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第129集 业果报系统(二)

   日期:2018-07-13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1504    
正子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所要演述的主题“业果报系统”,是以 萧平实导师著作《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为蓝本,内容主要举示《阿含经》的内涵,一直存在著大乘佛法——也就是唯识学的法教,几千年来从来不曾被判读出来,我们藉由《阿含正义》书籍的举证、阐述,来铺陈唯识学的法要。
  佛陀示现降生人间的一大因缘,就是要教示我们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在《阿含经》说为涅槃的本际、我、如、实际、如来;阿含经典中所说的微细而难证的细心,是说入胎识,指的是第八识如来藏。在唯识祖师的论中,所说识相微细的细心,仍然是指恒常不灭的入胎识,称为阿赖耶识、第一能变识、异熟识、无垢识、心真如、如来藏等等名称,都是指第八识如来藏,而不是指意识的细心。有情众生要由这个识入胎以后,才能出生意识的一切细心与粗心;意识心不论粗、细,都是意根与法尘为缘而出生的,也就是 佛陀在阿含经中说:“诸所有意识,一切皆意法为缘生。”
  然而不懂这个道理的法师,由于信受应成派中观的邪见,先把第七识意根,以及第八识如来藏否定掉,曲解 佛陀以及唯识祖师的论点真实义,妄解为意识的细心,不承认是第八识如来藏,结果变成这种看法:【经上虽说灭受想定是无心定,但也说入灭受想定的“识不离身”;所以,有情必然是有心的。闷绝等仅是没有粗显的心识,微细的意识还是存在,只是不容易发觉罢了。相续的细心,就在这样的思想下展开。】(《唯识学探源》,正闻出版社,页49。)某法师解释说:“进入灭受想定等的识不离身,仅仅是没有粗显的心识,微细的意识还是存在,只是不容易发觉罢了。”他以如此错误的臆想,曲解《阿含经》、《般若经》、唯识经典,以及真正唯识祖师的论点中所说的细心都明文指称是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入胎识。
  例如 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经》卷5的开示:“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经中明白地说,深妙微细的如来藏,祂与七识心是同时存在。显然七识心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生死、微妙难解的第八识;祂是能够让我们成就如来的宝藏识。同时经文中还有另一段文字的描述:【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譬如海水变,种种波浪转,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意思是说:藏识—如来藏或者阿赖耶识—本体犹如大海水一般,是常住不灭的;由于种种六尘境界的猛风吹动的缘故,便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以及第七末那识等不同种类的识浪生起。犹如大海水生起翻腾的波浪,此波浪翻腾跃进之后,又转生下一个波浪;七转识也是一样,前识浪现起坏灭后,又转生后一识浪现起,所以被称作七转识。依于海水而会有波浪生起,与海水共同运转;七转识也是一样的道理,七个识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如来藏,就好像海中的波浪由海所生,未曾离开过海一样。
  像某某法师,不承认唯识八识是唯识学的主轴思想,在她的著作中处处可见;我们再列举如下:【因为国人喜欢硏读《八识规矩颂》,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唯识学重点在于谈八识,……唯识学的开展首先是从七识开始谈起的,从七识再慢慢演变为八识,因此,唯识学并不一定都讲八识;只是世亲以后成为定论,于是中国人讲到唯识学时,几乎误以为唯识学派的心识结构必定是不多不少的八个识了。】(《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法界出版社,页10~11。)这样错误的说法是有很大的过失。
  我们列举如下:第一, 意识若是真的可以细分出意根与入胎识,明显违背 佛陀教导,就意味著其中一者必然说法错误,或是 佛陀说法错误,或者是这位某某法师完全错解佛法的根本意涵。况且这位法师的学派,认为佛法是演变而成,经由部派佛教发展,酝酿演变成唯识学;这也意味著,大乘经典都不是 佛陀亲说,后代的众生有著比 佛陀更深妙的智慧,才能演变出更深奥难懂的佛法,这种逻辑能符合事实吗?更何况 佛陀在初转法轮的阿含经典中,就已经开示:意识的存在是以意根及入胎识所生的法尘作为俱有依的,假使没有意根、法尘与入胎识的支持,根本就不可能有意识心的存在,怎么能说入胎识就是意识呢?又怎么能说第八入胎识会由尚未存在的意识心中细分出来?这就等同说母体必须由胎儿中细分出来一样的荒谬。
  第二,如果说,第七末那识不是意识细分出来的,而是存在于意识心出生之前,或者把末那识与意根解释为两个心,不是同一个心;那也仍然证明,确实是有第七识心存在的。因为依照 佛陀的圣教,意根永远都是意识心的俱有依,不论意识心细到何种程度,都必须依止于意根的作意才有可能存在与运作。那么某法师的学派,就不可以再弘扬讹谬的六识细意识心之说了。
  第三,经由以上的辨正可以证实,入胎识绝对不是由意识细分出来的,而且明确地证明,意识心不论粗细,都必须依止意根与入胎识才能出生,又才能于出生之后继续存在及运作。既然如此,意识细心说就不可能成立了。
