何故如此?谓此乃是菩萨之基本行止故,若不能如是,则不具备菩萨所应有之基本善根福德故。然我不曾生念想望他人之感恩于我,出世弘法以来,不曾有过如此一念,是故汝紫莲心海是否感恩于我,从来不是我心中所曾暂起之念,故不曾记挂之;然而汝紫莲心海心中生慢,只因同为披著僧衣之阿罗汉不懂般若、遭余据实而说,便心生不服,因此而否定正法阿赖耶识,因此更妄言阿罗汉已证八地菩萨所证之第八异熟识,否定佛法所有三乘菩提正法异同之正理,并以此破坏 世尊正法、扭曲 世尊正法原旨,则非平实所能置若罔闻者。
  五者,若二乘定性圣人如汝所说“证得生空真如”成阿罗汉已,即是已证第八识者,则四阿含诸经应当重说、重写,应请 世尊再度降生人间、重说四阿含诸经。四阿含诸经所说二乘圣者,唯断我见与我执即可,不必证无余涅槃之实际第八识心体故;今者四阿含诸经现在,仍可检校,证实余说洵非虚语,证实汝紫莲心海沙弥所说虚妄。以是理故,余说二乘定性声闻未证第八识心体,故说二乘圣人若未回心大乘,或是回心大乘而仍未证第八识心体者,若来我前,悉无语话分;乃至来到汝紫莲心海沙弥面前,汝若与之宣说第八识心体之般若真如密意时,彼等亦皆不能道一句语也;今时若真有阿罗汉者,汝紫莲心海可以试之,必验余言之诚正不虚也!般若实义乃是宣说第八识心体所显示之第八识体性故,彼等未能证解般若实义故。
  若二乘定性圣者回心大乘之后,并已证得第八识心体者,则必立时即能现观第八识上所显真如性相,则必立即通晓般若,则必已成菩萨,不可尚谓之为二乘定性圣人也!既因证与未证第八识心体,而有如是差别,而又显见二乘人未知未解般若正义,必须回心大乘别教之后,再行求证第八识心体方能现观识上所显之真如法性,显然可知二乘定性圣人未曾亲证第八识心体也。是故成论所说“阿罗汉证生空真如”者,乃是从地上菩萨之智慧现观而说者,谓阿罗汉所证解脱果境界,同于八地菩萨第八识心体自住境界故,皆已断尽思惑故;然不可因此大乘地上菩萨之现观而方便言说,便认为真实说。今者紫莲心海沙弥执言取义、依文解义,即成妄说。
  六者,若二乘定性圣者已证第八识心体者,已通八地菩萨所证之生空真如者,则应永远不再取证无余涅槃,则不应有二乘圣者取涅槃,乃至一人取证无余涅槃者亦应悉无;然而现见经中所载,有诸二乘定性圣者灰身泯智而取无余涅槃,永远不再出现于三界中,不能常住世间自度度他乃至成佛;由于二乘圣者误以为外法实有,不能了知万法悉是自心现量,是故畏惧发愿再来人间度众,是故畏惧来世再来人间时被胎昧所障、再次轮回生死。故说二乘定性圣者未证第八识心体,所证“生空真如”者乃是第八识之真如性,只是依地上菩萨所见阿罗汉断除思惑之境界而方便说之,非是实义之说,亦非亲证第八识体,亦非现观识上所显真如性相也。譬如凡夫与诸外道,皆内执阿赖耶识自性为自内我,然而皆不知阿赖耶识何在,故名凡夫;但不可因平实说诸凡夫恒内执阿赖耶识为我,便主张凡夫亦知阿赖耶识所在、亦已证得阿赖耶识;是故二乘定性圣者不再内执阿赖耶识自性为自内我,故名证得生空真如,然亦不知第八识心体何在也!故不可说二乘圣者已实证第八识心体也!
