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34、《涅槃》摘录

   日期:2020-01-09     浏览:1254    

涅槃(上、下册)─解说四种涅槃之实证及内涵

【作者】平实导师
上册【出版日期】2018年07月 【书号】978-986-96548-0-7
下册【出版日期】2018年09月 【书号】978-986-96548-4-5
【开本】32开,共2辑
【定价】350元台币/辑

书籍简介

真正学佛之首要即是见道,由见道故,方有涅槃之实证,证涅槃者方能出离生死。但涅槃有四种:二乘圣者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以及大乘圣者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大乘圣者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于入地前再取证二乘涅槃,然后起惑润生而舍离二乘涅槃,继续进修至七地满心前断尽三界爱之习气种子随眠,依七地无生法忍之具足而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八地后进断异熟生死,直至妙觉地;最后下生人间成佛之时,具足四种涅槃才是真正的成佛。此理古来少有人言,以致学佛人误会涅槃正理者比比皆是,今于此书中广说四种涅槃,以及如何实证之理、实证前应有之条件等,实属本世纪佛教界极重要之著作,能令学人对涅槃有正确无讹之认识,然后方可依之实行而得实证。本书共有上下二册,每册各四百余页,对涅槃详加解说,每册各350元。

自序

常见外道、断见外道等邪见渗入佛门已久,若欲促令佛门四众广得实证涅槃而复兴佛教者,当务之急即是教育佛门四众普皆舍弃常见、断见等邪见,不堕五阴十八界有中,方能生起智慧,尔后欲求三乘菩提之实证,斯可期冀。是故解说涅槃之种种义,令当代佛门四众周知而生起真实了知涅槃之闻慧,而后如理作意思惟,方可生起正确之思慧,远离不如理作意之思惟;尔后修学三乘菩提时方有实证之因缘,此乃本书写作之初因。

二者,无智之人不知涅槃,解脱知见严重短缺,何况能证?乃至号称为导师之台湾佛门有名法师,竟于书中宣称涅槃是不可知、不可说的,下焉者又何有稍知涅槃正理之可能?则证涅槃之缘即告断绝。今者平实欲令末法时期佛门四众皆具正见、知涅槃故,促使助人解脱生死之 释迦如来正法得以久住,广利人天,自应写作此书以广利之。无智之人谓佛门凡夫也,世俗法中之一切凡夫则属此书之所不论。然而末法时代佛门之中今已凡夫处处,大众既已归投佛门之中,上焉者,则我实证涅槃之菩萨当令诸人灭愚生智,此世得证大乘本来涅槃;下焉者,则能因断我见故得声闻初果,未来无量世中常离三恶道,最后终得解脱生死,以此第二因缘写作此书。

然而纵使能知涅槃之理,能否实修而证之?端赖各人离苦之意愿与了知离苦之道,然后付诸实修,方能证得涅槃。复次,若是心躁不止之人,性障深重而未曾实修五停心观,莫说定力未充,其实本无丝毫定力;虽然依此书中正理精心实修,以无伏障得止之故,至多只得乾慧而无证涅槃、获解脱之实质,于初果之实证依旧绝缘,更恐其犯下大妄语业而致下坠三涂,以是缘故另立专节强调定力之重要。乃因众生我见、我执、我所执等烦恼极为深重,单凭智慧无以实证初果解脱,更不能得证涅槃,是故经中明载『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是之谓也。若是无智之人及以懈怠之者,即无实证涅槃之分,殆无论矣!

譬如《别译杂阿含经》卷一说:『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我涅槃法,终不为彼,懈怠无智,之所获得。犹如良马,上大丈夫,断除爱结,尽诸烦恼;除祛四取,获于寂灭;能坏魔军,住最后身。』由此证知必须实修获得定心以为依凭,然后断除见结、有结,方能实证初果解脱乃至二乘无余涅槃,并非闻已而知或观已而知即得谓证,是故本书中特地说明:必须对三乘菩提所说涅槃,得有证转之能力与功德,方名实证。证转者,谓已调心而生定力,证得三乘菩提时方能运转所证智慧而得涅槃。

又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所说:『今为有情结习所蔽,敬受邪教、诽毁大乘,于「空、有」经如言计著,随印所解互生厌希。设希出要,亲依善友,由各迷方邪乱授学,惧广文海,初不趣求;虽乐略经而不能了,于真、俗谛竞说有无,心、境法中递生取舍。』已属像法时代之常态,何况今值末法之际,更属常事。凡此类人,皆属聪明伶俐之人,世间学问亦佳,然而并未发起菩萨性,仍非菩萨种姓之人,是故今时诸方大师于空经、有经妄生谬判,错将如来演述法空之唯识增上慧学经教,误判为有经;于心有境无、心无境有等说竞相诤论,至今未得决定之说;故于涅槃之中道法性屡生误会而争空有,尚不解涅槃之为何法,何况证之?是故每堕想像之中而强行解义,误人无数。

