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第70集 大乘止观之意涵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59176    
叶正纬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讲大乘《起信论讲记》第五辑。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从第305页开始到326页,这个部分我们先给大家念一遍,原先的经文是这样写的:
  云何修止观门?谓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初各别修,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大乘起信论》卷2)
  这一段,首先我们就跟著 平实导师讲解的顺序来跟大家稍微作补充。
  首先谈到的,这里面谈到的“止观”这两个字,在这个学佛的过程中,止观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我们经常在许多的法门里面都会看到止观这两个字,所以藉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好好地理解一下《大乘起信论》讲的止观,到底是讲什么?一般人觉得止观一定都直接会想到修习禅定的状况,也就是所谓的四禅八定的状况;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正如 平实导师有引用的一句话:“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这个意思就是说,真正的念佛是在心里的忆念,真正的参禅呢,也仍然是在心里面去参,而不在你如何盘腿打坐去修定,因为修定的这件事情毕竟都还是在世间的诸法里面。
  比方说,佛陀当年祂在出家寻道的时候,祂曾经跟过两位当时修学禅定的这个大师:一个叫作阿罗逻伽蓝,另外一个叫作郁陀罗摩子。阿罗逻伽蓝他所修习所证的禅定,叫作无所有处定;另外一位郁陀罗摩子所证的禅定境界,叫作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跟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个定,一般我们在说四禅八定的时候,那个是最高的两种的禅定境界。佛陀在跟这两位师父在学禅定的时候,很快就证到了这个所谓的最高的禅定的境界;但是根据记载,佛陀很明确地就知道说这个并不是究竟。并不是究竟,因为禅定一旦定力散失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终究还是回到世间的蕴处界的诸种状况来。所以,佛陀当下就决定说这个并非究竟,所以祂当时就舍弃了继续跟随这两个师父而继续往前求法。
  所以,我们才说止观这两件事情,在《大乘起信论》讲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以四禅八定的眼光去看;因为《大乘起信论》它的目的,是要让大家对于大乘佛法生起了无比深厚的信心。那既然要对于大乘佛法生起无比深厚的信心,自然所有的言谈都必须要拿著大乘佛法最核心的义理来告诉佛子,才有办法让佛子生起无比的信心;当然就不会是拿外道也同样可以修的禅定,来在这里讲止观,你说对吗?另外,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为什么外道也能够同样证得这些四禅八定呢?在佛法里面它只是一个方便,而没有触及核心。
  我们给大家引的经文是《楞严经》的经文,在《楞严经》的经文是这样说的:“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楞严经》卷1)这一段,佛说得非常地斩钉截铁——“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大家如果对于所谓的坐禅、修定这些事情有所了解的话,大家通常也都会知道随著修的坐禅的这个禅定境界,越来越好的时候,你就灭掉了越来越多的妄想;这表示你在禅定的境界,一层一层地修上去的时候,终归就是要把所有一切的妄想息灭。可是妄想这件事情,不就正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觉知吗?所以妄想从来都没有超出过所谓的见闻觉知。可是 佛在这里讲了,纵然你把一切的见闻觉知都灭尽了,然后内守幽闲;这不就讲的是说:纵然你禅定境界,已经到最高最高的境界,你可以完全都没有妄想,然后这个心就安住在里面,所以叫作内守幽闲。纵使你可以作到这样的话,佛说那个仍然是法尘分别影事。不是跟我们的什么,跟我们要参禅无关,所以这一件事情刚好是一个左证。告诉大家就是说,如果要能够找到大乘佛法的核心,也就是每个人的自心如来的话,那么就必须要用参禅的方式;可是参禅,却不是在这个腿上面下功夫,把这个禅定功夫练得极其深厚,就能够参透的,不是这样子的。