  此非唯是经教中如是说,古来已有法师如是说也。有文为证,明朝洪武年间,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法师,及演福教寺住持如蝌法师所造《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批注(大正藏T39.P0350a)》中曾如是云:【首问诸识者,盖识即是心,心为万法之本故也。据常途所立诸识,谓第九庵摩罗识,即真常净识属佛;第八阿黎耶识,即含藏识,属菩萨;第七阿陀那识,即传送识,属二乘(按:此说有误,阿陀那识即是第八识故,乃至佛地之无垢识仍名阿陀那识故。第七传送识者应为意根,即是大乘法中所说之末那识,能促令阿赖耶识传送一切种子故);第六分别事识,亦名波浪识,属凡夫。或有译师不立第九者,谓第九即第八异名,今经所明诸识不同常途。据后经文,谓如来藏名识藏,及意根意识眼等五识共为八识。】
  如是,说第七识属二乘圣者所能观察者,说前六识属凡夫所能观察者,说第八识属菩萨所能观察者,而将第八识净除二障后所立名之为无垢识、名之为庵摩罗识,方便建立为第九识,而说为唯 佛所证。明朝时之凡夫法师,已能有如是见解,能知第八识非是二乘圣者所能证知,故有如是批注,《楞伽经、胜鬘经、大宝积经…》等诸经中亦有如是 佛语圣教开示。岂彼杨、蔡、莲等人于平实法座下得悟第八识已,竟然大胆违 佛圣教,公然于书中倡言二乘圣人亦已证得第八识,除因私心不遂而故谤我法以外,诚不能知其缘于何故而造此心行也!
  七者,审如紫莲心海沙弥所说者,则三乘菩提之差异分别,当成无义:三乘菩提者,主要以行门不同而导致修证之内涵差别故有三乘之异。二乘菩提名为世俗谛,此乃是说二乘菩提专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世俗法上观行,在实际上现观五蕴之一一蕴无有常住不坏之我,现观十二处、十八界之一一法悉皆无有常住不坏我,如是亲证世俗法蕴处界确实无我之现观,由此而断我见及我执,故使其舍寿之后不再出生后有种子而受来世生命,不再有来世之蕴处界我存在,成就解脱果,而不能成就佛菩提果之诸地境界,不必亲证第八识如来藏。
  声闻乘以从 佛闻法而知四圣谛、八正道等理,现观蕴处界无我,出离三界分段生死;缘觉乘以十二因缘法之现观,断除我见与我执,出离三界分段生死;如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所观行者乃是诸法无我──于三界世俗法之蕴处界诸法中现观无有常而不坏我──是故亲证人无我现观,所观之对象为蕴处界诸法,不能及于法界实相心之第八识,亦不能知蕴处界悉从第八识上出生;此是四阿含诸经中所可亲见之正理,非汝紫莲心海沙弥所能推翻之事实也;而蕴处界诸法乃是三界中之世俗法,此等世俗法绝无实我可得,故名无常、苦、空、无我,成就人无我之现观,不能亲证常住不灭之极寂静实我,故名证得生空真如,不名已证法空真如。法空真如之亲证,要由亲证第八识心体所在,渐次观察深入验知其能生万法之体性,由是而了知万法皆空,由是而了知万法皆依如来藏而有、而生、而变异、而转灭,然而如来藏显示如是能生万法之真实性时,却又如如于六尘万法,都不生起贪厌…等心行;如是了知万法 皆空、万法皆依如来藏而有、如来藏于万法中皆无执著,始得名为亲证法空真如,始得名为亲证法无我观;是故,生空真如之亲证者阿罗汉,其实未曾触及第八识心体所在,汝紫莲心海于此妙义,何尝稍知?而大胆为杨先生出头作打手,而敢具名出书公然诽谤大乘经中 佛语圣教,诚不知汝紫莲心海有无世间智也!出世间智则更无论矣!
  二乘阿罗汉虽证生空真如,然而仅在世俗法蕴处界上而作观行、而断我见与我执,不须亲证法界实相第八识心体也,第八识心体是法空观、法空真如之境界故;然因蕴处界及以其为缘而辗转所生万法,都无实性,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都无实性,悉属缘起法,其性本空;依二乘菩提声闻法而作如是现观者,名为亲证人无我之圣者;此蕴处界万法无我之正义,乃是世间道理极成,故名为谛;合蕴处界之世俗性与此道理极成真谛,故名二乘菩提为世俗谛,所观皆是三界世俗法之蕴处界等法故。由此理证事实可知:定性声闻罗汉唯证生空真如,不证法空真如。既如是,汝紫莲心海沙弥焉可睁眼说瞎话?坚称声闻阿罗汉亦已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此非颠倒事实之谬言乎?