又佛菩提道中之涅槃正义及其实证之理,乃我佛 世尊为菩萨种姓者说,不为声闻人说,更非为不肯一一实修六度之未发起菩萨性者说。三十年来,每见末法时期之大师,率以学罗汉作为学佛,亦以声闻解脱道误认为佛菩提道;诸多学佛人迷于大师之世俗名声等表相而尽信之,错将凡夫大师所知之声闻罗汉道误认为佛菩提道;复因诸大师悉以错会之罗汉道误认为正确之解脱道,致诸学人连解脱道之修学都落入错知错修中,更何况佛菩提道而能实证?皆坐假名善知识之误导所致,非关学人。但学人之广被误导,实亦广有自过;以要言之,则迷信诸方假名大师所营造之名声、道场、僧相,又复自身多劫以来不曾广修福德、不曾亲近真善知识所致,是故 窥基大师责之:『今为有情结习所蔽,敬受邪教、诽毁大乘,于「空、有」经如言计著,随印所解互生厌希。设希出要,亲依善友,由各迷方邪乱授学,惧广文海,初不趣求;』意谓有情多被情执系缚,追随邪师而『敬受邪教』,于是踵随邪师而『诽毁大乘』之时,仍自以为正在大力护持大乘正教;于是将地上菩萨方能实修之法空经唯识增上慧学,谤为说一切法实有之假经,又将演说诸法本母等常住法之《般若经》等真常经典,谤为一切法空经;于是错执于有、错执于空,双方互不认同,互相攻讦,便成为佛教凡夫大师之间经常发生的『空有之争』;于实证的二乘圣人与大乘菩萨之间,则是自古至今都不曾发生空有之争。

设或有人稍微知道如是真相,不愿再依从这二类凡夫大师之诤论,却只是投入净土门中而求往生极乐净土,都不肯自己试著读经,也不肯试著阅读不同说法的真善知识论著,只愿依循弘法者的僧身表相而追随诸方有名大法师受学;于是学之日久,距离涅槃之实证愈远,永无可期;尽其一生所学所修,悉皆唐捐其功,苦哉!其间纵有稍具世间智慧,已知诸师所言悉皆依文解义复又错说,是故自己研经觅论而求;于是『虽乐略经而不能了』,随后则是『于真、俗谛竞说有无,心、境法中递生取舍』。如是之事,古时窥基大师已曾言之,递至今时,于况益烈,几不可救。然而菩萨由自悲悯心性前导,虽见如是诸事,仍当知其不可为而屡为之,冀能救护末法学人于万分之一;纵使有智信受、愿意受学之人极寡,仍当世世为之,以契悲心,是即此书缮造之三因也。

然而为免重复,节省学人时间,所说涅槃之法不应多有重复;前已曾在别书中叙述之法,除非必要者,于此书中即不再重引而说,著重于实证涅槃之理而非实修之方法。实修涅槃之方法论,已经散见于拙著诸书之中,是故二乘法中之四念处观、七觉支、五阴之无常、苦、无我等观行内容,六念、五停心观、一切处观……等,皆不在此书中说,唯直述涅槃之理,令得远离邪见、导归正道。读者若欲深入了解实修之法者,应当另于《阿含正义》、《识蕴真义》、《心经密意》与《宗门正眼》等公案拈提诸书,及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禅─悟前与悟后》……等书中所说之方法论,依于修学次第付诸实修;或于平实未来另造余书之中阅读、思惟、观行、取证,初入手之要门则是先修学基本定力,静坐中修得坚固之未到地定,或是依无相念佛行门修得动中未到地定力。

至若大乘法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实证,般若智慧之发起,种智之进修与实证,同皆不在此书中说;故于此书中唯论三乘圣者所证涅槃之正理,旁及现代佛门中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者息息相关之大乘见道内涵,欲令佛门四众各生正见而得建立实证之正确方向,是故少说实证之方,非欲令四众读之即得实证涅槃。谓涅槃要须实修,非唯具足涅槃之正见者即是亲证涅槃也,是故实证三乘涅槃之法,已于拙著诸书中别说,欲求实证涅槃之学人,皆应先修定力然后另行广阅拙著诸书而实修之;至若定力之实修,则以无相念佛最为快速而且得力,是动中相应之定力故,于三乘菩提观行之动态中最为相应故。

复次,欲求实证二乘涅槃之人,应当先自审视:亲证涅槃法之前,所应先有之种种次法是否已曾先修并得满足?若不乐修梵行而广贪诸欲,亦未发起声闻种性或菩萨种性,本身尚不属于声闻种姓、菩萨种姓,亦不信不解涅槃之真实理,只愿信受五蕴或意识为真实法之人,则读此诸书已,纵有定力,仍不得实证涅槃;乃至更将引生烦恼而致毁谤,自造口业已,舍世之后难免坠入三恶道中。修学二乘涅槃者已是如此,修学大乘涅槃者更是如此,末法时代佛门四众于此悉应引以为监。

