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附录一:略述以定为禅之现象

   日期:2018-07-11     作者:三摩地    浏览:84654    
  古来多有大知识以证得定境为悟者。于今末法,似此流类更多于昔,每以悟道圣者自居,追求境界以为证悟,反多方非毁真悟者无所得、无境界之真解脱或无生忍为非悟。以定境之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诽谤正法,违背了义经典之圣教量,成就地狱重罪。以现在学佛弘法之善因而得将来地狱恶报,令人悲悯。以悲心故,特为此类人概要说明今时人以定为禅之各种层次,用供诸方知识学人省察思惟。若能虚心比照圣教量,深入思惟整理,自解前非,亦教他人远离以定为禅,从头再参,方可远离地狱重罪。此生若有悟处,便可永离三恶道,最迟者七次人天往返,亦得究竟解脱,不亦乐乎?
  兹略述以定为禅之十种层次于左:
  1.散乱攀缘心: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观之心为真心。
  2.以法定心:以数息、念佛、忆佛、观心、内观,或其他方法摄心而定住之心为真心。
  3.常寂常照︰以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为真心。此境界犹有观照寂照,不离知也,犹是妄心。此中有十余种定境变化,皆幻而不实,执即著魔。
  4.遍满虚空︰于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中,定心扩散,便以出现遍满虚空境界之心为真心,不离有所得有境界法,仍是妄心。
  5.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在欲界定中舍弃觉知,便入此境界。皆在未到地定中,是定非悟。
  6.初禅善根发︰于未到地定中,忽发起身乐而入初禅,亦是定境非悟。此定有四种不同︰进分、护分、达分、退分。从头部发起者,十有九人退失此定。
  7.虚空粉碎︰此亦初禅中之定境觉受,不久即失,非是证悟。修定者应舍身乐,续修二禅。
  8.大地平沉︰仍属初裤定境,已接近二禅前之末到地定。欲界定之末期亦可能出现此定境。若于初禅中证此境界,不久之后发起微细身乐。此乐微细常住,非如善根初发后粗乐之必须提心方有乐触。
  9.无觉有观三昧︰舍微细乐触,续深入定境及除性障。坐中对外境无觉,对心境有观,此是二禅前之末到地定。
  10.无觉无观三昧︰精进修习无觉有观三昧而能长时间安住者,舍观便入二惮。此定境虽离觉观,似无所有,仍非证悟般若,不离境界故。
  以上乃个人修定之体验,皆属禅定有境界法、有所得法,非般若禅、祖师禅,不能发起智慧。若以证得上开一种或多种定境之心而自以为悟者,乃是错悟,是以定为禅。若因此而以证悟者或圣人自居,便成就大妄语地狱业。
  尔来多有邪师以定为禅,不知禅—开悟是般若智慧,与禅定不同。智慧无境界,无所得,乃是究竟了义之佛法。禅定则有境界,有所得,通外道法,须以般若慧为前导,乃能了生死,兹略分述如下:
  禅定之法皆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入出,境界分段故。前时入某境界、后时出某境界;前时依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前时住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生时依某境界、死时舍某境界而别依业力所生另一境界。皆是境界分段之出入依住,佛云:“意识者,境界分段计著生。”凡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住者,必因心外之身根缘境变化而散坏。
  所依境界是由六根及六识配合而生,意识于诸境界分段计著。然六识之产生,乃因阿赖耶所变内六根接触外六尘而生。众生若死,五根必坏,末那因此不触五尘,意识则消灭;意识若灭,则生前所依所住之一切定心定境及广大神通皆归幻灭。死后意识灵知心消失,只余末那及阿赖耶识,此时即由阿赖耶识中之一念无明烦恼感生后有,则必随业受生,不舍所依境界故。