  大乘法之行门内容,则是胜义谛,云何名为胜义谛?此谓大乘法之见道,非唯现观世俗谛而已,更进一步,须证世俗谛中所言万法缘起缘灭之因──如来藏──须亲证世俗谛之根源、万法之根源。此谓若无胜义谛,即无世俗谛,故世俗谛以胜义谛为体。何以故?谓世俗谛所观之蕴处界等法,以及依附于蕴处界才有的世俗谛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皆从如来藏中生起;若无如来藏作为缘起法之体,即无蕴处界等法;若无蕴处界等法,即无世俗谛之二乘菩提等万法缘灭正理,故说世俗谛依于蕴处界而有,蕴处界则依如来藏而有,故说一切法即如来藏,故说世俗谛之二乘菩提以大乘胜义谛为理体。然而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心体,由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方能有三界众生之蕴处界;由有三界有情之蕴处界故,方能有世俗谛之可亲证,方能成就解脱果;若无胜义谛如来藏,尚且不可能有蕴处界,何况能修证解脱果?何况能有世俗谛?故说世俗谛以胜义谛为体。
  亦因有如来藏阿赖耶识故,能有大乘菩提,方有胜义谛。云何大乘菩提名为胜义谛?此谓万法悉从如来藏中出生;若无如来藏出生蕴处界,则无世间万法出生,尚无世间万法及众生我,何况能证得识上所显之真如法性而转依之?何况能证知如来藏中所蕴藏之一切种子?何况能证一切种智而得成就佛道?故如来藏即是万法之根源,故如来藏即是一切法界之实相。而此万法实相心体如来藏,即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由是故知如来藏是胜义谛,谛者谓如来藏是法界万法之根本,若无如来藏者即无任何一法可得,此是法界究竟道理,无可改易或代替,故名为谛;此谛为世间出世间道理之最究竟义,为一切法界之真实相,故名胜义谛。
  如是,二乘菩提唯在世俗法上观行,但得断除蕴处界我诸法上之我见与我执,便得成圣、便得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不须亲证法界实相之第八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大乘诸圣非唯必须伏、断我见乃至降伏我执如阿罗汉,更须进证法界实相心体如来藏,方能得知般若实义、发起道种智;然而二乘诸圣修证二乘菩提,既不须亲证法界实相心体、不须亲证法空观,只须证得蕴处界生空观所得之生空真如即可,故不求证实相心体;乃至二乘圣人中,亦非全体皆能信受法界中实有如来藏,亦非全部圣人都能信受四谛八正十二因缘法背后实有如来藏作为其体,故有五千声闻罗汉不信法华而当场退席,表示对 佛所欲宣说之佛地实相境界不能信受,当场退席抗议,更何况能奉持之?
  此是现存经典中记载之事实,非是平实所编造、创造之说,由此可以证实二乘定性罗汉等人不知不证第八识;若已证者必定发起般若智慧,必定了知自己之出世间法上智慧距 佛极遥,必定了知自己虽与 佛同名阿罗汉,然而般若证境去 佛实遥,仍不得名佛;若已亲证第八识,则必知晓般若实义,绝无可能再以罗汉自居,必定回心而入大乘、顿成菩萨,又如何会有当场退席之事?又如何会对 佛所将说诸佛异于阿罗汉之悬殊境界相表示不信而当场退席抗议者?如是事实现在,众人所知,云何紫莲心海沙弥可以妄言二乘诸圣已证第八识如来藏?断无此理!若二乘圣人已回心而证如来藏,则必已证法空观,必能通般若经旨,则已成为菩萨,已非二乘圣者,则必无五千声闻不信法华之事也。是故二乘圣者之修证,迥异大乘贤圣,不可混同为一,不可如紫莲心海沙弥之如今仍称二乘人为声闻二乘,而又妄说三乘菩提内涵无异,妄说三乘圣者所证相同也。
  今汝紫莲心海不知此理,竟敢以尔粗浅邪见,误会《成唯识论》句义之后,望文生解、依文解义,更来否定汝根本上师之平实,更以书籍公开诃责尔之根本上师所说正理为邪见,而不肯在出书前先与平实情商研讨。今者汝紫莲心海沙弥何妨以汝所言更作辨正?再出一书以责于余?方可证实尔紫莲沙弥确属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也。然而纵使果真青于出蓝而更胜于蓝,欲出书诃责汝之根本上师之前,是否也应该先与汝之根本上师讨论,待其有误而不肯更正,并确定根本上师所说之法为谤法、为大妄语已,然后始可出书公开否定之?然后始可出书公开责其为邪见?今汝紫莲沙弥不此之图,便回避先行讨论之事,又轻率地不先求证于经教实义,即行出书否定之、并诃根本上师之正见为邪见,是否已失学生自处之道?是否亦不符世间为人之道?汝以身披僧衣故,便不承认身在平实座下学法之事实,便不承认为余学生,颇能符契学生之道否?颇能符契为僧之道否?颇能符契比丘戒律、沙弥戒律否? 颇有大和尚、戒和尚授汝如是轻视学法师、轻视亲教师之出家戒法者否?