例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七所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系心,不畏慎,不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备威仪,欲令学法满者,无有是处!学法不满,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无有是处!解脱知见不满足,欲令得无余涅槃者,无有是处!」』余所谓次法者即上开经文中所说威仪,谓持五戒乃至菩萨戒等威仪,亦谓勤修十善等威仪,亦谓善择真正善知识而受学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实证未到地定或初禅。于此等次法不欲受学、不欲实修,而言求证三乘涅槃欲有所获者,无有是处。

若在大乘法中求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者所应有之威仪,则应更增『广行菩萨道、救护众生』而修六度波罗蜜等事,藉此实修以发起菩萨性而入菩萨种姓之中。若不修如是相应之次法而欲具足应有威仪,欲证声闻或菩萨涅槃者,无有是处。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若于 释迦如来所说如是三论内涵,心中生疑不信者,于布施之未来世可爱因果、持戒得解脱之因果、修习十善业及禅定得生诸天之因果,心中都无大信,则亦不能理解三界不同层次之境界,自无出离三界生死之智慧,则属于不信因果者;是故对于布施所得因果及持戒所得因果等,心中都无所信,当知无有可能信受三界不同境界;是人不具信受三界境界之信根、信力,修行之后若非堕入欲界即是堕入色界,若非堕入色界即是堕在无色界而自以为实证涅槃,都无出离三界生死之可能,难离大妄语业而致下坠。 次法之末所应修学者,即是『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然后才为学人演说解脱之法。是乃一切求证三乘涅槃之学人都应留心者,今于此序文之中苦口说之,都属『老僧』常谈而不易实行之理。然而 世尊度众之时每说此等道理,说为诸佛常法;是故凡有亲近 世尊学法者,世尊都依如是次第而为说法,即是《阿含经》中常常可以读到的开示:『时,婆罗门取一小座于佛前坐,世尊即为婆罗门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秽污,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演布清净。尔时,世尊知婆罗门心已调柔、清净、无垢,堪受道教,如诸佛常法,说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愿我佛门四众悉能体悉佛意而实行之,普当专心作意于次法之修学;然后求证涅槃,斯可期冀。于缮造此书之前,观察时势因缘,发抒感慨而书此文,即以为序。

佛子 平 实 敬序
公元二○一二年初秋,于竹桂山居

上下册摘录

上册

外道涅槃略说

外道五现涅槃

正式修学二乘涅槃之前,必须先了解外道涅槃,方能远离之,而后始有真正的二乘涅槃得能实证。换言之,证无余涅槃之最大障碍即是不具足正确的解脱知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七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恭敬住,常当系心,常当畏慎,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所以者何?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系心,不畏慎,不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备威仪,欲令学法满者,无有是处!学法不满,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无有是处!解脱知见不满足,欲令得无余涅槃者,无有是处!』

『如是,比丘!当勤恭敬、系心、畏慎,随他德力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威仪具足者,斯有是处!威仪具足已,而学法具足者,斯有是处;学法备足已,而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斯有是处。解脱知见身具足已,得无余涅槃者,斯有是处。是故,比丘!当勤恭敬、系心、畏慎,随他德力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仪满足,乃至无余涅槃,当如是学。』(出处:《大正藏》册2,页340,下4-20。)

经中的意思是说,应当先学习正确的解脱知见诸法;但在学习正确的解脱知见前,却是应该先修学次法,这时的次法是追随真善知识如何系心而住,如何善具威仪,如何修习清净梵行;藉以如实修行而得具足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然后才能证得二乘涅槃。追随善知识修学之时,善知识首先应当教导弟子明白外道错证涅槃之状况;是故欲证涅槃之前,应先了解外道所堕,避免同样落入外道对涅槃的误会中,才有可能实证涅槃。是故应先说明外道误会涅槃的情况,以供了解。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出处:《大正藏》册19,页153,上15-24。)

这一段《楞严经》中说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的过失,于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有详细说明,谨转载如下,供养佛门四众学人:

【讲记:『而且住在金刚三昧中的诸善男子,已经证知金刚心而凝聚澄明正住其心,十类天魔已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扰乱他的方便,他已穷究众生出生于三界中的各个不同种类的本元;当他观察那些不同种类众生幽隐清净而经常不断扰动的本元就是行阴,于是对无量后世的三界有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而执著,这一类人就会坠入外道的五种涅槃议论中:或者以欲界境界作为真正应转依的境界,因为他观见意识等六识觉知心,在五欲中可以圆满而光明地领受,对这种受欲的境界产生了爱慕的缘故;或者认为初禅境界中的自性,对于五欲是否会失去都无忧愁而得自在的缘故;或者因为二禅定境中已经远离初禅快乐的执著,心中无苦而自以为离苦的缘故;或者因为三禅境界中有极悦相随就是离苦而执为究竟快乐的缘故;或者因为第四禅中苦与乐二法都已亡失,自认为意识心此时已经常住而不受轮回生灭性的缘故。这五种人都是迷惑于有漏天的境界中,错将有漏境界当作是无为的境界而作了这样的解释:「这五种处所是安隐不灭的,即是殊胜而清净的依处。」像这样子循环于这五处而认为是究竟无生灭的境界,由于这样错误的认知而执著这五种现前能知的涅槃,堕落于外道知见中,迷惑了真觉的自性;这就称为第十类外道建立五阴境界中的五种现见涅槃,成为心颠倒论的外道。』】