  首先,我们看到了“止”这个意思,在经文里面谈到的止,什么东西叫止呢?所谓的“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这里看得更清楚了。一般人看到止都会觉得说:那就是上座打坐,然后进入禅定的境界,止息了心中的妄想。可是马鸣菩萨这里讲的,却告诉我们是“息灭一切的戏论境界”。什么是戏论呢?我们也引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来告诉大家,在卷19中经文是这样说的:
  三种言事,名为戏论。于四种言说,有所宣谈,亦名戏论。能发语言,所有寻伺亦名戏论。那么这个三种言事,后面在卷81的经文里面有讲:
  时依处者,谓略有三种言事:一者、过去言事,二者、未来言事,三者、现在言事。如经广说。(《瑜伽师地论》卷81)
  换句话说,三种言事讲的是过去、现在或是未来的这些事情。那么什么叫四种言说呢?同样地,弥勒菩萨有开示说:“云何四种言说?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瑜伽师地论》卷2)大家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说刚才好像才看过见闻觉知,对不对?是的,在前一页里面,我们才给大家看过的《楞严经》里面的经文,就已经有讲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在这里弥勒菩萨就讲说,这个四种言说指的是见、闻、觉、知的所有言说;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见闻觉知的所有言说都是叫作戏论。所以把这整个把它整合起来,大家可以看到马鸣菩萨讲的“息灭一切的戏论”,这个戏论就包含了一切的见、闻、觉、知。所以表示“息灭一切的见闻觉知的境界,是止义”,这个止义表示说并不只是单纯的禅定的境界。或许大家会觉得说,那么这个是不是表示说,把一切的妄想息灭了;又如同刚才讲的这个禅定的境界一样,那就是所谓的这个止观的全部的意涵呢?并不是如此,因为整个止跟观合在一起,就是构成了我们参禅、寻找自心如来的全部。
  所以,当我们在参禅的时候,我们当然不能够受到了这些妄想的左右,因为如果你的心都一再地追逐著妄想跑的话,你又如何能够参禅呢?所以止的这个部分,指的是说你要有这个方法、有这个定力,能够让你不受妄想的左右,能够进行参禅;而不是尽是坐在那边,坐在那边看起来好像是一切都是如如不动,这样子的方式就只是世间禅定的状况而已。所以 平实导师在这里才会跟大家说:想要远离一切的戏论,真正要离一切一切的戏论的话,第一步就要寻求明心而打破无始无明。
  那这个里面又是更进一步,因为我们刚才谈到的,说在参禅那个阶段的止观的话,不受这个妄想左右;可是参禅过后,等到你已经明心开悟了之后,那么这个时候,你开始知道说,每一个人的自心如来,祂的状况是如何,祂有如何的功德妙用之后,那么对于世间所有的一切而言,你都能够深切地了知:世间一切不外乎是在如来藏的境界中起起落落而已。所以这个时候,你在观见一切的世间法的时候,都会成为它有戏论的这个状况。所以说,当你能够心得决定,对于你自己开悟明心所证到的这个境界,能够心得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自然而然对于外面的一切的这个见闻觉知所来的一切戏论,就不会再去追逐它,所以这个是更深一层的“息灭一切戏论境界”的止意。也就是说这一个部分的止,它的重点就是要开悟明心。
  那接下来谈到观,马鸣菩萨说:“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这里面关于这句话,可能会有许多许多的学佛人,因此而就看到说,凡是我们在看到世间万物的起灭,那不就观吗?只要你说“如是因、如是果”,那不就观吗?可实际上这里面的道理并不单纯。请注意到!请注意到《大乘起信论》它的立论的用意,就是要透过对于大乘根本义理的浅易解说,让大家能够对大乘佛法生起无比的信心,愿意尽其生命去追求大乘佛法,这个才是《大乘起信论》立论的真义。所以,在这个“明见因果生灭”这一项来说的话,也不会仅仅是从世间的蕴处界,世间的这个万法生生灭灭的这个表相上面,就能够透过这个建立大家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啊!因为要建立对大乘佛法的信心,一定要告诉大家大乘佛法的核心义理是什么。所以这里面讲的这个观,所谓的“明见因果生灭之相”,不会仅仅只是在讲表相上面的生生灭灭,因为这个还牵涉到所谓的真正因果的道理。