  更何况汝书中所说者悉属邪见,不过是处在文字障之情况下,依文解义、执言取义而说之邪见,云何可以用来否定及诃责根本上师?如是心行,非汝紫莲沙弥所应有者。既失为人之道,亦背佛门特别注重之尊师重道事理故,岂是有智、有义之人?有何师徒恩义及诚信可言?更何况平实数年来义务传法与汝,而法义正真微妙,自是汝无明所障、不能深入实证之,非是平实吝法授汝;复又未曾责汝、未曾嫌汝一言半语,数年来亦不曾施汝严竣脸色或白眼,是故不论世间法上,或者出世间法上,悉皆未曾丝毫亏负于汝!复亦不曾受汝滴水粒米供养,而汝不能知恩,余亦未曾有一言半语之讥嫌,未曾心生丝毫不悦,云何今日汝以学生身分,作此公开否定根本上师正法之恶行?莫道已失学生自处之道,乃至已经失于世间法中为人之道,尚且不符人间五伦之世间道,不符在家优婆塞戒之受戒资格,当无资格胜任在家弟子之身分,焉是修证世出世间无上大法之根器?乃竟于书中振振有辞地公然宣称定性阿罗汉已亲证八地菩萨所证之生空真如,以此邪见公开诃责汝之根本上师所说正理为邪见,如今平实从教证与理证上,各举多理而证明之,汝紫莲心海沙弥尚有何理可以明告世人?愿汝紫莲心海速速深入经藏之中,究取实义,万勿再如此前之望文生义,万勿再因身披僧衣而生慢心;平实身披僧衣以来二千余年中,不曾一念生慢故;乃至今时受命护法而破诸方大师之时,心中亦不曾生慢故,纯为护法而作金刚行故,非为相诤争胜而作故。
  今者汝因身披僧衣而为沙弥,在余法座下得法甫经年余,便已如是大慢;五年、十年后成为丘时,是否更将于 佛生慢?平实今于此处谓汝是谤法者、无知者,何以故?谓汝不知诸地菩萨之心行也!当知诸地菩萨、等觉菩萨多示现在家相者,非无因也!皆因往昔无量世以来出家学法、修法、证法之后,名闻诸方而广得世人爱敬,广受世人恭敬,难得修除名闻之贪、恭敬之贪;为求远离及断尽名闻之贪,为求断尽自己所贪世人之恭敬,乃故意示现在家相,令自己世世如此而渐习惯于不受恭敬、亦无大名声之默默无闻境界,因此得令追求世名恭敬之习气种子渐除,因此得断习气种子,终能速成佛道;如今汝以身披僧衣故,生慢于余;却不知余早已认知此中之利与害,故意舍离僧衣而取受在家身、而护正法,不受供养,不受众生恭敬,不求名声,隐余身相而不令世人知我,此世已是第二世了也!汝乃新学之机,往世受学大乘法以来时劫尚短,何尝知此密意?为求世人恭敬供养,更以邪见而出书否定正法以求世名,冀望一鸣惊人而得大名,不料反而自害,有何胜妙智慧可言?唯愿今世、后世学人,取此实事作为前车之鉴,则紫莲心海沙弥犯此过失者,尚有点滴功德可言!若世人悉皆不能由此事件中记取教训、改往修来者,则紫莲心海沙弥如是过失,便无点滴功德可言也!唯愿今时后世学人悉能以此为鉴,速能改往修来,令紫莲心海沙弥所造此一事件,可以成就少许功德。
  第七节 证得阿赖耶识者即成圣人
  《密严经》云:【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染,轮回不已;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恒灭,不断不常,而诸众生不自觉知,随于自识〔所〕现众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灭,入无漏位,名为圣人。】诽谤阿赖耶识心体者,即是拨无因果者,一切善恶因果皆依阿赖耶识心体方得现起故;若无阿赖耶识心体之异熟性,即无世间一切有情故,亦使因果杂乱而不成就故,一切善恶业行之种子悉皆收存于阿赖耶识心体中故;由是缘故,说阿赖耶识心体是万法之根源,亦是出世间善净法之根源;若离阿赖耶识心体,则无世间法上之因果可言;若离阿赖耶识心体,则出世间法上之修行必有其功德之因果亦将不得成立。由是故说:诽谤阿赖耶识心体,谤为非是万法根本者,即是诽谤世间法、诽谤出世间二乘法、诽谤世出世间上上法之谤法者 ,成就三界世间内之最重罪;如是之人,愚不可及!