接著讲第十种邪见,悟得金刚三昧而般若慧仍然不深妙,住在『行阴区宇』的欲界定或四禅以下定境中的善男子们,『坚凝正心,魔不得便』,同样也是穷究众生十二种类有情的生死根本时,认为幽隐清明的『扰动元』──『同生基』行阴就是生死的根本,不知道应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时『于后后有』产生了错误认知和执著,这种人就会坠入外道的五种涅槃论中。『后后有』是说,此世死后的未来世中的三界有,是持续不断的。这类外道认为行阴虽然念念生灭,可是行阴的这些妄念前后相续不断,因此连续不绝而可以不断地出生三界有,永不断灭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是涅槃。这就是外道计著永远都会有『后后有』持续不断,所以名为不生不灭的涅槃;因此就依五阴永不断灭的现象,产生了外道的五种现前可见涅槃的议论,叫作『五现涅槃』。

佛法中说的二乘菩提无余涅槃境界,是不可见的,因为无余涅槃境界中已经灭除了五阴十八界,无一法继续存在,所以二乘无余涅槃境界是不可现见的。菩萨所证的却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实就是如来藏的自住境界,不牵涉五阴十八界在内;是单以如来藏自住境界来说,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不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这是唯有菩萨才能看见的涅槃境界,非二乘圣人所知;而菩萨们就以现前所见的如来藏自住境界,观察五阴十八界全部销灭后的如来藏独住境界,来观察二乘圣者所入的无余涅槃境界,同样了知无余涅槃中是不可以眼见耳闻的;因为进入无余涅槃时,是要把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的。但外道『五现涅槃』,是以五种现前觉知心存在的当下,就可以亲见的五阴境界作为不生不灭的涅槃,不离五阴境界,所以名为『外道五现涅槃』。这是因为觉知心还在,可以现前观察所谓的涅槃中的境界相,所以称为『现』。而这种外道所谓现前可见的涅槃共有五种,所以称为『五现涅槃』。有哪五种呢?第一种是以欲界的境界作为『正转依』:『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

这一类外道认为觉知心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虽然欲界境界是前后念念相续不断;但是就在这种自认为是恒常不断的享受五欲境界念念相续状态中,众生就这样安住下来,永远都不会灭失,永远存在三界中,这就是不生不灭,符合涅槃不生不灭的定义;就以这样的认知,将欲界中的觉知心住在五欲中享乐时,由于行阴常恒不断而认定为不生不灭的涅槃,就这样安住于所谓的涅槃中。这就是『五现涅槃』外道中的第一种涅槃,是以欲界享乐境界『为正转依』;就在欲界中将觉知性所住的欲界所有境界圆满具足观察,确认欲界中这种领受五欲快乐的境界中,有一个自己的觉知心是恒常不断的,认为五欲中能观能见的功能是圆满光明的,就以此作为涅槃。特别是将欲界中正在享受五欲乐时的一念不生境界,作为正转依,认为这就是涅槃境界。

上焉者犹如徐恒志、元音老人、上平居士、刘东亮等人(编案:讲经当时上平与刘东亮等人依元音与徐恒志的心中心法离念灵知境界,在网路上大力攻击正觉所弘扬的如来藏妙义),以识阴觉知心的见闻知觉性,住在一念不生之中,错认为是常住的涅槃,所以就认定是真如佛性。下焉者即是藏传假佛教的密宗,以男女双身交合时,专心领受淫乐的一念不生境界,观察乐触不是物质而说为证悟空性,观察领受乐触时的觉知心不是物质而说为证悟空性,随同宗喀巴认定这时的觉知心与乐触都是俱生而有的,不是生起五阴以后才出生的,所以认定乐空双运中的知觉性与乐触都是不生不灭的,因此而提出『乐空不二、轮涅不二』的说法,这就是 佛所说第一种外道『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也就是正在淫乐中的能观与能见的功能,是圆满而光明的,所以密宗就将这种乐空双运中的快乐境界认定为涅槃境界,必须永生永世而且尽未来际永远享受淫乐不许中断。由此确定密宗其实就是外道『五现涅槃』中的第一种,而密宗的所有喇嘛们,也都对这样的涅槃『爱慕』到极点而全都不肯放舍,所以落入外道见中;因此不但不离『行阴区宇』,连『色阴、受阴、想阴』三种『区宇』都具足了。如果有人修得四空定以后,因为邪见而转向这种境界中,其实是因为邪见而从无色界定中下坠了。

