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观行
唯识观行是明心后的一种深细的心行—观所取与能取空,末学尚未触证真心而不揣浅陋地野人献曝来略说一些初浅的经验供同修们参考。想要修观行之前,必须具备一些定力,也即,须先有“止”的定力,才能于历缘对境中修“观”。例如:一位习于酗酒者,对于美酒当前却无法自制,而喝得酩酊大醉;如此之修行人是随业流转,不足与其论观行的。
萧导师的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于拜佛时系心于念佛之念即是“止”,同时,观察拜佛之动作是否达到松(放松心情),软(肌肉不可紧绷),匀(速度均匀)之要求,如此地自我观察即是“观”。修习一段时日后,动中定力显现,才有能力于历缘对境中“观”自己之起心动念是否符合 佛之教导。若有违背则辅以如理作意之思惟来修习。
例如:末学于职场中时常遭遇同事之非难,尤其,一些无的放矢,最初以修忍辱而不理他,但是,此消极躲避之举并无法改善这些非难之行为,反而造成他人软土深掘(编按:此系闽南语,得寸进尺之意)之负面结果(批判之举有增无减)。于是,于他人之非难之际去观自己之起心动念,发觉该念:你只会批评别人来遮掩自己的无能。自省:此念具人我相,嗔相(非如理作意之思惟)。遂思惟如何行四事行,而于他人非难之际当面据理沟通,如此一来竟改善令人头疼之人际关系。
有一些往昔之习染,会因缘熟而现行。若不行观行,则无法改善该习染。又如:今生曾习道家气功与静坐,每于摄心之际常不自觉地气动(道家之转河车),且因气随念走而头疼(系念于脑中故)。最初以气行之理来对治头疼(将念放置于手指尖),但效果不彰(有改善但不彻底)。后依陆亲教师所教之观行,先尝试观五蕴十八界,后思惟其虚妄性之理。发觉这种如理作意之思惟有自我心理暗示之效,也即末那识之遍计所执性被意识所说服,而从根本去改善气动与头疼之烦恼。
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法众生之业力)。但愿十方诸佛菩萨能加被他们,令正法久住。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