  今此经文中复明说此言:“证得阿赖耶识心体而能转依不退者名为圣人。”既言亲证阿赖耶识而能转依者名为圣人,即知亲证阿赖耶识者即是大乘法中之见道位贤、圣,唯除不能生忍、不能转依,是故诽谤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者。若证得阿赖耶识心体之人不可名为圣人者,方可说“证得阿赖耶识心体之人尚非大乘见道者。”经中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能生忍转依者名为圣人故,已得大乘见道之人已非凡夫故,同于二乘初果人之断我见、断三缚结故,复能更胜二乘法中诸初果人,取证法界实相心体所显示之真如性相故。是故诽谤亲证阿赖耶识之开悟者,已成就诽谤大乘通教圣人及诽谤大乘贤圣之重罪;名之为愚人,谁曰不可?
  是故否定阿赖耶识者,名为世间最愚痴人;阿赖耶识心体是三乘佛法之根本心体故,否定阿赖耶识心体以后,已使三乘正法在本质上成为断灭法故,能生阿赖耶识之真如乃是妄想之虚妄法故,永远不可实证故,故说诽谤阿赖耶识为生灭法之人,实是亲造谤法毁 佛之大恶业者。愿杨、蔡、莲等人记取经中此语:【阿赖耶识……(种子)恒生恒灭,(心体)不断(种子)不常……若自了知……名为圣人。】莫再恶言诽谤阿赖耶识心体,莫再恶意谤为生灭法,其心体常住、性如金刚,永远不坏故,今汝诸人亦无能力毁坏祂故,合十方诸佛威神力为一力时,亦不能坏汝等任何一人之阿赖耶识心体故,是故名常;唯有心体所含藏之种子恒生恒灭故名非常。若诬谤言:“已证阿赖耶识之圣人为大妄语人。”则自己正是诽谤三乘贤圣之人,正是诽谤大乘胜义僧之谤圣者,经中明说“证得阿赖耶识者名为圣人”故,已断三缚结而成声闻初果圣人故。
  复次,一切诸佛之所以能得成佛者,亦皆依于阿赖耶识心体方能成就,譬如《密严经》云:【阿赖耶识恒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语译如下:【阿赖耶识永远都是作为一切染污法种、善净法种之所依心体,正是诸多大乘圣人现法上亲证而乐于安住之阿赖耶三昧智慧境界。人、天…等五趣众生,乃至诸佛国土,全部都是以阿赖耶识心体作为正因;这个阿赖耶识心体,恒常的作三乘圣人及修行者之种性依据,若能了悟阿赖耶识心体,即可渐次的进修而成就佛道。】
  若无第八识阿赖耶心体,则二乘涅槃即同断灭境界,与断见外道无异,是故二乘菩提虽可不证第八识心体,然而仍然不能离于阿赖耶识而有二乘法也,故说二乘圣人仍然须由阿赖耶识而成就其种性。今者更说阿赖耶识是诸圣人现法上所乐住之三昧境界,当知大乘别教一切圣人皆不得离于阿赖耶识心体而有所修证也!虽然二乘圣人都不能知晓阿赖耶识心体何在。如斯经文已经如是宣示甚明,紫莲心海…等人纵使证悟较晚,是故未曾亲聆平实宣讲此经,然而紫莲、法莲所追随之杨先生…等人,悉曾听闻平实详细宣讲此经真义,如何今时却不肯信?故意违背此经正义,故意诽谤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皆难免于故意谤法毁 佛之嫌也。
  如是,众生之轮回三界、生死无量,皆由此识;二乘圣人成就二乘菩提之修证亦因为有此真识,能入无余涅槃而非断灭者亦由此识,大乘别教菩萨作祖成佛亦因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故;由是缘故,经中说“阿赖耶识恒为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皆以此识作为其因缘故。此阿赖耶识心体乃是佛地一切法之主体故,因地真如乃至佛地真如亦由此阿赖耶识心体──无垢识──所显示故。是故证得阿赖耶识者即入菩萨位中,于世间未悟之人而言即是圣人,于声闻教及大乘通教菩萨而言即是圣人,已断三缚结故,等同声闻教及通教之圣人而智慧更胜故,已证二乘圣人所未证之般若根本智故。是故不可诽谤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