『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第二种到第五种外道稍微好一些。第二种人知道欲界五欲污秽不净,也是生灭法,所以远离欲界爱而证得初禅。他们因为听闻 佛说『涅槃寂灭』,也是究竟乐。所以认为涅槃中也有快乐,而他们在初禅中离欲界生,是『离生喜乐』,而且远离欲爱染污的境界,又已不再生于欲界染污法中流转了,所以心中无忧而有妙乐;并且又是一心无念而寂静的,比欲界中的离念灵知更加『观见圆明』,应该就是涅槃境界了;就以初禅的知觉性作为涅槃的实体,这是第二种外道涅槃见,仍不离『行阴区宇』。

第三种人认为,以初禅境界为涅槃,还是不正确;因为初禅有乐触,而且也还有五尘中的三尘,恐怕将来会失去初禅乐,所以心中有苦,不可能是寂静的涅槃境界。又因为初禅位的胸腔中的乐触,会产生八种变化,也就是冷触、暖触、猗触、软触……等八种变化,所以也是很丛闹而不是寂静境界,也不符合涅槃寂静的通说。而且初禅境界中还会与色尘、声尘、触尘接触才会有身乐,还是担心可能会失去而有苦受,怎么可以称为涅槃呢?所以当他们进入二禅中,住在二禅等至位而不触五尘,已经能够安住于自心内境时,不再有初禅中忧心失去初禅乐的忧苦,认为这样就符合涅槃寂灭的定义,所以心中欢喜而认定二禅等至位中即是涅槃境界。这就是外道『五现涅槃』中的第三种现见涅槃。也因为证得二禅时心喜踊动,因为久修之后才终于能够住于自心内境,不缘外境、不触五尘,心中欢喜,所以也说为『心无苦故』。二禅等至位中一念不生而且心中无苦,无苦才是涅槃。这就是『五现涅槃』中的第三种外道涅槃。

第四种外道涅槃是证得第三禅时,由于三禅等持位中享受身心俱乐,有非常悦意的境界相随不散,就认定为涅槃境界。当然,三禅的实证者,若是不住在等持位中,而是住于等至位中,一样也是离五尘而住在自心内境的定境中,表相上符合涅槃寂灭的通说。若是转入等持位又可以获得身心俱乐,这时身中有乐触而觉知心中有大欢喜,成就『极悦』境界而称为『极悦随故』,因此认定三禅的等至位中就是涅槃,这就是『五现涅槃』中的第四种外道涅槃。

还有人认为从初禅到三禅中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涅槃,因为是生灭法。既然有乐就会忧心失去禅定快乐的苦,心中总是会恐惧这种禅定之乐何时会失去?而且三禅中的等至位若算是涅槃,那其实也不坚固;因为潜伏在心中恐怕失去三禅的恐惧,有时会突然现前。因为三禅等至位并不坚固,往往有时会一念生起:『我常常住在等至位中,我的三禅身心俱乐境界,有没有失去?』于是又会转入等持位中再受身心之乐,这也是无常变异之法,不符涅槃常住不变的通说。所以他认为三禅不是真正的涅槃,应该离乐也离苦;当乐与苦全部都离了,才是真正的涅槃。四禅境界中的外道们,认为住在第四禅中『苦乐二亡』,是『不受轮回生灭性』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涅槃。这就是『五现涅槃』中的第五种外道涅槃。退转于金刚三昧而自以为获得极大增上的三贤位菩萨,都会落入这五种外道的假涅槃中。