  既然身为法师,以出家之相引领学人,应该都回归 佛陀圣教所说,四阿含经典中的开示:名色由第八入胎识所生,都该回归到唯识祖师 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玄奘菩萨等,论中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正法,以第八根本识的涅槃性,来解释二乘的涅槃;以根本识的中道性,来解释般若中观;以根本识的无漏有为性,来解释三界唯心;以根本识所生蕴处界的有为性,来解说万法唯识;以根本识所生蕴处界的缘生性,来解释万法缘起性空;再以根本识的一切功德,来解说一切佛法。如此而说第八识是细心,才是一切菩萨、禅师、唯识祖师所能接受的。
  如果某某法师,错将经论中述说知觉性不在六尘中、识相微细而极难修证的第八识,解释为从意识中细分出来的细心,那就是公然违背圣教,无法让一切有智慧的学佛人接受的,也是一切亲证法界实相的贤圣们及证悟的祖师们都无法接受的,因为违背了亲证法界真相的现量的缘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某某法师的学派,采用细心相续的名称,主要是要表达有一个维系因果律的所依,想要建立意识细心的相续不断,这样的建立也仍然不离本体论的范畴,只是却以误会佛法以后的想象思想,改以意识细心为主;与经典中圣教以及证悟菩萨论中所说的第八识相续说完全不同。
  类似这样的落处,佛陀早于《楞伽经》预言过。经文说:【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经文的意思是说:佛陀在此娑婆世界的名号,多到数不清的百千万种,虽然同样是代表永恒、常、如如、根本的真实体性。然而愚昧的众生,却是无法了解各种不同的名称,都全是指向真实义的内涵。然而众生都依照自己的猜测臆想,编派各种境界。
  各位菩萨!依照 佛陀圣教的开示,因果要能够如实呈现,必须要有一个不间断的心,能由此世到未来世,并能将今生所造的一切业行,所形成的异熟果种以及等流习气种,执持到未来世。同样地,这一世所呈现的种种,也必然是从过去世来到今生。同时我们可以现前观察,意识心在麻醉昏迷、休克昏迷,或是沉睡中都是没有知觉的,死亡之后,这一世的记忆也是断灭了,并不会持续到未来生,否则我们现前都应该还记得上一世的细节,可是我们并不能够啊!显然过去的意识心,并没有来到这一生,更别说细的意识心了。我们现前也可以观察,有畜生、人类,有些人还可以看见天人、鬼道众生,显然经典所说的六道轮回,诚然不假。如果意识心是果报的主体识,欣乐厌苦,理当众生都会选择天道或者十方佛国净土;那么十方世界不可能会有其余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类五道,遍一切处受生而受苦。也就是说,佛陀第二转法轮,《般若经》所叙述的无分别性之心——不受苦乐、没有简择、没有思忆、离见闻觉知,却有真实体性,所以不能说祂是无;祂无形无相犹如虚空,也不能说祂是三界有。祂性如金刚,本体永不转变改易,所以非有变异;然而于本体不变异中,其内含藏种种善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生灭、变异,又说祂非无变异;如此非有变异、非无变异,又称中道性。也就是基于如来藏的中道体性,才能依于执持的业种,而随处受生于三善道或三恶道,让因缘果报能够如实呈现,平等、平等。
  也许有人会好奇,既然说是因缘果报如实呈现,那么以往因为无知而造作重大的过失,是否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各位菩萨,请安心!佛陀既然是证得无上的正等正觉,当然也会指导我们如何真正趋吉避凶的智慧。如果说所造的一切业,所应得的果报都是决定性而完全不可转变的话,那么修习圣道就没有意义了。请看 佛陀的开示:【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不修道,则无解脱。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大般涅槃经》卷31)意思是说:如果由于没有正确的见解,又被恶友误导而造作诽谤三宝,或者残害众生的大恶业,造就了严峻的定业果报,是一定会有因果律则的呈现。然而佛法的胜妙之处,就是有 佛陀的智慧教导,若果报都是决定性而完全不可转变的话,那么佛教的修行就没有意义了;若不愿修习圣道,不肯修行的佛弟子,也就完全无法解脱生死轮回了。我们在没有遇到佛法、真善知识之前,于六道流转,造作数不清的善业、染污业,深深系缚于三界中酬偿果报。在某个时节,一朝获得善因缘,发起大心愿意修行,持续精进,就要懂得如何增上,熏习如何转变定业成为轻业受报、或者免于受报,日后还能够将佛法的深妙智慧教导有缘人。
  各位菩萨!佛教所教导真实业果报的内涵,是积极的生命态度,绝非消极的宿命论,更不是愚昧的自暴自弃;千万不要像 佛陀所说的愚痴人,一不作、二不休,心想“反正已经犯了过失,横了心再继续造作下去”。殊不知,这样是会将今生的轻业变成来世的重罪,那才是愚不可及的人了。
  佛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有教导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经文是说:经由善知识的教导,了知是非、染净的差异,而清楚知道,如果已经造作了严重的过失,要懂得赶紧补救,从深心中自责过失,还要揭露后悔,并且责成自己不要再重犯过失了;经过再三地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如此便能成就忏悔的功德,而能改变业果报。所以在佛法中,忏悔过失是非常重要的善法,能够让我们快速汰换如来藏中的染污种子,如实地修心、修身、修戒,减少业障,而快速成就菩萨道的修行。
  今天我们说明到此。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29集 业果报系统(二))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