  复次,杨、蔡、莲等人所一再强调而说之证真如者,亦须依阿赖耶识心体,方能证得;真如以阿赖耶、异熟、无垢识为体故,真如只是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实性故,真如只是依第八识心体之自性而假名施设故,若离阿赖耶识心体即无真如可证故,《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佛地经论》中皆名之为“识之实性”故,般若经中及《成唯识论》中更说真如亦是假施设名故。真如既是第八识之真实性,是第八识所显示之清净性,即是识性,即是依阿赖耶识而假名施设者,焉可将此识性真如颠倒建立为能生识体之法?譬如子从母生,不可言子能生母也;譬如美是花性,不可言美能生花也。同理,真如既是识性、心性,由第八识心体所显,则是依识体而有之法性,岂可建立为能生识心之法?今者杨、蔡等人已曾亲从平实得闻成论所说“真如亦是假施设名”之真实理,录音带犹存而可证实,不意数年之后却又忘之,反而迷于如是浅显之理,妄言真如能生第八识心体,世间绝不应有如是心行颠倒之人也, 然今吾人却“有幸”遇之,夫复何言?
  复次,诸佛由于在因地时亲证阿赖耶识故,次第进修方能成佛,故不说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唯说阿赖耶识集藏分段生死种子之阿赖耶识性为生灭法,由是缘故成论中说:“阿赖耶识过失重故,是故先舍。”乃是舍阿赖耶识性,而非舍心体也,第八识在凡夫位中因有此性而名阿赖耶识故,其后进修时则有不同名称而方便说阿赖耶识灭故。有经文为证:【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
  语译如下:【佛所说的如来藏,是以如来藏作为阿赖耶识。的智慧是不可能知道这个事实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来的清净藏,就是世间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犹如黄金与金戒子,是以黄金经过辗转制造而成为金戒子,但是其体同样是黄金,并没有差别:不因为制造成金戒子就变成不是黄金。】
  由此故知未来成佛时之佛地“如来清净藏”心体,即是现在因地吾人身中之“世间阿赖耶”。犹如黄金与指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只是在形相上说金块与金戒子有所不同,若从本质来看却是相同的──一样是黄金之体。阿赖耶识虽是未来佛地之清净藏,虽然因地就已经恒常显示真如法性而永不改易此如如之性,然因心体尚含藏著七识心等不净法种,要待未来长劫中修除之,故说必须辗转修证之;然而虽然因地时与未来佛地时仍有所含藏之种子差别,心体之真如自性却是从来都无差别者,故说必有“辗转”之过程,而心体实“无差别”,如是说名“辗转、无差别”。既然菩萨所亲证之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未来佛地之真如心体无垢识,故说亲证阿赖耶识者名为圣人,已经亲入菩萨位中故,已经身在菩萨数中故,亦是大乘通教及小乘声闻教中之初果圣人故。
  由亲证阿赖耶识为因,故能渐修而成佛道,故《密严经》云:【“若人闻法已,渐净阿赖耶,或作人中王,转轮四天下;或复为帝释,兜率须夜摩,乃至自在宫,而为欲天主;或为色界主,及生无色天、无想众生中,受诸禅定乐;证真而不住,譬如师子吼;众定皆自在,喜乐以相应;一心求密严,不染著三界;至于密严已,渐次而开觉,转依获安乐,寂静常安住;无量诸佛子,围绕以庄严,为法自在王,众中之最上。”】语译如下:
  【如果有人听闻阿赖耶识这个法之后,随即求法亲证而渐渐的净除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不净的种子,从此以后舍报者,或者成为人间之转轮圣王,亲转于四天下;或者舍寿后去作忉利天主,乃至身为兜率天、夜摩天、自在天、大自在天等欲界天之天主;或者因为加修禅定而成为色界天的天主,以及可能生到无色界天或者无想天中,受种种禅定境界中的快乐果报。如果是证得此一真实法而不住于这些有为法上的天人境界中,那就生在人间而像是狮子吼一般的破邪显正以利救生;如果能以证得阿赖耶识的智慧,而在四禅八定中一一皆得自在安住的话,则能常与定境中之喜乐相应;以如是境界而求生密严净土的话,心中不染著三界中法,则能出生到色究竟天的密严净土中去,亲闻报身佛卢舍那佛开示一切种智妙法,而得渐次开悟更深的法要,转依更高层次的真如性相而获得身心安乐,就可以寂静而常住于色究竟天密严净土;如是次第进修,最后是进入十地法王境界,无量佛子围绕以作庄严,以一切种智妙法为凭而成为法自在王,到达菩萨位中之最高圣位。】