因为外道不懂佛菩提,他们想:涅槃应该是离苦也离乐的,错误的涅槃中才会有苦乐等生灭现象;既然如此,当然应该转入第四禅中。在第四禅中舍清净、念清净时,根本就不可能有苦有乐,苦乐变易的生灭现象就灭除了。因为那时息脉俱断,根本不入等持位中,一切觉受、一切念想都灭,那时只有舍受存在而无苦无乐,『苦乐二亡』,于是认为是真正究竟的涅槃。这一类人认为三禅以下都有生灭,也都在轮回;只有四禅天无苦无乐境界,才是不受轮回。因为从四禅天的境界来看初禅、二禅、三禅天时,当火灾来时就烧坏初禅天,水灾来时就淹掉二禅天,风灾来时就吹坏三禅天,所以三禅以下都不是究竟涅槃,都是有生有灭而会毁坏的境界,当然不是涅槃。既然如此,现在自己证得第四禅,死后住在四禅天中,即是究竟安乐;因为水、火、风三灾都坏不到四禅天来;而四禅天人看到三禅以下诸天都会毁坏,也都不寂静;只有四禅天不会被三灾所坏,不生不灭,而且也是寂静境界,那么这就是常住不死了;常住不死就离开生死,成为不生不死,当然就是涅槃。这就是『五现涅槃』中的第五种外道涅槃。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外道所证的这五种涅槃,其实全都是迷惑于有漏天的境界,都是错把有漏天的色界以内境界当作是无为法,所以产生了错误的无为见解:或者将欲界人间及欲界天中享受五欲的离念灵知认作涅槃心,或者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有漏天的境界认作是安隐的涅槃境界,都是将有漏天境界错认为殊胜而清净的涅槃所依境界。已经证得第四禅的外道或佛门凡夫,像这样具足观察从欲界到第四禅等五处境界,或者不具足而落入四禅以下的有漏天境界中,全都是错会涅槃的外道或凡夫。已经实证第四禅的人往往『循环』观察『五处究竟』,也就是来回反覆观察这五种欲界及色界天中的有漏天境界,但是在循环观察时,因为邪见而退转于金刚三昧,返堕于识阴、行阴境界中,没有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智慧,所以错认四禅为三界中的究竟境界。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由于邪见而这样『循环五处』观察错认为究竟时,或者单单证得其一的欲界中欲乐境界,或者证得其中的二种、三种、四种境界时,认为自己所证的其中一处是究竟的涅槃境界,因此落入这五种外道涅槃中,成为外道『五现涅槃』,落入外道见中,一定会成为『惑菩提性』的外道见。这就是第十种外道建立的五阴中的『五现涅槃,心颠倒论』。为什么 世尊特地强调是『五阴中』的『五现涅槃』呢?因为这五种境界全都没有破除五阴,全都落在『五阴』境界中,都还谈不上五阴的区宇,所以是『五阴中』的『五现涅槃,心颠倒论』。】(以上录自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

以上五种外道所认为无生无死的涅槃,都只是妄想所得,其实都落入『后后有』之中,不能自外于三界生死轮回之久续不断状况,将永远无法脱离生老病死等苦;这样的外道涅槃与真正解脱生死轮回苦的佛教所说涅槃,全然不同,因为死后全都不离『后后有』,即是永远无法脱离三界境界,未来将继续不断地受生而有无量世的『后后有』,世尊说此等人名为『于后后有生计度者』,也就是对于自己仍然存在的『后后有』妄自计度,误认为已证涅槃、已得解脱。佛法中说的二乘涅槃,是我见已断、我执已尽而出离于三界境界之外,以后再也无生无死的无境界境界,名为『后有永尽』或『不受后有』;所以阿罗汉们都声称『我生已尽,不受后有』,世尊则称阿罗汉们对于自己的『不受后有』都是『知如真』。

下册

第二目 相见道位应修非安立谛三品心—完成三贤位的般若别相智

般若别相智即是后得无分别智,即是相见道位所应修学的实相般若。于真见道位证真如以后,转入相见道位时所应修的后得无分别智就是非安立谛三品心: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就是此前第一目中所援引的《成唯识论》第一段论文所说法义,即是相见道位中应该观修的般若别相智。今于此第二目中应加以语译及略说,以免有文字障的已悟菩萨阅读论文时不能理解,滋生误会以后往往自误误人。如实理解这三品心的观修以后,可以避免增上慢的生起,也可以如实了知三贤位中的别相智所观修的大约内涵,故今语译如下:

【论曰:假使修学到了一个时候,菩萨对于所缘的境界,依无分别智观察而现观都无所得,已不摄取种种戏论相的缘故,这时才可以称为真实住在唯识的真胜义性中;也就是证真如的智慧已经与真如平等平等而得通达,二者全都远离能取相与所取相的缘故(注:未入地时不能完全远离能取、所取二相,这是最后入地时真如智已经与真如完全平等时的境界。煖等四加行位圆满时只能伏除分别所生的二取见,在事行上仍然未能远离二取相);能取相与所取相同样都是分别相,落入六尘相中的有所得心是因为诸法戏论而显现的缘故。……长劫之中不间断地加行而没有被疑心所间断,这样具足了别相上的全部真如智慧生起时,再来体会真如,使他证真如引生的智慧能和所证的真如平等平等,就名之为通达位的菩萨。

菩萨们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名之为见道(不是局限相见道及通达位才说为见道);然而见道的内涵,大略而说则有二种:第一、真见道,这是说第一次证真如时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在第一次证真如时就可以实证人我空与法我空,由这二种空所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之理已经明白了,于是确实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中与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虽然是要很多刹那(很多天、很多月、很多年)继续观行以后,这个真见道的事情方能究竟,然而所观的真如法相是前后平等的缘故,前后所有的期间总合起来就说是真见道位的一心。……

见道位的第二部分是相见道,这个相见道位的修行内涵又分为二种:第一种观行内涵是观察非安立谛有三品心:

一、『内遣「有情假缘智」』。就是向内针对自身这个有情五蕴的虚假,了知只是缘于种种境界而有觉知心等自我存在的事实,今依真如心重新加以深入观察,转依心真如而住时,心真如的境界中连这种智慧也不复存在,就遣除了『有情假』这种缘于五蕴的观察而有的智慧,转依心真如而住于无智亦无得的境界中。这样转依真如而住的依『内遣有情假缘智』,能够断除软品的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这是悟后想要圆满十住位的人必须观察的内容与所证的智慧,一般而言,历时第一大阿僧只劫的三十分之四——从第七住位的初入心到第十住位的满心。

二、『内遣「诸法假缘智」』。前面一品心的智慧是针对自己这个有情的五阴虚假而作的观行,如今这个第二品心是针对有情五阴所函盖的诸法加以观察,细观五阴中的七识心王、心所法、十一个色法……等一切法,都是虚假不实、暂时而有;但五阴等诸法却能使有情由于这些法的运作而认知到自己的存有,堕入五阴等诸法之中而不自觉,所以认为五阴等诸法为真实有,执著为常住不坏的人我、法我。真见道而证真如并修完第一品心之后转入初行位了,应在五阴所函盖的诸法上面细加观察,证明这些法全都是由于心真如而辗转出生,实证『诸法假』而发起这个现观的智慧。但这个现观的智慧是缘于『诸法假』而有,所以名为『诸法假缘智』。最后依心真如的绝对寂静境界来观察这个智慧时,在心真如自住境界中连这智慧也无,于是究竟依于这个心真如的无所得境界而住,如是转依成功就称为『内遣诸法假缘智』。当这个智慧生起时,便能如实转依心真如境界而安住,就能够断除意识相应的中品分别随眠,这是想要满足十行位的菩萨们在相见道位中所应观行的内容。

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前二品心是法智,因为全都是缘于自身的心真如及五蕴……等诸法而作的观行,不及于其他有情,故是法智而非类智;而且所观境界只及于欲界中的自身,不能遍及三界九地一切有情身心,故属于法智而非类智。但这第三品心则是要把前二品心的观行结果所得智慧,用来观察一切有情;要遍及三界六道一切众生都加以观察,因此而能遍观三界九地一切有情身心,然后遍知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五阴及同时存有的诸法全部虚假。已能如实观察三界九地一切有情全都虚假以后,于一切有情种类的『有情假』、『诸法假』,都已全部如实思惟观察,即是遍知一切有情诸法假,证得一切『有情假』、一切『诸法假』的类智。接著继续观察二乘菩提及大乘菩提等一切诸法,乃至三十七道品等诸法亦是缘于有情身心诸法而有,依心真如的境界而观时,并没有这一切诸法的存在,于是遍遣如是诸法而得解脱;不但自己如是,一切有情莫不如是;这种类智是缘于一切有情的『有情假』与『诸法假』,不是无所缘的智慧,所以名为『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最后要依心真如的自住境界来观察究竟无所得,因此而普遍遣除『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如实转依心真如的境界,就称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已经『遍遣』时就能够断除意识相应的一切分别随眠,这时已经快要证得通教阿罗汉果了,但却是缘于大乘真如妙法而作的观行,不是缘于二乘解脱道智慧而只作人空的观行。

前二品心的二种智慧都名为法智,因为各有不同所缘之故:第一品心是缘于『有情假』而有的智慧,第二品心是缘于有情的『诸法假』而有的智慧(证得如是智慧以后,还要在最后阶段加以遣除,转依心真如而住,成就法智);如今第三品心的智慧则是类智,是把法智的各别所缘总合起来依据三界各种不同种类有情诸法而作观察的缘故,也就是分门别类而将三界九地的一切有情,以及三乘菩提中所有一切诸法,都以同类的智慧加以观察而遣除,于如是一切诸法都能遣除而无执著,成就『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的境界,所以称为类智。

这是效法真见道对第八识『心真如』的观行而作更深入的观行,是在人我与法我的各种法相上面一一加以观行,故名相见道;而这三品心的观行是侧重在人空与法空,特别是注重见分上面来作观行,从所断除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中,藉著这样的观行而心心无间获得解脱。由于这是从别相智上面来作观察而得到的智慧,与真见道只是在心真如与欲界五蕴的总相上面所作观察不同,因此就从别相智慧与总相智慧的差别来作不同的建立,就把真见道后这个阶段的观行名为相见道。

有义——有人这么说(这句『有义』是指那些主张真见道是渐悟、渐证、渐断的法师们的说法):『这三品心都是真见道,因为相见道是要缘于大乘四圣谛而作观行的缘故。』有义——有人这么说(这句『有义』才是玄奘菩萨的说法):『这三品心的观行都是相见道,这是由于真见道只缘于心真如的总相而不对各种别相另有所缘之故。』】