  关于这个部分,我们给大家引《大宝积经》的经文来稍作说明。在《大宝积经》卷57里面有说到: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大家看到这个经文,应该建立一个基础的概念,就是说:每一个人所作的这个业,所作的业是不会无缘无故凭空消失的,哪怕经过了一百劫这样长的时间,这个当年所作的业报,在因、缘会遇的时候,果报还得要自己承受。那么这个部分,谈到了除了说业报不会凭空消失之外,还谈到很重要的观念是:因、缘得要会遇。那最后还谈到了所谓的自受的问题,这个“自”—这个自己受的这个自己的这个“自”呢—在这里讲到的并不是一般人在当下的状况下,所体会到的自己;也就是说,并不是你现在的五阴身,不是你现在的、当下的所有的一切见闻觉知,因为很简单的是说,当人到下一世去的时候,到下一世去的时候,所有的这个五阴身都是重新地生起啊!那你的意识心在过度死亡的这一段,就已经断灭了,所以下一世的意识心又是重新生起的意识心。所以,就这个方面来讲的话,“自受”这两个字就不能用还是现在的见闻觉知的自己,来解释说以为自己有什么样的状况,能让现在见闻觉知的自己能够过度到下一世去,这个是不对的喔!所以光是这个四句偈里面的话,就有牵涉到业是如何不亡,因缘是如何会遇,以及什么叫作自受的问题;那这三个状况,都必须要透过百劫那么长的三世因果来加以解释。
  所以这个里面,在大乘佛法里面,如果没有如来藏这个根本的义理的话,那么刚才所说的业能不能亡,因缘能不能会遇,果报能不能自受的这些事情,全部都会从根本上动摇。从另外一个方式说,也就是说这三个方向必须要在确定如来藏确实地运作之后,这三项事情才能够圆满地成就。换句话讲,我们一般人看到的世间所显现的表相的因果,其实跟《大宝积经》所讲到的这个横跨三世的因果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在这里看这个“因果生灭之相”的时候,显然就必须要从《大宝积经》的这一段去看;并且在看这一段的时候,那就表示著要明见因果生灭之相的话,必须要先证得心真如——要证得你的自心如来。因为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如果你没有证得自心如来的话,关于所作的业如何不亡,因缘如何会遇,以及如何自受的问题,那这三个问题都将从根本上动摇,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观的意思。
  那把这个止观整个连起来的话,答案就很清楚了。在你开悟明心之前,在参禅的阶段,确实你需要有基础的这个定力;但这个定力在同修会里面,有教导给大家很好的方式,让大家在动中养成定力,而不是像一般人所主张的坐禅。那坐禅,透过坐禅的方式要去参禅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 平实导师有施设了一系列的方便善巧,让大家可以锻炼动中定力;但这个动中定力的修学,除了说定力的功夫的本身之外,还得要配合其他菩萨五度上面的这个修学、知见的修学等等,因为所有的定力,它的出发点都是叫作心得决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好好地透过其他五度的熏习,让你在逐步的熏习过程中,除了消除性障之外,也对于佛法建立了正确的知见,以至于你才可以慢慢地心里对于有没有自心如来,有没有如来藏的这件事情,越来越能够决定,然后愿意去追寻。
  那这个时候,你才能够说配合著动中定力的养成,让你整体的止这个事情,就是心得决定的这件事情,能够得到了圆满的熏习。然后条件具足了之后,接下来在正觉同修会里面还会教大家接下来如何看话头、参话头,在这个看话头、参话头的功夫里面,当然他一定要有定力;所以前面的止在这里就有发挥了很大的效用,因为它让你专心一致就在话头上面去参,而不会让你一天到晚心识到处去攀缘。所以,看话头、参话头是需要止的功夫的;可是他在看、在参的时候,却也同时需要观的功夫。因为这个状况,因为我们最终是要透过看话头、参话头的方式,去找到我们的如来藏。那既然是要找到,透过参究来找到的,当然就有所谓的观。所以从参禅的这件事情来说,止、观各自都是有它的用途,并且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马鸣菩萨说“初各别修,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就是一个非常贴切的说法。因为确实当我们在修习,比方说修习动中定力的时候,我们是各别修的;可是等到我们的福德资粮具足了,上山参禅了之后,当我们在参禅那个时候,其实都是止观双运双行的。乃至于说我们破参明心了之后,对于我们所证到的如来藏,心得决定,然后逐步在体会祂的诸般的功德性用的这个时候,我们其实也都是在对于如来藏心得决定的前提之下,然后去观行祂的种种的妙用;所以从这个方向来说,它也确实就是任运双行。
  那“任运双行”的这四个字里面任运这两个字,就刚好描绘出说,我们随著我们的修行增长之后,越来越发能够在念念之间,同时既有止也有观,这是学佛一个非常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善巧的一个法门,就是任运地双行止观。那这个部分,整个的经文其实给大家的总结就是说:止观谈的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四禅八定的坐中的修定,而是从要让大家开悟明心的立场,来讲止、来讲观。这样子综合起来,能够对大家开悟明心有所帮助,才真正契符《大乘起信论》立论的原意。
  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70集 大乘止观之意涵)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