  如是经文中,明言开示:亲证阿赖耶识而能渐次进修者,舍寿后即可正受世间之可爱异熟果报,乃至成就究竟佛道;由此可知,一切佛法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其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法,悉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其根本。既然如是,当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者,即是大乘法中之见道者;然而此一大乘法中之见道,只是真见道,只得第七住位,未得满足相见道位所应具足之后得智故,尚非大乘别教法中之圣人,只是贤位中人尔;不可如杨、蔡、莲等人妄想真见道时即可成为初地圣人,此是慢心自高,亦是误会见道内涵之尚未通达大乘见道法者。然而凡夫等人亦不可因为初证阿赖耶识之大乘见道者尚非即是初地,即目为凡夫,即起轻心而妄谤之,唯除所谤者是否定阿赖耶识之退失见道圣谛者,否则亦成就谤圣之过罪,非唯谤贤;何以故?若依声闻教及大乘通教而言,此一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菩萨虽仍是别教贤位菩萨,其智慧证境已经远超声闻教及通教之初果圣人故,其解脱慧及解脱证境,已同于声闻教及大乘通教中之初果圣人故;由是故说证得阿赖耶识者,于佛门凡夫、于外道、于二乘法及大乘通教法而言,皆是圣人;于大乘别教中,别名为外圣内凡贤人:对外道及凡夫而言,名为圣人;对大乘别教菩萨而言,名为内门凡夫;合名外圣内凡。
  “所谓圣人,即非圣人,故名圣人。”于二乘法所说之中道义理而言,诸阿罗汉对于此句,皆作如是解释:“断我见之初果人,实证无我,没有实我可得,一切众生我、圣人之我悉皆虚妄,是故没有圣人可说,故说所谓圣人即非圣人;能证知此理者名为真正之圣人。”然于大乘法中,除此现量观察以外,别有般若实智,即是般若经中所说之义:“如来藏本离六尘中之见闻觉知,无人亦无我,是法界实相,是故转依如来藏后,从如来藏之立场而观,则不见有我,不见有圣人,乃至不见有如来藏。如是证者虽名圣人,从转依如来藏之立场而观之,并无圣人可言,亦无圣人境界可证;知此理者则无圣人及神圣境界可言,故名圣人。了知此理者亦知实无解脱境界,实无解脱之人,故名世出世间圣人。”二乘定性圣人唯能理解前说,不能理解后说,未得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故,唯“证”“生”空真如故,不证实相“法”空真如故。于大乘别教法中,以亲证法界实相真实理体故,名为外圣内凡贤人, 然其解脱慧通于声闻教及通教之圣人,而更胜之,唯有无智愚人方敢谤之。
  若如此经所说真是圣人者,则其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所在而言开悟者,即是正确之开悟。既然从理证上及教证上,都说亲证阿赖耶识者即是圣人,当知亲证阿赖耶识之开悟者,方是大乘别教妙法中之真正开悟也!如是已说真假开悟之教证与理证上之原理,闻者即知回归正道;唯除情执深重、心中别有所图之人,难以救转;或者心无所图,但是已被他人结党串联而难以舍离彼诸谤法者,则是为情所系而难以救转。如是等人必将继续走向歧途,继续外于真如所依之阿赖耶识心体,而寻觅、而别求想象中才可能会有之真如心体,则必定永远不可得证,而继续谓人曰:“我们已经更上一层楼,超越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性相,求证另一更高层次之能生阿赖耶识心体之纯无为性的真如;你们正觉所证之阿赖耶识上所显之真如法性不是真正的证真如。”则将继续以破坏正法之行为,误认为正在护持、弘扬正法。此是佛门中最愚痴无智之可怜人!(待续 )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