在此必须特别咐嘱的是:在相见道位中这三品心的完成,必定会有相应的现观在最后阶段出现;若没有相应的这三种现观随之全部完成,即是还没有完成这三品心的观行;若没有遵循这个道理,自认为已经完成这三品心的观行而宣称入地了,即无法免除大妄语业,三恶道的后有种子已经形成,后世将不会继续生在人间。由此可见大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极为宽广难断,非唯一世、一劫所能断尽;若对此不能警觉而产生未证言证之大妄语业——特别是宣称已经入地之大妄语业,此世及后世广行菩萨道之说,都成空谈。

这三品心的观行,最主要的证明即是三种现观:『内遣「有情假缘智」』圆满时获得的现观是『如幻观』,不但要在观行上以智慧证实五蕴身心都是假缘而有,还得要有对五蕴身心亲见如幻不实之现观,这是要眼见为凭而非单凭智慧观察而得,然后依心真如的境界而遣除之,都无执著,方能将『有情假缘智』成功『内遣』而有第一种法智。

『内遣「诸法假缘智」』,是从初行位开始,不断地在十行位中修习,到达第十行位圆满时,获得的现观是自己的能取心犹如阳焰攀缘不住,确定非实有,只是虚幻地暂时存在,阳焰观具足成就;然后才能依心真如的无所有境界来遣除这个智慧而不执著,生起第二种法智。

『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要从初回向位开始修习,直到第十回向位满心时,大多已有二禅(至少已有具足圆满而深厚的初禅)定力,虽无宿命通,却已能在等持位看见往世多劫来的许多行道事相;再以此世的各种弘道事相比照时,现观此世的一切行道事相与本质,都与往世类同而如此世之梦中无异,成就如梦观的现观,然后始能依心真如的无所有境界,遣除对于『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的执著,成就类智。具足这三观时,对自己的来历已经有所了知,方能说自己对这三品心的观行已经圆满了。

第三目 大乘四圣谛四行观修十六品心—证阿罗汉果及初分无生法忍

相见道位第一部分的三品心修行完成而具足三种现观时,若是入地之前应有的广大福德也已经具足了,才可以开始作入地前的加行——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四种观行。把大乘四圣谛依真如而观行圆满时,必然会依大乘无生法忍而证得阿罗汉果;再于佛前发起十无尽愿,而此十大愿之增上意乐已得清净时,即是初地之入地心菩萨,名为见道的通达位。这个入地前的最后加行,因为仍在通达位前,因此定位在相见道位中;但因为是相见道位的最后加行,是在即将入地之前所作,也是入地之前所必作,所以也特别定义为加行——入地前的加行,当然仍属相见道位。

在这一目中,延续上一目所说相见道的内涵,继续语译前面所摘录《成唯识论》相见道位的最后阶段加行内容如下,以供读者了解:

相见道位的第一种观行内涵,分为三品心;【到了相见道位的最后是应作第二种观行,是要缘于安立谛(因为不是像真见道直接缘于真如,所以名为安立谛)而作观察,总共有十六品心。这个相见道位最后的第二种观行内涵,又区分为二种:这个即将入地前的第一种观行是依于观察所取与能取的精神,另外建立法智类智等十六种心;这是说,依于苦谛的观察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是说观察三界九地中的苦谛真如,确实断除于三界观察所知苦谛所断的二十八种分别随眠。二、苦法智,是说对于苦法智观所得结果已能接受(生忍),因此心中都无怀疑而不间断地观察前面所证的真如,证得前面观察后所断烦恼而得解脱的智慧。三、苦类智忍,是说对这个智慧都无怀疑而无间断的缘故,解脱于三界九地的无漏智慧出生了,在法忍、法智上面的各别自内所证,说实证后的圣法都同样是这一类而无犹疑,心中已经得忍。四、苦类智,是说对于苦法智已能接受以后,有不间断(不怀疑故此智『无间』,若生起怀疑即是此智『有间』)的无漏智出生了,重新加以细细检验决定无误而印可了苦类智忍,因此而有了苦类智。(以上就是大乘苦圣谛依真如所观察的四品心。)犹如在苦谛的观行上面会有四种心,在集、灭、道谛的观行上面应当知道也是如此各有四种心。这十六品心,其中的八个是观行心真如,其余八个是观行所得正确而真实的智慧;比照真见道观行而证真如的道理,这四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可以证得无间解脱——证得心中毫无犹豫而不会有时起疑以致间断的解脱;这样子亲见意识心见分观察二谛,在真如及法智、解脱智上面的自证分,所以有前三品心及后十六品心的差别建立,名为相见道。

入地前四谛的第二种观行,是以真如智依于观察下界与上界的四圣谛境界,另外建立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等十六种心;这是说,观察现前的欲界、不现前的上二界的苦等四谛,都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同四谛各有所应的道理,就犹如真见道的道理一样,现观这四圣谛以后,心不犹疑而决定解脱;这是以见分详观四圣谛到很分明时,断除了见道所应断的一百一十二种分别随眠,名为相见道。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