  五逆十恶、诽谤正法者,舍报时连后悔时间都没有,立刻入地狱。彼时无中阴,往生极速。行善而贪福德、念念不忘者,舍报便见宫殿天女、受生欲界六天。身口意不一致、阴险狡辩之人,则有中阴,业风所吹,思欲寻觅无人暗处藏匿,藏已安稳,待出生时方知身为毒蛇。持五戒、不妄语害人者,必有中阴,便见未来生父母和合,因欲起颠倒想,便入胎,重新生而为人。见道之人若已断尽贪瞋及五上分结,因菩萨愿故不取涅槃,或生色究竟天宫,或生诸佛净土,莲花化生。若末断尽贪瞋,而不欲生天或求生诸佛净土者,舍报必有所依,必有中阴,一念无明未断尽故,亦受后有。
  何故必受后有?一念无明未断尽故。中阴之身已无末那经由接触法尘所生之灵知意识心,仅余末那识作主,然末那识不能思惟分别观照,须依末那附生之微细意识做简单之观察,非如生时能做思惟分析,故中阴身之末那皆依生前之习气种子而行,由一念无明烦恼而引其受生。故一切灵媒乩童皆曰︰“死人憨直。”无意识,不能思惟分析,秉其生前习性而为故。
  近年每有佛门外道说言︰“悟后应另有一个清净所依,否则死后要到哪里去?”此种人所悟不真,不明佛法,乃外道见也。一念无明若不断尽,死后必有所依,不须吾人另寻所依,所依者一念无明起烦恼所生境界也。一念无明末断尽之人,即使修得四禅八定,死后皆有所依,所依者三界中一切业果定法有为法境界,是有所得法,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大宝积经》卷85佛云:“亦无蕴界处,生于无所依,如是佛法身,非五眼能见。”
  断尽一念无明者方能无所依,无所依方是究竟法。无所依、无所入、无所得,是证涅槃圣人阿罗汉及八地菩萨境界,此境界无境界,方便说为“涅槃境界”,此中空无所有、一无所依,方能不受生死。涅槃者断尽六七二识之执著,六七二识对祂们自己之执著断尽,则不受一切境界,弃舍灵知心,灭尽六七二识而入涅槃,出三界生死。
  今有佛门外道,不明涅槃出生死之道理,乃大声疾呼,劝人悟后应觅所依。因其能言善道,竟能蛊惑多人跟随。彼等妄想以思惟灵知觉观之心而取涅槃,此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凡夫外道邪见也。
  若有境界或某一种心可依者,皆不离意识之依他起性及末那识之遍计执性,不离此二识二性而欲出离三界生死者,乃痴人说梦,具足外道见,不明佛法之人也。欲出离生死者,应舍弃自己(六七二识),余下阿赖耶识,不复出生六七二识,不再有中阴。阿赖耶识无能所分别,亦不攀缘,无知无觉无境无想无受,永不起念,即是涅槃。
  然涅槃之证得实无所证,为凡夫方便说为涅槃。涅槃境界实无境界可入,为凡夫方便说为入涅槃。涅槃是无境界、无所依、无所得空,为凡夫方便说为涅槃。欲证涅槃者须断尽一念无明,不断尽一念无明而欲以六七二识之灵知心入涅槃者,乃愚痴人。六七二识之灵知心不灭,则一切境界不灭、一切所依不灭,乃是有“我”。 “我”不能取证涅槃,将“我”舍弃,方能取涅槃,取涅槃即是无所取。若不肯将灵明觉知而能作主的心舍弃,而妄言“应觅所依、能了生死”之人,不离“我、我所”见,则具足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乃具足凡夫,见一处住地犹未能断,而妄言已断爱、色爱、有爱住地,妄言能了生死,乃大妄语人也。
  此等人不知定学慧学之不同,妄将定境所得置于慧学之上,便以定境修证,而推翻慧学无所得法,违背及诽谤世尊圣教,妄以有所得有境界法,误作慧学(禅)之更高修证,误入歧途犹不自知,更欲引导他人走向歧途,轮回生死。无智佛子,乐求有境界有所得法,便欣然信受随学。诸祖常云︰“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有智佛子,应深入经典,慎思明辨,勿随佛门外道执著我见而妄言证悟之人修学有所依法、有所得法、有境界法。
  佛子求悟、或求了义之智慧者,切忌以定为禅,请依拙著《禅—悟前与悟后》及本书(正法眼藏—护法集)等知见及功夫而修。末证上开定境而暗示他人,谓己已证,亦是妄语,学人慎之!
  末学 萧平实 谨白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五日
(原标题:附录一:略述以定为禅之现象)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